兩個月暴增12511億!公募基金規模達14.29萬億創歷史新高,這些錢買了什麼?

琅琊榜首張大仙


公募基金規模達14.29萬億,這些錢買了什麼?

今年以來,股市大漲,滬指、深指和創指三大指數漲幅均超過了30%,而絕大多數公募基金今年以來都取得了不錯的業績,看了下股票型基金的業績排行,前五名今年以來漲幅分別達到了60.73%、56.36%、55.69%、55.58%、50.71%:

可以說是遠遠跑贏了上證指數和滬深300指數,比絕大多數股民自己炒股的回報都要高得多,因為股市的回曖,基金淨值上漲,然後吸引基民申購基金,基民入場的錢又重新買股票,又推高股市,淨值上漲,基民再入市......有沒有發現,這是一個非常強的正推動循環,而熊市的時候則正好會反過來。

那麼今年前兩月公募基金個月暴增1.25萬億,都買了什麼?其實這1.25萬億是公募基金總的增量,包含貨幣基金、債券基金等,具體到偏股型基金,增長了2620億。

剛剛舉例的幾隻基金只不過是其中的個例,目前國內銷售的基金超過3000只,數量堪比股票數量,而不同的基金有不同的投資方向,不同的投資風格,很難說資金都買了什麼,但是下面這個原則,基本上是可以確定的:

新增基民的錢,都會用於購買基金原有持倉。

每隻基金都會有自己的十大重倉股,而隨著淨值的走高,會不斷有新基民申購(遠多於贖回基民),基金份額會增加,這個時候如果申購的資金不買股,那麼持倉就會降低,一方面會影響老基民的收益,另一方面,很多基金股票是有持倉比例規定的,所以新基民申購後就需要繼續買股,這時基金公司一般都會選擇繼續買入自己已經持有的股票。

這是因為,該基金已經持有的股票,籌碼控制比較好(很多基金公司旗下的多隻基金共同持有某一隻股),那麼新增資金購買原有股票,就能輕鬆把原有股票推高,淨值就能很快上升,如果用新資金去買別家基金重倉的股,只會比別人做嫁衣。因此,大部份基金新增資金都會用來繼續買入原有重倉股。


財經宋建文


保險銀行最吃香!

中國公募基金有個共同的愛好,喜歡重倉一樣的股票。如果去翻看同一類基金的重倉股,你會發現同一家基金公司發行的產品,類同的更多。比如說同是股票型基金,如果不是行業主題的區別,你會發現重倉股大比例都是一模一樣的。所以,公募基金買了哪些股票,要分兩部分來看:

1基金重倉股。所有的公募基金都喜歡重倉大盤藍籌股,其中以保險銀行證券及製造業各細分龍頭比例最高。基金十大重倉股,幾乎很少出現小市值的公司。因為基金髮現有嚴格的執行流程,募集期和建倉期都是寫在公開發行的公告裡,哪類型的股票佔比多少,這也都是有比例控制的。所以,越是募集金額大的基金,理論上建倉期越容易引起市場動盪。如果買入小市值公司股票,很容易引起估值率上漲。同時,基金喜歡大藍籌還有風險控制的因素。大盤藍籌雖然波動幅度小,但是這類公司基本都是個行業的壟斷型企業,盤子大風險小,出了事情還有國家託底。

2基金十大重倉之外的股票。這個是最影響各個基金收益率的持倉,也是考驗基金經理眼光,能力最重要的衡量指標。畢竟重倉股都是名牌,大家都有,搞不出蜜糖。這些持倉是不在基金的公告裡的,普通散戶也很難查到,等你知道了人家已經出完貨了。

回過頭來看,兩個月增加了一萬多億的基金,這些資金入市,對大市肯定是利好。說明老百姓有理財的需求,同時對股市長期看好。與其去追基金公司的重倉股,不如提前埋伏那些行業優質的公司。


蝸居獨墅湖畔


再多也沒用。因為公募基金也是大散戶。基本缺乏投資理念,,熱衷講故事,炒題材,強力割散戶韭菜。15萬億了。去年10月前中國股市總市值才45萬億。公🐔都幹了什麼?


用戶7750954503705


買什麼都不能擺脫盈虧兩字,做好自己的操作最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