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最高领导层大换血 意味着什么

据朝中社12日报道,朝鲜第14届最高人民会议第一次会议11日开幕,会议推举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为朝鲜国务委员会委员长,崔龙海接替金永南,出任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委员长。金才龙接替朴凤柱,当选内阁总理。

朝鲜新一届国家领导班子就此亮相。


朝鲜最高领导层大换血 意味着什么


朝鲜劳动党委员长、朝鲜国务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恩12日在党中央委员会本部大楼大厅与新一届国务委员会委员合影留念

国务委员会 “委员长同志”十分重视外交

金正恩再次被推举为国务委员会委员长。2016年,在朝鲜最高人民会议第13届4次会议上,新设的国务委员会,取代了原有的国防委员会,虽然只是一字之差,却令外界十分关注。

从词义上来说,“国务”相比“国防”,涵盖的范围更广。国务委员会向最高人民会议负责,每届任期5年。朝鲜宪法赋予国务委员会的权力包括:制定旨在贯彻先军政治革命路线的国家重要政策,领导全国武装力量和国防建设工作等。

从这样的表述中可以看出,国务委员会不仅负责国防,对朝鲜经济、政治、党务等涉及“国家重要政策”工作,也有很大的决定权,可以说是一个综合性的决策机构。

事实上,从“国防委员会”到“国务委员会”名称改变背后的原因是复杂的,体现了朝鲜最高领导层在未来发展设计上的思路,也贴合了朝鲜将金正日追认为“永远的国防委员会委员长”的实际情况,同时更有向外界释放金正恩希望传递的,重视经济生产、发展民生的信号。

朝鲜最高领导层大换血 意味着什么

朝鲜国务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恩在会上举手表态


外界还注意到,崔善姬、李洙墉、金英哲、李勇浩作为朝鲜核心外交人物,名列朝鲜国务委员会新任委员名单中。尤其是崔善姬在此前的两次朝美首脑会谈中始终站在对美谈判的第一线,发挥核心作用,此次的晋升预示着她将在日后的朝美协商过程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而外交人士在国务委员名单中的占比提升,也意味着朝鲜与金正恩更加重视外交的作用,通过领导层的改组,朝鲜的外交体系得以强化,国务委员会的作用今后将进一步增强。

朝鲜最高领导层大换血 意味着什么

两次朝美首脑会谈中发挥核心作用的崔善姬首次名列朝鲜国务委员会新任委员名单中。


69岁的崔龙海成了朝鲜法定的“国家元首”

69岁的崔龙海接替91岁的金永南,担任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委员长。这几乎是用一种非常直观的方式,体现了朝鲜国家机构的核心干部完成了新老交替。

最高人民会议,是朝鲜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议员由选举产生,每届任期5年。闭会期间的常设机构为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该职位是朝鲜宪法规定的国家元首,与外国元首互换贺电、贺信,接受外交使节提交的国书。

梳理崔龙海和金永南的工作经历会发现,两人都有丰富的党政工作经验。

崔龙海是日本侵略时期在中国东北参加抗日的著名将军崔贤之子。历任金日成社会主义青年同盟第一书记,党中央副部长,黄海北道党委责任书记。2010年任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2012年当选朝党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年4月任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人民军总政治局局长。2014年4月任国防委员会副委员长、朝党中央书记局书记、党中央副委员长。2016年5月再次当选朝党中央政治局常委,6月当选国务委员会副委员长。

金永南则被称为朝鲜政坛常青树,1961年任朝鲜劳动党中央国际部副部长,之后历任外务省副相,党中央国际部部长,朝党中央政治委员会候补委员、委员,党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局书记。1983年,任政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1998年、2003年、2009年和2014年连续当选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委员长,2010年9月当选党中央政治局常委。


朝鲜最高领导层大换血 意味着什么


2018年6月14日,普京在莫斯科会见了到访的时任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委员长金永南。期间,普京希望金永南向金正恩转交访俄邀请。

据公开资料显示,金永南作为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人委员会委员长期间,是代表朝鲜出访外国最多的朝鲜高层官员,充分体现了作为朝鲜宪法规定的国家元首,在外交事务上的重大责任。而崔龙海在过往的工作中,也常常出现在中朝高层交往中,这也证明着他能够胜任重大的外交工作责任,在接下来的朝鲜与外界的高层互动中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与金永南未曾在国务委员会中担任任何职务不同,崔龙海此次还被任命为国务委员会第一副委员长。直新闻注意到,此次会议后朝鲜国务委员会的“副委员长”职位设置与五年前发生了比较大的改变,名额和具体头衔都有所不同,原设的四名副委员长改为一名“第一副委员长”和一名“副委员长”,其中崔龙海担任的“第一副委员长”更是今年新设立的。

此次会议后,崔龙海在朝鲜党内和国家权力机构中均正式成为“二把手”。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未来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委员长的外交作用很可能将进一步提升。


朝鲜最高领导层大换血 意味着什么

崔龙海正式成为朝鲜的“二号人物”

朝鲜新总理来自“苦难行军”精神发源地

4月11日的会议选举金才龙接替朴凤柱,担任朝鲜内阁总理,并一致通过了金才龙提出的内阁成员名单。

内阁是朝鲜的最高行政执行机关,每届任期5年。直新闻记者发现,朝鲜内阁分工细致,而其中很大一个部分是众多与“工业”相关的成员,比如化学工业相、电力工业相、煤炭工业相、金属工业相、原油工业相等等,此外,还有农业相、林业相、水产相、国家资源开发相、城市经营相等多位与经济建设相关的内阁职位设定。

而新任的朝鲜内阁总理金才龙被外界视为朝鲜政坛的新面孔,目前能查阅到的资料还十分有限。金才龙目前可以查到履历显示,他曾担任朝鲜平安北道和慈江道党委书记,第二年,被任命为党中央委员会委员和江原道党委员长。他是朝鲜历史上首位由属于地方的道党委员长直接晋升为总理的官员。韩国《每日经济》称,慈江道是上世纪90年代朝鲜“苦难行军”中通过自力更生克服经济困难的“江界精神”发源地。报道称,朝鲜将长期在“江界精神”发源地担任地方领导人的金才龙委以内阁总理重任,表明在美国持续不放松对朝制裁的情况下,朝鲜强调自力更生发展经济。

朝鲜最高领导层大换血 意味着什么

朝鲜新任内阁总理金才龙

在历史上,朝鲜内阁总理曾是“革命化、荣誉性”的职务,如今,朝鲜内阁总理是负责振兴经济的核心人物,外界分析,金才龙在经济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从而得到了最高领导人金正恩的器重。

此外,一直主导朝鲜经济改革和开放的朴凤柱虽然此次从总理职位上退下,但当选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副委员长,继续担任国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将直接协助金正恩制定经济政策。

据朝中社报道,朝鲜第十四届最高人民会议第一次会议周五顺利闭幕。朝鲜最高领导人,国务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恩出席会议并发表施政演说。金正恩在演说中谈到朝美关系时,直言第三次“金特会”存在可能性。我们可以看到的是,朝鲜通过这次会议对国家领导层进行了改组,事实上确立“外交、经济并进政策”,这也正是朝方释放出的积极信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