諮詢電話“隱身”凸顯形式主義“現形”

政府部門諮詢電話,是企業、群眾獲得政務服務的方便通道,但一些地方政府部門卻把諮詢電話當成擺設,要沒打不通,要麼根本就沒有,諮詢電話一直處在於“隱身”狀態,影響服務群眾的質量,損害黨群關係、幹群關係。

服務好群眾不是看你制定了多少措施、喊了多少口號,也不是看你材料上寫了什麼,會上說了什麼,作了什麼承諾,關鍵是要看行動,看為群眾做了什麼,是否是將這些措施不折不扣地執行,並用到服務群眾的工作中去,否則,再好的措施、承諾都只是好看不中用的擺設而已。

時下,一些直接服務群眾的基層政府部門紛紛拿出各種舉措,讓群眾辦事“最多隻跑一次”“一次就辦好”,以此解決好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問題。群眾在辦事前通過諮詢電話,弄清楚辦事程度,瞭解需要的相關資料,事先作好準備,這是“最多跑一次”的保障措施之一,但如果連諮詢電話都無法打通,“最多跑一次”只會淪為一句無法兌現的空口號。

諮詢電話隱身,歸根到底是由於工作作風不實,服務群眾意識不強。一些窗口工作人員嫌接電話麻煩,當了“和尚”卻不願意“撞鐘”,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懶惰思想。

諮詢電話隱身,也是形式主義在作祟,諮詢電話雖然在網站上有公佈,在制度上也有規定,但一些人僅僅把它作為給上級交差的“依據”和自己的“政績”,並沒有真正地按照網上公佈的和制度上說的那樣去做。

服務群眾必須站在群眾有角度去考慮問題,真心實意地為群眾著想。只有把住每一個細節,熟練掌握業務技能,努力提升自身素質,牢固樹立為群眾服務的意識,才能做好服務群眾的每一項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