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深圳11歲女孩看直播打賞140W,家長髮現後,霸道平臺表示只能退三萬,如何評價?

磊哥的遊戲人生


這件事情我也是昨天才知道的,反正也是一個爆料出來的消息。在廣東深圳,11歲小女孩為打賞主播刷爆母親信用卡,金額超過140萬。

其實這種事情真的不少見,大家可以去百度一下這類的事情,真的有不少未成年的孩子刷起禮物來沒有點B數,不過這次的金額實在是有點大,刷了140W,而且還是信用卡刷的。

而且這件事情根據女孩提供的資料來看,應該有點屬於詐騙行為了。

可以看到這位主播一直採取兄妹攻略,稱自己把她當妹妹。如果女孩給其它博主刷錢,沒有給他刷,就此採取“道德綁架”。

該平臺主播甚至與女孩相約共同“自殘”。

並且最噁心的是在主播的內部群裡,早就知道這個刷禮物的“金主”其實是個小孩子。

另外過分的是,在女孩提到父母查問信用卡賬單去處時,一名主播開始教這位女孩怎麼應對這種情況,方便女孩下次繼續刷禮物。

之後就是這個女孩子的家長髮現了,然後找平臺的負責人調節,但是沒想到的是這位負責人的態度真的太強硬了,稱只能把賬號裡面還剩的三萬多禮物可以退,其他的一概不退。

說實話,我是真的覺得這平臺哪來的底氣敢怎麼強硬,這些聊天截圖完全可以作為證據把主播或者直播平臺告上法庭,因為聊天內容裡面誘勸、要挾女孩充錢的內容太多了,特別是女孩只有11歲,是受未成年保護費的,沒有經過監護人同意,絕對是可以要的回來的。

暫時還不知道如何收尾,建議家長直接請律師告上法院。


電競喵喵喵


你說的這個事情,當事人確實是11歲的小女孩,只不過打賞的數額可能不對,總共打賞的錢接近200萬元,前兩天新聞上已經說了這件事,當時女孩的媽媽得知後讓女孩寫了份保證書,網友被帶偏了。


事情的情況是這樣的:

前幾天深圳寶安一名叫洋洋的女孩的媽媽突然收到了銀行的通知,50萬額度的信用卡不能刷了,還欠了8萬多元,洋洋媽媽說她根本沒怎麼消費過,不可能花這麼多,收到短信之後她就去銀行查看到底什麼情況,不查不要緊,一查嚇一跳。

銀行卡里的錢全沒了,另外一張信用卡額度沒了,還真欠了8萬多元,之後她讓銀行工作人員拉了一個清單,通過各種渠道從銀行卡消費的錢有源頭的總共有140多萬,另外還有幾十萬元去向不明,一共少了接近200萬元。



原來洋洋媽媽給女兒洋洋開了一張關聯卡,這些錢幾乎全是洋洋刷出去的,之後詢問了洋洋才知道這些錢都讓洋洋打賞給主播了,洋洋家律師表示這些主播都是裝著家庭困難騙洋洋刷禮物,還加了微信號噓寒問暖忽悠年少無知的洋洋,前後給多名主播刷了180—190萬。

最可氣的是這些主播知道洋洋是個小孩,還教給洋洋如何騙自己的父母防止被發現,然後繼續忽悠洋洋刷禮物


在洋洋媽媽找了律師準備起訴平臺的時候,平臺回覆稱最多隻能把洋洋賬號裡沒花掉的禮物退掉,總價值大概3萬元,平臺負責人表示洋洋以前刷的不會退。

高進看法

洋洋未滿11歲屬於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如果沒有得到監護人允許做出的消費是不合理的,監護人要求退還的必須退還。

另外,如果主播確實忽悠洋洋刷禮物了,這種行為很可能構成了詐騙,雖說洋洋是自願刷的,但是她屬於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如果是成年人就另當別論了。


高進說遊戲


我覺得平臺可以退一半,另一半讓家長買個教訓

一個11歲的孩子竟然操控家庭鉅額財產,是誰的過錯?

現在是2019年,大家都知道,在手機上會用銀行卡、支付寶或微信支付的時候,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輸入密碼或指紋。


我覺得女孩家長至少犯了兩個錯誤:

一、把自己的手機交給孩子使用。

如今的“無現金”支付社會,手機已經代替了舊時代的錢包,手機,就是一個移動中的錢包,它比錢包好看,比錢包中用,更重要的一點,它是一個無容量限制的“錢包”。

以前的錢包,最多就裝個幾千幾萬錢就應該滿了,而“手機錢包”,可以裝幾十萬、幾百萬甚至更多!

有時候,“手機錢包”就是一個家庭的全部財產。

把這麼重要的一個“錢包”交給一個11歲的孩子管理,作為家長,怎麼會放心?我覺得正常人家,不可能會把這麼重要的一個手機交給一個孩子來管理。


二、支付使用的密碼,孩子是怎麼知道的?

有了“手機錢包”,還需要一個更重要口令:密碼。

自己使用的手機支付密碼怎麼能讓一個孩子知道,這可以理解為是對孩子的信任還是放任?

作為一個手機和密碼的所用者,竟然把這麼重要的東西交給一個孩子去使用,導致了銀行卡里的錢被孩子使用,刷給直播平臺的主播,難道就只是平臺的責任,家長沒有責任嗎?


看過不少這樣的新聞,沒出事前,把自己的手機給孩子玩,密碼可能是被孩子看到了還是其他原因知道了密碼,然後在網絡直播上或遊戲裡刷了大量金錢。出事了,這些父母往往第一個去找直播平臺或遊戲算賬。

難道自己不三省吾身,哪裡錯了嗎?

自己把孩子當成寶,孩子要什麼就給什麼,要買什麼就買什麼,要玩家長的手機,家長就給手機,結果造成了這樣的事情發生,還想人家全款退錢,難道人家的數據不要錢嗎?人家工作人員專門處理這事情不是一種損耗嗎?難道不覺得自己給人家造成了麻煩了嗎?

其實這種行為,放大了說,就是家長放任孩子,然後孩子在樓下刮花了別人的車是一個道理的。

很多人往往有一個共同的毛病,明明是自己犯的錯,卻喜歡賴上別人,以求把自己的損失降到最低。

在這起事件裡,由於消費的金額實屬太大了,不退款的話實在不合適,140萬,我個人認為,平臺有權保留10萬賠償自己的損失,把其他的130萬退回給其父母,這10萬當買個教訓!

自己的孩子自己一定要管教,不然出來社會遲早會有別人管教!


鬼谷縱橫


這個事情,誰能詳細的說一下,我總是認為是某些人在炒作,在博眼球。

這事不太符合邏輯呀,200萬呀,還是信用卡支付的以我的經驗,別說200萬,就是花2塊錢銀行也會通知你吧?這200萬是刷爆幾張信用卡來的?多長時間來的?這麼大額的支出,你自己一點察覺都沒有,說不過去吧?再說那些個主播也不是傻子,明知對面是個未成年她敢這麼忽悠?你把那個主播名字說出來,咱們去看看他。

炒作也得合情合理,謝謝。


飛翔的熊貓86632852


先不論平臺和主播的責任,我覺得所有的家長都應該要反思教育這個問題,這樣的事情不時就會爆出一兩起,然後有些父母都還沒有提高警覺,第一,孩子沉迷於看直播,作為家長的就沒有一點察覺,或者有了察覺缺沒有多加引導?亦或是平時和孩子相處的時間少?我覺得平時多和孩子在一起,以朋友方式相處,多帶孩子出去玩,讓孩子找到一種健康的興趣愛好,孩子就不會沉迷於網絡。第二,這麼小的孩子就不應該買手機,平時打電話可以用電話手錶,線上的學習用學習平板就可以了。第三,網絡支付方便,但是也不安全,平時綁定一些只有小金額的卡就好了,把上百萬的卡都綁定網絡支付,也有點大意了,就算是工作需要那也要知道定期對帳。總之,沉迷於網絡的孩子都有家庭教育的缺失


騎著豬趕著驢


國家不應該出現這種產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