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我的一次汽配後市場走訪

我是一家汽車零部件廠家的渠道運營人員,因為工作關係,也經常需要走訪各地的汽配市場。

記我的一次汽配後市場走訪

圖為貴陽商貿城汽配街

時逢7月的西南某城市,相比南方大部分地區的炎熱天氣,這裡氣溫算是爽爽的,美中不足的是,正如這裡的諺語——“地無三尺平,天無三日晴”,我剛從酒店出來到達汽配城時,天空中就飄起了細雨。看到一家汽配店經營的產品與我們的有類似,我走了進去,“老闆,在嗎?”聽到我的聲音,從貨架後走出一個高高瘦瘦、皮膚黝黑的人,不修邊幅的他手裡拿著一隻扳手,原來他正在改裝一隻剎車泵的接頭。“我是,你是哪個廠家的吧?”看到我“白加黑”的職業套裝,他有了判斷。“我是萬安廠家的,”我答到。“哦,萬安的牌子我知道,”他眼睛亮了一下,示意我坐下後道:“你們的產品那麼貴,售後市場根本不好推。”我答道:“我們是配套廠家,質量好,定位自然高端。”他不易察覺地笑了下,說:“做不起量,就沒錢賺。”然後又問:“那你們前期免費鋪貨多少?付款方式是怎麼樣的?”我不假思索地答道:“我們與汽車廠服務站一樣,要先款,不鋪貨的。”他的眼神慢慢暗了下來,又問了很多,諸如:“售後三包怎麼樣的?”“品種齊全嗎?”“交付能跟上嗎?”“如果做了,是獨家嗎?”等等.......趁他問這些問題的時候,我也打量了一下這店面,發現貨架上的產品雖然多,但大都是老款,長久不動的有些產品甚至有一層灰塵了。“老闆,最近生意怎麼樣?”我問道。他嘆了口氣,答道:“我做汽配差不多15年了,以前生意好做,現在越來越難啊!”這時聽到閣樓上有人走動的聲音,我又問:“您請了幾個工人?”他苦笑道;“前年還有三個小工,現在生意不好,老車型比如黃標車都要淘汰,為節省開支,現在就我們兩夫妻經營。”......最後,我們相互交換了名片,我告辭走出十幾米後,又回頭望了下,發現其門上的招牌已經舊的模糊不清,稍遠看上去,該店鋪倒更像是一個倉庫。

記我的一次汽配後市場走訪

圖為昆明曉東汽配城

雨停了,烏雲也在漸漸散去。我向前走了100多米,又發現了一家潛在客戶,這家店面形象做的比較氣派,推開玻璃門,裡面的擺設也顯得很整齊明亮,有幾個小夥正在忙著擺弄貨架上的產品,準備要發貨,收銀臺那邊還有幾個人在開單、接電話等。當得知我的來意後,一位小夥把我帶到了樓上老闆的辦公室,這辦公室也是接待室,面積不大但乾淨,老闆姓李,約莫40來歲,微胖、皮膚白暫的他帶著一副眼鏡,顯得很斯文。“你們萬安在國內汽車制動行業可是龍頭品牌哦。”李總看了一下我名片,邊說邊站起來給我一支菸,煙我不抽,謝絕了。但茶水方面我倒是不客氣的,幾年的市場走訪經歷,我發現一個比較有趣的現象,特別是陌生拜訪,第一次見面,如大大方方地接受他們的“請客”,哪怕只是喝了一口水,對方反而會比較主動來“粘著”你,可能潛意識會認為,要合作才能找回“付出”。

記我的一次汽配後市場走訪

圖為南寧最新建設中的汽配城

李總開門見山道:“酈經理,你來的正好,之前的全國汽配展上,我也去過你們的展會了解,你們萬安在這個行業30多年了,而我們也一直在找類似你們這樣的公司平臺來合作。”按“你進我退”的方針,我說了句:“難得李總這麼看得起我們,但我們的價位可是比其他廠家要貴哦!”“這我知道,您們是原廠配套的,有自己的定位。好的東西除了貴點,其他都是優點;不好的東西除了便宜,其他都是缺點,哈哈!”李總的一個段子讓我倆相視大笑。不過玩笑歸玩笑,李總還是向我拋出了一個問題;“酈經理,你如何看待‘汽配產品同質化競爭越來越激烈’這個問題?”來一句題外背景,有些技術含量低的產品,小廠甚至家庭作坊做的質量也趕上來了,產品實用性與大公司做的差距也越來越小,而且價格自然比大品牌的要低很多,所以這問話背後的含義其實還是:“你們憑什麼賣的比別家貴?”我呷了一口茶,清了清嗓子道:“李總,產品的價值其實分兩個部分,一方面是實用價值,一方面是品牌價值。配套品牌能降低各個環節的信息溝通成本,會加快客戶的選擇,這是品牌的附加值之一,也能提升你們的經濟效益。”李總聽完後,給我加了點水,點點頭說:“是的,所以儘管副廠件的價格低廉,質量也越來越好,可還是越來越難做,也做不長久。”

顯然,雙方有了這樣的基礎共識,接下來的問題就好溝通多了。比如合作的門檻條件、付款方式、售後服務、市場保護以及銷售獎勵等等,因為這些我們公司都有相應的政策,我也一一向李總做了回覆與說明。

心態不一樣,提問的方式也不一樣。比如同一個問題,第一個商戶是這樣問的,是不是我做了,就是我獨家?而李總是這樣問的,那這個區域必須要做多少量,廠家才會給我相應的市場保護?

等告別李總出來,已是藍天白雲,走了十幾米我又習慣性地回頭一看,其廣告牌上的燙金大字在陽光下甚是耀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