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我的一次汽配后市场走访

我是一家汽车零部件厂家的渠道运营人员,因为工作关系,也经常需要走访各地的汽配市场。

记我的一次汽配后市场走访

图为贵阳商贸城汽配街

时逢7月的西南某城市,相比南方大部分地区的炎热天气,这里气温算是爽爽的,美中不足的是,正如这里的谚语——“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我刚从酒店出来到达汽配城时,天空中就飘起了细雨。看到一家汽配店经营的产品与我们的有类似,我走了进去,“老板,在吗?”听到我的声音,从货架后走出一个高高瘦瘦、皮肤黝黑的人,不修边幅的他手里拿着一只扳手,原来他正在改装一只刹车泵的接头。“我是,你是哪个厂家的吧?”看到我“白加黑”的职业套装,他有了判断。“我是万安厂家的,”我答到。“哦,万安的牌子我知道,”他眼睛亮了一下,示意我坐下后道:“你们的产品那么贵,售后市场根本不好推。”我答道:“我们是配套厂家,质量好,定位自然高端。”他不易察觉地笑了下,说:“做不起量,就没钱赚。”然后又问:“那你们前期免费铺货多少?付款方式是怎么样的?”我不假思索地答道:“我们与汽车厂服务站一样,要先款,不铺货的。”他的眼神慢慢暗了下来,又问了很多,诸如:“售后三包怎么样的?”“品种齐全吗?”“交付能跟上吗?”“如果做了,是独家吗?”等等.......趁他问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也打量了一下这店面,发现货架上的产品虽然多,但大都是老款,长久不动的有些产品甚至有一层灰尘了。“老板,最近生意怎么样?”我问道。他叹了口气,答道:“我做汽配差不多15年了,以前生意好做,现在越来越难啊!”这时听到阁楼上有人走动的声音,我又问:“您请了几个工人?”他苦笑道;“前年还有三个小工,现在生意不好,老车型比如黄标车都要淘汰,为节省开支,现在就我们两夫妻经营。”......最后,我们相互交换了名片,我告辞走出十几米后,又回头望了下,发现其门上的招牌已经旧的模糊不清,稍远看上去,该店铺倒更像是一个仓库。

记我的一次汽配后市场走访

图为昆明晓东汽配城

雨停了,乌云也在渐渐散去。我向前走了100多米,又发现了一家潜在客户,这家店面形象做的比较气派,推开玻璃门,里面的摆设也显得很整齐明亮,有几个小伙正在忙着摆弄货架上的产品,准备要发货,收银台那边还有几个人在开单、接电话等。当得知我的来意后,一位小伙把我带到了楼上老板的办公室,这办公室也是接待室,面积不大但干净,老板姓李,约莫40来岁,微胖、皮肤白暂的他带着一副眼镜,显得很斯文。“你们万安在国内汽车制动行业可是龙头品牌哦。”李总看了一下我名片,边说边站起来给我一支烟,烟我不抽,谢绝了。但茶水方面我倒是不客气的,几年的市场走访经历,我发现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特别是陌生拜访,第一次见面,如大大方方地接受他们的“请客”,哪怕只是喝了一口水,对方反而会比较主动来“粘着”你,可能潜意识会认为,要合作才能找回“付出”。

记我的一次汽配后市场走访

图为南宁最新建设中的汽配城

李总开门见山道:“郦经理,你来的正好,之前的全国汽配展上,我也去过你们的展会了解,你们万安在这个行业30多年了,而我们也一直在找类似你们这样的公司平台来合作。”按“你进我退”的方针,我说了句:“难得李总这么看得起我们,但我们的价位可是比其他厂家要贵哦!”“这我知道,您们是原厂配套的,有自己的定位。好的东西除了贵点,其他都是优点;不好的东西除了便宜,其他都是缺点,哈哈!”李总的一个段子让我俩相视大笑。不过玩笑归玩笑,李总还是向我抛出了一个问题;“郦经理,你如何看待‘汽配产品同质化竞争越来越激烈’这个问题?”来一句题外背景,有些技术含量低的产品,小厂甚至家庭作坊做的质量也赶上来了,产品实用性与大公司做的差距也越来越小,而且价格自然比大品牌的要低很多,所以这问话背后的含义其实还是:“你们凭什么卖的比别家贵?”我呷了一口茶,清了清嗓子道:“李总,产品的价值其实分两个部分,一方面是实用价值,一方面是品牌价值。配套品牌能降低各个环节的信息沟通成本,会加快客户的选择,这是品牌的附加值之一,也能提升你们的经济效益。”李总听完后,给我加了点水,点点头说:“是的,所以尽管副厂件的价格低廉,质量也越来越好,可还是越来越难做,也做不长久。”

显然,双方有了这样的基础共识,接下来的问题就好沟通多了。比如合作的门槛条件、付款方式、售后服务、市场保护以及销售奖励等等,因为这些我们公司都有相应的政策,我也一一向李总做了回复与说明。

心态不一样,提问的方式也不一样。比如同一个问题,第一个商户是这样问的,是不是我做了,就是我独家?而李总是这样问的,那这个区域必须要做多少量,厂家才会给我相应的市场保护?

等告别李总出来,已是蓝天白云,走了十几米我又习惯性地回头一看,其广告牌上的烫金大字在阳光下甚是耀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