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LY头条】FBO收费调整需标本兼治

【IFLY头条】FBO收费调整需标本兼治

【IFLY头条】FBO收费调整需标本兼治

2019ABACE

16-18 April 2019

  • 亚洲公务航空会议暨展览(ABACE)

  • 今日民航IFLY连续第6年参展

  • 2019ABACE公务机特辑出炉

【IFLY头条】FBO收费调整需标本兼治

FBO收费调整需标本兼治

FBO是通用航空运行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运输机场的FBO主要服务于公务机运营商和用户,其保障水平、服务品质、收费标准和商业模式,关系到消费体验和运营商的运行效益。

【IFLY头条】FBO收费调整需标本兼治

FBO收费为何引发争议?

2008年以来,我国公务航空市场发展经历了从高速增长到增速放缓的波动。近几年,市场逐渐趋于平稳,公务机年起降架次也趋于稳定,全国FBO年障量约为4万架次。

除北京、上海和深圳等地机场的公务机业务形成一定规模外,其余机场每年保障公务航空的起降架次还相对有限。

总体来看,受限于较低的业务量,国内各FBO目前难以实现规模经济,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这些机场在经营FBO业务时,采取了相对垄断的特许经营方式。多数机场采用业务打包,收费打包的方式提供保障服务,价格也从每架次几千元增加到数万元,同时服务质量良莠不齐,一时间引发了行业的广泛讨论。

【IFLY头条】FBO收费调整需标本兼治

目前,业界关于调整机场FBO收费价格的呼声越来越高,关联各方也都发出了各自的声音。

公务机运营商和公务机用户认为,作为消费者,他们是各项成本的最终承担者,而国内部分FBO收费高但服务质量未达预期,且多地实行的打包收费方式不符合国际惯例,收费依据不明晰,有“强行过度消费”的嫌疑。

而FBO服务提供商则认为,公务航空更多属于私人消费,如果所有标准一味沿用运输航空的收费规定,价格过低,会导致机场公共资源的流失,尤其是在一些繁忙的枢纽机场,客运、货运资源已经非常紧缺,过低收费不利于机场资源的优化和公平使用。

【IFLY头条】FBO收费调整需标本兼治

民航局作为主管部门,对公务航空FBO的收费非常重视。

在民航局2018年9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完善通用航空机场收费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中明确提出要求:“公务飞行使用运输机场的航空性业务收费按照不超过运输航空的机场收费标准执行;公务飞行使用运输机场的非航空性业务收费实行市场调节价,具体收费标准应向所属民航地区管理局备案。”《通知》明确传达出民航局希望各个FBO的定价能够更科学、更透明,做到价实相符。

民航中南地区管理局率先响应,在2019年初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完善通用航空机场收费备案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机场(集团)公司提供的服务项目(包括航空性及非航空性)不能采取打包或部分打包收费,不能强制性提供服务。应按所需提供服务,并按实际服务项目收费,收费时应提供详细收费项目清单。”

【IFLY头条】FBO收费调整需标本兼治

这些政策文件体现了民航局加强对公务航空FBO市场的监管和引导,利用“有形的手”对市场秩序进行规范。从具体举措来看,主管部门坚持了“成本回收、公开透明、非歧视性、用户协商”的原则,针对收费乱象并未采取强制定价措施,而是尊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体作用。

不过,国内公务航空市场在价格标准及服务标准体系建设方面的缺失,不仅不利于现阶段我国公务航空的健康发展,若未能加以针对性的解决,势必在长期成为阻碍我国公务航空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

因此,在综合考虑FBO提供商、公务机运营商、消费者体验和公共利益各方诉求的情况下,我国公务航空FBO的收费价格调整需要做到科学合理、统筹兼顾。

【IFLY头条】FBO收费调整需标本兼治

国际通行的FBO商业模式

从国际经验来看,机场等基础设施、服务体系的布局一定程度上决定了FBO的收费模式,主要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垄断或寡头垄断,另外一种是竞争型。

垄断或寡头垄断型的商业模式通常出现在一定区域内只有一个机场或基础设施不太发达地区。因为公务航空对时效和服务品质要求较高,如果机场离目的地超出50公里或1小时车程距离,则该机场对公务航空的吸引力会大大减弱。

【IFLY头条】FBO收费调整需标本兼治

目前在欧洲的部分地区、亚洲的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如日本、新加坡、香港以及中国内地,FBO保障运行多属于这种模式:一个机场中由单一FBO独家运营,将FBO服务作为机场的基本功能来保障,价格相对较高,主要以地面服务费用的形式来体现。

竞争型的FBO收费模式主要出现在机场体系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尤其是在一些国际级的城市群中,如巴黎城市群、纽约城市群,机场分层级布局,功能分明,有多种层次,既有运输机场和公务机专用机场,也有通用机场承担疏缓功能,在该区域内形成了天然的竞争和分流,通过市场来调节收费,由价格来体现服务质量。

【IFLY头条】FBO收费调整需标本兼治

在国际性枢纽机场、繁忙机场中,由于时刻、停场等资源紧张,收费会显著高于其他FBO;专用的公务型机场,由于往返市区便捷、服务品质上乘、消费体验良好,FBO的收费也会高于一般的通用机场;而一般的通用机场的FBO收费则会便宜很多。

北美的FBO收费就属于典型的竞争型,全国有超过3500个FBO。由于FBO具有加油权,因此收费也体现在两个部分,包括油价和可选服务价格。加油的利润是FBO利润的主要来源,不同地区的价格差异大,同一个地区内部的油价也能相差数倍,甚至一个机场的几家FBO,因为服务提供商不同,油价也相差甚大。

【IFLY头条】FBO收费调整需标本兼治

可选服务的价格各个机场则有所差异。但该部分服务收费占的比重较小,当加油到一定量以后,也可免除部分费用。如湾流G550/650在纽瓦克机场加注710加仑以上油料,可免除FBO手续费; 安克雷奇国际机场则须加注1500加仑以上的油料才能免除1500美元的手续费和设备使用费;而长滩机场加注670加仑就能免除1210美元手续。

我国公务航空市场尚处在发展初期,FBO业务量低,收入来源相对单一,对照国际通行的FBO商业模式,竞争性的收费模式在短期内难以推广和适用,收费偏高的垄断模式具有存在的客观性。

【IFLY头条】FBO收费调整需标本兼治

明确公务航空的属性和定位

现阶段,调整我国公务航空FBO的收费价格,首先需要明确公务机的属性以及FBO的发展定位。

经过多年的市场培育,公务机是一种高效率的生产工具和交通方式的理念已经得到广泛接受。公务航空在国内目前的主要服务对象为企业、机构和社会精英,他们追求时间和效率,在飞行过程中往往要求客舱配备完善的服务设施,满足机上办公的需求。

【IFLY头条】FBO收费调整需标本兼治

事实上,公务航空在我国正处于“身份消费”向“功能消费”的过渡阶段。从我国现有的国情及政策表述来看,政府及民众对公务航空的定位,既不是只服务于少数顶尖人群的高端奢侈品,也不是服务于大众的普遍性交通工具,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个性化的便捷出行工具。

同时,公务航空并非只是纯粹的个人消费,从便利投资者进去的角度来看,公务航空对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一定的公共服务属性。

【IFLY头条】FBO收费调整需标本兼治

鉴于目前我国飞行保障体系的现状,公务航空起降全部发生在运输机场,通用机场几乎不涉及公务航空的起降,真正意义的公务航空专用机场,尚处于规划建设中。公务航空FBO的垄断运营局面还将存续很长时间,这种局面,决定了我国FBO的收费,既要考虑公务航空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综合交通体系建设的积极作用,应作为一个机场的基本功能来保障公务机的正常使用;同时,也应区分考虑其私人属性,通过市场来发现价格,谁受益谁付费,进行调整。

【IFLY头条】FBO收费调整需标本兼治

FBO收费调整需标本兼治

结合民航局提出的规范要求以及我国FBO行业发展的实际,未来我国公务航空FBO的收费价格可依据“分级分类、价实相符、公开透明”的原则进行价格优化,服务明确、价目公开、降低收费、提升消费体验,同时体现资源稀缺和使用效率。

在调整的方向上,FBO行业应落实分级分类的管理精神,对枢纽、干线、支线不同层级的机场,应当根据其提供服务的类别、服务的成本和流程的不同区别对待。

【IFLY头条】FBO收费调整需标本兼治

对医疗急救等公益性包机业务,在收费和服务上也应体现出差别。对航空性业务、非航空性业务进行区分,航空性业务严格按照局方规定执行,非航空性业务进行分类;按公务机起飞全重、繁忙时刻,分开收费,多受益多付费,体现资源稀缺和客户使用的公平。

具体来说,目前争议较大的集中在FBO运营方,可进行市场调节的非航空性业务收费。对该项收费进行调整可将其分为基础部分和可选服务,其中基础服务费指保障公务机正常起降及旅客进出港口所需使用到的必要设施设备和服务,如楼宇通道、机位协调、飞机引导、飞机系留、飞机停场等服务;而可选服务则是增值服务,由顾客进行选择,不分机型,按实际消费收取。

【IFLY头条】FBO收费调整需标本兼治

在定价方法上,基础服务可采用成本导向法,即生产成本加上行业合理利润即为基础服务的收费价格;可选服务采用价值导向法,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在具体操作上,体现为分级分类,对不同业务进行梯度收费,如按起飞全重、繁忙时刻等分开收费。

并非所有机场均采用统一的价格体系,需要分级分类确定不同层级机场的定价模式。加强对国际上繁忙机场、一般运输机场、通用机场收费和定价模式的研究,促进国内FBO服务质量的提升,未来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IFLY头条】FBO收费调整需标本兼治

同时,FBO行业应该建立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公务航空属性上为个性化消费,绝大部分业务属于非航空性业务,其定价还应通过市场价格的发现作用来优化资源,应允许FBO在综合考虑成本变化、服务质量、资源承受能力的基础上,依程序动态调整服务价格。但FBO运营商需要加强与运营商及用户的协调沟通,并主动履行成本报送和向局方报备相关信息的义务。

当然,针对停机坪等紧缺资源,也应该允许某种程度上突破现有关于停机费的规定。根据现行收费规定,以达索猎鹰2000公务机为例,该机型在首都机场超过24小时后一天的停机费是60元,参考首都机场每天80元的停车费,这无法体现资源的真实价值。建议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在公平基础上,额外增加收费或作为增值服务,来促进停机坪等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

【IFLY头条】FBO收费调整需标本兼治

而从为公务机用户提供更多选择性的角度,在中长期,应该在有条件的地区,建设专用的公务机机场,与运输机场形成互补,或在通用机场中,开展公务航空的起降活动;在短期,机场除了FBO楼通行之外,还应允许公务航空的旅客选择走价格相对便宜的贵宾通道,以满足不同客户的差异化出行需求。

(作者单位: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通航系)

【IFLY头条】FBO收费调整需标本兼治

《今日民航IFLY》杂志最新一期“2019ABACE公务机特辑”,以专题报道的形式聚焦FBO发展历史及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推出多篇深度报道稿件,立足中国市场发展实际,并结合国外实践经验,尝试为中国FBO行业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路径提供参考和借鉴。

更多精彩,敬请期待!

【往期回顾】

【IFLY头条】FBO的前世今生

【IFLY头条】国外FBO发展的经验与趋势

【IFLY头条】中国公务航空FBO的进阶之路

【IFLY头条】公务航空FBO收费究竟贵不贵?

作为专注于公务与通用航空领域的权威杂志,秉承高端、权威、专业的媒体定位,《今日民航IFLY》携全媒体平台,将以最专业的媒体形式,全面、立体地展现亚洲及全球公务与通用航空的最新发展和动态。

【IFLY头条】FBO收费调整需标本兼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