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定!教育部公布最终全国中小学生竞赛活动名单

每年都有五花八门相关中小学生的竞赛活动,很多学校和家长常常不知如何为孩子选择。

但,现在不一样了。

4月12日,教育部发布通知,确定“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29项竞赛活动为2019年度面向中小学生开展的全国性竞赛活动。

也就是说,只有这29个竞赛活动项目才是真正获得官方认可的。

名单如下;


敲定!教育部公布最终全国中小学生竞赛活动名单


1、让孩子学啥好?科技类竞赛占比高达41.4%

阿童木创想家发现,在本次最终公布的29项竞赛活动中,科技创新类包含12项,学科类包含13项,艺术体育类包含4项。其中科技创新类竞赛占比为41.4%,占据近半壁江山,且面向全体中小学生。


敲定!教育部公布最终全国中小学生竞赛活动名单


对此,阿童木创想家认为,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大背景下,以及新高考大趋势下,科技教育已经越来越被政府及社会各界重视。在这种教育环境下,国内各种面向青少年开设的科技类教育和竞赛,已经不再仅仅代表孩子感兴趣的一项课程或比赛,它也决定着孩子在未来社会的主流竞争力。

2、学科竞赛“缩水” 科学类竞赛异军突起

阿童木创想家发现在这份名单中发现,除了第三十届“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数学竞赛还有一项是全国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都只面向高中学生。由此可见,奥数风光不再,无论是赛事数量,还是参赛范围,都如此。

从公布名单上看,教育部将29项竞赛分作三类。第一类是科技创新类,包括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等,共12项;第二类是学科类,包括全国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等,共13项;第三类是艺术体育类,包括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作品比赛等,共4项。

“教育部门对中小学生科学、工程技术素养的培养,一直非常重视。此次科学类竞赛异军突出,说明了这一点。”湖北省青少年创新发明促进会会长万新华表示,除了12项科技创新类竞赛,还有几项学科竞赛和科学密切相关,比如,艺术体育类中的“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大赛”也明显和科学沾边。“在教育部公布的第二批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里,预计科学类竞赛项目也会很多。”

考察青少年动手能力及科学创新能力的科学类竞赛活动未被拉入“黑名单”,和教育部门的减负政策一脉相承。这些被保留下来的竞赛活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也有利于学生的身心素质全面发展。

3、对于不在名单上的竞赛,要谨慎参加

“孩子已经参加了一些比赛,但是都没有在名单上。”面对这些新变化,有家长坦言,有一些比较大型的比赛不在其中,如“语文报杯”作文大赛等。“不在名单里的竞赛,我们还参加吗?高校自主招生能认吗?”


敲定!教育部公布最终全国中小学生竞赛活动名单



对此,阿童木创想家建议广大学生及家长:如果从自己的特长和兴趣出发,学生们可以广泛地参加各类大赛,但是如果从自主招生等功利性因素出发,建议学生们谨慎参加不在名单中的大赛。

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阿童木创想家官方公号。阿童木专注于3-18岁孩子的STEM教育,关注儿童和青少年的软实力及综合素养提升。阿童木创想家目前开设有五大跨学科课程体系——机器人、编程、创客、竞赛、特色(3D打印机、无人机......)课程,提供品牌合作,希望自己的教学理念得到传播,惠及到更多的孩子,致力于培养面向未来的人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