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已经进入了科技时代,但有些学校非要逼着老师写纸质教案,不要电子教案,对此你怎么看?

高中数学卞志业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只能用这句话来形容非得被逼着交纸教案的老师了,毕竟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否则,如果就是不交纸质教室,恐怕又会惹来一肚子不痛快,或许因为个性太强,被划为另类,这样一来就容易为以后埋下什么隐患。

为什么我说要按着学校的要求去做呢?因为有些教条主义的负责人(请恕我在这里不用领导二字,他们压根就不是称职者),总是用落后于时代的观念去做一些事情,就如电子教案,多方便使用啊,何况现在很多学校都用电子白板软件教学,如果再把电子教案用纸抄下来,简直可以一句歇后语来形容:脱裤子放X—费二遍手。

对教育而言,更来不得任何形式主义和本本主义思想,凡事都应该从效率入手去考虑。如果具备做电子教案条件,也具备演示电子教案的条件,就应该无需非得逼着老师写什么纸质教案。只要老师是自己亲手写教案,并不是抄袭来的,有何不可呢。


寒石冷月


手写教案是必须的,那是年轻教师提高教师业务素养的必有之路!

毕业的时候,正好是课改刚开始不久,我记住了教育专家叶澜说过的一句话,叶澜说:写上三年教案不一定成为教育专家,但写上三年反思肯定能够成为教育专家。于是那个时候,我们学校就抛却教案,改成写反思,每周两篇反思,一个月一查。但作为新任教师,不写教案印象根本不会深刻,看和批注都不如自己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一写,写出教案,思路特别清晰,上课的时候非常顺畅,于是我不但写反思,而且写教案。

这一些就写了五年,我的课也上到了省里。



电子教案盛行以后,我就不再写了,领导的意图是用电脑打教案,但说实话,我们所用的教案都是从网络上下载的,甚至上课的时候根本就不用教案,知道吗?现在上课基本上都不备课,课堂上就是瞎讲,“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所谓的电子教案其实是形同虚设,等到查教案的时候,随便在网上下来点,有的甚至连下载符号都带着,更有甚者连原教案中的姓名学校都没改,简直让人啼笑皆非。

在这种情况下,说提高教师的业务简直就是空谈。

有一天打扫卫生,突然看到角落里我的教案和反思,厚厚的一摞,打开一看,工整的楷书,排列的整整齐齐,突然感觉到非常的欣慰,正因为那些年扎扎实实地手写了几年教案和反思,才为自己的教学素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我在课堂里游刃有余。

去年的时候,为了参加市里的一个活动,也为了使自己尽快迎合新理念,我利用课余时间扎扎实实地写了一本教案。当时的想法就是,抄也要把最先进的理念和最优秀的课例装进脑子里,也要彻底掌握!那次活动,取得优秀的成绩,再次说明,要想提高业务素养必须


下点苦功夫,拿起笔扎扎实实地写几个教案!

有人说,写教案已经过时了,其实不然,不管多先进的设备,都代替不了人的作用,课堂是师生之间的对话,与一个水平高的人对话,是一件幸事!让学生与你对话当成一件幸事,那你必须下狠劲提高自己的课堂驾驭能力和水平。手写教案是很有必要的!


寐语小筑


从教四十年,过去没有电脑,都是写纸质教案,由于每届学生不同,所以教案是每届重写一次,每次都有新的设计和想法,对上好课是有一些作用的。

后来形式主义越来越严重,要交的材料越来越多,各种小结,报表,备课笔记加课后反思,等等,还有判卷批作业,实在忙不过来,只好应付了。

后来有了电脑,应付检查方便了,复制粘贴,修修补补,改头换面,比手写省事多了,反正交上去的材料领导根本不会看。

我一个同事每次只换个封面就交上去,我向他这也行,他神秘的跟我说,怎么不行,前二次交材料时故意把中间几页用浆糊粘几点,结果发下来还粘着,领导根本不会翻看。

形式主义真是害死人,一切都要留痕迹,什么都要材料为正,材料是正是假反而不重要了。这一切,都源于相互不信任,领导不相信教师真正会按照他们的规定去做,教师也不相信领导所有的规定真正是为教育,所以相互采取这种方式应付。其实极大多数教师都是尽责尽心教好学生的,领导要相信教师,多深入课堂,多听听老师的课,多听听学生的意见,比整天坐在办公室看材料效果要好得多了,官僚主义是形式主义的根。不改变官僚主义作风,不管你要教师写电子的材料还是重新要手写的纸质材料,只会加重教师负担,汤换了,药还是那个药,有用吗?


瀛島青松


这点我是深有体会。

去年在我们镇上的学校推广教师备电子教案,可能大家都认为是好事,可事实大多数教师很不愿意,推广极不顺利,但今年只好不了了之!

我也是参与者之一,我来谈谈其中的利弊:

1、现在农村基层教育,年轻人太少,想我这样今年都40岁了,还在学校里算年轻同志。因而大多数老同志对计算机知识掌握不熟练,编辑一节教案得几天,而且没有排版。有的同志可能会说,百度一大堆,是这样的。可是如果拿来应付检查,还可以,真正用来上课的话,网上下载的教案就要大动手术,融入自己的思想,教法、学法。这样修改的话,时间耗不起。



2、现在基层学校几乎是一人一个班,根本没有时间坐在电脑跟前编辑教案,而有很多教师在学生上自习的时候,坐在班里写了教案,又看了班,一举两得。

3、电子教案格式伤不起呀!我们镇上电子教案有固定的格式,不是你想咋着写就咋写的,一些同志写好教案,一个格式编辑半天。另外电子教案中的分数、画图等都不是好弄的,没有一点知识还真做不好。而手写教案就不同了,教师们写起来得心应手,想写分数就写分数,想画圆柱就圆柱。

所以说电子教案要因人而异,从年轻人推广可能容易些,如果就现在的形势全员推广还真可能成为我镇现在的样子。


桃子老师tz


我是大学老师,从手写教案到word 排版教案,到网页形式教案。这还是小二十年前的事,我的电子教案和网站教案都是学校第一份,所以当年教案比赛我得了n次一等奖。

教案是课堂过程的一个脚本,它记录了每个教学细节和教学内容。

电子教案有电子教案得天独厚的优点,灵活快速,图文并茂,形式丰富。但是它也有弊病,也是后来我运用的过程中发现的,人都有惰性,第一次拟定教案做的认真细致,第二次修改了不足,第三次,第四次,……就不变了。教案就失去了它原本的作用,这对大学老师来说影响不是很大,但是对日新月异的中小学教学来说就很大了。此外,手写教案也是中小学老师锻炼手写能力的一个过程。


倬彼昊天_嘟嘟虫


对于写纸质教案,小徐老师是颇有微词的,因为确实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了。前年全国要求事业单位减少办公耗材,小徐老师以为会要求老师把纸质教案改为电子教案,但是结果还是要求手写教案,一切电子教案或者打印的教案的都不被上级承认。

小徐老师二十年前刚毕业那会儿,学校还没有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备案靠翻教辅资料,看别人的优秀教案吸取别人的教学经验等。那时候我讲一课要写10多页的详案,而且都写在讲课之前,是真正的为讲课做准备。

但是近年来,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开始进入课堂,小徐老师备课从手写教案转为做课件,只要做好课件,我一节课想讲的内容就全部体现在里面了,备课工作也就准备好了。

这样一来,手写教案就成了“二姑娘梳头——多此一举”了。所以手写备课就变成了应付检查的唯一工具,不得不写,但又跟讲课没有多大关系了。

电子教案和手写教案相比,手写教案不能“复制”“粘贴”,而电子教案可以“下载——复制——粘贴”,因此,老师们一直以来要求被写纸质教案,很大程度上也是出于怕老师们“投机取巧”考虑吧。

小徐老师觉得教育是最需要与时俱进的了,既然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更能吸引学生,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使课堂知识量覆盖更广,为什么不把对纸质教案的检查转移到对上课课件质量的检查上来?

总之,小徐老师主张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规范和检查,能够多一些时代气息,鼓励老师们多手段备课,而不是把全部精力用在手写教案上。


指尖教育帝国


纸质有纸质的好处,电子文档也有电子文档的弊端,关键还是看这个老师是怎么想的。。。

比如我校,最开始最初要求必须手写,老师们很多都是抄抄抄,字迹只有自己认识。

后来可以电子文档了,这下抄起来更容易了,网上百度一大把,有些交上去的教案狗屁都不通

这几年加强了检查,但是,可以说使用电子文档的全是参照别人的上课内容,而自己都逐渐趋于平庸,上课毫无新意,全是老套。

最近两年,我又开始了写纸质文档,重新设计自己的课堂,只着眼于知识点的解剖,感觉非常充实而有收获。

个人觉得,不管什么方式,还得从提高老师自觉性入手,怎么让老师心甘情愿地去备课才是重点,如果老师想上好课,那他随便哪个方式都会整的很好。


只是一粒尘埃


我记得我刚入职的时候就是要交纸质的教案的,那会我们用了一个比较讨巧的方法,就是用活页纸来写,这样的话,检查过又没有被盖章的时候下次还可以继续交上去检查。

不过后来我们的领导们知道了,就每页都盖章,我们只能乖乖每次都写了。

不过我突然又想到一个方法,建议复印好,这一次可以多次用。

不过现在我们几乎都用电子教案了,这样更加高效又环保,也便于交流和传承。

现在还要求交手写教案的是要老师练字吗?心疼这些老师!

实在没办法的时候只能想想手写的好处

第一个好处就是练字。

第二个好处就是写的过程其实是一个深入思考的过程。

第三个好处就是保留手写的东西有一种感动………(我其实在凑字数😂)



MsXiaxia


在信息时代,还要老师采用旧石器时代的教案方式,责任不能一味推给学校,部分教师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

其实,这一个问题,多年前就已经出现——当电子信息技术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关于电子和纸质教案之争,就从来不绝于耳。

三水三心曾经长期在学校负责教学管理工作,对于这一个问题,有一些自己的思考,但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也有一些难处。下面,我们谈谈纸质教案的产生、电子教案的挑战以及将来的教案该采用什么方式这三个问题。

第一,纸质教案的前世今生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有教案的,这还真的不好考察。反正,孔老夫子,是没有成型的教案的,因为,他的教育,几乎都是随性的,所以,《论语》只是一部“语录体”的著作,而非严格意义上成体系的教育学专著。

在古代,私塾(国学)的老师,也没见有什么严格的教学设计,因为,那个时候,教学内容是固定的——四书五经;教学方式也是基本固定的——背诵和书写。三水三心估计,教案,其实是应该随着国外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而逐渐传入的。因为,教案,非常关注的,是教学重难点的确定、内容的设定、方法的选定!

而那个时候,由于技术的落后以及材料的相对稀少,老师,只能采用手抄的方式。上个世界90年代,三水三心上大学的时候,我们的老师上课,都是拿着一本手写的笔记,给我们讲课——其实,那些笔记,就是相当于一本书!

也就是说,为什么需要纸质的教案呢?是因为技术的落后,没有办法!

那如果有新的技术出现了,我们还需要停留在手写阶段吗?举个例子来说,有了飞机,你还选择徒步吗?

第二,电子教案已经成为潮流

电子教案或者电子备课,在计算机兴起不久,就开始广泛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三水三心所在的学校,为此还专门申请建立了一个教师单子备课室,方便教师查阅资料。后来,还为每个老师配备了笔记本电脑,其目的,也是为了方便老师学习。再后来,还在全校开通了wifi全覆盖,让老师们随时随地,都可以查阅到新的资讯,为教育教学服务。


要知道,教育的发展,始终是与技术的发展相互助力的——教育,推动技术的发展,而技术,必定会反作用于教育!

我敢肯定,在电子技术兴起不久,各个学校,其实是非常支持老师们使用电子教案的。我所在的学校,就曾经制定了一个制度,45岁以下的老师继续使用电子教案,45岁以上的老师,鼓励使用电子教案。我下载还记得,当年,一位即将退休的老师,用“一指禅”打字的场景!

我在担任教务主任的时候,甚至建立了学校的教案库——下一个年级的老师可以再上一个年级老师教案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完善,而没有必要另起炉灶,淘神费力,很受老师们的欢迎。

但随之而来的,就产生不少的问题。最根本的问题,就是,有个别老师,开始不愿意认真备课了——在管理学上,始终会有那么一些人,是需要监督督促的。

这部分老师,直接采取拷贝的方式,不做任何修改,甚至,完全不用备课——你说,这样一来,教学效益从何而来?质量从何而来?要知道,每个班的学生,都具有其独特性——如果不能根据学生的特点做适当的改变,我们不就是在误人子弟吗?

特别是互联网发展到一定的程度的时候,教案,只需要从网上下载即可,更加深了这种现象。所以,才会有不少的学校,返璞归真,要求老师使用手写教案!

第三,只有教师和学校双方都转变,才能彻底转变陈旧的管理和书写教案的方式

其实,只要能达到提高教学效益、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并不是最重要的。在当前的技术水平下,合理使用技术手段,为我们服务,其实是非常重要的,但这里,却有一个前提,就是学校的管理者和老师,偶需要做出一些改变。

学校管理者,要信任教师,采用多种管理方式。

我们知道,检查教案,是教学常规检查的重要内容——但作为学校管理者,能否不再采用原来那种检查教案本的方式,而采用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进行随机检查的方式呢?三水三心就曾经建立过一个由学校自身教师组成的课堂巡视小组,对全校课堂进行巡视——一般不检查教案之类,但一旦巡视中发现了教师没有精心备课,处罚是很严厉的!

另外一种,就是不管你写不写教案,作为学校,只要结果——效果达到了,奖励,没有达到,那就需要惩罚。三水三心所在的学校曾经有一位老师,坚持不愿意写教案,我后来就给校长提议,对他使用用结果考核代替过程考核的试点——后来,这个老师,主动申请调整。

作为老师,要站在对每一个学生负责的角度上,精心备课。

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一个学校也好,全国的教师群体也好,始终会有人,工作责任心不足的。但三水三心以为,绝大多数老师,还是尽职尽责、爱岗敬业的,只要树立起来“一切为了学生”的教育教学观,我们的老师,一定会把每一堂课上好,把每一节课备好的。

总之,随着时代的发展,不管你愿不愿意,手写教案,注定将会走进坟墓,而电子时代,已经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工作乃至思维的方式——希望某些学校,不要开历史的倒车,扭住固有的或许成功过的方式,那注定是要被人耻笑的!


三水三心


江苏省著名特级教师、著名教研员蔡明先生说:检查老师的教案就是缺德。

江湖满地一愚翁认为逼老师写纸质教案是很不科学的管理,会浪费一线教师宝贵的时间。

江湖满地一愚翁认为,凡是须要逼的事,一般情况下其本身就值得怀疑。我们一线教师大多勤奋上进,只要是合理的有意义的事,我们大都会自觉地去做,不须要管理层的“逼”。“非要逼着”,这说明手写教案在我们一线教师看来基本没有意义。

个人以为,手写教案对于刚入职的新老师是有意义的,除此之外,就是在浪费老师的生命。一般情况下,工作五年以上的教师备课只须要写简案,即将教学设计简略地写在教科书上即可。我们知道教学是动态的,很多教学预设和教学现场差别很大。有经验的老师都会根据教学现场及时调整原有的教学设计。教学简案的好处在于只预设大致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这样就便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变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从而达成更高效的教学。如果学校非要逼着所有老师手写详细的教案,对于有经验的老师而言就完全是浪费时间。

对于一些教学艺术精湛的老师而言,备课完全可以在心中完成,连简案都没必要。

江苏著名特级教师和语文教研员蔡明先生曾说:他从不检查老师的教案。即使领导要求,他也不会检查。

“看一个老师有没有认真备课,你去听他一节课就不全明白了吗?何必多此一举地去查教案?看一个老师一学期有没有认真教学,你看他的班期末考试成绩就不全明白了吗?何必查他一学期的教案?”

“老师太累太辛苦了,教案完全可以灵活处理为简案和心中有案。非要逼着老师手写教案没有必要,浪费时间,就是一种缺德行为!”

蔡老师的话掷地有声,大有为一线教师做主的气概。我基本赞同!

江湖满地一愚翁认为,大多数一线教师都很认真,很累,就不必再用毫无意义的纸写教案来为我们“增负”了。电子教案也无必要。

江湖满地一愚翁发现,多数管理者似乎不信任一线教师,用这样那样的检查来督促我们,鞭策我们。个人觉得大可不必如此!这样的检查让我们大多数认真工作的人感受到不被信任、不被尊重,因而影响我们工作的积极性。说实话,一线教师中的个别败类,你用任何检查也鞭策不了他。

既然把要把课堂还给学生,那么也要把教学还给我们一线教师。毕竟,我们在最前线,我们最了解教育教育的实际情况。

领导们,我们已经很拼了!教案真地不必手写,不必检查了。

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教学还给教师,这样才会有好的教育和教育的创新。教育创新的基本前提是被信任,被尊重和相对自由宽松的环境。逼着写纸质教案等不科学的管理可以休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