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李世民——唐太宗的“從諫如流”

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吳宗國曾說:“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現在很多人為了不損害李世民的光輝形象,往往都說他是被迫的,是一種自衛行動,其實依我看,這就是他的一種蓄謀,他就是要奪取最高統治權,統治階級內部的鬥爭是你死我活的,作為一個統治者要奪取最高權力,只要他的地位、他的權力已經達到這樣一個地步,往往也是不可避免的。”

黑白李世民——唐太宗的“從諫如流”

唐太宗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政治家,軍事家,書法家,詩人,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人,祖籍趙郡隆慶(今邢臺市隆堯縣)。他名字的意思是“濟世安民”。唐朝建立初期,封秦王,立下赫赫戰功。即帝位後,積極聽取群臣的意見,努力學習文治天下,成功轉型為中國史上最出名的政治家與明君之一,並開創了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為後來實現“開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礎,將中國傳統農業社會推向鼎盛時期。

李世民“玄武門事變”的心理明影

李世民是赫赫有名的開明皇帝之一,大家只要一說到他就會將他視為英雄,畢竟唐朝的整個天下基本上都是他打下來的。可是,為什麼後來又有人評價他“不仁不義”,甚至“心腸狠毒”呢?

玄武門之變是李世民一生中最重大的轉折點,正是因為這個事件才將李世民推上了大唐帝國的權力巔峰,然而不可否認的是,這個骨肉相殘的悲劇事件也使他背上了一個沉重的道德包袱——終其一生,李世民也未能真正擺脫玄武門之變留下的心理陰影。

準確地說,在玄武門之變過去十幾年之後,李世民終於還是抑制不住內心的強烈衝動,十分想看看自己當年的所作所為究竟在歷史上留下了怎樣的一筆,於是便向當時負責編纂起居注的褚遂良發出了試探。

李世民起初打著“觀所為得失,以自警戒”的理由調閱起居注,這個理由初開始聽上去很是冠冕堂皇,也與他當時所作出的政績相當吻合。但是史官褚遂良卻知道,李世民的動機絕非如此單純,即便李世民當時需要“以自警戒”,褚遂良也沒有放棄史官的原則,毫不客氣地拒絕了李世民的要求,說:“沒有哪一代帝王是親自觀史的。”

無可奈何的李世民不甘心地問:“如我有不善的地方,你也記嗎?”這句話似乎已經暴露了李世民心中的真實想法。褚遂良個性堅硬,依舊用拒絕的語氣回應道:“臣的職責就是這個,為什麼不記?”儘管這次的試探失敗了,可李世民心中卻已經有了底,擔憂弒兄篡位的事情如果真的記載史冊,那麼天下人會怎麼看自己。

一年後,唐太宗直接找到了當時的宰相、尚書左僕射房玄齡提出要看‘當代國史”。房玄齡語氣也是十分堅定,但違了皇命就是抗旨,沒辦法只好交了出來。果然,李世民想看的正是“玄武門事變的當日記載”。

看完記錄後,李世民已經明顯按捺不住內心的反感,於是命令房玄齡加以修改,並且對修改工作提出了一段“指導性意見”。而這些“指導性意見”也被後世史家在眾多著作中廣為徵引,同時也被普遍視為李世民篡改史書的確鑿證據。

唐太宗時期為什麼會出現“貞觀之治”

柏楊曾這樣評價過李世民:“李世民是中國最傑出的英明君主之一,他用他高度的智慧,殷勤而小心地治理他的帝國,不久就為中國開創了130年之久的第二個黃金時代。”

“貞觀之治”是指唐太宗在位期間的清明政治。當時年號為“貞觀”(公元627年至公元649年),故史稱“貞觀之治”。這是唐朝的第一個治世,同時為後來的“開元之治”奠定了厚實的基礎。

那麼“貞觀之治”為什麼會在唐太宗時期出現呢?

黑白李世民——唐太宗的“從諫如流”

隋朝末期的叛亂讓唐太宗引為前車之鑑

隋唐更替之時,隋煬帝的暴政和期間的戰爭使人口減少約2000萬以上,戰爭結束,人少地多,百姓從思安,這是貞觀之治產生的一個原因。另外,隋煬帝暴戾無道,再加上三徵高麗耗盡國力卻無功而返,已經激化了社會矛盾,導致軍閥叛變和農民起義。

因此,唐初統治者親眼看到了農民戰爭瓦解隋朝的過程,瞭解廣大農民對封建統治穩定的重要性,於是吸取隋亡教訓,開始以重振社會風氣和緩和民心矛盾為主。

唐太宗的雄才大志成為“貞觀之治”崛起的根基

唐太宗確定了“安百姓、重人才、強政治”的治國思想,並以調整統治政策為先,以糾正前朝之弊端為主進行了一番整改。

一是唐太宗認識到了統治者與人民是“舟與水”的關係,通過土地賦稅制度的調整以“安百姓”。

二是認識到了重用人才、虛懷納諫的意義,得人善任、從諫如流,營造出政治清明的氛圍,保證了較為開明正確的政治、經濟、民族、外交、文化上的政策得以制定和實施。

三是加強政治體制,完善三省六部制和科舉制,以鞏固中央集權,提高行政效率,擴大統治基礎。

唐太宗的“從諫如流”

李世民在位期間,曾經大力提倡君臣之間的“民主”,並且建立了前朝所沒有的新制度,那便是允許諫官、史官參加政事堂會議,規定在會議之上,不管是皇帝還是大臣,如有過失和不當之處,那麼“諫官”可以當面指出。

但是這些“諫官”的批評往往嚴厲不顧面子,常常會刺痛唐太宗,使他受不了而發怒。然而,唐太宗還是能屢屢剋制住自己的感情,保持較為清醒的頭腦,不僅能一如既往地從諫如流,而且還經常重賞他們,並且對這些“諫官”既尊重又尊敬。而其中李世民與魏徵的君臣關係,一直可以稱為是歷史上的一段佳話,足以為後世帝王所垂範。

魏徵是李世民的哥哥李建成的舊臣,兩兄弟曾經是你死我活不共戴天的政治對手。魏徵曾不止一次地勸說李建成先發制人殺掉李世民,按說李世民應該對他恨入骨髓才對。但是李世民不但任命魏徵為宰相,還和他結成兒女親家。

有一次,魏徵在上朝的時候,跟唐太宗爭得面紅耳赤。唐太宗實在聽不下去,想要發火,又怕在大臣面前丟了自己能接受意見的好名聲,只好勉強忍住。退朝以後,他憋了一肚子氣回到內宮,見了他的妻子長孫皇后,氣沖沖地說:“總有一天,我要殺死這個鄉巴佬!"

長孫皇后問:“不知道陛下想殺哪一個?”唐太宗說:“還不是那個魏徵!他總是當著大家的面侮辱我,叫我實在忍受不了!"長孫皇后聽了,一聲不吭,回到自己的內室,換了一套朝見的禮服,向太宗下拜。唐太宗愉奇地問道:“你是幹什麼?"長孫皇后說:“我聽說英明的天子才有正直的大臣,現在魏徵這樣正直,正說明陛下的英明,我怎麼能不向陛下祝賀呢!”這一番話就像一盆清涼的水,把李世民的滿腔怒火澆滅了。

公元643年,直言敢諫的圳致病逝。李世民很難過,流著眼淚說:“一個人用銅做鏡子,可以照見衣帽是不是穿戴得端正;用歷史做鏡子,可以看到國家興亡的原因;用人做鏡子,可以發現自己做得對不對。魏徵一死,我少了一面好鏡子。”

唐太宗重用人才,能採納大臣的直諫,政治比較開明,因此非常得民心。

李世民與唐僧

看過《西遊記》的人都知道,唐僧西行途中的最大障礙來自妖魔鬼怪。在小說中,唐僧是由唐太宗親自任命去西天取經的。臨行前,唐太宗親自將通關文牒交給唐僧,還與他結拜為兄弟,對他非常支持。然而,真實的唐僧——玄奘在西行伊始卻並未與李世民結拜,相反,當時最主要的障礙正是來自朝廷。

初唐時期,國家初定,邊界不穩,國人不允許出境。貞觀元年(公元627年),玄奘幾次三番申請“過所”(即通行證),以西行求法,但未獲唐太宗批准。但是玄奘求經書心切,於是決心找機會偷渡西行。根據當時的規定,偷渡邊關比偷渡內地關隘懲罰更重,所以他的這個

決定非常危險。

貞觀三年(公元629年),長安遭遇大災,政府允許百姓自尋出路,玄奘終於藉機混入災民中偷渡出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