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李世民——唐太宗的“从谏如流”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吴宗国曾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现在很多人为了不损害李世民的光辉形象,往往都说他是被迫的,是一种自卫行动,其实依我看,这就是他的一种蓄谋,他就是要夺取最高统治权,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是你死我活的,作为一个统治者要夺取最高权力,只要他的地位、他的权力已经达到这样一个地步,往往也是不可避免的。”

黑白李世民——唐太宗的“从谏如流”

唐太宗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诗人,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人,祖籍赵郡隆庆(今邢台市隆尧县)。他名字的意思是“济世安民”。唐朝建立初期,封秦王,立下赫赫战功。即帝位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努力学习文治天下,成功转型为中国史上最出名的政治家与明君之一,并开创了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为后来实现“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时期。

李世民“玄武门事变”的心理明影

李世民是赫赫有名的开明皇帝之一,大家只要一说到他就会将他视为英雄,毕竟唐朝的整个天下基本上都是他打下来的。可是,为什么后来又有人评价他“不仁不义”,甚至“心肠狠毒”呢?

玄武门之变是李世民一生中最重大的转折点,正是因为这个事件才将李世民推上了大唐帝国的权力巅峰,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这个骨肉相残的悲剧事件也使他背上了一个沉重的道德包袱——终其一生,李世民也未能真正摆脱玄武门之变留下的心理阴影。

准确地说,在玄武门之变过去十几年之后,李世民终于还是抑制不住内心的强烈冲动,十分想看看自己当年的所作所为究竟在历史上留下了怎样的一笔,于是便向当时负责编纂起居注的褚遂良发出了试探。

李世民起初打着“观所为得失,以自警戒”的理由调阅起居注,这个理由初开始听上去很是冠冕堂皇,也与他当时所作出的政绩相当吻合。但是史官褚遂良却知道,李世民的动机绝非如此单纯,即便李世民当时需要“以自警戒”,褚遂良也没有放弃史官的原则,毫不客气地拒绝了李世民的要求,说:“没有哪一代帝王是亲自观史的。”

无可奈何的李世民不甘心地问:“如我有不善的地方,你也记吗?”这句话似乎已经暴露了李世民心中的真实想法。褚遂良个性坚硬,依旧用拒绝的语气回应道:“臣的职责就是这个,为什么不记?”尽管这次的试探失败了,可李世民心中却已经有了底,担忧弑兄篡位的事情如果真的记载史册,那么天下人会怎么看自己。

一年后,唐太宗直接找到了当时的宰相、尚书左仆射房玄龄提出要看‘当代国史”。房玄龄语气也是十分坚定,但违了皇命就是抗旨,没办法只好交了出来。果然,李世民想看的正是“玄武门事变的当日记载”。

看完记录后,李世民已经明显按捺不住内心的反感,于是命令房玄龄加以修改,并且对修改工作提出了一段“指导性意见”。而这些“指导性意见”也被后世史家在众多著作中广为征引,同时也被普遍视为李世民篡改史书的确凿证据。

唐太宗时期为什么会出现“贞观之治”

柏杨曾这样评价过李世民:“李世民是中国最杰出的英明君主之一,他用他高度的智慧,殷勤而小心地治理他的帝国,不久就为中国开创了130年之久的第二个黄金时代。”

“贞观之治”是指唐太宗在位期间的清明政治。当时年号为“贞观”(公元627年至公元649年),故史称“贞观之治”。这是唐朝的第一个治世,同时为后来的“开元之治”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那么“贞观之治”为什么会在唐太宗时期出现呢?

黑白李世民——唐太宗的“从谏如流”

隋朝末期的叛乱让唐太宗引为前车之鉴

隋唐更替之时,隋炀帝的暴政和期间的战争使人口减少约2000万以上,战争结束,人少地多,百姓从思安,这是贞观之治产生的一个原因。另外,隋炀帝暴戾无道,再加上三征高丽耗尽国力却无功而返,已经激化了社会矛盾,导致军阀叛变和农民起义。

因此,唐初统治者亲眼看到了农民战争瓦解隋朝的过程,了解广大农民对封建统治稳定的重要性,于是吸取隋亡教训,开始以重振社会风气和缓和民心矛盾为主。

唐太宗的雄才大志成为“贞观之治”崛起的根基

唐太宗确定了“安百姓、重人才、强政治”的治国思想,并以调整统治政策为先,以纠正前朝之弊端为主进行了一番整改。

一是唐太宗认识到了统治者与人民是“舟与水”的关系,通过土地赋税制度的调整以“安百姓”。

二是认识到了重用人才、虚怀纳谏的意义,得人善任、从谏如流,营造出政治清明的氛围,保证了较为开明正确的政治、经济、民族、外交、文化上的政策得以制定和实施。

三是加强政治体制,完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以巩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扩大统治基础。

唐太宗的“从谏如流”

李世民在位期间,曾经大力提倡君臣之间的“民主”,并且建立了前朝所没有的新制度,那便是允许谏官、史官参加政事堂会议,规定在会议之上,不管是皇帝还是大臣,如有过失和不当之处,那么“谏官”可以当面指出。

但是这些“谏官”的批评往往严厉不顾面子,常常会刺痛唐太宗,使他受不了而发怒。然而,唐太宗还是能屡屡克制住自己的感情,保持较为清醒的头脑,不仅能一如既往地从谏如流,而且还经常重赏他们,并且对这些“谏官”既尊重又尊敬。而其中李世民与魏徵的君臣关系,一直可以称为是历史上的一段佳话,足以为后世帝王所垂范。

魏徵是李世民的哥哥李建成的旧臣,两兄弟曾经是你死我活不共戴天的政治对手。魏徵曾不止一次地劝说李建成先发制人杀掉李世民,按说李世民应该对他恨入骨髓才对。但是李世民不但任命魏徵为宰相,还和他结成儿女亲家。

有一次,魏徵在上朝的时候,跟唐太宗争得面红耳赤。唐太宗实在听不下去,想要发火,又怕在大臣面前丢了自己能接受意见的好名声,只好勉强忍住。退朝以后,他憋了一肚子气回到内宫,见了他的妻子长孙皇后,气冲冲地说:“总有一天,我要杀死这个乡巴佬!"

长孙皇后问:“不知道陛下想杀哪一个?”唐太宗说:“还不是那个魏徵!他总是当着大家的面侮辱我,叫我实在忍受不了!"长孙皇后听了,一声不吭,回到自己的内室,换了一套朝见的礼服,向太宗下拜。唐太宗愉奇地问道:“你是干什么?"长孙皇后说:“我听说英明的天子才有正直的大臣,现在魏徵这样正直,正说明陛下的英明,我怎么能不向陛下祝贺呢!”这一番话就像一盆清凉的水,把李世民的满腔怒火浇灭了。

公元643年,直言敢谏的圳致病逝。李世民很难过,流着眼泪说:“一个人用铜做镜子,可以照见衣帽是不是穿戴得端正;用历史做镜子,可以看到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人做镜子,可以发现自己做得对不对。魏徵一死,我少了一面好镜子。”

唐太宗重用人才,能采纳大臣的直谏,政治比较开明,因此非常得民心。

李世民与唐僧

看过《西游记》的人都知道,唐僧西行途中的最大障碍来自妖魔鬼怪。在小说中,唐僧是由唐太宗亲自任命去西天取经的。临行前,唐太宗亲自将通关文牒交给唐僧,还与他结拜为兄弟,对他非常支持。然而,真实的唐僧——玄奘在西行伊始却并未与李世民结拜,相反,当时最主要的障碍正是来自朝廷。

初唐时期,国家初定,边界不稳,国人不允许出境。贞观元年(公元627年),玄奘几次三番申请“过所”(即通行证),以西行求法,但未获唐太宗批准。但是玄奘求经书心切,于是决心找机会偷渡西行。根据当时的规定,偷渡边关比偷渡内地关隘惩罚更重,所以他的这个

决定非常危险。

贞观三年(公元629年),长安遭遇大灾,政府允许百姓自寻出路,玄奘终于借机混入灾民中偷渡出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