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老店帶動了這種吃法在瀋陽的風靡,據說瀋陽人都認識它!


一家老店帶動了這種吃法在瀋陽的風靡,據說瀋陽人都認識它!

一家老店帶動了這種吃法在瀋陽的風靡,據說瀋陽人都認識它!

一家老店帶動了這種吃法在瀋陽的風靡,據說瀋陽人都認識它!

太原街萬達裡有這麼一家店:

很多年就在那,沒動過地兒、沒變過味兒、也沒怎麼漲過價,來這片逛街的人基本都認識它。

一家老店帶動了這種吃法在瀋陽的風靡,據說瀋陽人都認識它!

大夥對它的印象很一致:

消費不高,滿意度挺高。畢竟那一鍋肉、一碗飯,就能迅速解救體力透支的人,讓他們吃得槓槓香,算下來還花不了幾個錢……

一家老店帶動了這種吃法在瀋陽的風靡,據說瀋陽人都認識它!

猜到沒?我說的是無名小子雞公煲!

不知不覺,這小子已經7歲了。這7年,它帶火了一批街邊的雞公煲小店,又看著那些小店一個個消失,自己卻還在原處。長壽的秘訣大概就是別人模仿也模仿不來的味道……

一家老店帶動了這種吃法在瀋陽的風靡,據說瀋陽人都認識它!

路過的客人想它了,就輕車熟路地拐進屋吃一頓。

如果說把店內的三種煲湊一個組合,那雞公煲必須是C位。

一家老店帶動了這種吃法在瀋陽的風靡,據說瀋陽人都認識它!

七年不變的秘密配方造就了七年如一的老味道,當初無名小子就憑著這鍋雞公煲,把路過來吃的客人都變成了回頭客。

一家老店帶動了這種吃法在瀋陽的風靡,據說瀋陽人都認識它!

雞公煲

三黃雞掐頭去尾,經過秘製醬料醃製八小時,熟著上桌後再由店員翻炒3分鐘,才是下口的最佳時機。

一家老店帶動了這種吃法在瀋陽的風靡,據說瀋陽人都認識它!

在等待的3分鐘裡,因為翻炒攪動而時有時無的香氣撩撥著我的味蕾,這樣欲拒還迎地勾引,誰能不饞?

一家老店帶動了這種吃法在瀋陽的風靡,據說瀋陽人都認識它!

夾一塊雞肉入口,每寸肉都軟嫩不柴,入味濃厚。

劃重點:雞公煲一定要配大米飯!米飯就著濃香的醬汁老香了!

一家老店帶動了這種吃法在瀋陽的風靡,據說瀋陽人都認識它!

排骨煲

豬淨排醃製兩小時,以胡蘿蔔、藕片、洋蔥打底。

一家老店帶動了這種吃法在瀋陽的風靡,據說瀋陽人都認識它!

上桌後同樣大火炒制,出鍋的排骨酥爛入味,帶著幾分麻辣。

一家老店帶動了這種吃法在瀋陽的風靡,據說瀋陽人都認識它!

不同於雞公煲,排骨煲辣度是不可選的。但這個辣對咱瀋陽市民挺友好。

一家老店帶動了這種吃法在瀋陽的風靡,據說瀋陽人都認識它!

鱈魚堡

一家老店帶動了這種吃法在瀋陽的風靡,據說瀋陽人都認識它!

鱈魚煲是三煲組合的新成員,別看它來得晚,該有的人氣一分也不會差。

一家老店帶動了這種吃法在瀋陽的風靡,據說瀋陽人都認識它!

新鮮的鱈魚處理切塊,先煎後燉,成品金燦燦的色澤和酸甜的口感,分分鐘讓女生和小孩停不下來!

一家老店帶動了這種吃法在瀋陽的風靡,據說瀋陽人都認識它!

先吃肉、再煮菜的吃潮流大概就是從無名小子掀起的。它一直用這種特別的方式合理安排食材、滿足吃貨的貪心。

一家老店帶動了這種吃法在瀋陽的風靡,據說瀋陽人都認識它!

一家老店帶動了這種吃法在瀋陽的風靡,據說瀋陽人都認識它!

一家老店帶動了這種吃法在瀋陽的風靡,據說瀋陽人都認識它!

眼見面前的鍋子差不多見底了,就是添湯下菜的時候!

雞公煲和傳統意義上的火鍋有區別——為了保留鍋底的醬香,湯不可多加,以小火慢慢去煨,才能將原有的香味充分融合進每一葉菜裡。

一家老店帶動了這種吃法在瀋陽的風靡,據說瀋陽人都認識它!

至於下什麼菜就不用你多想了,因為老闆準備好了藍粉專屬套餐!

青菜、蘑菇、豆製品、午餐肉,大大的份量,該有的都有,你們猜這一套要多錢?

想來點清涼解渴的也不用特意點,加個十多塊軟妹幣就能換來一大桶菠蘿劍客!

一家老店帶動了這種吃法在瀋陽的風靡,據說瀋陽人都認識它!

餐飲界如娛樂圈,不過幾年時間,早已不知更迭了幾代。

一家老店帶動了這種吃法在瀋陽的風靡,據說瀋陽人都認識它!

這期間,無名小子有過風光,也曾經歷沉寂,可一直堅持著用更嫩的肉,更香的醬,更嚴謹的做法,更深入的味道留住人心。

而我對無名小子,似乎也有種對待偶像的情感:儘管牆頭早已經不知道爬了多少個,但說到喜愛,兜兜轉轉,還是初心......

一家老店帶動了這種吃法在瀋陽的風靡,據說瀋陽人都認識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