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板結,你以為用稻殼糞就能緩解?元凶在這


土壤板結,你以為用稻殼糞就能緩解?元兇在這


土壤板結是指土壤表層因缺乏有機質,結構不良,在灌水或降雨等外因作用下結構破壞、土料分散,而乾燥後受內聚力作用使土面變硬。耕作方式、灌溉方式和施肥方式不合理等都可導致土壤板結。

在很多地方,尤其是一大茬作物種植區,土壤板結情況嚴重,為緩解這一症狀,很多菜農選擇大量使用稻殼糞,從表面分析,大量施入稻殼糞後,的確能緩解板結問題,但是治標不治本。加入稻殼糞後的土壤,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良性土壤。施入稻殼糞,增加了土壤的透氣性,但同時會造成漏水漏肥嚴重,稻殼糞緩慢發酵,也極易造成燒苗危害。

土壤板結是怎麼形成的

1、有機質的含量是土壤肥力和團粒結構的一個重要指標,有機質的降低,致使土壤板結。土壤有機質含量偏低,影響微生物的活性,從而響土壤團粒結構的形成,導致土壤板結。 (“土壤團粒結構”,即土壤是由一個小團一個小團構成的,形象來說就像蚯蚓糞一樣。好的土壤團粒結構既通氣,又保水保肥,而且還有抗旱的作用。)

土壤板結,你以為用稻殼糞就能緩解?元兇在這

2、向土壤中過量施入鉀肥時,鉀肥中的鉀離子置換性特別強,能將形成土壤團粒結構的多價陽離子置換出來,而一價的鉀離子不具有鍵橋作用,土壤團粒結構的鍵橋被破壞了,也就破壞了團粒結構,致使土壤板結。

3、土壤的團粒結構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標,土壤團粒結構的破壞致使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及通透性降低,造成土壤板結。

土壤板結,你以為用稻殼糞就能緩解?元兇在這

4、土壤團粒結構是帶負電的土壤粘粒及有機質通過帶正電的多價陽離子聯接而成的。

5、土壤的酸鹼性過大或過小也易造成土壤板結。

造成土壤板結的因素

1、耕作方式

在農業耕作過程中,很多人選擇旋耕作業,這樣的耕作能夠達到地表平整,土壤細碎,省時省工的好處,因而普及較高,但是旋耕的深度往往太淺,農田土壤質地太粘,粘土中的粘粒含量較多,加之耕作層平均不到20公分,土壤中毛細管孔隙較少,通氣、透水、增溫性較差,下雨以後,容易堵塞孔隙,造成土壤表層結皮。

土壤板結,你以為用稻殼糞就能緩解?元兇在這

2、化肥的過量使用

(1)在肥料使用上人們往往忽視了化學肥料的危害作用。過多、過頻的使用化學肥料,導致秸稈還田量減少,使土壤中有機物質補充不足,土壤有機質含量偏低、結構變差,土壤養分失衡,特別是鉀肥與銨態氮類肥的使用,一造成土壤團粒結構破壞,影響微生物的活性,造成土壤的酸鹼性過大或過小,導致土壤板結。

(2)有機肥施用嚴重不足,重氮輕磷鉀肥,土壤有機質下降,腐殖質不能得到及時地補充,引起土壤板結和龜裂。

氮肥過量施入:微生物的氮素供應增加1份,相應消耗的碳素就增加25份,所消耗的碳素來源於土壤有機質,有機質含量低,影響微生物的活性,從而影響土壤團粒結構的形成,導致土壤板結。

磷肥過量施:磷肥中的磷酸根離子與土壤中鈣、鎂等陽離子結合形成難溶性磷酸鹽,即浪費磷肥,又破壞了土壤團粒結構,致使土壤板結。

鉀肥過量施入:鉀肥中的鉀離子置換性特別強,能將形成土壤團粒結構的多價陽離子置換出來,而一價的鉀離子不具有鍵橋作用,土壤團粒結構的鍵橋被破壞了,也就破壞了團粒結構,致使土壤板結。

3、塑料產品的使用

在設施棚室中,由於地膜和塑料袋等沒有清理乾淨,在土壤中無法完全被分解,形成有害的塊狀物。我國每年隨著生活垃圾進入填埋場的廢塑料,佔填埋垃圾重量的3%-5%,其中大部分是塑料袋垃圾,施入土壤中不易降解,造成土壤板結。

4、機械鎮壓、翻耕

由於機械耕作過深的影響,破壞了土壤團粒結構。而每年施入土壤中的肥料只有部分被當季作物吸收利用,其餘被土壤固定,形成大量酸鹽沉積,造成土壤板結。

5、不合理灌溉

由於人們不合理抗旱,採用大水漫灌,再加上氣候乾燥等因素,使得大部分水分短時間內被蒸發,造成土壤表層板結,也可能造成洪澇的水沉現象,導致土壤團粒結構遭到嚴重破壞,形成土壤板結。

6、土壤有害物質的積累

部分地方地下水和工業廢水及有毒物質含量高,長期利用灌溉有毒物質積累過量引起表層土壤板結。

7、暴雨水土流失

暴雨後表土層細小的土壤顆粒被帶走,使土壤結構遭到破壞。

土壤板結的危害

土壤板結,你以為用稻殼糞就能緩解?元兇在這

1、植株根系呼吸受阻

土壤板結或長期水淹的情況下,植物根部細胞呼吸減弱,而氮素等營養又多以離子態存在,吸收時多以主動運輸方式,要消耗細胞代謝產生的能量。呼吸減弱,故能量供應不足,影響吸收。

2、植株根系不能正常發育

土壤團粒結構是土壤肥力重要指標,土壤團粒結構的破壞致使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及通透性降低,造成土壤板結,處於這種狀態的植株根系會因缺氧而導致活力下降。

3、造成植株缺素症

植物缺素症狀的表現,不一定是土壤中缺少這種元素,而是因為土壤板結、土壤酸鹼度不適宜、或者是土壤水分供應不均衡等一系列問題引起的根部吸收能力下降導致的。

土壤板結的解決途徑

1、深耕、旋耕相結合

科學適度深耕應為35公分左右,有利於保護土壤耕作層結構不被破壞和作物根系生長。

2、改善粘滯土壤

採用增施有機肥的辦法,徹底改變土壤理化性狀。

3、有效促進秸稈還田

尤其是針對7-10年的棚室,秸稈的效果非常好,比單獨使用有機肥效果更好。現在很多菜農還在使用未腐熟的糞肥作為有機肥,危害比較大。不管是雞糞、牛糞,使用時可以通過加入秸稈腐熟發酵。土壤鹽漬化嚴重的地塊,可以大量使用秸稈,秸稈腐熟的過程能吸收一部分鹽分,降低土壤的鹽漬化。

4、適當使用土壤改良劑

使用土壤改良調理劑,改良劑中的硅、鈣、鐵等二價陽離子與土壤中的有機無機膠體能快速形成土壤團粒結構,解決土壤板結問題,促進作物根系生長,同時調節土壤的固相、液相、氣相比例。

5、採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

根據土壤化驗依據,採用有機與無機肥結合,增施有機肥,減少純化學肥料施用量,這樣土壤不僅不會板結土壤,而且會增加有機質含量,改善土壤結構,在增加肥力的同時增加透水透氣性,進一步提高土壤質量,能避免板結的發生。

土壤板結,你以為用稻殼糞就能緩解?元兇在這

6、鹽鹼地與非鹽鹼地

非鹽鹼地:土壤板結的主要原因是土壤結構遭到破壞,可以通過深耕、深翻、種植綠肥還田、多施用有機肥等方法來降低土壤容重。

鹽鹼地:可以通過漫灌壓鹽、挖排鹼渠(兩種方法都是用水沖走鹽分)結合一些農藝措施如種植綠肥(抗鹽鹼植物),施用有機肥,平整土地等方法即可。

7、合理使用肥料

(1)有益菌的使用

有機質在土壤中分解形成腐殖質,最終促進團粒結構形成的主要動力來自於土壤微生物。所以要打破土壤板結要及時施用含菌的肥料,增加土壤微生物。

目前國內菌肥市場參差不齊,菜農們在選擇時,不管大廠家還是小廠家,不管含菌量高低,都要提前做好試驗示範。生物菌劑作為一個活的東西,受外界制約較大。即使是同一種菌肥,土壤質地、環境條件不一樣,應用效果可能有很大差別。有可能某種菌肥特別好,含菌量特別高,但是用到你的土壤中,無法繁殖,也就失去了效果。選擇的生物菌劑是否適合我們的土壤,是關鍵中的關鍵。

菜農之家聯合社,會根據不同棚室不同情況,出具相應施肥方案。既能緩解棚室氮磷鉀超標情況,還能合理補充土壤有益菌及中微量元素,促進土壤團粒結構形成。

(2)腐植酸類肥料的使用

腐殖質是形成團粒結構的主要成分,而腐殖質主要是依靠土壤微生物分解有機質得來的。因此,向土壤直接補充足量的腐植酸可以大大提高團粒結構的數量。從而改善土壤板結問題

(3)增加土壤調理劑的使用,土壤調理劑的具體作用如下:

調節土壤酸鹼度。近年來,由於不斷衝施銨態氮肥,以及酸雨影響致使土壤酸化程度愈來愈嚴重,不少呈弱鹼性的土壤調理劑正好可與之中和,將其改良。

改良土壤透性。由於施肥不當等問題,土壤板結情況也相當嚴重。一些土壤調理劑的加入,可以促進團粒結構的形成,從而破除板結,增加其透氣性。 補充土壤營養。一些土壤調節劑富含可促進根系生長的硅、鈣、鎂等中微量元素,這類土壤調理劑的施用可在一定程度補給土壤營養……

抑制有害病菌。一些土壤調理劑具有一定的殺菌作用,施用後,可減少土傳病害發生。

提高肥料利用率,促進作物高產優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