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力學也能預測黑洞,它與現在的黑洞有何不同?為何不能成立

最近幾天“黑洞”一詞是相當有熱度,因為人類首張直接拍攝的黑洞照片問世了,暫不說什麼內行看門道,外行湊熱鬧啥的,總之這件事的確挺振奮人心的,畢竟理論上討論了幾十年的東西,如今終於露出了真面目。

經典力學也能預測黑洞,它與現在的黑洞有何不同?為何不能成立

首張黑洞照片

同時,這次的黑洞圖像也再次證實了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正確性,畢竟自它提出的這一百多年來,數次的實驗都成功的證明了它是目前人類最好的一套引力理論。

不過如果從黑洞這個概念萌芽開始算起,實際上早在經典力學時代,就有科學家預測過“黑洞”的存在,之所以在這要打上引號,因為這兩個黑洞並不完全相同。

經典力學也能預測黑洞,它與現在的黑洞有何不同?為何不能成立

經典力學預測的黑洞和現在的黑洞,其相關屬性是不能相提並論的,而且如果承認經典力學的黑洞成立,那麼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就不能成立(經典力學之所以被稱為經典,那是因為它無法很好的描述微觀世界和高速世界)。原因介紹如下:

①經典力學的黑洞,當時被稱為“暗星”

暗星的由來,早先是由18世紀的科學家米歇爾,當時在寫給卡文迪許的一封信裡提到的,認為宇宙中會不會存在一種引力極強的天體,連光線都無法在其表面逃離。相同的觀點,法國科學家拉普拉斯也提過。

經典力學也能預測黑洞,它與現在的黑洞有何不同?為何不能成立

他們用的理論框架是牛頓力學,而且關於這個問題的思路和計算也不難。按照當時盛行的光微粒說:光是由一個個小微粒構成,因此一個小微粒的動能就是1/2mc^2,這是牛頓力學中的動能公式,其中c為光速

再加上相關逃逸速度的計算:光微粒(光子)逃離天體的過程就是克服引力的過程,因為只需將動能和引力勢能之間做個關聯即可(這實際上就是計算某天體的第二宇宙速度的過程,因為只需保證光子無法逃脫該天體引力,我們就能稱之為光線無法從該天體表面逃逸)

我們就能簡單得到結論:動能=引力勢能,隨後就能得到暗星的最大半徑=2GM/c^2,G是引力常數,M是暗星質量,c是光速

經典力學也能預測黑洞,它與現在的黑洞有何不同?為何不能成立

很顯然,如果某天體符合這樣的標準,那麼它就能被稱為暗星,但我們也發現,這個暗星除了能束縛住光子之外,似乎與別的天體並無異樣,尤其是我們現在說的黑洞能影響空間以及時間等特性。

②那為何經典力學中的暗星不能成立呢?

通過上段我們可以發現,暗星半徑的計算並不困難,基本上高中生都能完成。但這裡就要注意一點了,當時的大背景是經典力學,而後來的相對論和量子力學還沒出現。

經典力學也能預測黑洞,它與現在的黑洞有何不同?為何不能成立

當時光子的動能表達式仍舊是牛頓力學中的形式1/2mv^2,但實際上光子的動能在相對論中是mc^2的形式,其中m是光子的相對論質量{準確來說,動能形式應該是(mc^2)-0),這個0代表光子的靜止能量,但由於沒有靜止質量,因此為零)

而相對論質量通過質能方程E=mc^2和量子力學中能量子假設E=hv(h為普朗克常數、v為頻率)可知。(僅僅這一條就涉及到了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兩大理論)

經典力學也能預測黑洞,它與現在的黑洞有何不同?為何不能成立

普朗克

並且我們要知道,暗星所謂的束縛光子的方式,這個過程中是與相對論中的光速不變原理相違背的。光子在暗星上的運動和地球上的拋石頭類似,向上運動後,最後還得掉下來,也就是說光速是可變的,這與光速不變原理又不一致。

也就是說,當時拉普拉斯等人的計算基礎就是錯誤的。所以經典力學的黑洞不能成立,否則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就得推翻了。

③為什麼說暗星的半徑公式和現在的黑洞半徑公式相同

第一部分我們提到了暗星的最大半徑公式是2GM/c^2,而相對論中史瓦西黑洞的半徑公式也是2GM/c^2,只能說這純粹是一種巧合。史瓦西黑洞是基於廣義相對論得到的結果(而經典力學手段,在一系列錯誤的配合下,很巧的得到了相同的結論),並且相對論對於引力的理解也是和經典力學有很大區別的。

經典力學也能預測黑洞,它與現在的黑洞有何不同?為何不能成立

再說,如今黑洞的類型還不止一種,史瓦西黑洞僅僅是最簡單的一種,還有克爾黑洞、克爾紐曼黑洞、雷斯勒-諾德斯特洛姆黑洞,這幾種的區別在於電荷的攜帶和是否自轉兩方面上。而這些黑洞相比於上段所講的史瓦西黑洞,更加複雜了,畢竟史瓦西黑洞是最簡單的黑洞類型(因為無自轉,無電荷)

如果再往深了說,一般黑洞是由恆星的衰亡產生的,而恆星的衰亡演化過程,經典力學也沒法描述,總之,這個問題在細節上能涉及很多方面。

經典力學也能預測黑洞,它與現在的黑洞有何不同?為何不能成立

比如從恆星的形成,先是由一大團分子云,經過引力坍縮,成為原恆星,之後再進行核聚變,而核聚變的過程又得涉及量子力學中的隧道效應,之後當內部輻射壓與外部引力平衡時,就成了主序星。

而當恆星走向死亡時,它的結局會有三個,分別是白矮星、中子星以及黑洞。而這三種結局的形成過程,都涉及到相對論和量子力學,比如白矮星內部的電子簡併態(這涉及量子力學);考慮到相對論因素,如果一顆白矮星的質量大於1.44倍太陽質量,它還會進一步坍塌。更多的就不細談了。

經典力學也能預測黑洞,它與現在的黑洞有何不同?為何不能成立

因此,總的來說經典力學預言的黑洞,是不存在的,僅僅是在某些部分上的描述和如今的黑洞類似。

經典力學也能預測黑洞,它與現在的黑洞有何不同?為何不能成立

本篇文章的內容到此結束。

謝謝各位閱讀!

以後還會不斷更新精心準備的通俗科普長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