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陵水:幸福的账单有点儿甜

来源中国军网

题记

春风改革频度,华夏福祉繁延。

赤子怀金新篇,云天鹤舞情眷。

好梦南国浮影,峦翠着意连篇。

心系苍黎待旦,尽把江山渲染。

海南陵水:幸福的账单有点儿甜

中国军网陵水4月14日电 记者张天南报道:“有田无牛便成荒,好田才能生出秧。”这是海南陵水黎族群众喜闻乐见的谚语。

中央媒体海南行|海南陵水:幸福的账单有点儿甜

中央媒体海南行主题采访活动的记者在陵水黎族自治县城乡规划展览馆采访调研。张天南摄

据陵水黎族自治县县志记载,1983年,陵水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仅有243元。至2000年,全县6个贫困乡镇还有20%的农民尚未脱贫,这部分人年均纯收入只有1600元。回首往昔,陵水改革开放的40年,也是向“贫困”宣战奋斗的40年。

中央媒体海南行|海南陵水:幸福的账单有点儿甜

现代农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近年来,陵水大力推进产业扶贫,高位谋划农村产业发展,发展乡村旅游、庭院经济,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着力强化产业扶贫,创新消费扶贫,以党建引领,走出一条脱贫攻坚的发展道路。

展开民生画卷,最令人注目的是陵水的脱贫攻坚战。回顾过去的一年,一组幸福的账单让人欣喜:

——全年用于民生支出53亿元,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0.3%;

——从952户3963人成功脱贫,到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正迈向优质均衡;

——贫困患者5669人次住院治疗,报销比例达到90%以上;

——1000户贫困户修建了新房并全部达到入住条件;

……

中央媒体海南行|海南陵水:幸福的账单有点儿甜

为贫困群众进行健康体检

人民生活明显改善,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

2018年,陵水县筹措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9亿元,通过发展产业、帮扶就业、消费扶贫等方式实现952户共计3963人脱贫,937户贫困户共计1575人实现就业,基本实现贫困家庭至少1人就业。

决战决胜,产业是关键。在陵水本号镇乐利村,椰子苗培育基地内的苗木在阳光照耀下更显青翠。长期以来,该村缺乏集体产业,产业规模化程度也低,这也是导致成为贫困村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政府的引导下,乐利村成立村集体企业,发展村集体产业。“椰子苗产业技术难度相对不高,见效快,是我们探索‘长短结合’产业路径的一环。”乐利村驻村第一书记符云介绍,此外该村还尝试种植辣椒、圣女果等。2018年,经过“三保障”、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等方面努力,乐利村成功脱贫。

中央媒体海南行|海南陵水:幸福的账单有点儿甜

领到茶树菇种植分红款的贫困户喜笑颜开

前不久,陵水黎族自治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制定出台2019年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年度脱贫攻坚工作任务,为2020年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这份心系民生的幸福账单中,记者看到,2019年该县将把巩固减贫成效放在首位,统筹整合力量,计划完成1297户3430名贫困人口脱贫,对已脱贫的40个贫困村进行巩固提升,并对往年脱贫户巩固帮扶,做到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帮扶、脱贫不脱项目。

中央媒体海南行|海南陵水:幸福的账单有点儿甜

图为椰香牛特色养殖

据陵水黎族自治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何兆智介绍,今年陵水将持续着力推进贫困群众安全饮水、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危房改造、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等保障式扶贫工作。

例如,对建档立卡贫困群众饮水不安全问题进行全面摸排,确定底数,年内至少解决半数以上建档立卡贫困群众饮水不安全问题;在确保贫困家庭学生从义务教育阶段到高中教育阶段全资助的基础上,切实简化资助发放程序;发挥医疗救助兜底保障功能,完善重大疾病的医疗救助政策,分类细化贫困人口政策,在确保医疗救助平稳运行的情况下,合理提高年度的救助额度。

中央媒体海南行|海南陵水:幸福的账单有点儿甜

贫困村道路绿化

产业扶贫方面,2019年陵水将创建“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特色产业扶贫示范基地,引进有实力、有名气的龙头企业到贫困地区投资兴业,带动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脱贫增收;将创建庭院经济扶贫示范村不少于5个;贫困户家庭年度产业经营纯收入达4000元以上的,奖励1000元用于发展生产。

记者还了解到,该县今年将建成不少于10个扶贫车间或基地;开设“扶贫专班”,开展培训就业对接会等活动,提高培训后的就业比例;推动“互联网+”消费扶贫;深化“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提质增效行动,督导已经规划建设的项目落地实施。

(照片除署名外均由陵水县委宣传部提供)

中央媒体海南行|海南陵水:幸福的账单有点儿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