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日子的馬雲,不務正業的劉慈欣,他們應該慶幸當年沒有遇到996

序言:多年以後,當1988年的英語老師馬雲時空穿越遇到現在的馬雲,他一定不會同意關於“996”的觀點,因為如果那樣可能就沒有以後了。

混日子的馬雲,不務正業的劉慈欣,他們應該慶幸當年沒有遇到996

最近網上大家都在談“996”,包括和我們身邊的很多人都是群情激奮,但是大家基本上都很難在一個維度上去理性的討論,導致大部分都是雞對鴨講,很難達成一致的原因就是在於身份的不同和維度的不同。

我在這裡首先給簡單劃分一下“996”探討的區間。

第一:老闆(創業者)和僱員的不同

老闆或者說創業者不存在工作時間的限制。就好比馬雲和劉強東在談論996時是站在老闆的角度。而僱員則不同,僱員是用契約固定的勞動時間,是受《勞動法》保護的,有著詳細的契約約定。

混日子的馬雲,不務正業的劉慈欣,他們應該慶幸當年沒有遇到996

第二:工作性質的不同

並不是所有的職業都適合一天8小時,一週五天的工作制,也不一定適合“996”。譬如醫生,你不能做手術做到一半說到點了我該下班了,然後扔下病人就走了。

很多工作的性質決定了需要靈活制定工作時間,這裡也就不存在超過八小時加班費的問題了。但是整體都需要一定的工作時限限制,否則整個社會就會出現過勞死現象。譬如我們影視行業,可能是最沒法衡量工作時間的行業,基本上都是項目制,一個項目一干就是幾個月甚至一兩年的沒日沒夜。但是就算是這樣的行業也是有它的“規矩”,在美國好萊塢拍戲,工會都會給你制定詳細的工作時間限制,這種“有規矩”讓好萊塢能稱霸全世界。中國影視行業有個習慣就是開機前“燒香拜佛”祈禱平安,其實與其這樣還不如制定好“規矩”,減少風險,佛祖不會保佑一個這樣亂象叢生的行業。遠的不說,我們再看看速來以敬業著稱的韓國影視行業,韓國幾年前就規定了未滿15歲的青少年一週的工作時間不得超過35小時,並且晚10點至第二天早上6點不得進行任何工作。15歲以上的青少年一週的工作時間則不得超過40小時,即使取得監護人同意,每週的工作時間也不得超過46小時。

前不久宋仲基的劇組被舉報超時工作壓榨員工,根據韓國勞動局法律規定,劇組每天最長可拍攝的時間為14小時,每週最長拍攝時間不得超過68小時。而在我們中國只是限制了演員的片酬。演員的工作時間卻沒有保障。

我們還是強調,這種工作時間的規定其實只是提供了一種工作保護的“可能”,因為工作性質不同,你完全可以不受這個限制拼命工作,但是前提是你“自願”。

混日子的馬雲,不務正業的劉慈欣,他們應該慶幸當年沒有遇到996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自願原則。

有的人就喜歡工作,沒別的愛好,他就喜歡加班,就喜歡給老闆奉獻,那是他個人的選擇,老闆都喜歡這樣的員工,可以提倡。正常的八小時工作制,並沒有排斥“996”,但是反過來“996”排斥了正常的人生。年輕人剛進入社會拼命工作是一種常態,也是一個必經的過程,這是他個人的選擇。但是也必須允許其他人有“不思進取”的權利,而不是強制性的或者利用“潛規則”,這就是原則問題。

任何一個社會,成功者都是少數,我們必須要接受絕大多數人都是普通人,都要碌碌無為一生的現實,不管你如何拼搏和努力。真的。

當年馬雲在杭州電子工業學院當英語老師時,單位沒有給他洗腦“996”,在學校裡“混日子”的馬雲從1988年到1995年辭職成立“中國黃頁”這一段時間,又是忙著“英語角”,又是成立“翻譯社”,還揹著大麻袋到廣州倒賣鮮花、藥品,真不知道老師都這麼悠閒嗎?如果讓1988年的馬雲遇到了現在的馬雲,真不知道他會怎麼想?

混日子的馬雲,不務正業的劉慈欣,他們應該慶幸當年沒有遇到996

當然並不是所有老師都像馬雲這樣“混日子”,老師裡也有“996”的,很多老師把畢生精力貢獻給了教育事業,而最終反而是“混日子”的馬雲成就了一番偉大的事業。

著名的科幻作家劉慈欣畢業後在電廠做“工程師”,結果“不務正業”的劉慈欣在工作時間利用單位的電腦創作了一個偉大的《三體》世界。

混日子的馬雲,不務正業的劉慈欣,他們應該慶幸當年沒有遇到996

按照馬雲的觀點,無論是他當年在大學教書的自己還是當年的工程師劉慈欣都沒有把心思放到本職工作上,都有點“混日子”、“不務正業”。但是他們最終混出了一個“大世界”,可以肯定的是在現在“996”的工作體系之下是很難再有“馬雲”和“劉慈欣”了。

一天八小時工作制,一週五天的時間,是保證了我們在有一份工作的同時,還給我們的愛好和理想預留了一些空間,給我們的思想預留了一些空間,讓我們的人生更多了一份色彩,誰也不知道你的未來是怎麼樣。當然不排除有的人把自己的工作當做自己的理想和人生。

顯而易見,這對於已經是老闆的馬雲而言肯定是不願意自己的“成功”再被別人再複製一次,但是對一個社會而言這卻是必要的,這才是生生不息的社會動力,否則一個社會的創造力是怎麼來的?是靠在一個系統裡每天“996”工作出來的嗎?

“996”的工作制扼殺創造力,只會讓人像機器上的一個螺絲釘一樣失去思考的能力,就像卓別林《摩登時代》的工人一樣。

混日子的馬雲,不務正業的劉慈欣,他們應該慶幸當年沒有遇到996

同時“996”對其他領域也是一種巨大的傷害,譬如影視行業,如果你每天“996”,誰還有時間和精力去走進電影院去看一場電影呢?現在中國年輕人低生育率、低結婚率很大程度上也跟這個超負荷的工作有一定關係。

我們尊重那些一心撲在崗位上,甚至把自己的工作當成自己的事業和理想的人,也尊重馬雲創造的互聯網時代。但是也請尊重一個僅僅把工作當成工作,心中把家庭和健康放到首位,一個“歲月靜好”的人。這是一百多年前全世界工人階級努力爭取到的權利。

曾經的文藝青年,現在的阿里娛樂戰略委員會主席高曉松曾經寫過一首歌叫做《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裡面有一句歌詞說的好: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