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日子的马云,不务正业的刘慈欣,他们应该庆幸当年没有遇到996

序言:多年以后,当1988年的英语老师马云时空穿越遇到现在的马云,他一定不会同意关于“996”的观点,因为如果那样可能就没有以后了。

混日子的马云,不务正业的刘慈欣,他们应该庆幸当年没有遇到996

最近网上大家都在谈“996”,包括和我们身边的很多人都是群情激奋,但是大家基本上都很难在一个维度上去理性的讨论,导致大部分都是鸡对鸭讲,很难达成一致的原因就是在于身份的不同和维度的不同。

我在这里首先给简单划分一下“996”探讨的区间。

第一:老板(创业者)和雇员的不同

老板或者说创业者不存在工作时间的限制。就好比马云和刘强东在谈论996时是站在老板的角度。而雇员则不同,雇员是用契约固定的劳动时间,是受《劳动法》保护的,有着详细的契约约定。

混日子的马云,不务正业的刘慈欣,他们应该庆幸当年没有遇到996

第二:工作性质的不同

并不是所有的职业都适合一天8小时,一周五天的工作制,也不一定适合“996”。譬如医生,你不能做手术做到一半说到点了我该下班了,然后扔下病人就走了。

很多工作的性质决定了需要灵活制定工作时间,这里也就不存在超过八小时加班费的问题了。但是整体都需要一定的工作时限限制,否则整个社会就会出现过劳死现象。譬如我们影视行业,可能是最没法衡量工作时间的行业,基本上都是项目制,一个项目一干就是几个月甚至一两年的没日没夜。但是就算是这样的行业也是有它的“规矩”,在美国好莱坞拍戏,工会都会给你制定详细的工作时间限制,这种“有规矩”让好莱坞能称霸全世界。中国影视行业有个习惯就是开机前“烧香拜佛”祈祷平安,其实与其这样还不如制定好“规矩”,减少风险,佛祖不会保佑一个这样乱象丛生的行业。远的不说,我们再看看速来以敬业著称的韩国影视行业,韩国几年前就规定了未满15岁的青少年一周的工作时间不得超过35小时,并且晚10点至第二天早上6点不得进行任何工作。15岁以上的青少年一周的工作时间则不得超过40小时,即使取得监护人同意,每周的工作时间也不得超过46小时。

前不久宋仲基的剧组被举报超时工作压榨员工,根据韩国劳动局法律规定,剧组每天最长可拍摄的时间为14小时,每周最长拍摄时间不得超过68小时。而在我们中国只是限制了演员的片酬。演员的工作时间却没有保障。

我们还是强调,这种工作时间的规定其实只是提供了一种工作保护的“可能”,因为工作性质不同,你完全可以不受这个限制拼命工作,但是前提是你“自愿”。

混日子的马云,不务正业的刘慈欣,他们应该庆幸当年没有遇到996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自愿原则。

有的人就喜欢工作,没别的爱好,他就喜欢加班,就喜欢给老板奉献,那是他个人的选择,老板都喜欢这样的员工,可以提倡。正常的八小时工作制,并没有排斥“996”,但是反过来“996”排斥了正常的人生。年轻人刚进入社会拼命工作是一种常态,也是一个必经的过程,这是他个人的选择。但是也必须允许其他人有“不思进取”的权利,而不是强制性的或者利用“潜规则”,这就是原则问题。

任何一个社会,成功者都是少数,我们必须要接受绝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都要碌碌无为一生的现实,不管你如何拼搏和努力。真的。

当年马云在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当英语老师时,单位没有给他洗脑“996”,在学校里“混日子”的马云从1988年到1995年辞职成立“中国黄页”这一段时间,又是忙着“英语角”,又是成立“翻译社”,还背着大麻袋到广州倒卖鲜花、药品,真不知道老师都这么悠闲吗?如果让1988年的马云遇到了现在的马云,真不知道他会怎么想?

混日子的马云,不务正业的刘慈欣,他们应该庆幸当年没有遇到996

当然并不是所有老师都像马云这样“混日子”,老师里也有“996”的,很多老师把毕生精力贡献给了教育事业,而最终反而是“混日子”的马云成就了一番伟大的事业。

著名的科幻作家刘慈欣毕业后在电厂做“工程师”,结果“不务正业”的刘慈欣在工作时间利用单位的电脑创作了一个伟大的《三体》世界。

混日子的马云,不务正业的刘慈欣,他们应该庆幸当年没有遇到996

按照马云的观点,无论是他当年在大学教书的自己还是当年的工程师刘慈欣都没有把心思放到本职工作上,都有点“混日子”、“不务正业”。但是他们最终混出了一个“大世界”,可以肯定的是在现在“996”的工作体系之下是很难再有“马云”和“刘慈欣”了。

一天八小时工作制,一周五天的时间,是保证了我们在有一份工作的同时,还给我们的爱好和理想预留了一些空间,给我们的思想预留了一些空间,让我们的人生更多了一份色彩,谁也不知道你的未来是怎么样。当然不排除有的人把自己的工作当做自己的理想和人生。

显而易见,这对于已经是老板的马云而言肯定是不愿意自己的“成功”再被别人再复制一次,但是对一个社会而言这却是必要的,这才是生生不息的社会动力,否则一个社会的创造力是怎么来的?是靠在一个系统里每天“996”工作出来的吗?

“996”的工作制扼杀创造力,只会让人像机器上的一个螺丝钉一样失去思考的能力,就像卓别林《摩登时代》的工人一样。

混日子的马云,不务正业的刘慈欣,他们应该庆幸当年没有遇到996

同时“996”对其他领域也是一种巨大的伤害,譬如影视行业,如果你每天“996”,谁还有时间和精力去走进电影院去看一场电影呢?现在中国年轻人低生育率、低结婚率很大程度上也跟这个超负荷的工作有一定关系。

我们尊重那些一心扑在岗位上,甚至把自己的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和理想的人,也尊重马云创造的互联网时代。但是也请尊重一个仅仅把工作当成工作,心中把家庭和健康放到首位,一个“岁月静好”的人。这是一百多年前全世界工人阶级努力争取到的权利。

曾经的文艺青年,现在的阿里娱乐战略委员会主席高晓松曾经写过一首歌叫做《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里面有一句歌词说的好: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