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紅樓夢》為什麼喜歡林黛玉?

墨溪說故事


林黛玉在《紅樓夢》中,是妥妥的“女一號”。

雖然在金陵十二釵的判詞中,她與寶釵的判詞是合二為一的。

但是,正是因為黛玉有她獨有的優點,才使得好多人都喜歡她。那麼,黛玉到底有哪些優點,不由得讓人如此喜歡呢?

一、漂亮。

黛玉初進榮國府,王熙鳳拉著黛玉的手說:“天下真有這麼標緻的人物……”<strong>

作者還通過寶玉的眼睛,對黛玉進行了一番描述。

說黛玉“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閒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

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在寶玉眼裡,黛玉是個“神仙似的妹妹”。黛玉的美,是漂亮的外貌加上獨特的氣質,是種惹人愛憐的美。

就是後來連整天流連花叢的呆霸王薛蟠見了黛玉,“已酥倒在那裡”,可見林黛玉的美,是雅俗共賞型的美,也是一種讓人驚為天人的美。

二、有才。

在元妃省親時,黛玉本想大展身手,沒想到元妃只讓做一首。黛玉是“胡亂作一著五言律詩應景罷了”。但是最後元妃說獨有黛玉與寶釵的詩“與眾不同”。而且,後來黛玉看到寶玉還有一首詩沒做出來,就“低頭一想,早已吟成一律”。偷偷寫在紙條上,搓成團兒,扔給了寶玉,結果,黛玉替寶玉做的這首,元妃也說“為前三首之冠”。

還有在後來的海棠詩社中的詩作,以及後來做的菊花詩,黛玉的詩一直拔得頭籌。這些不得不說明黛玉在詩文方面有著卓越的才華。

後來,寶玉在黛玉房中看到的一本類似天書的“琴法”書,也說明黛玉在音樂方面有一定的造詣。才有後來寶玉和妙玉在瀟湘館窗外聽琴,更是讓二人久久駐足,不忍離去。

黛玉的“才”,還體現在她對賈府現狀的觀察。她比較早地指出賈府入不敷出的經濟狀況。可見,她還有敏銳的頭腦與思維。

三、率真。

因為與寶玉的愛情看不到未來,黛玉心裡沒底,才使得她多愁善感。再加上她寄人籬下的境況,也使得她敏感多疑。

但是無論是醋意,還是敏感,都透露出了她性格的率真。她不滿意某人的做法,就直截了當地指出來,雖然言辭有的時候尖刻,但卻是真性情的流露。而且她不記仇,事情過了就不再計較了。

比如心直口快的湘雲說她與唱戲的小旦長得相像,她當時氣得不得了。但是在中秋家宴時,黛玉“對景感懷,自去俯欄垂淚”時,兩人心意相通,便相約到凹晶館對月吟詩,抒發自己的情感。

黛玉的“真”還體現在她的“善良”。紫鵑是她來榮國府以後,才被賈母派來照顧她的。僅僅一、兩年的時間,她就與紫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她們二人既是主僕,又像姐妹,情深意真。

黛玉對下人,也慷慨體恤。第二十六回中,賈母讓小丫鬟佳蕙給黛玉送茶葉,黛玉為了感謝佳蕙,“就抓了兩把”錢給她,根本沒有數是多少。

四、純潔。

黛玉在大觀園的角落裡弄了一個“花冢”。她把那些落花裝在絹袋裡,拿花鋤刨一個坑,把絹袋放進去填土埋好。她說這些花如果隨著流水漂到園子外面,會被汙染弄髒。在黛玉的精神世界裡,這些花兒都是有生命的。它們美麗、純潔,花落則代表著生命的凋零。她對生命有一種悲憫與感傷。千古絕唱《葬花吟》,“未若錦囊收豔骨,一抔淨土掩風流”,“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的詩句,讓人唏噓不已。

寶玉得了北靜王的鶺鴒香念珠,想送給黛玉。黛玉說“什麼臭男人拿過的!我不要他”。但是對寶玉送的三條舊帕子,卻視作寶貝,還作了“題帕三絕”。“偷來梨蕊三分白,借的梅花一縷魂”,黛玉的純潔就像那一抹蕊白和一縷梅魂,孤傲、高貴。

五、專情。

黛玉對寶玉的愛,是非常堅定的。寶玉捱了打,黛玉哭了一夜,眼睛腫得像桃子。雨夜寶玉來看她,臨走時,黛玉讓他提上自己的玻璃繡球燈。寶玉說自己也有一個,怕摔壞了,就沒拿。黛玉說“跌了燈值錢,還是跌了人值錢?”可見,在黛玉的心中,寶玉的安危比世上任何東西都重要。

或許,無條件地愛,才是真愛。哪怕寶玉在別人看來不懂仕途經濟,不求上進;哪怕他丟了通靈寶玉,呆呆傻傻,她仍然對他一往情深。

尤其是傻大姐說寶玉要與寶釵成婚時,她便“焚稿”、“絕粒”,以生命相殉。一邊是不明真相的寶玉在賈府一眾人的操控下,與寶釵洞房花燭,一邊是黛玉含悲忍淚,生無可戀。彌留之際,她“還是直聲叫道:寶玉,寶玉,你好……說到‘好’字,便渾身冷汗,不作聲了”,直至生命最後一刻,可憐的林妹妹心心念唸的還是寶玉。

正是由於黛玉集美貌、智慧、才情於一身,所以她是典型的“白富美”。

再加上她性格率真,品質純潔,而且對愛情痴情專一。因此,林黛玉得到了眾多讀者的喜愛。

有書君語 :有書送書季開始啦~每週會免費贈送1000本實體書給大家作為福利,本次送出的是年度必讀之書《無聲告白》。私信回覆:福利,即可免費包郵領取書藉,本次僅剩200本,先到先得哦~


有書共讀


我喜歡林黛玉,這是下面的小作:

質本潔來還潔去,嫋嫋娉婷舞蹁躚。

怨別離,苦愛憎,風露清愁傾城顏。



林黛玉,一個超凡脫俗的女子,“玉帶林中掛”,她雖然過著“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的生活,卻依舊過著詩意般的生活。




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閒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



她的“孤標傲世”,她的“清高自許,目無下塵”,生命中給了她許多悲傷,依舊有著自己的獨特美麗。

教香菱學詩,與大觀園眾姐妹相處融洽,是她們眼中伶牙俐齒的林妹妹,腹有詩書氣自華,雖落得一身的病,但是她的詩裡並非全是悲和哀愁,如“菱荇鵝兒水,桑榆燕子梁”。



“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嘆今生,誰舍誰收?嫁與東風春不管,憑爾去,忍淹留。在《意綿綿靜日玉生香》一節中,寶玉與黛玉的笑聲,讓我們感覺特別溫暖,尤其看到天天以淚洗面的林妹妹笑起來,別有一種風情。她的美若西施“一代傾城”,若昭君“絕豔驚人”,這朵“閬苑仙葩”不只美在容貌,更美在她高潔傲逸的品格和一塵不染的心靈。



香菱想學詩,於是找薛寶釵請教,但薛寶釵先是打擊她一番,說香菱學詩是得隴望蜀。

香菱看詩看得廢寢忘食,寶釵說她自尋煩惱、呆頭呆腦。

香菱好不容易作成第一首詩拿給寶釵看,寶釵除了批評說這個那個不好之外,沒有給任何教導和意見。

在薛寶釵心裡,到底覺得香菱是個丫鬟,是不配學詩的,更是懶得教。她骨子裡只希望男人學詩文、女人學針線,大家都去求虛名、撈實惠,若一個女子去學詩,反而是害了她。

香菱去找黛玉請教,黛玉幾乎是傾囊相授。

得了教導後的香菱又作了第二首詩,薛寶釵這時候又當著眾人的面講解起來詩的好壞。顯然,她這些話並不是說給香菱聽的。

至於她這麼做是為了賣弄還是為了讓自己在人前塑造一個樂於助人的好形象,我們就不得而知了。相比寶釵的“事不關己,高高掛起”,黛玉對人的尊重顯得愈發珍貴。



終生還淚的絳珠草,世外仙姝寂寞林,靈河岸上的絳珠草,為了報答奇石的灌溉之德,常想若下世為人,將把她一生所有的眼淚還他。絳珠草”為傳說中的仙草,世上本無此植物,後來也有人解釋為靈芝。靈芝,外形呈傘狀,菌蓋腎形、半圓形或近圓形,喜潮溼環境,生長在闊葉樹幹上,為大型的腐生真菌。

黛玉的居室像書房,並非只有金石筆墨的厚重,賈母用“銀紅的霞影紗”替黛玉糊窗子,茜紗窗使綠色的瀟湘館更加和諧柔美。

黛玉的淑女氣質,來自她的書香氛圍,也來自她詩意盎然的精神生活。

林黛玉這位“世外仙姝”的花容月貌,其實是集中國古典詩詞於一身的。林黛玉的“還淚”,有宋詞中“寸寸柔腸,盈盈粉淚”的外在情態,更有唐詩中“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的內在情韻。



情人眼裡出西施,寶玉不止一次地把黛玉比作西子,小說中眾口一詞地認為黛玉的模樣像“多病西施”,寶玉為黛玉取字“顰顰”,寶釵也常叫她“顰兒”,其實都是在稱讚黛玉勝過西施的美妙情態。她的病,動情時也動容,經作者的精心安排,呈現出“人面桃花相映紅”的朱顏。

從日常生活所表現出的禮儀以及高雅情趣可知,林黛玉是一位書卷氣十足的淑女,一舉一動都顯現出大家閨秀的氣派。


歌盡古風


人們常說,一百個人眼中有一百種故事主角,然而林妹妹,想來一百個人眼中只有兩種你吧,九十九個人的眼中,你是極美的,閒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但又如此嬌弱,病如西子勝三分,走幾步路都會喘氣,又如此敏感愛哭,淚光點點,嬌喘微微,每天都要哭上幾回。

剩下的一人,比如六甲番人的眼中心裡,你卻是個純粹任情的,外人看似刻薄任性,其實是他們不懂,刻薄者,心中無情有欲,但求一時痛快,而林妹妹,你無意間說的那些傷人的話語,原本並非有所指向,或是七竅玲瓏心看破了迷障,或是不盲從人云亦云而已。

因為聰慧,因為任情,也因為體察入微,所以你是孤獨的,整個紅樓世界,沒有一個人真正懂你,賈家那個二呆子只會一味示好,他並不懂你的內心的色彩斑斕,他甚至並沒有真正的愛你疼你,一個男子,如若真是愛上一個女子,那是可以犧牲自己的,賈二呆什麼時候為你犧牲過?

姐妹們也有聰慧的,薛家表姐、史家表妹和賈三丫頭都是,然而她們並不願意走進你的內心,親情友情也有,但也就是一灣清淺水,清澈見底,開個口子,一會就乾乾淨淨,所以你愈發孤獨了,所以你的眼裡皆是冷清。

於是大家認為你是不能親近的,然而你的遺世獨立,卻是六甲番人心中所愛的,你的美好,仙靈脫俗,你的純粹,譬如玉露,都是不帶絲毫煙火,不屬於人間,更不會屬於任何人。

不恨世人不懂你,唯恨自己無法走進紅樓世界,做一個懂你的人。

我是六甲番人,更多精彩,敬請關注。


六甲番人


其實如果認真讀書,客觀看待書中人物,沒有人真正喜歡林黛玉。包括書中寶玉,更多的是可憐她。寶玉傾心的人是秦可卿那種美貌和順溫柔周到有情趣的人。但是人的同情心可以無限發酵到不分是非不辨黑白的地步。

就因為她是孤兒,體弱多病,就有權利得到最多的關愛、呵護、諒解、甚至驕縱?可以任性、可以刻薄、可以目空一切、可以怨天尤人?全書對黛玉的描寫大部分是她如何憐惜心疼同情自己、轄制關注歪派寶玉、奚落挖苦嫉妒寶釵、嘲弄取笑排擠湘雲。對於其他人的生死病痛離散,絲毫不聞不問,也漠不關心。她活得很自我,因為不想分時間給那些跟她愛情歸宿無關的人。她活得很詩意,在她的世界裡只有冷月和花魂。她只喜歡她自己,對著鏡子,流著淚,醞釀著孤芳自賞的情緒,感嘆著花容月貌青春年華的流逝。這種寫意人生只能維持在永遠幼稚的13/14 歲。

這種人也只有糊塗犯賤的富二代才會遷就。如果黛玉不早死,試想寶玉要跟她生活一輩子,會不會厭煩到瘋掉?

有人說不會呀,黛玉很有趣很幽默。是的,不分時機場合的冷笑話高手非她莫屬。而且每次玩幽默都要刻薄一個人為代價

  1. 取笑史湘雲愛和二不分
  2. 取笑探春是芭蕉葉下的鹿
  3. 取笑惜春作畫耗時費力
  4. 取笑寶釵開作畫用具單子是嫁妝
  5. 取笑寶玉替彩雲頂盜竊罪
  6. 取笑襲人做了姨娘跟晴雯爭粽子吃
而且她還是神補刀。

  1. 寶玉被寶釵譏諷跟黛玉唱了一出負荊請罪。黛玉忽然補刀寶玉活該遇到厲害人了。
  2. 紫娟替黛玉求薛姨媽做媒被薛姨媽調侃急著想嫁人。黛玉補刀活該,臊了一臉。
  3. 李嬤嬤勸寶玉不能喝酒太多,怕老太太、老爺、太太怪罪。薛姨媽出來表示做擔保,黛玉補刀李嬤嬤拿姨太太當外人,說話沒力度呀。

再看看她如何最擅長掃興唱反調。

  1. 大家要辦詩社,她潑冷水說不敢寫詩自稱詩翁。
  2. 大家夜宴慶生,她說以後還有臉說別人夜聚飲博嗎?
  3. 史湘雲跟寶玉起頭兒烤鹿肉大家吃得興起,她說那裡找這一群花子去!怪雲丫頭作踐了詩社。

有人說黛玉善良。體現在哪裡?

  1. 她開口閉口罵劉姥姥是母蝗蟲,鄙夷而刻薄之極。
  2. 寶玉跑出去祭奠金釧,她陰陽怪氣地奚落寶玉哪裡隨便祭拜一下就好,何必費那心思?
  3. 襲人跟她提起尤二慘死,她不鹹不淡地說不過是東風壓倒西風。
  4. 薛姨媽出於關心勸寶玉不要喝冷酒,寶釵說服了寶玉。為了壓過寶釵,黛玉借刁難丫頭雪雁挑撥寶玉只聽寶釵的話。這不分好歹只為自己痛快的做法,讓人無語。
  5. 每次跟寶玉賭氣都逼得寶玉賭咒發毒誓才罷。難怪寶玉會責問她是故意想咒他天誅地滅。同樣關心親近寶玉的史湘雲不屑讓寶玉發誓賭咒、襲人不忍聽寶玉發誓賭咒。只有黛玉樂此不疲。用她自己的話說她是為了她的心。寶玉如果不善待她重視她的心意,讓她心裡不痛快,就該天誅地滅不得好死。
對喜歡的人尚且如此,遑論他人?

所以黛玉不愛,也不懂愛一個人。


燈籠果



常常被問及紅樓十二釵中最喜歡誰,若是十幾年前第一次讀《紅樓夢》,那一定會毫不猶豫的答出林黛玉或者薛寶釵。然而讀了這麼多遍紅樓之後,對於這個問題,反倒不知該如何作答了。

紅樓夢讀了很多遍了,從來不敢說自己讀明白了。只是稍稍理解了一點點作者的用心,對於每一個紅樓人物的用心,對於讀者的用心。紅樓中人,無論大小,都傾注了作者全情的愛和悲憫以及深刻的理解,所以才能那麼活生生的立在我們面前。

回首之前的讀紅之路,忽然發現,紅樓十二釵,好像每個人都曾經被我那麼深刻的愛過。愛過黛玉的才情和靈動,愛過寶釵的圓潤和周到,愛過妙玉的孤高與脫俗,愛過鳳姐的潑辣和才幹,愛過湘雲的豪爽和可愛等等。可是好像也分別有過那麼一個時間,忽然不喜歡某一個人了。慢慢才發現,原來這才是曹雪芹厲害的地方。他筆下的人物都是活的,活在現實中,活在我們的身邊,就是我們曾經的同學、同事或者昨天才認識的某一位朋友。


有人把紅樓中的女孩子分為兩派,以林黛玉為首的玉派,和以寶釵為首的金派。若是真的這樣分的話,我想應該是感性派與理性派,空靈派與現實派,或者也可以說是哲學裡的道家派與儒家派吧。

少年時期讀紅樓的時候,會很容易喜歡上林黛玉,因為她的空靈和天外飛仙一樣的孤傲氣質,是我們從未見過的,於是心嚮往之。後來漸漸涉入世情,會慢慢喜歡上寶釵,因為她的周到與圓融是我們所不具備卻又那麼需要的。等到了歷經一些世事沉浮,經過一些人際變遷後,會再次愛上黛玉。這才發現,作者賦予林黛玉的並不是簡單的空靈與才氣,孤傲與高潔,而是一份至情至性的純真。見多了寶釵們的圓融和妥貼,看慣了鳳姐們的精明和算計,到頭來還是覺得能擁有那一份率直的真性情,能夠簡簡單單全情投入的去愛去恨才是人生最幸福的事!

所以有人說,什麼時候能重新愛上林黛玉,才算真正的開始讀《紅樓夢》了。毛澤東把《紅樓夢》當作歷史讀,說沒有讀五遍以上就不要隨便發言。胡適把《紅樓夢》當作哲學讀,臺灣的美學教授蔣勳說他把《紅樓夢》當作佛經在讀。我想都無可厚非,這也許就是《紅樓夢》的魅力和偉大的地方吧。



《紅樓夢》裡到處都是哲學,賈寶玉和林黛玉生活在一個被儒家思想統治著的現實世界中,道統之下,到處都是被禁錮的思想和靈魂,周圍生活著太多的薛寶釵和賈雨村。而林黛玉則如同一股清流,她是生活在這渾濁世界裡的竹林七賢,是所有寶釵們視為異類的人,她追求自由,活出自我,是那個獨自躺在河邊夢蝶的莊周。所以,她吸引著賈寶玉,吸引著讀者,吸引著我。只因為她的獨特,她的率真,她的不與世俗同,以及她知世故而不屑世故的孤傲之心。然而,這又何嘗不是她悲劇人生的根源呢!

讀紅樓越久,越來越深的體會到作者對於林黛玉這個人物的深切熱愛,以及對這個人物所傾注的心血。很多人說《紅樓夢》是作者曹雪芹自傳性的小說,所有的人都認為男主人公賈寶玉自然是作者的化身。然而,誰又能說,林黛玉不是作者的化身呢?黛玉那高出所有人的思想境界,看盡人世間的冷暖人心、世態炎涼,洞察一切世情人心,卻仍舊執著於心中的那份至情至性,願意並敢於毫無保留的付出感情,至死不渝。這份歷經滄桑後仍舊純情率性的善與美,才是作者身上最閃光的地方。用現在很流行的一句話,這就是真正的: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若是再問我十二釵最喜歡誰,我想我會說:每個人身上都有我喜歡的地方,也都有我不喜歡的地方,但是還是最喜歡林黛玉。因為,現實生活已經太累了,充斥著太多的薛寶釵、賈雨村和王熙鳳。那麼,虛構的幻想世界中,就讓我肆無忌憚的愛一回那個不在現實裡的林黛玉吧!

(作者:流雲,歡迎大家關注頭條號“雲語紅樓”,分享更多精彩的紅樓品讀文章。)


雲語紅樓


林黛玉真可謂是運氣最好的孤女,出身名門、美若天仙、才華出眾、超凡脫俗。並且林黛玉還有賈母這樣的賈府最高精神領袖賈母做靠山, 有賈寶玉這樣又帥氣、又文藝的“第一暖男”鞍前馬後、細心呵護。

然而人性的本質就是,總是想要得到更多。錦衣玉食的林黛玉不缺物質,但求情感。林黛玉在賈府“集萬千寵愛於一身”,賈母為了外孫女兒將嫡親的孫女三春都靠後,黛玉的衣食起居一如最愛的嫡孫寶玉。

林黛玉的美麗與才華在賈府“四個女孩兒”中間數第一,然而“即生黛、何生釵”。忽然來一寶釵青春美麗、健康聰明、溫柔大方、博學多識,樣樣都比黛玉強,成為賈府“人氣王”。

唉……!

在人生中,我們總是會遇到這樣情形。

那一個孩子不是自己的父母嬌生慣養的?那一個孩子不會有一天要經歷學業、工作、情感方方面面的競爭?

這時的林黛玉,讓我們照見自己。照見我們內心中那個可憐、孤苦、無助的小女孩。

我們對黛玉的心疼、喜愛、欣賞,無不是在肯定自己心中的那個小小的、無助的、孤寂的自我。毫無疑問的說,我們愛黛玉,就是在心疼心中的那個自我。

我們同情被世界委屈和挫敗的黛玉,其實我們在同情那個被世界委屈和挫敗的自己。

黛玉是幸運的,因為她的生活中不僅僅只有連下人都知道“明裡一把火、暗裡一把刀”的鳳姐,冰雪聰明的黛玉也知道鳳姐是“打花胡哨”的人。黛玉的幸運,是她的生活中還有“同是天涯淪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識”的寶釵、湘雲同齡人真誠的友誼。

黛玉最大的幸運,當然是她曾經擁有一份最純美的青春初戀。

黛玉又是如此的不幸,她生於兩百多年前的封建時代,並且她不幸的愛上了一個完全無法保護她的“媽寶男”寶玉。

黛玉最終是絕望的,她的單純、美好、以及最終的絕望讓愛她的我們心碎了💔……


阿丹151014015


林黛玉,是作者寄予感情最深厚的主人公,她的一顰一笑,無不牽動著讀者的心靈,千古絕唱唱千古!對林黛玉的喜歡,是一種憐愛。

她的淒涼身世,她的冰雪聰明,她純情善良,她的才女才情,她的一塵不染,她的高貴典雅,都使人憐之愛之。她的人生旅程中的煩惱憂愁,生活中的一顰一笑,都令人關注,心生愛憐之情呵護之意。她的人生悲劇,愛情的破滅,都讓人扼腕嘆息!



而憐愛不等於愛情,這位天才少女的身上,也有其天然缺陷。溫室中成長的仙葩,經不起風雨,滾滾紅塵中難以自適。不蒙塵的美貌,清貴的書香,令人敬仰,而所思所想,都是空山松子落、流水落花音,更有憂鬱的氣質。

俗話說,相愛容易,過日子難,人生旅途,既有風花雪月,也有風霜雨雪,就連聲勢顯赫賈府本身,最終也淹沒於社會風雨,一個脆弱的生命,心中毫無丘壑經緯,何能經得起生活中難以預料的變故!



人間是複雜,神仙都有自己的難處,凡人就更有太多太多的無可奈何!食人間煙火,為了生存,為了生活,奔競紅塵,誰人沒有一把辛酸淚,誰人沒有自己的離騷賦!只是有人能寫出來,有人寫不出來,有人寫出來有人看,有人寫出來無人看,有人說出來有人聽,有人說出來無人聽!試想一位眼裡容不得一點塵埃的小公主,誰人能伺候得起?

林黛玉的小性子,常有的使氣任性,賈母自然看在眼裡,明在心中,對這位嫡親外孫女的愛,只能在憐愛的範疇,為寶玉的婚姻選擇,最終確定於薛寶釵,是一位大家族掌門人的必然選擇。至於涉世未深的寶玉,舍不下林妹妹,那是他的不成熟的問題。

凡小說中的正面人物形象,大多有浪漫主義色彩,曹公的《紅樓夢》自不待說,路遙的絕唱《平凡的世界》,更有理想主義色彩。而現實生活中的人,食五穀雜糧,就要考慮現實中的問題,不會在夢的世界裡生活。

對婚姻的選擇很務實,溫柔端方的薛寶釵,是夢寐以求的戀愛象,高貴優雅的林黛玉,反而令追求者望而生畏。作為早年一個追求完美的理想主義者,自幼有執著的理想追求,經歷很多坎坷後,我不得不認同了現實。

社會在發展,觀念在更新,當代人的生活觀念,已非上一代那麼刻板保守,生活模式多樣化。追求事業的白領,才、財、貌兼備,而高處不勝寒,選擇配偶時要求很高,找不到如意伴侶,可能會選擇獨身,思想解放的新一代,結了婚的人也可能不要孩子,上述情況比比皆是。說遠了,就此住筆,再會!謝謝閱讀😊



因為很早就開始接觸《紅樓夢》,小時候似懂非懂,看的是太虛幻境神一般的情景,那時候心裡滿滿都是絳珠草和神瑛侍者的故事,以至於心裡眼裡都是賈寶玉和林黛玉。要說為什麼喜歡林黛玉,因為她是仙草轉世來還淚的,所以就算是林黛玉有多敏感多愛哭,在我看來都是情理當中的,且值得推敲的。


後來長大了這在看《紅樓夢》,就會和同齡人或者同看過此書的人討論,當被問到紅金陵十二釵當中最喜歡誰時,我會說兩個人,林黛玉和薛寶釵,要問為什麼?答案很簡單,她們本就是一個被掰成兩個的人設的妙人,薛寶釵深諳人情世故,得體落落大方,甚至堪稱完美;

林黛玉美得無以言表,詩情畫意堪稱絕妙,並且她還是唯一一個敢於與時代抗爭的純粹女子,個人覺得她是那個時代的英雄,當然也可以說是與時代抗爭的炮灰,無論怎樣,她的勇氣值得被歌頌。



現在要問我,為什麼還是喜歡林黛玉,我想說,世間之物最難能可貴的就是人情中的專,從始至終她的世界裡只有一個人,只為一個人而來,且敢於活自己。雖然在舊世界她註定沒辦法有好歸宿,但是她待人接物從來都是這樣至純至性至善,有什麼說什麼從來不背後使絆子。這一點在只有門前的石獅子才是乾淨的榮國府裡是絕無僅有的,無論太太小姐甚至丫鬟都打著自己的小九九,只有她,活像一杯透明的清泉;再加上她那位居榜首的絕妙的詩情,美若天仙的氣質容顏,此人唯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聞啊!如此妙人又會有幾個人不喜歡呢?


夢歸秦淮


看《紅樓夢》為什麼喜歡林黛玉?

  在賈寶玉眼裡,神仙妹妹是曾經見過的,是上輩子的緣份。作者證明,他的確是與林妹妹有緣。他看她,自然比其他姐妹多了一份親密。這點,其他人根本比不了,哪怕就是旁人說破大天,他也會認為林妹妹也是第一。

  而我(們)呢?為什麼喜歡林黛玉?

  我想,是因為對詩的嚮往,而林黛玉,是個詩人,她過的是詩一般的生活。

  相較於其他姑娘而言,林黛玉詩人的氣質更多一些。她的房間,是個最上等的書房,她從小讀書,探花郎和千金大小姐進士老師教導出來的她,有著不俗的個性。看的書多,卻沒有因為雜書而改變,她從書裡找知音,她聽得“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的戲文,感嘆戲裡也有好文章;眾人議論破荷礙事,寶玉率直說怎麼還不叫人拔去,寶釵笑著替人分辯,林黛玉道:“喜他‘留得殘荷聽雨聲’……”寶玉忙說果然好句,以後咱們就別叫人拔去了。(寶玉完全以林妹妹為中心啊,偏心得很,嘿嘿。)悽美淡然的東西,她總是愛的。

  她的詩詞一貫的高標,是清冷的。從海棠到菊到柳絮,以詩為心,花鳥,春秋,萬物,在她筆下,都是哀的,纖巧的,悲傷的,看著她寫的詩,總覺天地萬物都有情,讓人不知不覺中就沉靜了下來,思索生命的終極意義。

  她的真率,是詩化的。黛玉愛琴棋詩書,文人氣質,大觀園裡有詩會,她一定會參加,就是沒有詩會,她一個人也會不自覺得吟唱,什麼“每日家情思睡昏錯”,什麼秋風秋雨的,世人過花神節,她獨自葬花,唱出長篇《葬花吟》,直到“冷月葬詩魂”……

  她的傷春悲秋,是憐憫萬物的易逝,她並不僅專注於愛情,而有對世界的感慨與思索。這一點上,她和寶玉相似,寶玉平生最愛護花,最終卻因無力守護,走上了悲劇的路。黛玉給自己設定的未來,是“質本潔來還潔去”,她早就做好了死的準備。

  她的愛情很純。她和寶玉青梅竹馬,可以坐臥不避嫌,她自視清高,人事未開,所以寶玉對她,也是從沒有造次。她給寶玉的,是自己全部的感情,自然,她也要求寶玉給她最清純的,不摻任何雜質的愛,因此,一旦寶玉有了異樣的念頭,她便生氣,冷嘲熱諷鬧脾氣,後來兩人說開了,她也就走向了恬淡自安了。

  林黛玉過的是詩化的人生,她要的是詩化的愛情。純而美的東西,我(們)總是羨慕的,雖然我等過不上那種生活,但嚮往嚮往,總是可以的。正因為難得,我(們)會藉此喜歡過著這種生活的她。悲哀的是,黛玉“一抔黃土掩風流”,寶玉應了承諾出了家,寶黛終成了悲劇,美終成了悽惋,或許也因此如,才讓人更加同情她,因而喜歡她吧。

  她說“花魂鳥魂總難留”,果然,他們註定是一場悲劇,其實就算成了親,走在一起,也未必能過上幸福的生活,《釵頭鳳》和《孔雀東南飛》或許就是他們的未來。

  當然,這不影響我(們)對她和他的喜歡,喜歡一個人,其實也不需要太多的理由,嚮往美好就夠了。(宛如清揚)


宛如清揚


喜歡林黛玉的弱,更喜歡林黛玉的強。

黛玉無疑是賈府上流社會中的最弱者,一個嬌嬌女孩,母親早逝,父親遠離,無兄弟姐妹,體弱多病,寄人籬下,就憑這一點,就能讓所有富有同情心的讀者予她以足足的憐愛之情了,也會包容甚至忽略她所有的缺點,不忍一絲一毫予她以傷害,像疼愛自己的小妹妹一樣。

但另一方面,黛玉又是強者,骨子裡她不懼任何人,更不向世俗低頭,喜怒哀樂都以極致表現,而不計後果,何況還敢做自己的青春夢,並任著性兒去追求,真是大膽強者。這一點,又令所有喜歡她的讀者生敬佩之情。黛玉,究其實質,是一種自由無畏的精神與意志的象徵,也是一面燭照真善美的人性之鏡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