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一個學生的補課費少則上萬元,多則數萬元,教育在走向何方,你怎麼認為?

ManTianFeiXue


教育的悲哀來源於無視公理,人性的墮落從濫用職權開始,現在培養一個孩子從幼兒園到大學學費補課費一切開支要達到100多萬,國家開放二胎後沒人敢生孩子,曾經爆料有個高中孩子花50萬補課費,最後考上哈工大,前段時間頭條上有個問答網友說高中花20萬補課費考了600分值不值?

教育腐敗現象己是不爭的事實,除了學校亂收費,就是教師課後補課,這種現象屢禁不止的原因就是內部補課利益鏈,校外輔導班的老師都從哪來的?多數是在職的,每次檢查前就有人通風報信給培訓班,學校領導甚至是培訓機構幕後老闆,曾經我女兒學校付校長開培訓班被家長的舉報門關了,換一個地方又開,一個培訓班的年收入都上百萬左右,一個老師在家的暑假補課達到20萬左右,家長舉報最終也是無效而為,這到底又是什麼原因呢?我們在開家長會的時候,老師就把傳單就當面發到桌面上,孩子在老師那兒補課,在每次考試前一節課學校老師相互通報試卷內容,然後把補課的孩子拿原卷做了一遍,有時還特地強調某些題目,第二天考試全部高分,家長也為錢花了高興,過一陣考試又下降了,老師說這回考得難,最後不去補還被數學老師大罵,我查閱了所有考試前補課老師給做的試卷,都跟第二天的考卷一模一樣,這就是不為人知的補課效果,足以說明現在老師什麼都不缺就是缺德。

如果教育都是跟利益掛鉤,沒有老師能教育好學生,有人說好孩子不用補,當然也有出類拔萃的人,這些孩子也許父母的基因好,自己文化高可以家教,而且人家關係好老師特地照顧,還配備強化班去了?曾經有個孩子花了10萬去了強化板班,有強大的師資力量,這樣的孩子能有幾個跟不上隊呢?當然孩子不用補了,那天生就好嗎?所以人與人生來就是不平等的,一個有能力的富有家庭為孩子創造一切,這些孩子既使學不好,人家還可以照樣出國深造,但是大部分都是普通家庭,對於這些孩子家長都很焦慮,不花錢怕影響孩子前途,花了錢也許打了水漂。

所以教育部一再呼籲整頓培訓班,整頓教師補課行為,希望政府能真真實實的落實到實際中去,應該實行教師家長聯合責任制,教師的獎金跟教學質量掛鉤,實行學生自願均分以下的補差,有償學校補課行為,家長花錢而實實在在的幫助孩子儘量多掌握知識,以此達到教育的人性化,在教育中學校和教師的逐利行為極大程度上影響孩子的價值觀,只有在國家政府社會重視下,平民的孩子才能有個公平競爭的機會,因為每個孩子的自身能力和天資就是不齊的,學校要儘可能解決部分家長孩子的補差需求,如果世界上都是出類拔萃的人,那這個世界最終也會腐水不流,上帝創造人類就是各有使命,這樣的話家長也願賭服輸,最後願教育從公平開始。



一笑奈何swag


說說我孩子的補課情況,他明年中考。英語每年大約5000,每週兩小時,跟著一個大學英語老師學,現在英語成績比較好,屬於往上拉分的科目,目前的水平理論上大約是高二的程度;今年開始練習中考體育,一年3600,目前還沒搞清楚這個老師到底是哪個學校的,不是中學老師;剛剛找了一個一對二輔導語文的老師,找關係求的,他學校的老師,不教他,每次兩個小時,200,孩子的語文屬於拖後腿的,閱讀和作文較差。孩子學習較好,在學校也能聽懂,成績基本班級前五或前三,年級三十名左右。如果語文成績再好點的話,差不多年級前二十或前十,參加重點高中的自主招生就有希望了。這種情況下,我不能不補。我本來是堅定的不讓孩子補課的一員,但形式就是這樣,我hold不住了


happyairwjh


拿北京小學為例。一上小學,大多家長頭腦發燒,給學生每週報5~8門,(課外),爺爺,奶奶(姥姥,姥爺)自從學校放學接上學生有時一天2門課,有時3間課,中間只吃點快餐(方便麵,牛肉麵),,,一節課200元~300元,上四年級以後大約每週5節課左右,平均計算一年5~8萬還不包括學校費用。一些父母掙錢少,沒辦法,課外費用由老人支取,,,,當每天回來大約還要做1~1,2小時作業。睡覺大約晚上十點十一點多了,,,,祖國的花朵是世界上最累的一代人!個個情緒低落,象個老頭無精打彩,使人看了心疼!望教育部門勢必採取強有力的措施,改變目前現狀,,,,,使疲憊的家長,可憐的孩子,獲得新生!人民會感謝黨和國家,教育部門的!


用戶6037635557645


補課,目前對於鄉村的學生來說是很少見的事情,一個班只有一兩個孩子參加補課,絕大多數孩子的假期作業都是老師放假時佈置好的。我這個二十多年教學經歷的鄉村,也是最近兩三年,才知道,補課在城市裡,是普遍的事,我感到不可思議。對於城市的孩子來說,補課,好像成了“必需品”。

就補課來講,鄉村和城市有著天壤之別。

就我一直秉持的教育觀念來講,我認為現在的補課,已經嚴重偏離了補課意義。該補課的孩子是個別的,不該補課的是大多數,而現在正好相反。我認為真正該補課的是家長,特別該補課是那些整日吆喝著補課的補課人們。是他們毀了補課的本真,是他們擾亂了正常的學校教育教學,他們眼裡只有錢。就像藥店裡賣鈣片的,說得好像每個人都缺鈣似的。那些個想讓學生補課的人,他們的宣傳讓每一個學生和家長覺得,他們的學習都差別人一大截,只有補課才能趕上、超過人家。

學校教育的路一直走得都沒錯,而是一些人利用了家長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才有今天補課的盛大場面。所謂:見怪不怪,其怪自敗。什麼時候,家長都認識到了教育的規律,再也不那麼功利,那麼補課之風,自然就成不了氣候,也就銷聲匿跡了。


超敏教育


我挺願意回答這個問題,因為我兒子目前在準備小升初考試,兩個英語班,一個是之前學的,本地一家大型培訓機構,一節課120元,還是十幾個孩子一起上的,另一個是這個寒假剛開始學的,一個外國語學校的老師教的,三個人班,一節課100元,這兩個英語班天天都有課(寒假)。我還給孩子報了兩個數學班,一個寒假一千多不是很多,開學後一節課80元(大班)。還有一個數學班,一個初中老師教的,一對一輔導,一節課大概在200左右吧,熟人介紹的。語文孩子學的比較好 他自己也很有自信就沒報班。說實話一年花多少錢我都覺得值,也沒去算過多少錢,孩子覺得輔導班需要上,因為我們小升初要考初中的知識點,學校老師教嗎?不上可以嗎?個人覺得寒門出學子在目前情況下很難!


1982魚兒


不補不行啊!

我兒子小學三年級,語文84、數學94…

我不覺得兒子的成績還行,而且還很懂事。但不知為何沒上補習時,經常被叫家長…都是學習上的事。

然後,沒辦法讓孩子上了補習班…開學到現在還沒叫過家長,到也不是很多一月200。



國有土地是人民的


補課費用是學習過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項開支,特別是學校越好成績越好,補的越多,那麼優秀的都那麼努力,其他的孩子只有更努力。我們讀的還是非常好的學校,因為是初三畢業班了,這個假期裡,基本上百分之九十的娃娃都在補課,我們之前都只是在週末補半天,只補數學和物理,假期裡為了最後衝刺階段,直接上午8點到12點補數學物理,下午2點到6點補英語化學。補12天。我們已經不算什麼了,娃娃每天還可以回家。她們初三有好多娃娃去的都是脫管補習班,補兩週,住在酒店裡,每天補五科,數學物理化學英語語文全部補,一科200、5科一天補課費用1千,酒店一天住宿費用150、餐費50、一天1200、兩週14天交16800元。這還只是寒假班的費用,開學春季班又要交補課費用,反正一年寒假暑假,加春季班秋季班,四次補習費用,一般補習,不上託管補習班,每個孩子基本補習費用基本都不會低於3萬元。因為一科200起步,最少只補兩科一週400,一學期16.17周,基本兩科7000、2個學期14000,加上寒假暑假補兩科也要一萬五左右。一年3萬還是最基本只補兩科的價格,如果補上三科四科,基本都是5.6萬的補習費用。這個價格還是上10到15個人大課的費用,如果是上一對一,基本就是4百起步到5百,但是好老師,優秀的老師,只上大課,不會上一對的。學校越好,補課的人越多,因為好學校的學生更努力,更想進更好的名校,反而是那些一般的學校學生補習的少,一個是學習氛圍沒有那麼好,競爭沒有那麼激烈。學生們也沒有那麼拼成績,因為大部分也覺得補習的意義不大。再補,這些學校大部分也考不上名校,家長也覺得沒有必要花這麼多錢。覺得有必要的家長,基本會從小學開始,小升初開始,就花代價弄到名校去了。越是好學校,父母越是重視教育,越是捨得在教育上面投資,越優秀越想更優秀,更努力,越會去補課,看看假期裡,自己身邊朋友的孩子,沒有那個不補課,因為你不補,其他的孩子都在補,一開學就落下了差距,以後越來越大,到最後再也追不上去了。所以,孩子們從小就在一個競爭激烈的環境裡,只有不停努力學習,才能有機會有能力去更好的學校,得到更好的教育,補習就是你不想去,但是身邊的環境都要推著你去,除了那少部分的天然學霸可以不補,大部分的孩子都是逃避不了的命運


麗麗姐137398187


教育走在錢方。

講講我小孩兒補課的事,我小孩現在上三年級。從一年級開始,老師就讓補課。中午在學校吃飯的,吃完飯在學校旁補,星期天補語文和奧數。老師建了一個家長群,整天在裡面說小孩這不行,那不行,現在社會競爭大。搞家長都人心慌慌。在學校裡的座位也是由老師隨意排,同學學期的獎狀也是由老師安排,你敢不去不補?

現在上三年級,除了寫作,奧數,還有外語都要補。都是班裡的老師開的補習班,你能不去?有的老師還叫班幹部帶頭去補習。

不想在學校裡被穿小鞋,都想給小孩一個自信的心裡,哪個家長敢不去補習?去補習,家長安心,小孩兒放心,老師歡心,一片和諧。


老馬鏟大山


有人說,一個學生的補課費少則上萬元,多則數萬元,教育在走向何方,你怎麼認為?

這個問題問得不明確,第一,學生的補課費是指一年的還是指高考之前所有的不清楚;第二,少則上萬元,多則數萬元的補課費是指哪些地方,大城市還是小城鎮不清楚,平均數還是特例,統計數據還是估算數據?統統不清楚;第三,教育在走向何方是什麼意思,讓人摸不著頭腦。

猜測一下,題主的意思似乎是想說,如今補課已蔚然成風,基本上參加補課的學生都會花費不菲的補課開銷,這樣靠花錢補課的教育已經偏離了教育的正確航向,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行越遠了。孩子和家長都身心疲憊,孩子們有上不完的補課班,而家長們則有交不完的補課費。然而,這種用錢堆起來的教育真的有效嗎?

補課這種事情確實是因人而異的,不能一窩蜂全上。沒有補課的積極意願,不具備應有的接受能力,沒有點石成金的老師,大多數家長的錢白白打了水漂,而且還耽誤時間,影響學習。只不過大多數家長不願意或是沒能力去判斷孩子的特點,做到有針對性的補缺補差或者培優拔高,以至於該補的沒補,不該補的補了一大通。

在需要花腦子和花錢二選一的時候,大多數家長寧願選擇花錢。家長們常常這樣想:別人家的孩子都補,我家的不補怎麼行?我都已經花了這麼多錢了,還對不起你這個小祖宗?補課班的老師比我專業,聽他們的準沒錯!一來,被劇場效應裹挾,不敢不花這個錢;二來,花錢意味著自己已經盡了責,從此可以心安;三來,花錢比花腦子簡單。

實際上,大多數人都不願意補課,可是不敢用孩子的未來作賭注。有錢人家斥巨資請名師一對一,沒錢的怎麼著也要送到補課班去補一補。不管怎樣,現在高考還是實現分層的第一道重要關卡,後面怎麼樣不知道,這第一關無論如何也要盡力闖一闖吧!

教育在走向何方呢?精英們已經把孩子送到國外去了,咱們普通人只有在獨木橋上擠得滿身臭汗甚至頭破血流,擠過去的大概率會有更好的未來,擠不過去的等著被篩網篩落。


劍客談教育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吧!

我先問一個問題,胖子是靠吃零食胖起來的嗎?

很顯然,不是!

每一個胖子都是靠一日三餐吃起來的。因為他們正餐吃得香,嚼得細,啥都愛吃,保證了長肉肉所需的各種營養成分,所以,同樣的年齡,同樣一日三餐,人家就能夠胖起來。

每一個瘦子都是正餐不怎麼吃,挑肥揀瘦。雖然蛋白粉、維生素、蘆薈膠等等不斷的往嘴裡塞,到最後仍然是弱柳扶風,骨瘦如柴。

學習也是這樣。

上課不聽講,下課不寫作業,然後花錢上輔導班,只能是越學越差。不要說花一萬元,花一億元也沒有多大用的。

補課原本就是家長的一種自發的行為,千萬不要因為花錢心疼了,孩子又沒有學好,就埋怨起學校和老師了。

沒有哪條法律或者學校的規章制度上規定了,學生必須得參加課外補習班。所以,這個鍋,既不能讓學校背,也不能讓老師背。

那麼話又說回來了,到底補課有沒有必要,有沒有作用呢?

首先,學校的教學活動可以完全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實際上大部分學生並不需要提前學習,也不需要課後輔導。只需簡單預習一下就可以了,優秀的學生甚至不需要預習,直接跟上老師的節奏就可以了,課後根據該章節的內容完成相關的習題就行。

如果想進一步學得更深一點,可以嘗試做一些難度大一些的題。現在書店裡的各種練習題輔導資料真的太多了,買一套就行。

第二,各科老師已經把學生的時間安排得滿滿當當的了

學生的時間已經讓學校和老師給安排得很緊湊了,很少能空出閒餘的時間來。家長給孩子上輔導班,實際上是佔用的孩子們的有效時間。所以,當你逼著孩子去輔導班上課的時候,其他學生正在按老師的安排鞏固一天所學的知識呢。

第三,補課實際上是一種低效率的行為

你的孩子通過上輔導班提前學了知識,然後上課的時候,他就不會專心聽講。而沒有上過輔導班的孩子學得是新知識,他的專注力就強。這樣一節課的效率相比你已經輸了,除此之外,上一點提到,當別的孩子按照老師的要求鞏固一天所學知識的時候,你的孩子又去學習某一天老師要講的內容。你的孩子一節課是聽了兩次,每次都不會認真聽,而別的孩子,一節課的時間認真聽講,另一節課的時間用來鞏固所學知識。

所以,補課的孩子始終處於一種低效率的學習活動中,雖然也不乏有些孩子考上了985和211名校,但是,如果他不補課的話,或許成績會比這個更好。

同意我的觀點嗎?同意,請點擊一下右上角的“關注”吧,如果已經關注,不要忘了點個贊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