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昭帝是怎麼死的?死的時候已經二十一歲了,在古代已經是很大了為什麼沒有子嗣?

中國歷史研究所


漢昭帝劉弗陵是漢武帝的幼子,即位時只有8歲,21歲就病故,在位只有十三年,他的一生很短暫,也很惋惜。劉弗陵有個五哥哥(同父異母),按理說輪不到他繼承皇位。


(漢武帝劇照)

徵和二年(公元前91年)爆發了巫蠱之亂,太子劉據被逼殺,三子一女無一全部誅連,只剩下一個嗷嗷待哺的孫子劉病已。

除劉弗陵外,漢武帝還有四個兒子,次子劉閎死於巫蠱之前,三子劉旦與四子劉胥他又看不上。五子劉髆因舅舅李廣利謀逆而遭到武帝冷落,不久也告別人世。

這樣一來,武帝只好將目光放在了幼子劉弗陵身上,恰好劉弗陵生得身材健碩、聰明伶俐,特別討人喜歡,武帝還能從他身上彷彿看到了童年的自己,所以就決定傳位於心愛的幼子。

(鉤弋夫人劇照)

某種程度上說,劉弗陵是幸運的,但又是不幸的,因為他登上皇位的代價是犧牲母親的性命,武帝為防止子幼母壯,大權旁落,特將其母親鉤弋夫人賜死,臨終又選了四位輔政大臣。最終結果是,雖然根除了外戚亂政的隱患,但又促成了權臣當道的尷尬。特別是昭帝年幼,生活起居還需人照料生活,輔政大臣不得不給又給昭帝找了一個“小媽”。其實這個小媽還是昭帝的姐姐、武帝的次女鄂邑公主,由於年齡相差懸殊,因此倒像是一個母親。

漢昭帝即位的第二年,四大輔政大臣之一的金日磾去世。如此一來,只剩下了霍光、上官桀、桑弘羊三個輔政大臣,而在三個人中,霍光最有權勢。

霍光是霍去病同父異母的弟弟,深得武帝的寵信,在武帝的眼裡,霍光就是周公,劉弗陵就是周成王。所以雖然四人輔政,其實大權在霍光手中,他的權威還高於鄂邑公主。
(霍光劇照)


所謂輔政大臣說白了就是權臣,權臣自免不了以權謀私,這樣一來損害的就是皇帝的利益,所以昭帝的不幸也由此開始。

昭帝十二歲時到了大婚的年齡,鄂邑公主為盡“母親”責任,與霍光一商量,給昭帝娶了一個周姓的小姑娘。其實,此時的昭帝並不懂男歡女愛之情,所謂的妻子只不過是一個生活上的玩伴兒。

沒過多久,一個更荒唐的事情出現了。上官桀有一個孫女,剛年滿六歲,但是上官桀想給孫女占上皇后的位置。儘管小女孩兒也是霍光的外孫女,但是霍光覺得有些不成體統,所以就拒絕了。上官桀並不罷休,畢竟條條大路通羅馬,為了孫女及家族的榮華富貴上官老漢繼續奔。後來他又讓兒子上官安想辦法,上官安直接找到了好友丁外人。


這個丁外人有來頭,他是鄂邑公主的情夫,有丁外人出面,事情很快解決。最終,12歲的漢昭帝就立了一個6歲的皇后,如此一來,即便小皇后能生育最早也是七八年後的事情了。

所以這是漢昭帝無子的重要原因,但這還不是問題的關鍵,造成昭帝無子還有其他原因。

後來上官桀、桑弘羊及燕刺王劉旦三大勢力謀劃除去霍光和漢昭帝,擁立劉旦稱帝,結果被昭帝及霍光提前下手一網打盡。劉旦自殺,上官桀、桑弘羊滅全族,僅倖免小皇后上官氏。此時大權就集中在了霍光一個人身上,因此他的家族勢力迅速漲大,昭帝陷入孤立無援,只能任霍光為所欲為。


霍光希望小外孫女得到獨寵,好生下孩子繼承將來的皇位,規定昭帝不能臨幸其他宮女及妃嬪,為了防止昭帝臨時起意,還規定後宮所有女人穿上一種“窮絝”的連襠內衣。這種內衣不光安全,而且穿的時候必須由許多帶子系在身體上,如果想脫下非常繁瑣。這樣一來,昭帝即便有一時衝動,折騰了半天也興致全無,更何況這種偷偷摸摸的行為還不能讓霍光發現。

這樣一來,漢昭帝只能在上官皇后一個人身上播種,可是上官皇后又一直沒有生育,所以直到昭帝病逝依然膝下無子。

(漢昭帝劇照)

漢昭帝是病死,這點沒有疑問,只可惜沒有後代,這就是漢武帝造就的悲劇,因為昭帝始終走不出權臣的陰影,一多半的命運不由自己掌控,這大概也是他英年早逝的原因。

感謝朋友的點贊、關注!歡迎發表不同看法


國史春秋


漢昭帝應該是病死的,至於什麼病,不是很清楚,但肯定與心情有關。這心情也與他沒有後代有關。


沒有後代主要還是與霍光有關。霍光是霍去病的弟弟,漢武帝時倍受寵愛,侍奉漢武帝左右二十年,無一差錯,被漢武帝確定為主要輔佐漢昭帝執政大臣。當時共有四人輔政,但是另外三人,一人早死,另兩人謀反失敗被殺。最後霍光獨攬朝政。死後諡號宣正,以超乎大臣之禮厚葬,以黃腸題湊顯示尊貴,陪葬於漢武帝茂陵。

霍光輔政期間,權傾朝野,漢昭帝年幼,大事都是霍光說了算,小事也是霍光說了算。舉個例子,為了讓他的外甥女上官皇后懷孕,一為繼承漢室天下,二為外甥女獨霸後宮,自己輔政地位更加鞏固。

出於這種考慮,竟不讓漢昭帝寵幸別的妃嬪,讓宮女穿上很難解開的褲子,避免與皇帝接觸。但是上官皇后年齡更小,當皇后時才六歲,漢昭帝還不喜歡她,又不能寵幸別的女人,心情可想而知。

就這樣,漢昭帝這個傀儡皇帝,朝政有霍光說了算,宮中鬱悶無比,人的壽命與心情大有關係,沒法排解,導致早亡,沒有後代。

皇帝也不是萬能的,也不好當,特別是權臣過於強大的,自己又年齡小控制不住局勢,沒有多少本事的。漢武帝本來喜歡劉弗陵,讓年僅八歲的兒子登基,本來是偏向,誰知是害了他。如果劉弗陵安安穩穩做個王爺,說不定還能長壽呢!沒想到反誤了卿卿性命!

雖然漢昭帝在位時間只有十三年,到時還是具有成為明君的潛質。比如在長公主上官桀上官安等意圖叛亂時,漢昭帝對於上官桀呈報的奏摺,置之不理。當霍光上朝時,漢昭帝直接說,不相信霍光咱謀反,而且說,霍光要謀反的話,根本不用如此複雜。年僅十幾歲的小皇帝看問題如此尖銳,一眼就看透事情的本來面目,真是不得了。

可惜,他身邊還有一個千年一遇的權臣,漢昭帝要想控制朝局,實非一日之功。這樣情況如果自己不能開解的話,對身體確實不好。

還是要遵循規律的好,古代太子非嫡即長,漢武帝一世英名,晚年在選擇繼承人時候犯下大錯,最後還是大道輪迴,漢昭帝死後,霍光選擇了劉賀當皇帝,是為漢廢帝,在位27天就被廢除,又讓劉病己登基為漢宣帝。劉病己就是原來漢武帝的第一個太子劉據的後代,江山該是誰的還是誰的!

如同趙光義奪取趙匡胤皇位,到了南宋皇位他的後代還是傳給趙匡胤的後代,於是大宋又迴歸正統。

正是:命中無時莫強求,命中有時不用急!該是你的就是你的。你說有道理嗎?


敏學訥言


漢昭帝是病死的。

漢武帝臨終前,委託霍光、上官桀、桑弘羊、金日磾四人為顧命大臣。武帝駕崩後,年僅八歲的小太子劉弗陵繼承皇位,即漢昭帝。

漢昭帝十一歲時,養護照顧他的長姐鄂邑長公主為他選皇后。上官家通過長公主情夫的關係,讓年僅六歲的孫女上官氏,也就是霍光的外孫女入宮做了皇后。


後在爭權奪利中,上官家被滅,霍光一門勝出,但是霍光沒有遷怒自己的小外孫女上官氏,反而為了讓她儘早誕下皇儲,想辦法不讓漢昭帝接近其他的女色,專寵上官氏。

但是直到二十一歲時漢昭帝病逝,已經十六歲的上官氏仍未能懷上孩子。


逸林迎月


這個問題的問問霍光大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