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昭帝是怎么死的?死的时候已经二十一岁了,在古代已经是很大了为什么没有子嗣?

中国历史研究所


汉昭帝刘弗陵是汉武帝的幼子,即位时只有8岁,21岁就病故,在位只有十三年,他的一生很短暂,也很惋惜。刘弗陵有个五哥哥(同父异母),按理说轮不到他继承皇位。


(汉武帝剧照)

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爆发了巫蛊之乱,太子刘据被逼杀,三子一女无一全部诛连,只剩下一个嗷嗷待哺的孙子刘病已。

除刘弗陵外,汉武帝还有四个儿子,次子刘闳死于巫蛊之前,三子刘旦与四子刘胥他又看不上。五子刘髆因舅舅李广利谋逆而遭到武帝冷落,不久也告别人世。

这样一来,武帝只好将目光放在了幼子刘弗陵身上,恰好刘弗陵生得身材健硕、聪明伶俐,特别讨人喜欢,武帝还能从他身上仿佛看到了童年的自己,所以就决定传位于心爱的幼子。

(钩弋夫人剧照)

某种程度上说,刘弗陵是幸运的,但又是不幸的,因为他登上皇位的代价是牺牲母亲的性命,武帝为防止子幼母壮,大权旁落,特将其母亲钩弋夫人赐死,临终又选了四位辅政大臣。最终结果是,虽然根除了外戚乱政的隐患,但又促成了权臣当道的尴尬。特别是昭帝年幼,生活起居还需人照料生活,辅政大臣不得不给又给昭帝找了一个“小妈”。其实这个小妈还是昭帝的姐姐、武帝的次女鄂邑公主,由于年龄相差悬殊,因此倒像是一个母亲。

汉昭帝即位的第二年,四大辅政大臣之一的金日磾去世。如此一来,只剩下了霍光、上官桀、桑弘羊三个辅政大臣,而在三个人中,霍光最有权势。

霍光是霍去病同父异母的弟弟,深得武帝的宠信,在武帝的眼里,霍光就是周公,刘弗陵就是周成王。所以虽然四人辅政,其实大权在霍光手中,他的权威还高于鄂邑公主。
(霍光剧照)


所谓辅政大臣说白了就是权臣,权臣自免不了以权谋私,这样一来损害的就是皇帝的利益,所以昭帝的不幸也由此开始。

昭帝十二岁时到了大婚的年龄,鄂邑公主为尽“母亲”责任,与霍光一商量,给昭帝娶了一个周姓的小姑娘。其实,此时的昭帝并不懂男欢女爱之情,所谓的妻子只不过是一个生活上的玩伴儿。

没过多久,一个更荒唐的事情出现了。上官桀有一个孙女,刚年满六岁,但是上官桀想给孙女占上皇后的位置。尽管小女孩儿也是霍光的外孙女,但是霍光觉得有些不成体统,所以就拒绝了。上官桀并不罢休,毕竟条条大路通罗马,为了孙女及家族的荣华富贵上官老汉继续奔。后来他又让儿子上官安想办法,上官安直接找到了好友丁外人。


这个丁外人有来头,他是鄂邑公主的情夫,有丁外人出面,事情很快解决。最终,12岁的汉昭帝就立了一个6岁的皇后,如此一来,即便小皇后能生育最早也是七八年后的事情了。

所以这是汉昭帝无子的重要原因,但这还不是问题的关键,造成昭帝无子还有其他原因。

后来上官桀、桑弘羊及燕刺王刘旦三大势力谋划除去霍光和汉昭帝,拥立刘旦称帝,结果被昭帝及霍光提前下手一网打尽。刘旦自杀,上官桀、桑弘羊灭全族,仅幸免小皇后上官氏。此时大权就集中在了霍光一个人身上,因此他的家族势力迅速涨大,昭帝陷入孤立无援,只能任霍光为所欲为。


霍光希望小外孙女得到独宠,好生下孩子继承将来的皇位,规定昭帝不能临幸其他宫女及妃嫔,为了防止昭帝临时起意,还规定后宫所有女人穿上一种“穷绔”的连裆内衣。这种内衣不光安全,而且穿的时候必须由许多带子系在身体上,如果想脱下非常繁琐。这样一来,昭帝即便有一时冲动,折腾了半天也兴致全无,更何况这种偷偷摸摸的行为还不能让霍光发现。

这样一来,汉昭帝只能在上官皇后一个人身上播种,可是上官皇后又一直没有生育,所以直到昭帝病逝依然膝下无子。

(汉昭帝剧照)

汉昭帝是病死,这点没有疑问,只可惜没有后代,这就是汉武帝造就的悲剧,因为昭帝始终走不出权臣的阴影,一多半的命运不由自己掌控,这大概也是他英年早逝的原因。

感谢朋友的点赞、关注!欢迎发表不同看法


国史春秋


汉昭帝应该是病死的,至于什么病,不是很清楚,但肯定与心情有关。这心情也与他没有后代有关。


没有后代主要还是与霍光有关。霍光是霍去病的弟弟,汉武帝时倍受宠爱,侍奉汉武帝左右二十年,无一差错,被汉武帝确定为主要辅佐汉昭帝执政大臣。当时共有四人辅政,但是另外三人,一人早死,另两人谋反失败被杀。最后霍光独揽朝政。死后谥号宣正,以超乎大臣之礼厚葬,以黄肠题凑显示尊贵,陪葬于汉武帝茂陵。

霍光辅政期间,权倾朝野,汉昭帝年幼,大事都是霍光说了算,小事也是霍光说了算。举个例子,为了让他的外甥女上官皇后怀孕,一为继承汉室天下,二为外甥女独霸后宫,自己辅政地位更加巩固。

出于这种考虑,竟不让汉昭帝宠幸别的妃嫔,让宫女穿上很难解开的裤子,避免与皇帝接触。但是上官皇后年龄更小,当皇后时才六岁,汉昭帝还不喜欢她,又不能宠幸别的女人,心情可想而知。

就这样,汉昭帝这个傀儡皇帝,朝政有霍光说了算,宫中郁闷无比,人的寿命与心情大有关系,没法排解,导致早亡,没有后代。

皇帝也不是万能的,也不好当,特别是权臣过于强大的,自己又年龄小控制不住局势,没有多少本事的。汉武帝本来喜欢刘弗陵,让年仅八岁的儿子登基,本来是偏向,谁知是害了他。如果刘弗陵安安稳稳做个王爷,说不定还能长寿呢!没想到反误了卿卿性命!

虽然汉昭帝在位时间只有十三年,到时还是具有成为明君的潜质。比如在长公主上官桀上官安等意图叛乱时,汉昭帝对于上官桀呈报的奏折,置之不理。当霍光上朝时,汉昭帝直接说,不相信霍光咱谋反,而且说,霍光要谋反的话,根本不用如此复杂。年仅十几岁的小皇帝看问题如此尖锐,一眼就看透事情的本来面目,真是不得了。

可惜,他身边还有一个千年一遇的权臣,汉昭帝要想控制朝局,实非一日之功。这样情况如果自己不能开解的话,对身体确实不好。

还是要遵循规律的好,古代太子非嫡即长,汉武帝一世英名,晚年在选择继承人时候犯下大错,最后还是大道轮回,汉昭帝死后,霍光选择了刘贺当皇帝,是为汉废帝,在位27天就被废除,又让刘病己登基为汉宣帝。刘病己就是原来汉武帝的第一个太子刘据的后代,江山该是谁的还是谁的!

如同赵光义夺取赵匡胤皇位,到了南宋皇位他的后代还是传给赵匡胤的后代,于是大宋又回归正统。

正是:命中无时莫强求,命中有时不用急!该是你的就是你的。你说有道理吗?


敏学讷言


汉昭帝是病死的。

汉武帝临终前,委托霍光、上官桀、桑弘羊、金日磾四人为顾命大臣。武帝驾崩后,年仅八岁的小太子刘弗陵继承皇位,即汉昭帝。

汉昭帝十一岁时,养护照顾他的长姐鄂邑长公主为他选皇后。上官家通过长公主情夫的关系,让年仅六岁的孙女上官氏,也就是霍光的外孙女入宫做了皇后。


后在争权夺利中,上官家被灭,霍光一门胜出,但是霍光没有迁怒自己的小外孙女上官氏,反而为了让她尽早诞下皇储,想办法不让汉昭帝接近其他的女色,专宠上官氏。

但是直到二十一岁时汉昭帝病逝,已经十六岁的上官氏仍未能怀上孩子。


逸林迎月


这个问题的问问霍光大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