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本来很稳固,为何杨玄感却要带头造反,从而引爆隋末大乱?

历史一书生


大隋本来很稳固,杨玄感带头造反,从而引爆隋末大乱的说法本身不成立。

杨玄感是在大业九年(613)起事的,但是早在之前大业七年(611),山东邹平人王薄自称『知世郎』 发动农民起义 ,山东农民纷纷响应。之后,平原刘霸道、鄃县张金称、漳南孙安祖和窦建德、渤海高士达、韦城翟让、章丘杜伏威等各路起义领袖相继起兵,除了他们,其他反隋小股武装不可胜数。到了大业八年(612),史籍中记载的新的起义军有21支,其中,山东14支,江淮4支,河南、关中和河西各1支。

从这个角度,在上述起义之后第二年或第三年杨玄感方才起兵,因而远远谈不上『带头造反』、『引爆隋末大乱』,杨玄感起事之前的大隋本身也谈不上很稳固。

杨玄感起事之后经常这么动员手下:

我身为上柱国,家累巨万金,至于富贵,无所求也。今者不顾破家灭族者,但为天下解倒悬之急,救黎元之命耳。(我身为上柱国,家里积累的黄金巨万,对于富贵,我已经是无所求了。现在我不顾破家灭族,只不过是为了替天下人解倒悬之急,拯救黎民百姓的性命罢了。)

而到了杨玄感失败并且墓木已拱的唐朝,魏徵等编撰的《隋书》列传中这么评价他:

玄感,宰相之子,荷国重恩,君之失德,当竭股肱。未议致身,先图问鼎,遂假伊、霍之事,将肆莽、卓之心。人神同疾,败不旋踵,兄弟就菹醢之诛,先人受焚如之酷,不亦甚乎!

一个是杨玄感的自我宣传,说自己本身已经富贵到了极点,之所以起事完全是为了百姓的利益;一个是站在唐朝官方立场的史家对杨玄感的评价,认为他作为宰相(杨素)之子,在隋炀帝失德的情况还应该竭诚效忠,不此之图而谋夺天下,是借行伊尹、霍光的事情而恣意自己像王莽、董卓一样的野心,所以神灵和百姓都憎恨厌恶,所以一转眼就失败了。

前者作为杨玄感的自我标榜把自己抬得过高,后者基于成王败寇的观念又把他贬得过低,事实上,杨玄感虽然失败,但是作为隋朝统治集团中第一个站出来反对隋炀帝的人物,他也削减了隋王朝的统治力量,起到了自己的历史作用,也理应有自己该有的历史地位。


谈古论金


杨玄感造反是被李密策反,李密因为被杨广解雇,不思考自己的错误,却心存报复,于是刻意结交杨广最信任的杨素父子,并成为杨玄感好友。在杨素生病期间,杨广关怀备至,每天都会问杨素病情,却被李密买通太医,说成杨广问杨素什么时候死。杨玄感因此起了反心。而杨广问心无愧,所以继续重用杨玄感,最重要的粮草归杨玄感负责。结果一征高句丽被杨玄感的人,把粮草埋了,二征高句丽杨玄感直接造反

大隋的造反势力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一些罪犯,利用大隋最大的水灾,可以说是封建社会最大的一次水灾,伙同一些游手好闲,不愿踏实干活的人,袭击地方官府,使得受灾区得不到来自官府的赈灾救援,借此裹挟百姓青壮者啸聚山林。这些罪犯有,逃兵役的王薄、窦建德,小偷集团的杜伏威、辅公拓,死刑犯翟让,生吃活人的张金称,看看,不是罪犯就是变态! 这些反贼不耕种,吃的哪里来,就是抢老百姓的,有的还把老百姓当军粮。他们祸乱山东,不得民心,多数是被裹挟的百姓,所以张须陀只有几千人,却把他们打的稀里哗啦!

第二阶段,将百万大隋军出卖给高句丽的卖国贼,李密杨玄感造反,煽动了一批杨素的学生和部分门阀,虽然很快被灭,这些分散出逃的卖国贼,利用家族势力或狐朋狗友,在各地蠢蠢欲动。这些人里,除了李密帮助瓦岗强大,其他都没有什么作为。 在前两个阶段,不管是那些罪犯或者卖国贼的队伍,都无法对大隋造成实质性威胁。大隋大部分地区,并没有被战事波及。

第三阶段,才是大隋灭亡的关键,是真正天下大乱的阶段,大隋人口减少,主要发生在这个阶段。李渊的造反至关重要,使得杨广的三足稳定政策,缺了一足。三足分别是,杨侑长安抵御突厥,杨桐洛阳镇瓦岗,杨广江都稳江南。

李渊起兵哪来几十万?不过几千人而已,百姓不愿跟着造反,是李建成想尽办法去招了万把人,号称三万。李渊知道靠这点人成不了事,所以向突厥借兵,李渊与宋老生正面作战,突厥背后偷袭,也是李渊运气好,马受惊,宋老生竟然坠马而被杀,军队失去指挥。随后李渊以杨侑为要挟,又逼降了屈突通,空手套白狼,得到了数万骁果军。李渊这才有了和王世充一战的实力,而且是与李密拼的两败俱伤的王世充。

李靖当时是前往江都向杨广报信,可惜没有成功。李渊夺取长安,造成杨广在江都的军队想杀回长安,夺回家园,军心不稳,被宇文兄弟利用,谋杀了杨广。一代圣君雄主天可汗陨落,从此天下大乱,军阀混战,百姓遭殃。


扶正祛邪正本清源


杨玄感,杨素之子,隋朝第一贵公子,为何这样一个人,要发动叛乱,拉开隋亡序幕呢?

功臣家的悲哀,不共戴天的私仇

先说私仇。杨素,原本就是隋首席重臣。更重要的是,隋炀帝杨广得以挤掉哥哥,承继大统,杨素是出力最多的。

可是,功高不赏!杨广继位后,一直多种敌防、限制。杨素得病后,害怕杨广加害,拒绝就医,以致病情恶化而去世!

更有甚者,杨广在得知杨素去世后,曾说:还有杨广死了,如果杨素不死,我就灭了他的族!

表面两家好基友,实际彼此水火情


因此,表面的恩宠和风光背后,隐藏着刻骨的仇恨。

二代中的佼佼者

杨玄感本就出身顶级家族,生性礼贤下士,好结交豪杰。因此,在隋朝功臣集团二代中,拥有极高的人望。

在杨玄感选择起兵路线时,执意取李密的下策,攻洛阳,就是因为洛阳是炀帝安置功臣子弟的地方。

果然,玄感大军一到,洛阳外围的功臣子弟悉数引人投之,这些人中,有韩擒虎、杨琼、来护儿的子弟,玄感因此势力大震!

来护儿等人子女投敌,杨广未过分追究,依稀当年青年晋王之风。


可惜的是,来护儿等人并未投鼠忌器,反而以罪戴功,往死里打玄感,此玄感失算未及处!

炀帝渐引起关陇贵族不满,玄感有机会小代价取胜

炀帝继位后的一连串举措,都打击了关陇贵族的利益。同为大贵族出身的李密的不得志,就是一个缩影。杨广启用了许多南方士人和科举出身者,打击了贵族子弟。同时,征发民夫修运河,攻高丽,都引起了贵族不满。

对贵族洞若观火的李密,就以为,只要抢先入关中,获取贵族支持,则天下就此大定!可惜玄感未采纳。

李世民:老杨,李密的意见你不用,我们先用了哈。承让,承让!


相比之下,后来李渊起兵时,顶着后方被刘武周抄底,侧翼屈突通压迫,并敌一向,一路入关中,天下胜败,非惟天时,亦抑人谋也!


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杨玄感这就是流年不利倒霉催的,当年大隋那朝堂上,他就属于那种脑壳特别大,帽子特别高的那种人,但你脑壳再大,这帽子再高,他也不能大过咱隋炀帝杨广的脑壳和帽子不是。

而且杨广这主子可不是个好伺候的人,那本来就是曹操转世自带疑心病的人,这两股子原因,一较劲,这杨玄感不反也得反。

咋回事呢?且听老梁细细道来。

杨玄感的履历

杨玄感这小体格用咱普通话讲那叫个粗,那叫个壮。如果用咱大白话讲就俩字——雄伟。而且还有一腮帮子的大胡子,这胡子在老古人的眼里,那叫个漂亮,有一个特别的形容词来形容,叫美须髯。这两样搭配在杨玄感的身上那叫帅的冒泡,走哪这大姑娘小媳妇的眼珠子都随着他转。

还有那大脑壳,满满的脑细胞,那叫个聪明。说道这里,老梁插一句,这杨玄感小的时候,就喜欢一个人蹲在角落里画圈圈,让外人瞅着整个就一痴傻儿童。但他老爹杨素独具慧眼:摸着杨玄感的小脑壳说:“这小子一点都不痴!”

外人就当杨素讲了个笑话,但不成想这杨玄感年级稍大一点,突然就开窍了,这书一摞一摞的读,那叫个好学,蹲在马背上各种姿势,顺手玩个弯弓射大雕根本就不在话下。

而且人家的命也好,老爹铺的路好,这军功论筐数,都没地方搁,老大一块就搁他脑袋上喽,啥事都没干,脑袋就扣上了柱国的大帽子。

得,和他老爹一样都是二品的大官,这朝堂上参见皇帝的时候,父子俩排排站,这肩并肩就站一列上了。

这要是搁一般人眼里,这就是老祖宗坟头上冒青烟了,可这杨玄感感觉别扭,认为这是不孝,做儿子那能和老爹并列站?

隋文帝杨坚也就是杨广的老爹,这就瞅出了这毛病,没有任何毛病的顺手给杨玄感降了一级,这杨玄感那叫个感动:“谢谢,实在是太谢谢陛下的爱惜!”

这事要是放老梁身上,没毛病要降我的级,不骂你都对不起你。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这杨玄感还是一个很不错的人。

后来这一出朝堂,就做了宋州的刺史,再往后因为杨素去看杨玄感的老祖宗去了,这官才被免了,回家给老爹安排身后事。

这一年多之后,杨玄感一出来,继承了老爹的意志这楚国公的帽子就扣在了脑袋上,而且还做了礼部尚书。

这毛病可就来了

其一,开头咱不是说了吗?这杨玄感好读书,这身上可文人喽,满华夏那有那么一号的文人,一多半都蹲在他的家门口里。

这其二,老爹的功劳那叫个大大的,而且杨玄感本人的功劳他也不少,这不整个朝堂上满眼都是他杨家以前的手下。

这其三,这是最要命的,这个时候蹲在龙窝里的不再是哪个宽厚的隋文帝,而是他的儿子隋炀帝,这人心眼小疑心病还特别的重。这时不时的就要敲打一下杨玄感。

这杨玄感心里可就起了别样的小心思,和自家的一帮子弟弟,蹲家里画圈圈准备对策,这就谋划出一个大的方针出来,废掉隋炀帝立秦王杨浩为帝。

这事是敲定了,这不还得准备时机不是。大家伙都知道这隋炀帝有个癖好,就是手里拿俩棒槌到处的征讨,要不是这癖好,这大隋朝也不会历经二世就完蛋了。

造反

这事也是赶上了,613年隋炀帝第二次东征高丽,这杨玄感就捞了一差事——督运粮草。这时候的隋炀帝也不知道是咋想的,大华夏地界上农民起义一出接着一出,你不评判还搞东征,这就是往死里作啊。

隋炀帝的大兵一出去,杨玄感就和自己那帮子被隋炀帝打压的老少爷们聚集在了一起,就要搞事。

这时候,作为杨玄感一个队伍里的李密,刮着大脑壳给杨玄感出了三策,最好的办法就是抢先入关,得到哪些个在隋炀帝面前平时连个屁都敢放的贵族支持,这天下就不再是隋炀帝的喽。

可杨玄感没有采纳,却用了下策去搞洛阳。咋说呢?洛阳这地杨玄感的好哥们多呀,他一过去,这帮人想当然的都会帮他。

事实上确实如此,杨玄感一到,每天都有好几千人的队伍来投靠他,一时之间这队伍“蹭蹭”的往上长。

没几天关中的大兵几万人可就到了,这杨玄感三不两下就把这队伍给搞死了,领头的灰头土脸的领着八千人又跑回去了。

可关中的兵是败了,架不住一波接着一波的来,来的人一次比一次牛掰,杨玄感可就败了。

走到最后,杨玄感让弟弟杨积善杀了自己,然后自杀。

杨玄感死了,但杨积善自杀却没死成,被大兵给俘虏了,这好,杨玄感的大脑壳和杨积善就被带回了隋炀帝的行宫。

杨玄感被分尸,而且尸体暴晒了三天,跟着又把他身上的肉一条一条割下来,放火上烧。这时候杨玄感一帮子弟弟全被杀了,而且杨玄感的杨姓也被改成了枭姓。

事就是这么个事,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梁老师说历史


其实杨玄感造反最大的原因还是隋炀帝逼得!


首先杨玄感的父亲杨素,是个隋朝的战神,常胜将军,在隋炀帝登基的时候也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后来在杨素功劳太大,功高震主,隋炀帝杨广就容不下杨素了,非常想让杨素死去!

杨素在快死之前生病的时候,隋炀帝每天都要派人去看,就是看看杨素有没有死去,杨素很聪明啊,知道隋炀帝容不下自己就是让自己早点死去!杨素就放弃治疗了,不治病了,然后不久就死去了!死去的时候,隋炀帝给予了风光大葬!


但是,在杨素的葬礼上,杨广说了一句让人心寒的话:“使素不死,当夷九族。”就是说幸好杨素懂事,自己死了,如果再不死,我一定杀他九族。这句话多恨啊,多让杨素的家人心寒,尤其杨素的儿子,包括杨玄感!


隋炀帝二次远征高丽期间,隋炀帝的暴政早就搞得民众民怨沸腾,已经有很多农民起义在发动!杨玄感在北魏北周大隋的频繁的改朝换代的大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将门之后,也有很大的野心,就在隋炀帝远征高丽之时,远离朝廷之时,发动了叛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