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畢業生為什麼不包分配?現在有些高校為什麼還不管“實習”生?對教育你怎麼看?

鳥雀林老王19966


讀書畢業後包分配,這已經是老黃曆了,從2000後基本上學校畢業後都不包分配,只有一些定向培養的,還有師範和醫學院還有少量的分配名額,事實上分配的效果也不好,因為這個時期外出打工已經是趨勢了,那時候很多地方的財政並不理想,很多事業單位半事業單位工資都發不出,有一些人包分配了,可是半年一年都拿不到工資,生活都成問題,相反,一些放棄分配外出打工的人工資基本上比呆在家的高,做的好的甚至是幾倍十幾倍的收入,兩相比較,許多人放棄了分配外出務工,我想現在已經不會有多少人想要包分配了,分配意味著你沒有就業自主權,把你分配到偏遠山區去你是否樂意?

以前高校也是會安排定點實習,現在也應該還有,並不是所有的學校都取消安排實習了,畢竟一來可以增加學校的競爭力,也是對學生就業的一種幫助,隨著市場越來越公開化,行業越來越細分,很多學校的知識體系已經跟不上時代了,就算安排實習也對就業沒有很大的幫助了,很多學生都不願意去浪費時間,寧願自已去找公司實習,為將來畢業做準備,因為沒有實效性,學校取消安排學生實習也是形勢所逼。

對於教育來講,我覺得以後的趨勢可能會朝寬進嚴出的方向走,保證想學習的人有機會接受教育,但是學習了就要培養一個合格人出來,只要能做到這樣,安排實習不實習,分配不分配都不是重要的事情,如果需要就安排,確保最大可能讓每個人都能有所獲得,為自己以後的人生打下基礎。


fifthworld


題主這個問題問了好幾個小問題,具體的就不好回答,下面我就以大學畢業生現在為什麼不包分配了這一點和大家進行一個共享。畢竟是在教育當中研究了20年高等教育,對這一塊還是有那麼一點點的經驗。之所以現在不實行包分配,主要有如下幾個原因。

第一,管理體制的變化。

我國原來實行包分配,主要是因為原來實行的是計劃經濟。計劃經濟時代,大學招什麼人招多少人,畢業之後到哪裡就業,在最開始的時候都是由國家統一制定的計劃。再加上94年以前,我國的大學生的規模是比較小的,一年也只能招四五十萬人,也就是在校大學生,也不過200多萬人,這個數字放到全國來講還是比較少的。在進行計劃經濟體制時期,這個數字是國家能夠控制,也能夠計劃的進行安排。現在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國家企業也進行經常有不同的調整,所以就根本沒有辦法實施計劃經濟,也就不能進行包分配了,這就是從管理體制上來看的原因。

第二,大學生數量的變化。

按照馬丁泰羅的觀點,高等教育毛入學率低於15%的時候,就屬於精英化教育;當毛入學率處於以15~%50%的時候,屬於大眾化教育;50%以上的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那就是普及化了。按照2018年的我國的高等教育毛入學率統計,我國已經達到48.6%。也就是說目前我們已經快進入普及化的高等教育了,每一年我國的招生名額已經達到700多萬。在在校生規模已經達到了將近3000萬,在這樣的一個大規模的大學生體諒下面。

第三,學生個人選擇的空間更大。

雖然計劃經濟時期能夠安排每一個大學生的就業。但是,通過計劃經濟安排的就業並不一定能夠滿足每個學生的多樣化需求。隨著大學規模越來越大,人們的自由選擇的空間也越來越大,所以大學生對於被安排工作並不一定非常的滿意。現在的大學生不僅僅需要一份工作,而且要考慮到工作的待遇,工作的地點,工作的發展,甚至是男女朋友是否在一起,現在也是找工作的一個很重要的依據。所以計劃經濟時期,很難滿足學生多樣化的需求,只能解決學生是否有一份工作,因此,這也是計劃經濟越來越不受歡迎的原因。


義哥說教育


首先我們得明白教育的目的是什麼,我們要培養什麼樣的人,我們當前社會是什麼樣的一個現狀,然後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去看分配和實習生,

有句非常知名校長說過的一句話,大學你把自己所學的東西忘完,就是你應該學到的東西,這話猛一聽,好像很扯蛋,但是仔細想想也真是這樣,客觀的來說我從初中到大學,學的太多東西都忘光了,大學讀的專業要落後社會發展5-10年,這並不等於我們學的東西沒用,我們學習的目的主要是培養我們遇到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是我們學習的目的,

再說大學教育的目的,大學要培養成什麼樣的人才,我想我們要培養的不是處處被安排,處處被動接受的封閉人才。我們大學要培養的應該是,有責任,有擔當,能奉獻,積極進取,開拓創新,敢打敢拼,有血有肉,有理想,有追求,有智慧的熱血青年大學生。

現在社會是一個高度市場化的社會,國營企業非常少,私營企業主導,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每年畢業幾百萬大學生,國家也安排不完,並且安排也不符合市場規律,也不能達到市場最優化配置。因此工作不安排我覺得是好事。

現在說當前大學的情況,在我國由於人口眾多,在各個領域都會出現很多問題,大學教育也是一樣,首先我覺得大學教育根本的問題,一般大學裡基本沒有一流的老師,老師大多都是本本分分,沒有創新沒有實戰經歷的,教專業的老師,基本都沒在公司實戰過,只是把書本上自己上學的時候讀的,才給大家講一遍而已,這是專業能力方面,對於責任方面,大學老師都是在編的,沒有壓力,大多都混日子的,並沒有真正的去提高自己各個方面的能力。這是大學最現實的兩個問,歸根是管理制度的問題。

總結,社會總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我們要做的是不斷地反思自己,不斷努力去解決我們遇到問題。提出問題是一個層面,每個人都能提出很多問題,解決好問題,才是一個比較高的層次。當下社會,處處抱怨的人太多,能深入思考解決問題的人太少。這也就回歸到大學應該培養什麼樣的人。


輔傑教育


關於分配,自主選擇會更好一些,雙方都可以按自己的需求選擇,畢業生可以按自己的興趣意向進行工作的選擇,企業按需求找能力好一些的,雙向選擇特別好,讓有能力的有更好的工作。企業按勞動者能力支付更合適薪酬。

關於實習,因為現在學校的學生多,學校無法一一保證,企業也沒有更多的精力去和學校對接,現在網上招聘很方便,網上發個簡歷就能找到實習的工作,從時間,精力,成本都極大的進行了節省,因此學生自己投簡歷就好。企業先篩選學生簡歷,更快更方便的找到合適人才。

我們要和國際接軌,接受社會的發展。


學習資源網


全國一年900多萬(正規大學)大學畢業生如何包分配。全國大城市、中城市、甚至小城市(含縣城)的孩子幾乎都是大學畢業生,怎能安排了。現在的政策(已經很多年是這個政策)是雙向選擇,自主擇業,不包分配。


若隱若線946


分配你去村裡的民企你願意麼?分你去甘青寧你願意麼?


笑看風雲2375227


現在的大學生不包分配,苦了沒錢(權)的農村老百姓,因為老百姓沒有什麼社會資源,更沒有什麼社會關係。有權有關係的孩子早就安排好了。


手機用戶6698983101


中國政治說人人平等!

中國教育說,你把我當什麼呢?


孤芳自賞20190411


現在的教育,都是技能專業教育,就業靠的是自己的能力,選擇什麼工作?是學生自己的事情,學校定向性推薦工作,包分配不現實。

國家整體的就業形勢還是很緊張的,學生綜合能力強了做什麼工作都可以。加油,畢業的學生們,祝你們有一個好前程


為愛撐起小紅傘


答:教育是為經濟服務的。計劃經濟不在,大學生分配終結必然。大學教育已從精英教育走向大眾化教育,學校管不了實習生、學生不分配成為必然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