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能為300萬“超標電動車”留下多長時間?

4月15日,電動自行車新強制性國家標準《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範》於今天起正式實施。

西安能為300萬“超標電動車”留下多長時間?

從今天起,電動自行車的生產、售賣、購買、上路都必須執行新國標,同時根據新標準要求,各地公安機關要嚴格按照地方規定對電動自行車進行登記上牌。

這意味著實行舊國標的電動自行車或無牌電動車,將面臨無法上路的境地。

而據媒體統計,西安電動自行車已高達300萬輛,並且95%以上都已超標!

如今新規來臨,面對龐大的“超標電動車”們,西安能為他們留下多久“過渡期”呢?

西安能為300萬“超標電動車”留下多長時間?

'尷尬的西安“有車一族”

西安有一個有趣的數據。

2018年5月,據西安交警和媒體公佈,西安市機動車保有量已經突破300萬輛。在新近公佈的數據中這一數據又大大增加,截止到2019年4月,西安市機動車保有量已經超過了330萬輛,這個速度仍在以每年30餘萬輛的速度在增長。

該數據公佈後,私家車一時間成為了西安交通擁堵的“背鍋俠”,隨即頻繁調整的限行條例中,“緩解城市擁堵”也超越“減少機動車汙染物排放”,成為西安限行最主要的理由。

西安能為300萬“超標電動車”留下多長時間?

'如今,電動車公佈的數據同樣也是300萬出頭。現如今西安市常住人口已經突破千萬,將兩個300萬粗暴相加後,得出西安“有車一族”600萬的數據,也就是說剩下400萬人依靠的主要是公交、地鐵等公共交通方式出行。

當然以上的算法並不靠譜,只是一種段子式的計算方式。在兩個300萬之間必然也有數據重合的現象,有了汽車、電動車也不能說車主們就不搭乘公交、地鐵了。

事實上,西安選擇公共交通工具出行人數的比例遠遠超乎大家想象。

2019年1月,高德地圖聯合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等發佈的《2018年度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中表明,在重點分析的全國50個城市中,其中西安的公共出行指數高達165,排名第一,成為公共出行最活躍城市。

西安能為300萬“超標電動車”留下多長時間?

全西安絕大多數人的出行都依賴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然而西安的擁堵指數就算在2018年有所下降的前提下,依舊高居前十的寶座。

如今,在“一刀切”了汽車車主每週一天的出行權後,依靠靈活、便捷、便宜等原因飽受大家喜愛和厭惡的電動車,在新國標面前,也要面臨被“一刀切”的情況嗎?

西安能為300萬“超標電動車”留下多長時間?

讓人“又愛又恨”的電動車

如何緩解擁堵,永遠是西安人的熱門話題。

公共交通指數排名第一,可以說西安人尊重綠色出行的初衷,但不能說明西安公共交通建設的完美無缺。

實際上,在今年3月8日西安地鐵客流量突破300萬就可以看出,我們的交通已經不堪重負,確實已經到了需要“瘦身”的時候。

而電動車、摩托車作為行駛在道路邊緣的交通工具,也因為其危險性、性價比、靈活性等因素,既方便了很多上班族,也讓西安的道路安全性大大降低,每年都會產生大量交通事故,造成眾多人員傷亡。

同時,讓人“又愛又恨”的電動車,也容易被定義為了“最適合清理”、“操作難度最低”的一類,而且社會保有量也確實很大。

汽車作為馬路霸主的地位已經被限行政策“砍了一刀”,不敢再輕舉妄動。現在搭著電動車新國標的東風,飽受交通困擾的各大城市有了從政策層面揮刀的機會。

西安能為300萬“超標電動車”留下多長時間?

針對當前超標的電動自行車,《意見》提出,對新標準實施前在用的既不符合舊標準也不符合新標準的電動自行車,設置過渡期,發放臨時號牌。未按地方規定領取臨時號牌以及過渡期滿後仍上路通行的,公安機關要嚴格依法處罰。

也就是說,國家制定標準,並給予“超標電動車”一個過渡期,而過渡期的具體時間則是由地方政府依據《意見》執導自行制定。

2018年以來,全國已有多地針對新國標的實施出臺了執行方案。

浙江省規定,對消費者已經購買或正在使用的超標電動車,實行三年使用過渡期,經公安機關備案登記,超標車輛使用期限截止到2021年12月31日

湖北武漢,超標車上牌時間延長45天,凡是在5月底前都可以上牌,有效期滿後不再辦理註冊登記。

天津地區不但將開放電動車上路,而且可以給超標車免費上牌,過渡期為3年

江西贛州臨牌期限延長75天,在2019年6月30日前向住所地的縣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申請辦理。

湖南長沙超標車上牌延長75天,過渡期4年半。超標電動車號牌(臨時通行標誌)使用期限:2023年12月31日。

回看西安,縱使在今天已經正式實施電動車新國標的前提下,西安依舊沒有給出一個合適的出臺過渡辦法。

在“源頭”方面,據媒體多次報道,西安也存在著電動車“上證難”的問題,據統計,目前西安市掛牌電動車約130萬餘輛,而無牌電動車數量或大於掛牌電動車數量,除改裝車無法上證以外,“上證難”也是無牌電動車的原因之一。

如今新國標一出,130萬輛掛牌電動車絕大部分也和無牌電動車們都成為難兄難弟,都要成為“超標電動車”。

謹慎選擇“一刀切”

懸而未決的西安版新國標執行辦法,也讓西安300萬“超標”電動車主擔心,誰也不知道哪天上班路上就被交警因為超標而攔下來。

從國家層面來講,出臺電動車新國標無可厚非,出發點就是進一步規範管理,是一項利民便民的舉措。

在城市角度,對電動車無序行駛等進行整頓是好事情,但整頓也應該從根源做起,符合地方特點的管理規範措施,可以為城市交通秩序管理提供幫助,否則會導致使用超標電動車群體更加尷尬和無助,也會讓本就負擔過重的西安公共交通一口氣添上300萬人的負擔。

西安能為300萬“超標電動車”留下多長時間?

如今的西安交通擔不起一刀切掉“超標電動車”的後果,西安需要參照全國其他省市經驗,儘快制定和出臺《西安市超標電動車過渡辦法》,設置超標車輛過渡期。

綜合西安現有交通情況和電動車保有量後,我建議西安版的《超標電動車過渡辦法》能參考一下幾點:

1、過渡時限。西安的主城區人口尚未徹底完成向周邊新區轉移,龐大的電動車主就是這樣誕生的。建議學習長沙經驗,同樣設置4年半的過渡期限。

2、臨時牌照。儘快給西安現有無牌電動車開通臨牌快掛渠道,設置3個月或半年掛牌期限,給出充足的時間過後,再展開對無牌電動車的治理,阻力將會減少很多。

同時,快遞、外賣的電動車需要獨有牌照,將其列入更嚴格的管理。

3、嚴打黑摩的。黑摩的近期又死灰復燃,嚴打黑摩的不僅提高道路安全性,對於城市形象的提升亦有幫助。

4、大力宣傳新國標電動車。嚴查超標電動車生產、銷售的同時,也要大力宣傳新國標電動車,避免讓廣大市民不知道如何購買,反被黑心商販矇騙。

5、提升公共交通。地鐵三期、地鐵三期、地鐵三期!公交系統的大數據平臺的設立很有必要,合理分配線路,多上新車都是勢在必行的舉措。前些日子共享單車的治理也要轉換思維,讓電動車主多一種交通出行方式。毋庸置疑,電動車新國標的實行,會大幅度改變西安城市交通現狀,如何引導這種劇變,西安交管部門需要快而合理的出臺相關政策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