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人合夥創業開了一家小公司,幾乎無成本投入,目前每人月入6k左右,和上班比怎麼樣?

南京一腿


我覺得挺好的,如果開的這個小公司方向上沒有什麼問題的話,投入兩人的全部精力進去也是有必要的。創業與是否具有高學歷無直接關係。

九層之臺始於壘土,當年馬雲也是四處拉投資贊助起來的,最初也只有18個人支持他;馬化騰也一樣,當年甚至困難道要50萬把QQ賣掉,最後還是通過關係找到李嘉誠,才拿到了投資。我說這些不是來說大佬的發家史,而是要告訴你一個道理。

這些所謂的互聯網巨頭也是從小公司一點一點做起來的,眼下創業的機遇這麼少,創業成功的幾率這麼低,你這個小公司兩人平分還能月入6000元的話,我覺得非常不錯。

雖然公司所有的事情有需要你們兩個人親力親為,而且還有些壓力,但我覺得真的要堅持下去。事情都是你們親自做,你們會比任何人都瞭解市場,一個企業想要長遠發展就不能脫離實際、脫離市場,雖然這樣會讓自己很累,但同時你所接觸的各個方面會讓你變得越來越優秀,積累的人脈也會越來越多,而且接觸的人與在職場接觸的是不一樣的。

雖然這樣的工作方式會讓我們承擔巨大的壓力,但這種壓力與為別人工作是兩回事,前者堅持下去可能會改變現狀;而後者哪怕堅持下去也只不過是原地踏步,我給你的建議是堅持下去,但不能盲目的堅持,月入6000可能跟工作差不多,投入的精力可能會多一些,但如果自己調整下方向,優化下自己的業務,那未來就一切皆有可能。當企業做大之後再回頭看,又會是另一番景象。


實體店老王


月入6k,目前還可以!不過我覺得反而是好事。

在我們國家處於目前的中低速發展階段,期望值不能太高,不能和以前的高歌猛進的年代相比,我們要適應這樣的經濟常態。

但是我們也不能固步自封,也不能自我限制,要尋求突破。

那我們該怎麼突破呢?我們首先得從思想上有一個認識。

有一個現實是,國內產品供大於求,很多人還是偏要買日本的馬桶蓋,是因為日本人聰明日本人腦細胞發達,所以能造出優質產品嗎?

N0!

日本人受中國文化,儒家文化的影響是很深的,日本人永遠都是中國人的小徒兒!學習了中國的優秀文化,就因為中國近百年前打了個頓,沒有好好學習先發的先進技術,沒有快速實現工業化。日本人明治維新好好學習,暫時領先了一會兒,反而蔑視咱們中國人是劣等人種,可是日本人之前的經濟成功,一直到現在,它整個發展還是以中國文化為基因的。

也就是說中國人不會比日本人差,反而中國永遠是他們的師傅。

他們擁有的所謂工匠精神,擁有那麼多的優質工業和服務產品,歸根結底是中國文化的結晶。

但是日本的優質產品也不是形成於經濟高歌猛進發展的年代,而是形成於後面經濟低速發展的時期。因為在高速發展的時候,整個企業界的都是急躁的,只知道賺錢,不會靜下心來打磨產品。

因此,我們國家目前就處於這樣一個階段,從前幾十年的粗製濫造比便宜,過渡到現階段的精耕細作比質量,比服務。

所以前文我說,收益不高,反而是好事。

讓我們靜下心來。打磨好產品,好服務,以迎接下一階段的高速增長!

還有一個問題是,不管經濟環境有多麼差,總有一部分企業能獲得高額利潤。

那麼是什麼樣的企業獲取高額利潤呢?

除了壟斷性企業,大多能夠活得更高利潤的是屬於創新型企業。

因此,著名經濟學家熊彼特說,唯有創新才是推動企業發展的力量源泉,唯有創新才是企業獲得利潤的推動力,如果沒有創新,企業只能獲得很少的管理者工資。

如上題主提出的的情況。這樣一個收入,嚴格的說他不屬於利潤,他屬於管理者工資,實際上也是拿工資的。社會上大多數企業大多數小型商業實體,都是屬於類這一類情況,實際上只是為自己打工而已。

你要想獲得利潤,必須得創新方面做出自己的突破。

那麼我們該怎麼創新呢?創新有哪些方式可以實現呢?熊彼特給出了五個方面的答案

一是創造一種新產品,或者給老產品一種新的特徵。

創造一個新產品比較難一些,但是我們來給老產品一種新的特徵。比如你是做炒菜的,那麼可不可以精選你的菜單,挖掘你的頭牌,提煉你的配角。提煉新的產品組合。

二,創造一種新的生產方式。

比如現在的包子機。炒菜機。等等就是屬於生產方式的創新。

三,採用一種新的材料。

產品更換新材料,有可能改變成本結構,有可能改變產品特徵,改變行業格局。有時候還是顛覆式的創新。比如每週美國有家公司開發的人造牛肉,因為沒有脂肪,可是有牛肉的味道,這也是有就顛覆式的一種創新方式!

四,開闢一片新市場,不管這片市場之前是否存在。

德魯克講了一個案例,說到印度賣輕型摩托賣不掉,後來發現農民把摩托車上的發動機拆下來做抽水機,搞他們的稻田,後來他們乾脆就不坐輕型摩托了,直接拿這個做抽水機,這就開發了一個新的市場。做餐廳,把下午茶做起來,就是一個新的市場。

五。建立一種新的商業組合,建立和打破一種壟斷。

比如海底撈的火鍋生態,比如說絕味鴨脖,他在全國有9000多家,今天會發展到1萬家店,他就有了中國最大的冷鏈系統。他成立一個基金,叫絕了基金,這個基金專門投資做熟食的連鎖,比如說你是做雞爪子的,是做豬耳朵的,你要去保定開一間店,沒有中央廚房,沒有冷鏈,怎麼能開得起來?要開一個城市,就要能夠養活這個城市,這是你的成本結構,你的成本有中央廚房,還要有冷鏈系統,至少要有10家、20家店才能支撐得起。但是如果是絕味投資,就可以加入絕味的冷鏈和中央廚房,因為全國有20多個工廠,他幫你加工就好了,他的車出去的時候幫你裝一箱就完了,這樣就可以建立一個新的商業組合,建立以後,建立了一種壟斷。滴滴打車就是建立一個壟斷,美團衝進去就是打破一個壟斷。有一本書叫《從零到一》,說只有壟斷才有利潤,你的東西跟別人沒法比較,要沒有可比性,你才能有定價權,有定價權,你才能有利潤。

說我們靜下心來打磨產品,打磨什麼呢?那就是投入創新和改善。

通過上述的五種方式去實現創新突破。

通過現場現物現賓館的"三觀"主義去實現細節的改善,以日日不斷之功精益求精!

我希望有一天,人們不再搶購日本人的馬桶蓋,我希望有一天,越來越多的國人以用中國貨為榮。

今時今日,各位創業的朋友們,中國產品,中國品牌全面升級的重任就在你我肩上,這是我們共同的使命。

關於上文提到的三觀主義,有興趣又太明白的朋友,可以在評論區一起互動探討。


儒商鋒哥


就你寫的而言,無成本投入,純賺6000,也算可以了,比起打工,起碼也是種積累,做老闆也好過打工的,但是深入來說,又要看你們自己,能不能長期做?每天每個月要投入多少精力打理?是否有發展前景?結合這些,問自己值不值得吧!沒有最好的,只有最適合自己的!加油


客家長樂小哥


這樣還算可以了,什麼事情都是萬事開頭難,如果還可以的話,就要堅持下來,好好的規劃一下公司的走向,因為你們之前做的時候,想想,幾乎都不用投入本錢,那還怕什麼,公司小,什麼事親力親為,久了,感覺累了,會覺得因為分工不明確,而消極怠慢,把工作分配好,想著怎麼去把公司發展壯大吧,最後順便問問,你們做什麼呢?


侗鄉阿七


零萬本投入,每個月可以分6000,還是在南京,完全可以了,相當於自己的工資,雖然累點,但是畢竟是給自己做的,堅持住。明天會更好。


風雲141022153


我們往往以為創業就比較高光,而上班就比較弱勢。其實還是要看成長的空間大小。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世界500強上班,如果能達到CEO的職位遠遠比大多數創業要有效。


螞蟻雄兵奔騰急


請問你們是搞什麼行業公司?


諦爾


祝賀你,已經很成功了,沒成本都能有收入這是很多創業者夢寐以求的,有的人投資幾十萬不賺錢,甚至虧損的比比皆是,其實創業的時候就該做好不賺錢的心理準備,起步階段不賺錢很正常,但是一定要有越做越好的成績,這樣才有信心,也才能成功


大瑜味道


我個人覺得上班只是單純按照別人給出的軌跡走,而創業是自己給自己打造方向。創業初期很苦,很累,賺的少。但是很磨練人,很螚提升自己。只要走向正軌,工資會越來越高。


我是陌陌輝


估計你說的0投入,只有智力服務類的才能達到吧,這種企業最重要的是積累客源,如果有1-2家穩定的大客戶,那麼企業成長起來是遲早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