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月嫂:這才是清洗寶寶奶瓶的正確打開方式,很多媽媽都錯了

最近幫媽收到@袋鼠媽媽的來信:“我的孩子剛滿一個月,但是我的奶水不足,婆婆幫我帶孩子覺得很感動。但是隨著相處的日子越來越多,我發現很多帶孩子的方式有很多不一樣,比如洗奶瓶的時候,婆婆只用清水涮一下,或者在洗碗的時候一起洗,我總是在婆婆洗完後偷偷再用熱水洗一遍,老公有時候會說我多慮了。到底哪種方式才是對的呢?應該注意什麼呢?”

金牌月嫂:這才是清洗寶寶奶瓶的正確打開方式,很多媽媽都錯了

對於初為人父人母的年輕人來說,寶寶是兩個人愛情的結晶,是一切幸福的源頭,是最甜蜜的負擔。老一輩和新一輩的育兒方式和觀念可能會有很多不同,但是大家的出發點都是一樣的——為了寶寶健康茁壯的成長。奶水不足有很多原因,很多寶媽會選擇好的奶粉為寶寶提供營養,但有時候會因為忙的措手不及以至於對奶瓶的清洗沒有重視。俗話說“病從口入”,寶寶的飲食衛生更值得我們注意。

金牌月嫂:這才是清洗寶寶奶瓶的正確打開方式,很多媽媽都錯了

我們總結了幾種不正確的奶瓶清洗方式,寶媽們快來做一個小小的自我檢查吧!

1、用清水洗奶瓶

清水包括涼水和暖壺裡的“熱水”,這兩種都是不好的方式。我們有時候會因為自己的直覺做出一些不正確的判斷,比如,“我們認為初生的寶寶是乾淨的,而且奶瓶一天都在用,寶寶沒喝完的奶粉很貴可以繼續衝著喝,或者清水洗掉奶粉渣,用保溫壺的水泡一下奶瓶可以起到消毒的作用。”

剛出生的寶寶免疫系統還沒有發育完全,細菌在我們的生活中無孔不入,保溫壺的水溫度不一定符合標準,有的保溫壺水會擱置很久,清理不到位。寶寶的奶瓶、玩具用高溫煮沸消毒是最常見的方式。可見,清水清洗奶瓶存在很多隱患。

2、用洗碗水洗奶瓶

有一些媽媽自己帶孩子很辛苦,常常為了節省時間會將孩子的奶瓶和家裡的碗一起洗。我們需要知道的是用完的奶瓶不及時清洗會給細菌滋生和蔓延留下可乘之機。而且,奶瓶與家人碗筷一起混著洗,會染上洗滌劑和剩飯的油漬,這對寶寶而言是並不安全的。

奶瓶清洗完還有異味的原因是什麼?

請注意檢查一下奶瓶清洗完後有沒有晾乾。這是因為潮溼的環境容易滋生細菌,有些媽媽擔心洗乾淨的奶瓶落入細菌,會立刻蓋緊奶蓋,卻忽視了奶瓶中的殘留水分。

金牌月嫂:這才是清洗寶寶奶瓶的正確打開方式,很多媽媽都錯了

那麼到底正確的奶瓶清洗流程是什麼樣子的呢?我們請教了金牌月嫂劉大姐來為我們總結示範

1、在喂完寶寶後,處理掉奶瓶中的殘留物,準備兒童專用的清洗劑和奶瓶刷,立即用高溫煮沸或者家中恆溫暖奶器進行清洗消毒。這很大程度是取決於媽媽在衝奶粉時對量的把握,最好不要讓寶寶喝剩下的奶。

2、洗乾淨的奶瓶要選擇用乾淨的工具擦乾或甩幹,不要有殘留的水分。蓋緊蓋子,防止落入灰塵。在下次使用之前,再進行清洗。

3、奶瓶、奶嘴隔一段時間就要換,而且寶寶的喝水、喝奶的奶瓶最好區分開,避免細菌滋生,交叉感染。

看了上述的步驟,媽媽們有沒有“頭大”呢?寶寶是脆弱的,在剛出生時身體發育還不完全,“不乾不淨,吃了沒病”都是不負責任的表現。寶寶的健康是我們最大的小幸運,做一個認真負責的美膩寶媽,不妨就從洗乾淨小小的奶瓶開始吧!

我是幫媽,兩個孩子的媽媽,一名高級育嬰師兼具插畫師,有關孩子教育、生理、心理、營養、日常保健與護理等方面問題,問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