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是不是更注重生理需求|我的解读《道德经》(八)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

五色,青色、黄色、赤色、白色、黑色;五音,宫、商、角、徵、羽;五味,酸、苦、甘、辛、咸。

目盲,眼花缭乱;耳聋,听觉不灵敏;口爽,味觉失灵。

圣人是不是更注重生理需求|我的解读《道德经》(八)

爽,并不是我们说的那个意思,比如大热天喝了瓶汽水解渴,感觉很爽。口爽里面的爽,并不是这个意思。这个爽跟屡试不爽的爽接近,都是出了差错的意思。

(屡试不爽的意思是,你多次实施某种方法或做法,都不会有差错!),直译过来,就是:

过度的缤纷色彩,让你眼花缭乱,你也就失去了辨别色彩的敏锐;过度的嘈杂,挺多了也会让你听觉迟钝;过度的美味吃多了,也会觉得味觉失灵。

这里我都加了限定词——过度。当然老子的原话里面貌似看不到过度的意思。也许在古代,一丁点的声色犬马就达到了五色五音五味的程度,但对于现代人来说,这都是小巫见大巫了。

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当你驰骋于狩猎场上,你沉浸入一种肆意杀戮的氛围,这种氛围让你产生了浓浓的杀机,你还不以为然,几乎到了发狂的地步;这是一种现象,就像美国大片里说的一样,当一个狙击手每天打两千发子弹的时候,也许再也不甘心于打靶子,更想拿真人试验一番,心魔让肉体做出令人发指的行为。

圣人是不是更注重生理需求|我的解读《道德经》(八)

物以稀为贵,难以得到的东西,不管是不是最好的,但都是你最想得到的。正所谓“欺不如窃,窃不如偷”就是这个道理!何况这是个难得的东西呢,所以让人偷窃的概率就大大上升!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所以圣人只为填饱肚子,并不为温饱以外的事情,所以他们去除了自己的一部分欲望,仅仅满足生存而已!

圣人就是圣人,有圣人的做派,但我只有望其项背的份儿!我不能仅仅为了温饱,还有更高层次的需求!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金字塔,貌似圣人都只停留在生理需求层次,哎,圣人的世界,谁知道呢!

圣人是不是更注重生理需求|我的解读《道德经》(八)

也许圣人经历了种种之后,又回到了原点,他们更倾向于去除生理需求之外的需求,写到这里才发现,也许以上就是段谬论,老子的世界已经完成了“自我实现”,不然我们研究他的理论干嘛啊!


就写到这里了,据说能读懂的都会关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