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男人和上海女人结婚是一种怎么样的体验?

图片说万物


我是上海本地女,小学到大学都是上海读上海工作,老公北京本地男,小学到大学都北京读北京工作,后来辞职自己创业。难得出差遇上了,然后谈恋爱结婚。婚房两边都有,逼着老公买了套复式新房,在郊区,一直被老爸老妈嫌弃住太远,目前主要住上海。

老公除了脾气大其他都好,人高工作好性格大气。三观合不合我不知道,好起来他说我灵魂伴侣,吵起来说我们三观不合😂。大学开始也谈过2,3个本地的,温柔体贴,细致入微的。但是没有深刻的爱情,貌似有了新的立马想甩了前任,最爱还是老公,我觉得最深刻的理由是大方,谈恋爱开始就是买买买,包,笔记本,羽绒服,大衣,裙子,说可以接受女生合理的虚荣,说她妈鞋也很多,这差不多能抵消掉他脾气不好,吵起来闹分手的臭毛病。

他一直说我性格独立应该思维也独立,为何上海女的认为男的花钱是应该的。事实上我工作也可以,婚前也供了一套市区小房子,但是不妨碍我就喜欢男的花钱。所有节日都要过,要买礼物,买了就开心。

我家典型上海家庭,我爸做菜做饭,我妈一辈子不会做饭,他爸坐沙发看报纸,他妈把菜端到手里,反正他也不太干活。不服,硬凑,愣是把牛脾气磨成温柔体贴,为了他学会烧菜,过年做了一桌菜,我爸都不信,说都没吃过我烧的菜。

今年过年去北京过,婆婆很友好也没让我烧菜,吃完了老公去洗碗,我去厨房陪了一下。也没说几句就往我手里塞了个一万红包,让我过年自己花。心情很愉快。

个人觉得上海女生对外地人没有任何看不起,但是要大方,本地男小气一样会被嫌弃。


candy糖糖0


也许我孤陋寡闻,身边鲜见上海女嫁外地男,却多见外地女嫁上海男。

我一朋友,9岁丧母。他老爸高级工程师,早年落实政策,分了一套一室一厅的工房,爸爸继母爷爷奶奶住老公寓,20岁的他搬到新房子单过。

没多久,认识了一个苏北海安的妹子,一个怀春一个风流,只有呵呵了。妹子做营业员,做推销,钱不多,一心一意;小哥哥书香门第,有点公子味道,有点花花草草,但没到胡天海地。

妹子不怕,大家聚在一起时,她凶凶地说,没有人能抢我这个老婆的位置!

我们哄然大笑,小哥哥也抿嘴偷笑,一起举杯,啤酒沁心。

时间流淌,朋友的爷爷奶奶去世,继母去世,爸爸也老了。他们带着一个小男孩,搬回老公寓,和老爸住一起。

老公寓有90平米吧,继母也留下一套小房子,爷爷奶奶留下很多老古董,光一个小小的白玉杯子,估价就30万。

他爸爸很多年前,单位配买的几万原始股上市,几万陡然变成了百多万;再把多余的两套房子租出去,月入近万。妹子接过了家里的经济大权,小妈妈自己省吃俭用,心思全部放在三个男人身上,照顾老爸,关心老公,带好儿子。在我们朋友的眼里,她俨然是个上海专职顾家小女人,一点没有违和感,不像苏北女。

转眼九年,小男孩的毛笔字写得超好,让我们这些叔辈都汗颜,虎头虎脑地弹一手好钢琴,活泼健康。再过一年,小妈妈户籍就可以迁入上海,将来享受上海不菲的退休金待遇。

结局出乎意料,去年夏天,小妈妈走了~半夜猝死,心脏骤停,再也没有博跳。偏巧那晚,小男孩胆小作嗲,搂着爸爸陪睡。

我朋友9岁妈妈去世,小男孩9岁妈妈也走了。冥冥之中,是定数还是轮回,或是情深缘浅?

如果,算着是非曲直,各地习性,斤斤计较,还是不要异地嫁娶为好。彼此接受,彼此同心,去异求同,时髦话‘‘’相向而行‘’,融入当地人情世故,才会有好结果,好姻缘。

生活体验,自己知道,适履脚知。

(以此文纪念逝者,纪念静好的岁月)



钢的花


上海对口援建我们单位,这两年接触了不少上海人。其中有一个跟我是老乡,聊的比较多。他是外省考入上海的公务员,娶了个上海姑娘,小日子过得满惬意的。

和上海人聊天,永远也绕不开房子、房价。他们表面上很“羡慕”我们这些西北人,感觉我们每月工资在本地能买1、2平米的房子,而在上海他们过万的工资,连一个卫生间都买不起。但我这个老乡就比较幸运,她媳妇家上海本地人,有2套房子。他呢一工作在家里的帮助下,又买了一套房子,目前虽然在还房贷中,但小日子过得却是相当不错,没有什么压力。

听上海援疆领导聊起过,如果两口子都是公务员,靠自己努力买房,在退休时,刚好还完贷款,才能真正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

见过的上海男人,感觉他们都比较会过日子。会在我们面前抽中华,也能在菜市场跟小贩砍价。并且上海男人,大部分都会做饭,还能烧的一手好菜。

上海本地人骨子里有种骄傲,感觉上海是国际化的大都市,在第一批上海援疆干部里很明显。说话叫我们本地人感觉就是有点“飘”。也许我们是小地方待久了,也知道上海,但是对他们与生俱来的那种骄傲,实在是对我们起不了太大的作用,后来也就慢慢散掉了。

其他行业里没接触过,也不太了解。

上海女,没遇到过,应该是各有千秋吧!


欢迎分享,你遇到不一样的上海人!


噗通扑通Q


上海妹子好啊,大环境背景在哪里摆着呢!人为素质也高,上海姑娘就没听过负面报道,可见上海姑娘人品怎样了。

我是山东临沂,这边也有娶上海媳妇的,最经典的就是老公有病去世后,这上海妹子把要倒闭的厂子救活了。如今生意兴隆越做越大,他开的路虎还是上海牌照!一个女人能做到这样不得不佩服你她。其中吃了多少苦只有他自己知道吧!

上海人在大家印象中很多都是从电视上了解的,女的知书达礼,永远的旗袍美人,男的小肚鸡肠斤斤计较,能动口绝不动手。其实没那么不堪,大爷大妈们都是苦日子过来的,买东西当然要讨价还价,毕竟钱不是大风刮来的。生活中不斤斤计较怎么能攒下钱呢,毕竟上海物价很高的。

最后回答下这个问题最后部分,要不要放弃!一个男人还是山东男人就因为怕去见丈母娘就要放弃这段感情。。。。你可以放弃了,不用去见丈母娘了,那位姑娘如果你看到我写的这些,记住不要跟这样的男人,你不会幸福的。一个没有勇气,没有主见,没有担当的男人你跟他没有幸福!



伴夏de温柔


认识个东北人过去在浙江做销售的后来因为业务需要和一个上海企业合作就经常来回跑,后来认识了上海企业里的副总的女儿,就这样谈恋爱结婚,东北人不怎么富裕家里条件很普通,刚谈恋爱时还是地下的,后来那个副总的女人觉得这样不是事就回家明说了,当时女孩子的父母是反对的,因为觉得门不当户不对的,可是女儿索信去了浙江和这个销售同居了,最后父母觉得这个东北人还不错对她女儿好就同意了,结婚了是和父母分开住的,我那东北朋友说本来住一块可是不习惯,他觉得压抑的很,有时候丈母娘还唠叨在东北他早腔她了,可是有老婆在就忍住了,最后他实在不行就和老婆说分开住,老婆也同意毕竟大家习惯不一样,反正他说和老婆一起还行不怎么吵架而且还很默契,可是和老婆家里人处不来,也许他就是个普通员工吧,怎么都搭不上话感觉。


漂泊的女人2


我是湖北人,在东北长大,因工作困惑和第一次婚姻不幸,独闯上海工作,48岁那年认识了现在的上海老公,相处一年再婚嫁给他,一晃也快10年了。上海男人真是很好,什么都会做,真的很省心。日子过得非常惬意。如果不是遇上上海男人我会不再嫁人。但有一点,不能提钱喝房子,反正我也不缺钱和房子,所以日子过得一直安心


平方粘粘


上海文化和山东文化差别还是挺大的,方言不同,各种风俗也不尽相同,尤其在婚姻嫁娶方面,有着天壤之别。说白了就是地理隔离导致了不同地区的文化隔离。山东虽然是经济大省,但与上海相比还是有一段距离的,上海金融过于强大,礼金方面绝对不是一般人能够负担得起的,车房也是重中之重,外地人要想顺理成章的娶到上海姑娘,除了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外,还要有过人的才华,才华就是自身的附加值,你个人的能力能让她们心服口服,她们才会考虑。风俗差异太大了,通货就是有房有车有钱,外加有才华。在彼此都不太了解的情况下,通货条件必不可少,少一样都会增加结婚成功的难度。其他的阻力无非就是方言不同,婚前婚后礼仪不同父母双方意见很难达成一致,这也会造成阻碍。所以如果说这个山东小伙能力足够强,是完全可以跟上海朋友交往的,如果他暂时没房没车没存款,但是却有一个令人羡慕的好岗位,是一只潜力股,也是没问题的。阻力挺大,但不是没机会,只要你能力够大。


谭老师聊八卦


上海的丈母娘是天下一绝,闻名天下!用一个什么字概括最合适?只能由上海女婿自己体会!能把上海丈母娘侍候好的女婿也是绝品!


高帅独缺富


我不会同意我女儿找外地人的


兰色太平洋1


我外地人,上海两套房。谈了两个上海女友,他们的条件都比我好很多,家里房子多,条件也不错。后面还是分了,不太合适,很多小的细节还是区别蛮大的,还有一个原因,害怕取了就成上门女婿了。没什么话语权,一切听老婆的,或者老婆家人的,我也不忍心委屈自己。所以想想还是找个和我一样的外地人,彼此更容易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