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李世民立李恪為太子的話,唐王朝的命運將會怎樣呢?

長安之客


李恪作為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子,得寵愛子,幾次被唐太宗提到了立儲的關節上,原本大有可能繼承帝位的,但對他而言,終究是夢一場。李恪的一生,是悲情的,若不是皇子,或許李世民傳個家業給他,也沒什麼關係,但皇位只有一個,愛子終究不是嫡子,更何況,李恪的身上,有著唐王朝接受不了的楊氏血統。



李恪的母親楊氏,是隋煬帝楊廣的女兒,他雖然是李世民的兒子,但也是楊廣的外孫。可命運喜歡開玩笑,讓李恪生的聰明伶俐,深得李世民喜愛。李世民長子李承乾和次子魏王李泰都是嫡出,不過才華比起李恪,都相差不少。他們兄弟年幼時,或許看不出什麼,但年長之後,李承乾的儲君做的可就吃力了,不過沒關係,他有好的母家,舅舅長孫無忌更是開國功臣,如果一直安於本分,李世民不忍心廢他。



然而李承乾最終沒有忍,雖然沒有落到身首異處的下場,但太子之位沒了。李世民這個時候又想到李恪,但礙於朝臣反對,立了當時尚且年幼的皇九子李治為太子,目的很簡單,嫡出的李治生性寬厚,將來會善待兄弟姐妹們的。雖然唐太宗給了李恪美夢,沒有兌現,但也給他封王授官,領著肥差。



李恪很有才能,如果唐朝給他,那麼一定可以發揚傳承貞觀之治帶來的盛世,唐王朝在他手上,不至於傳不了幾代,但未必會比李治傳的久。雖然李治寵愛武則天,讓李唐遭遇浩劫,三代而亡,但最終還是回到了李治子女手上,肥水不流外人田,讓唐朝在浩劫之後,繼承的幾代皇帝,勵精圖治,保留了勢力。福耶禍耶,難以說的清。李恪最後的下場並不好,被長孫無忌誣陷至死,直到神龍元年,才被平反昭雪。


翻出歷史那一頁


假如李世民立李恪為太子的話,唐王朝的命運將會怎樣呢?

  • 李恪這麼像李世民,為什麼沒有當上太子,甚至登基稱帝?

這個,首先要說一下李世民。李世民雖然不能算是篡位,但也是通過政變,然後掌權,才當上的皇帝。但是,看看李世民的母親是誰?李世民的母親,就是李淵的皇后,稱為竇皇后。而這個竇皇后為李淵生了四個兒子,就是李建成,李世民,然後李玄霸,李元吉,只有這四個兒子才是李淵的嫡子。

雖然在現代人眼中,這個嫡庶好像有點分不清楚,但是,在古代,這個嫡庶之分是特別的重要的,意味著家產繼承權。而在皇室,就更為重要了,這就是皇位的繼承權啊。

看看李世民挑選的幾個太子都什麼人,李承乾,李泰還有唐高宗李治。這三個人的母親,就是著名的長孫皇后,也就是說他們三個人也是也是嫡子。而李恪的母親,雖然身份非常的尊貴,是隋煬帝的女兒,也就是隋朝的公主。但是隋朝滅亡以後,這個身份自然就沒有用了,並且還可能得到很多大臣的記恨,隋煬帝可是住非常的招人恨的。

所以雄才偉略的唐太宗李世民,也不免受到這個嫡庶之分的影響,所以,李恪就光榮的落選了。

那麼,如果李恪登基稱帝會對唐朝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 首先李恪如果登基稱帝,不會像唐高宗李治一樣,非常順利的完成權力交接。

李世民確定李恪為自己的接班人的時候,肯定就會有一大批的大臣,跳出來反對。並且,李世民如果真的下定決心的話,肯定會有一批大臣遭到清理,這裡面當然會包括唐高宗李治的舅舅長孫無忌。

李世民死後,李恪的登基,也不會這麼順利。李恪的那些兄弟,包括唐高宗李治,肯定也會跳出來反對,甚至說可能會發生政變、流血犧牲。

當然,有李世民的支持,這些都不會威脅到李恪的統治。

  • 其次,李恪如果登基稱帝,在執政期間,肯定會非常的勤勉,成為一代明君。

根據上面我所說的嫡庶之分,其實李恪如果真的登基稱帝的話,也是屬於那種得位不正的皇帝。所以,為了防止後人對他口誅筆伐,也是為了得到一個明軍的名聲。李恪在執政期間,肯定會拿出十二萬分的努力,將大唐發揚光大。同理,大家可以參照李世民,在執政期間為了得到一個明君的形象,可以說忍得特別的辛苦。

就算是限於李恪的個人才能,不會將大唐發展的有多麼好。但是,肯定不會像唐高宗李治一樣,因為皇位得來的太容易,而不知道珍惜,所以放鬆自我,肆意妄為。

  • 最後,如果李恪登基稱帝,肯定就沒有武則天稱帝的什麼事兒了。

在李世民死後,李世民的那些妃子,沒有兒女的,都被髮配到長安的感業寺,當尼姑。武則天,就是因為在唐太宗李世民病重期間,就和當時的太子,唐高宗李治勾勾搭搭。才能,在當了尼姑以後,被唐高宗李治撈出來,重新入宮,並且在後來一步步崛起。

如果,當時的太子換成李恪,就算是武則天再怎麼漂亮,再怎麼誘人,李恪也是絕對不會放棄皇位的誘惑,而選擇跟武則天勾搭搭,留下自己的致命汙點。

武則天就只能在長安的感業寺當一輩子尼姑了。

李恪能夠在唐高宗李治登基以後,還能夠憑藉自己的努力,在朝堂上,走上高位,肯定是有很高的才能的。如果換了李恪來當皇帝,唐朝不敢說有怎樣的發展壯大,但是一個勤勤懇懇的李恪,肯定會比唐高宗李治強。

  • 只可惜,在這唐朝命運的轉折點,一代明君,唐太宗李世民也有被世俗觀念影響,糊塗的時候。

我是春秋百曉生,和大家共同分享不一樣的歷史人物。想了解歷史人物,學習歷史知識的可以關注我,感謝大家支持。


歷史公元


李恪不一定會比李治強多少,但至少李治幹過的一件大蠢事,李恪不會去做或者做不到,這個事情不是武則天。

李治的最大錯誤

唐高宗李治的最大錯誤是打破了唐王朝皇權與臣權的平衡,從此之後唐王朝的文官士大夫階層再也不能對皇帝產生實質性的約束,皇帝真正變成一言而決的國家主宰。這是唐王朝所有重大歷史問題產生的根源,包括藩鎮、安史之亂、宦官亂政等等。

至於武則天篡唐,不過是這個錯誤的一個小小的贈品,武則天能當上皇帝,所有權力仍然來自李治和其他唐朝皇帝。

只有皇帝權力不受任何約束,才會有唐朝皇帝前仆後繼的去吃藥成仙;

只有皇帝權力不受任何約束,才會有李林甫等權臣借皇帝的信任大興冤獄;

只有皇帝權力不受任何約束,才會有唐朝皇帝“大功之後,逸欲易生”或者晚年怠政;

只有皇帝權力不受任何約束,才會輕易改變大唐百年軍事體制而設立節度使藩鎮;

只有皇帝權力不受任何約束,才會讓安祿山這樣的胡人邊將做大;

只有皇帝權力不受任何約束,才會有宦官能夠決定新皇繼位並執掌大唐禁軍。

自從唐高宗李治開始,先借長孫無忌清掃了一批人,又清算了長孫無忌,把權力全部掌握在自己手中,並在病重後原封不動的把全部權力交給了敗家娘們武則天。也就是說,曾經貞觀年間大唐的行政權力的執掌體系、大唐的國家戰略建議體系和國家戰略決策研究機構——文官體系,只保留了最基本的行政功能,而制約和勸諫皇帝這個最重要作用已經不存在了。

(李治)

李恪的先天缺陷決定了他不能大權獨攬

對於李世民來說,立李治為太子還是立李恪為太子,無非是一念之差。立李治,是李世民對長孫皇后的感情起決定性作用;立李恪,是李世民作為一個優秀帝王的理智在起作用。只要李世民下了決心,無論是誰都能平平安安當上皇帝,當年李治繼位時,是李世民遺命程咬金(程知節)率領大軍駐守長安數月之久,而老程只聽李世民的話,無論他保護的對象是歷史上的李治還是我們假設的李恪。甚至李世民為了給李恪掃平障礙,提前弄死長孫無忌都有可能。所以,李恪繼位當皇帝不必有任何擔心;

而李恪的前隋血統,決定了他必須非常小心的不犯任何錯誤,否則會招來大唐開國功臣以及隋朝叛臣等一批人反對。那麼他在履行皇帝職責的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按李世民的辦法去做,他越像李世民,反對的聲音就會越小。

而李世民最大的特點,其一是重大國策決定之前經過充分的討論,長孫無忌、房玄齡、魏徵等人是真正能夠和李世民深入探討國策的重量級人物;第二是強調選拔任用人才,像馬周等人是從平民百姓中提拔起來的名臣。

當時房玄齡、魏徵、李靖等人已經去世,最有權勢的大臣只有長孫無忌和李績,只要李恪不像李治那樣賦予長孫無忌過多權力以鞏固皇位、清除異己,長孫無忌就當不了權臣。而不斷提拔新人補充上來,恰好在朝中形成新舊制約和平衡。

李恪輕易動不了長孫無忌,一是沒理由,二是會造成非常壞的政治影響;長孫無忌也威脅不到李恪,因為長孫雖然是百官第一人,但不掌握軍權。這就形成了一個新的動態平衡:

李恪為了穩固地位,在國事上積極主動,並選拔任用優秀新人分長孫無忌的權勢;

長孫無忌要體現價值,既要對李恪的冒進行為進行約束,又要在其他國事上表現出智慧和持重,不給李恪藉口削弱自己的權力。

於是,一種相對完美的君臣關係就在雙方的不信任之間建立起來,按長孫無忌的壽命,至少這種關係會維持十年以上。而一旦這種方式被制度化,大唐王朝在向好的方向發展就成為必然,至少會比歷史上走得更穩健。

用數學和工程的思維方式去解讀歷史,妄圖以古喻今。理工男讀歷史,歡迎關注和討論。


理工男讀歷史


很多人覺得李治弱,中國歷史上,敢娶小媽的皇帝有幾個?敢立小媽為皇后的有誰?能活著鬥垮權臣的皇帝有幾人?能打下唐朝最大的疆域面積,能造成隋煬帝、太宗數十年不能完成的任務,滅高句麗,打服突厥。西部疆域越過沙漠和高山,佔有半個中亞。

其他不說,光憑他敢娶武則天,並立她為後這點,就可以標榜史冊了,只是這個被寫成了他的汙點,說他無能才丟失權柄,

實際上呢?多少皇帝裝作昏庸,讓后妃、太監、酷吏“為非作歹”,排除異己,然後奪權成功的?

所以,覺得李治弱,是一種誤解,他可能是扮豬吃老虎,大智若愚。

至於吳王李恪,後世覺得他厲害,也只是李世民:“吳王恪英果類我。”罷了,在諸侯王裡,他跟李道宗都是非常強勢的人,只是都被褚遂良和長孫無忌殺了,

即使李恪做了太子,並且沒跟李世民產生矛盾,他跟長孫無忌、褚遂良的矛盾也是不可調和的。

這時候,為了讓他能順利繼位,是不是提前除掉長孫無忌、褚遂良呢?不然,他真能爬上皇位?

退一步說,他順利繼位了,並且除掉長孫無忌褚遂良等人了,其他的大大小小門閥士族呢?為了加強皇權,是不是得加強后妃權力,提拔外戚勢力?

李治的選擇可能不是最好的,但絕談不上什麼錯,武則天是篡權了,但是武則天是女人,權力還是會回到李氏子孫手裡,如果不用武則天,可能就是外戚篡位,改朝換代了。

他可以不用武則天,也會用其他的后妃、外戚勢力,誰敢說,獲得權力的后妃,會比武則天本分?

吳王李恪做了皇帝,他的選擇也絕不會比李治高明多少,劉邦、漢文帝、漢景帝、漢武帝、漢宣帝、劉秀、李世民、李顯、李隆基無一例外的選擇用外戚,加強后妃勢力,真的是他們傻?還是別無選擇?

李恪做了皇帝,也會這樣做,結果有太大區別嗎?

唐朝隨後的走向基本還是會出現盛世,然後內亂、藩鎮割據,安史之亂、藩鎮割據也不是哪個皇帝昏庸造成的,而是沒有選擇的選擇。

所以,李恪做皇帝,跟李治做皇帝,並沒有太大形象,他們能改變的,只是小事,而不是大勢。

就是長江你怎麼改道,改變他的走勢,你也改變不了他東流到海的決心。


南朝四百八十寺


李恪是個文武兼備的人才,如果繼承帝位,他肯定不會滿足於太宗皇帝留下的基業,我們有理由相信大唐的疆域會更加遼闊,大唐的聲威會更加遠播。

如果李恪繼位,以長孫無忌為首的關隴集團會更早的走向衰落,庶族地主階層會更早登上歷史舞臺,如此,大唐盛世也會更早的到來。

另外,當朝皇帝身兼聖人可汗(隋文帝)和天可汗(唐太宗)的血脈與傳承,那些四夷八荒的邊緣地區君主們誰不望風歸順?那些前朝遺老遺少們誰不俯首稱臣?

試想一下,之前的大唐已經令後人心馳神往,要是如此的大唐呈現在你面前,你該怎樣去表達自己的情懷與感慨?





靖遠0204


李恪如果冊立為太子,可能造成空前絕後的巨大政治災難。

第一,違背了嫡生子繼承製度。自從禹傳子家天下,尤其是周朝時期建立了嫡子繼承製,成為漢人建立的封建皇權法統傳承的歷史慣例。李治的母親文德皇后,出生於關隴世家的長孫家族,從北魏到唐朝擁有豐厚的政治背景。一旦廢嫡立庶和廢長立幼,可能造成巨大的政治風險。

第二,李恪的出身影響奪嫡行為。李恪的母親楊妃,據說是隋明帝楊廣的女兒,屬於亡國之後。唐朝初期的文臣武將,都是跟隨高祖李淵和太宗李世民父子『造反起家』的,通過暴力革命推翻了隋王朝的統治。一旦隋煬帝的外孫繼承大寶,會不會在年輕貌美的母親唆使下,血腥清算功臣子弟,從而引發天下大亂和三世亡國的危險。

第三,李恪的尚武影響奪嫡行為。李恪為人英武果敢,性格和太宗皇帝頗為相似。唐朝初期需要休養生息,與民更始,必須施行符合黃老思想的文治方略,有效治療隋末十八路煙塵造成的戰爭創傷,大力恢復和發展農業經濟、養育增殖人口和恢復文化氣息。一旦遇見尚武的皇帝,窮兵黷武,勢必重蹈隋朝滅亡的悲劇。

第四,李恪鬥不過長孫無忌的。知子莫若父,知臣莫若君。唐太宗對於吳王李恪和太尉長孫無忌的政治道行、資源儲備、關係基礎和心機手段,擁有十分深刻的觀察、認知和平衡。即使大位傳給了吳王李恪,長孫無忌同樣帶領身後的關隴世家,推翻吳王李恪而擁戴晉王李治,如同西漢的霍光廢除昌邑王劉賀一樣,毫不留情。

最後,歷史沒有假設,太宗不是智障。讓李治承繼大統,肯定經過深思熟慮,儘管內心帶有巨大的遺憾和無奈。畢竟,好多事情不是始終左右和完全駕馭的。即便他是天下萬民、五湖四海和千秋萬代深情景仰的千古一帝。


親愛de猛獸


說到吳王李恪,很多人會立馬聯想到電視劇中那些偶像明星演繹的文韜武略的身姿,然而翻遍史書,能夠找到的關於李恪的“政績”唯有劣跡斑斑:

1、李恪改封吳王之前被罷官斥責——《大唐故恪墓誌銘並序》:(貞觀)七年,還授都督齊淄青莒萊密七州諸軍事齊州刺史。居魯衛之親,任侯伯之重,春秋鼎盛,血氣漸剛,傅相懷賜罷之憂,宰司申切責之旨。……天爵彌厚,逸情轉縱,逞騖豊淩踐稼穡,扼青兕於雲澤,褫文豹於平林。大馬悠悠,掩旬彌晦。主相之奏,屢閒於丹陛;士師之請,頻造於青蒲。

2、李恪改封吳王后而權萬紀到任其長史之前被譴責——《冊府元龜◎宮臣部·正直》:權萬紀為西韓州刺史。會吳王恪以驕縱被譴,拜萬紀為長史。萬紀厲其抗直,恪遂折節從之。

3、權萬紀到任李恪長史之後的安州——《唐會要卷第六十一御史臺中彈劾》:貞觀十一年。吳王恪好畋獵。損居人田苗。侍御史柳範奏彈之。《新唐書列傳第三十七 王韓蘇薛王柳馮蔣》:(柳)範,貞觀中為侍御史,時吳王恪好田獵,範彈治之。《資治通鑑》:貞觀十一年十月,安州都督吳王恪數出畋獵,頗損居人;侍御史柳範奏彈之。丁丑,恪坐免官,削戶三百。

4、權萬紀到任李恪長史之後的安州——《新唐書·李恪列傳》:坐與乳媼子博簺,罷都督,削封戶三百。

這幾件可都不是什麼好事,不是李恪因為表現不好被唐太宗斥責,就是因為打獵踩壞了老百姓的莊稼而被朝官彈劾,並被罷免了都督的頭銜,還削去食邑300戶;或者是與乳母的兒子賭博,再次被罷免都督的官職以及削戶300(當時親王實封只有800戶)。

僅僅因為一點小錯就導致都督的頭銜多次被摘,李恪這樣的遭遇在當時的諸皇子中堪稱是絕無僅有的一個——就連後來被賜死的李佑,好歹在貞觀十七年謀反前還保住了都督的頭銜。而李恪原本身為都督的時候,可以督安隋溫沔復五州軍事,但被貶為刺史後,就只能管轄安州這麼一塊地方了。

從貞觀十二年起,李恪在安州刺史一職上一待就是十一年,即便是唐太宗去世後,李恪也只是被唐高宗任命為了梁州刺史。別的皇子都是風風光光地管理著好幾州的封地,唯獨李恪只能守著安州這一塊封地度日如年,這樣的懲罰對於李恪來說,不可謂是不重。

如此一來就很令人費解了:為什麼身為大唐的一介吳王,李恪的所作所為不僅根本無法體現他的“英果”之處,反而如此的令人失望?

不要以為李恪的品行如此惡劣是因為勝利者篡改了史書,想想與李恪同時代的漢王李元昌也是失敗者,歷史上項羽、曹植、司馬攸等等都是失敗者,為什麼別的失敗者都能有才華橫溢的史實流傳後世,李恪卻徒有史官的溢美之詞而再無具體事蹟可言?所以這與勝利者的史書無關,而是史官可以出於對武則天稱帝的痛恨以及對李恪本人遭遇的同情而溢美一下李恪,但仍無法掩蓋李恪沒有真材實料的史實。

事實上李恪在大唐王朝就是一個普通的皇子,只不過是近年來的一些電視劇與小說將歷史篡改戲說得太厲害了,以至於誤導了很大一部分觀眾,以為李恪是唐太宗最心愛的兒子唐朝最賢明的皇子。但凡願意認真讀一讀正史的,可以看看史書上所記載的吳王李恪的生平是什麼樣,以及唐太宗是如何寵愛李承乾、李泰、李治這三個兒子的。

首先根據史書的記載,李恪最遲貞觀7年便去了封地,而與李恪同齡的李泰不僅不“之國”,唐太宗甚至還想過讓其“入居武德殿”,最後還是被魏徵力諫勸止。李治更是自長孫皇后去世後就一直由唐太宗親自撫養,甚至在被封為太子後,仍讓唐太宗不惜公然違反禮制也要繼續留在身邊,這便導致了褚遂良劉洎等人分別在貞觀18年、20年相繼上疏懇請皇帝不要留太子在身邊一味溺愛,放其回東宮。

其次貞觀7年李恪赴任齊州都督時,唐太宗對李恪說:“父子之情,豈不欲常相見耶?但家國事殊,須出作藩屏。”可見讓諸王之藩是因為“家國事殊”,更是為了絕諸皇子的“覬覦之心”。但這一番冠冕堂皇的話,實際上更適合身為太子同母弟的李泰而不是庶出的李恪,畢竟作為太子同母弟,李泰對儲位的威脅才是最大的。然而唐太宗在“家國事殊”面前卻出於私心,不僅不讓李泰之藩,甚至還想讓他搬進武德殿居住;李治就更不用說了,唐太宗一直將這個兒子親自帶在身邊撫養,絕口不提之藩的事,貞觀16年甚至乾脆直接讓他上朝參政了,卻偏偏將沒什麼威脅的李恪打發到封地上去。

再者貞觀12年唐太宗給李恪寫的這封信,若只注意到“汝方違膝下,悽戀何已,欲遺汝珍玩,恐益驕奢”這麼一句,自然會覺得其間是飽含了父子之情,然而此信的題目卻是《誡吳王恪書》。誡者,告誡、警告之意,齊王李祐在封地上屢屢犯錯時,唐太宗也曾寫信“誥誡之”。所以這封信也不是什麼訴說離別後的思念之情的,而是唐太宗寫信來警告李恪要老老實實地待在自己的封地,不要再胡作非為了。

而且就在唐太對李恪說“欲遺汝珍玩,恐益驕奢”——以避免李恪變得驕奢為由而不肯多給他財物,結果在面對李承乾與李泰時,唐太宗卻又是截然相反的態度。唐太宗賞賜李泰時不僅“賜泰物萬段”,每個月給李泰的東西甚至“有逾於皇太子”,對李承乾更是乾脆直接取消了他出用庫物的限制。

至於唐太宗會如何在書信中表達自己的愛子之情,不妨看一看唐太宗出征高句麗時給李治寫的一封信,簡直堪稱是小肉麻。但是比起對李恪的嚴厲告誡,或許唐太宗給李治的這封信才更似尋常間的父子之情吧。

《兩度帖》原文:兩度得大內書,不見奴表,耶耶忌欲恆死,少時間忽得奴手書,報娘子患,憂惶一時頓解,欲似死而更生,今日已後,但頭風發,信便即報。耶耶若少有疾患,即一一具報。今得遼東消息,錄狀送,憶奴欲死,不知何計使還,具。耶耶,敕。

譯文:兩次收到大內送來的文書,卻還不見稚奴你的書信。爸爸我擔心的要死。剛才忽然得到稚奴你的親筆手書,說娘子生病了,我的擔心害怕頓時消失了,就好像死而復生一樣。從今以後,只要你的頭風病發作,就立刻寫信告訴我。爸爸我如果生病,也會一一寫信告訴你。今天得到遼東(戰場)消息,抄錄一份給你。想稚奴你想得要死,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回去,要說的就這些。爸爸,敕。

最後,便是為很多人所津津樂道的唐太宗欲立吳王李恪為太子這件事了,甚至有人聲稱,如果唐太宗不喜歡李恪的話又怎麼會要立他為太子?那麼我們不妨來看一看,唐太宗為什麼會突然想到要改立李恪為太子。

貞觀17年,唐太宗立了李治後過了大半年的時間,覺得這個小兒子只有15歲,一直養在自己的身邊沒有經過什麼歷練,作為帝國未來的繼承人還不夠強大有力,擔憂他無法很好地駕馭朝政,畢竟“國賴長君”。於是唐太宗便想到了換儲一事,而當時的李恪可以說是唯一適合的人選,因為看看除了李恪之外的其他幾位皇子:

第二子李寬,早夭第四子李泰,奪嫡被貶第五子李佑,貞觀十七年謀反被誅第六子李愔,被唐太宗痛罵為禽獸不如第七子李惲,好斂財,被有司彈劾第八子李貞,僅比李治大一歲第十子李慎,年紀比李治還要小

下面更加年幼的李囂、李簡、李福等人不是早夭,就是年紀太小。在這樣的情況下,除了比李治大了近9歲的李恪,唐太宗還有別的選擇嗎?

唐太宗欲立李恪歸根究底就是因為除了李恪外,別的年長一些的皇子不是因為奪嫡被貶、被殺,就是實在是扶不起的阿斗,李恪儘管也曾因為踩莊稼和賭博這些小事被連續貶官和削戶過多次,但除了李恪外,唐太宗已經別無選擇。

不過很顯然,唐太宗欲立李恪這個想法並沒有經過深思熟慮,而是一時衝動下的心血來潮之念。因為如果唐太宗真的考慮清楚了要改立李恪,或者是吃了秤砣鐵了心要換儲了,那麼長孫無忌是絕對沒有“密爭之”的機會的,更不可能只憑他一家之言便一錘定音。畢竟這天下是姓李的,不是姓長孫的。貞觀十七年時的長孫無忌雖然位極正一品的司徒,但就唐朝的政府系統而言,司徒位高卻只是個虛職。在根本沒有實權的情況下,長孫無忌又如何把持得了朝政?此時的魏徵固然已死,但房玄齡李靖這些大臣仍然健在,唐太宗也正值壯年手握兵權,怎麼可能任由一個既無實權又無兵權的長孫無忌操縱朝政?

何況廢立太子是國家大事不是兒戲,唐太宗若是下定了決心要換太子,肯定會把這件事拿到朝上廷議,再不濟也要找幾個心腹大臣一起來商量商量,就像當初要立李治一樣,“與長孫無忌、房玄齡、李績等計議”,而不會只跟最不可能贊同的長孫無忌一個人商量,甚至被長孫無忌反駁後就此立刻作罷。

而從正史中對改立李恪這件事一筆帶過的記敘來看,很明顯唐太宗只是一時心血來潮,突然間有了這麼一個想法,然後對長孫無忌露了個口風,長孫無忌反對,唐太宗想明白了自然也就徹底打消這個念頭了。更不要說什麼長孫無忌反對立李恪是因為他不是自己的外甥,事實上真正介意李恪不是嫡子的並不是長孫無忌,而是唐太宗本人。畢竟一旦改立庶子出身的李恪,李承乾、李泰、李治這三個嫡子的未來就很難有所保證了,這一點唐太宗顯然比長孫無忌更為擔心,因為當初唐太宗立李治的目的就是為了可以保全李承乾、李泰、李治這三個心愛的兒子:

“泰立,承乾、晉王皆不存;晉王立,泰共承乾可無恙也。”(《舊唐書·太宗諸子列傳》)

唐太宗改立太子時,一直都是在嫡出的李泰與李治之間搖擺不定,決定立李治也是因為李治性情仁厚,就是做了皇帝也不會對自己的兩個親兄弟不利。而在這期間,唐太宗自始至終都沒有想到過還有庶出但年長的李恪可以考慮,李恪在唐太宗的心中地位究竟如何可見一斑了。因為李恪若是在唐太宗的心中還算是有些分量的話,唐太宗在改立太子的時候絕對會首先想到他,而不是等到一切都塵埃落定後又過了大半年的時間,才發現原來還有這麼一個庶長子可以考慮,而且還只是曇花一現的想法。

至於說什麼李恪遠離京城和朝中大臣沒有交情,自然不會有人願意保舉他做太子。事實上朝中大臣的意願怎樣並不重要,關鍵仍在於唐太宗自己的態度如何。看看李治就能知道,李治這個太子可謂是唐太宗一手扶持上去的。為了冊立李治,唐太宗甚至不惜拔劍欲在大臣面前自盡;在正式立了李治為太子後,唐太宗又傾力打造了一個強大可靠的東宮班底以輔佐太子。

“己丑,加司徒、趙國公長孫無忌太子太師,司空、梁國公房玄齡太子太傅;特進、宋國公蕭瑀太子太保,兵部尚書、英國公李績為太子詹事,仍同中書門下三品。”(《舊唐書·太宗本紀》)“又以左衛大將軍李大亮領右衛率,前詹事于志寧、中書侍郎馬周為左庶子,吏部侍郎蘇勖、中書舍人高季輔為右庶子,刑部侍郎張行成為少詹事,諫議大夫褚遂良為賓客。”(《資治通鑑》)

同時,唐太宗知道李治一直久居深宮缺少歷練,便開始加強對他處理政務能力的培養,時常把他帶在自己的身邊言傳身教。

“太宗每視朝,常令在側,觀決庶政,或令參議,太宗數稱善。”(《舊唐書·高宗本紀》)“貞觀十八年,太宗謂侍臣曰:‘古有胎教世子,朕則不暇。但近自建立太子,遇物必有誨諭。’”(《貞觀政要》)

所以唐太宗若真的有意改立李恪為太子的話,完全可以把改立李治時的舉動照搬過來,而不只是口頭上提那麼一提,被否決後既不見有過失落後悔的時候,更不曾見對李恪這個改立未果的兒子有什麼內疚之情,甚至欲立李恪未果後沒過兩天,唐太宗就因為李治長子李忠的出生而舉行了盛大的筵席,不僅在宴會上高興地“酒酣起舞”“盡日而罷”,還一反皇孫只能封郡王的制度,破例將李忠冊封為了親王——完全將李恪的事情拋之腦後。反觀劉邦欲立趙王如意失敗後,為戚姬母子的未來安全得不到保障愁得長吁短嘆,甚至“心不樂,悲歌”,不僅特意讓周昌去做如意的相國,而且一聽說樊噲要在自己百年之後誅殺戚姬母子,當即下令要陳平等人去殺了樊噲。

而同樣提名未果的李恪不僅沒有得到唐太宗的任何保護措施,反而被唐太宗嚴厲地告誡了一通:“你若是不遵紀守法,西漢的燕王劉旦就是你的下場,就算你是我兒子我也救不了你!”雖然有人認為這是唐太宗在“保護”李恪,要他小心謹慎一些,但李恪作為親王,他的性命並不掌握在自己手裡而是掌握在皇帝手裡,光是告誡李恪自己謹言慎行是沒有用的,只有讓未來的皇帝李治知道要善待李恪才能達到保護李恪的目的。

也正因為明白這樣的道理,所以漢高祖劉邦臨終前特地留了封手詔給太子劉盈,要他日後一定要照顧好他曾經欲立未果的趙王如意;唐太宗在立李治為太子時也反覆強調過立李治的原因是為了能同時保住李承乾、李泰、李治這三個兒子。而唐太宗既然能想到要為李承乾、李泰、李治的日後安危做打算,又為什麼沒為李恪日後的安危做出同樣的安排呢?李恪若是能在唐太宗的心中稍微有點分量,都不至於遭此待遇。

至於李恪不能當上皇帝是因為具有前朝血統的說法更是無稽之談,李恪的兩朝血統並不是什麼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之事,早在南北朝時就有許多兩朝一脈的皇位繼承人,比如後趙石虎的太子石世,生母就是前趙的安定公主;比如北周閔帝宇文覺的生母就是北魏馮翊公主。就連隋煬帝楊廣的太子楊昭也是兩朝一脈——楊昭的生母蕭皇后,即西梁孝明帝蕭巋的女兒。

再說如果前朝血統真的是問題,是忌諱,那唐太宗為何在明知李恪具有隋朝血統的情況下,還想立其為太子?長孫無忌又為什麼不用這麼好的理由來反對唐太宗立李恪呢?就像唐玄宗欲立武惠妃為後,大臣首先就用武家與李唐皇室有仇為由勸阻唐玄宗,而李恪這裡卻壓根沒人提及所謂的血統這一點。所以李恪與儲位無緣,和他的生母楊妃是隋煬帝的女兒根本沒有任何的關係,而是因為李恪與楊妃均不得寵於唐太宗的緣故。

通觀李恪的生平,也根本看不出他有什麼文功武治的政績。《舊唐書》中對李承乾的治國才能好歹還有一句“太宗居諒暗,庶政皆令聽斷,頗識大體”的介紹,對李泰至少還能知道他“少善屬文”,也的確編修了一部《括地誌》,其他庶出的皇子中,也有因為處理地方政務出色而被當地百姓稱讚的。

然而關於李恪卻只知其有文武才,相當籠統的一句讚美之詞,至於具體有什麼雄才偉略的事蹟可以展現其賢能的,史書中便再無一字了。就連李恪的“善騎射”也不過是身為關隴軍事貴族最基本的素養而已,在唐朝這個連後宮才人都能陪帝王騎射的朝代裡,李恪的“善騎射”卻根本沒有絲毫的軍功或突出的事蹟可以證明。

李恪所謂的文才更是如此,就連李唐皇室成員中最常見的書法特長都毫無記載,而同樣因謀反被誅的漢王李元昌,卻能夠以書法、繪畫、射獵著稱於各部史書。

《冊府元龜》:“唐漢王元昌,高帝子,性警悟,有勇力,工騎射,頗涉文史,兼能隸書。”《唐朝名畫錄》:“漢王元昌善畫馬,筆蹤妙絕,後無人見。畫鷹鶻、雉兔見在人間,佳手降嘆矣。”《法書要錄》:“漢王童年,自得書意。夙承羲、獻,守法不二。”《歷代名畫記》:“天人之姿,博綜伎藝,頗得風韻。自然超舉,碣館深崇,遺蹟罕見。在上品二閻之上。”

一位專研經典名著,擅長音樂,繪畫精妙,射獵如神的多才多藝的俊美皇子便栩栩如生地在後人心目挺拔起來,相比之下,李恪的才華無論是在史書還是墓誌銘上,都沒有分毫體現。

別說什麼李恪無才是因為勝利者篡改了史書,想想李元昌也是失敗者,曹植、司馬攸等等都是失敗者,為什麼別的失敗者都能有才華橫溢的史實流傳後世,李恪卻徒有史官的溢美之詞而再無具體事蹟可言?所以這與勝利者的史書無關,而是史官可以出於對武則天稱帝的痛恨以及對李恪本人遭遇的同情而溢美一下李恪,但仍無法掩蓋李恪沒有真材實料的史實。

所以若是僅憑唐太宗心血來潮之下的“欲立吳王恪”,以及立儲這種環境下的一句“英果類己”(在立太子這種情況下,不說“類己”難道要說這個兒子“不類己”?),便要斷定李恪之賢,顯然是不成立的。

何況《舊唐書》中是“太宗常稱其類己”,《唐會要》記載為“太宗嘗稱其類己”,可見這裡的常是通假字,通嘗,意思是唐太宗曾經說過李恪類己,而不是經常說李恪類己——如果唐太宗經常說李恪類己卻又不給他任何保護措施,那麼此舉根本不是在愛李恪而是在害李恪。

唐高宗永徽四年,年輕的新皇李治為了震懾宗室中那群輩分高而又蠢蠢欲動的皇叔皇兄,特地挑了兩個大頭出來殺雞儆猴。而這兩個不幸撞上槍口的,一個是唐高祖的庶長子李元景,一個就是唐太宗的庶長子李恪。

李元景是死有餘辜,因為高陽公主等人試圖謀反就是為了擁立他登基;而李恪可以算得上是被無辜牽連的,因為李恪既不是被擁立的對象,也沒有參與謀反。只不過因為李恪身為唐太宗的庶長子,這樣的輩分在宗室中僅次於皇叔李元景,再加上唐太宗臨終前只一心叮囑大臣們要保護好長孫無忌,對李恪這個曾經提名未果的庶長子卻沒有任何的保護措施,李恪這才悲劇了。

唐高宗登基後,曾將宗室中輩分最高的李元景和李恪二人同時加封為三公——李元景為司徒,李恪為司空,然後為了永絕後患,在高陽公主、房遺愛等人謀反事洩後趁機借題發揮,將這叔侄二人一網打盡。當然,也有人認為想要除掉李元景、李恪的是長孫無忌,而不是唐高宗,但事實上通觀整件事的始末,就可知唐高宗才是真正的主使者。

《冊府元龜》上就記載了這樣一個細節,唐高宗曾召見房遺愛,並問他:“你身為皇親國戚,為什麼要謀反?”房遺愛則回答道:“我的行為罪該萬死,但請陛下看在我告發了吳王李恪的份上饒恕我一命。”唐高宗聞言便直接回了一句:“你現在才告發李恪,不是太晚了嗎?”

甚至就在李恪等人被賜死後沒過幾天,唐高宗就在觀德殿裡將這幫謀逆之人的財物分成五垛陳列出來,令諸位親王大臣們舉行射禮,然後又將剛空出來的司徒、司空的頭銜分別封給了徐王李元禮(李元景、李恪死後李唐宗室中輩分最高者)與功臣李績,以此給宗室立威。

不過李恪雖然是冤死,史官也稱其是“海內冤之”,看似評價很高,但實際上所謂的“海內冤之”不過是史官的慣用語言罷了。比如格輔元、劉晏被殺都是“海內冤之”,比如盧崇道父子被杖斃也是“四海冤之”,比如崔寧被縊殺後“中外稱其冤”,再比如安思順兄弟被誅更是“天下冤之”,又比如李林甫被構陷同樣是“天下以為冤”。而且當時的人真的認為李恪是冤枉的嗎?我們可以來看看唐人在提及此事時是怎樣的態度。

睦州刺史夏侯絢的墓誌在提及永徽四年的謀反案時就明確寫道“荊吳構逆”,認為荊王李元景與吳王李恪都是大逆不道的謀反,這樣的態度與史官所說的“海內冤之”完全截然相反。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夏侯絢的身份,夏侯絢曾是蜀王李愔的長史,而李愔不是別人,正是李恪的同母弟弟,李恪謀反被殺後,李愔也因此被廢為庶人。所以按照夏侯絢這樣的身份,在提及頂頭上司的胞兄被誣陷謀反時理應是為之喊冤,而不是直言他就是“構逆”。連原本最該為李恪喊冤的人都認為李恪就是謀反,當時能有多少人認為李恪是冤枉的可想而知。

而且雖然有後世的史官拼命地為李恪掙同情分,又是說他“地親望高,中外所向”,又是說他的死“以絕眾望,海內冤之”,但就史實而言卻並非如此。

李恪曾在安州一地擔任了十多年的最高行政長官,結果就在李恪被誣陷謀反後,且不說同樣出身安州的許圉師與郝處俊這兩位朝中重臣對此是未發一言;也不說安州境內著名的富商彭志筠,明明富有到都能夠為朝廷的軍隊捐助大量的絹布了,卻沒想到要為自己“海內冤之”的父母官上表求情或出資減罪;單說事過境遷多少年後,朝中根本沒有一人想過要請求皇帝將李恪被流放的兒子和幽禁的女兒給赦免了。

從民間地方到朝廷中央,都不見有人為這位“中外所向”“海內冤之”的吳王求過什麼情,更沒有人打著李恪的名號揭竿而起——就在李恪被殺的這一年,民間有位陳碩貞起義,卻壓根提都沒提要為冤死的吳王李恪復仇;而章懷太子李賢死後,徐敬業舉兵時就特地打出了李賢的旗號。

李恪死後過了7年,顯慶五年時,唐高宗想要顯示一下皇恩浩蕩,於是追封了當年謀反案的幾個主謀,其中就包括李恪。雖然追封的只是從一品的鬱林郡王,比原先正一品親王降了整整兩個檔次,但好歹也算是有個爵位可以留給兒孫了。只不過李恪死後,他的4個兒子被流放嶺南,女兒被幽禁獻陵,所以繼承李恪香火和鬱林縣侯一爵的,是與之毫無關係的河間郡王李孝恭的孫子李榮。

直到又過了24年,光宅元年的時候,李恪的長子李千里遇到武則天的大赦終於能夠重返京城,正好這時李榮因罪被貶,而李唐宗室諸王中德高望重的都被殺得差不多了,只有李千里因為無才無德氣量狹小性情急躁,又多次進獻吉祥的物品才得以免於禍患,所以李千里作為李恪的長子這才撈到了機會繼承回這個從三品的鬱林縣侯。

等到李唐王室復辟後,唐中宗在神龍年間大肆追封這些宗室時,只贈了一個司空的頭銜給李恪,然後改葬一下就完事了,並沒有將他陪葬昭陵。至於李恪是否恢復了正一品親王爵位,《舊唐書》沒有記載,《新唐書》同樣沒有記載,而且因為李元景等人均有“復官爵”的明確記載,唯獨李恪卻完全無此一提,因此歐陽修在《新唐書》中提到李恪時,只稱其為“鬱林王恪”,而不是“吳王恪”。

所以儘管電視劇裡竭力塑造了一個文武雙全的賢王形象,但史實證明,歷史上的李恪不過是唐朝眾多具有悲情色彩的普通皇子之一。


晨光說史


拋開李恪的能力不說,李恪立為太子,有兩大致命傷:

1、非嫡出。古代皇位繼承遵照“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傳統的規則不是皇帝隨心所欲可以改變的,不然也不會出現中國第一個白痴皇帝晉惠帝司馬衷,一句“何不食肉糜”,流芳百世。輕易打破傳統的皇太子儲立制度,皇子野心勃勃,外戚、大臣各找山頭,國家很容易陷入內鬥紛爭,以致亡國。

2、前朝餘孽。這個說法可能過重了,但李恪作為唐太宗李世民與隋煬帝之女楊妃的兒子,自出生就有了前朝皇室的烙印,只能作為吉祥物,安定團結隋朝勳貴遺老,難以被造反起家的新貴族所接納(害怕即位清算,畢竟打斷骨頭連接筋),無外戚作為藩籬,內無朝堂之臣輔助,獨木難支,即使成為太子順利登位,頂多也是一個傀儡皇帝,朝不保夕。

可以預見,除非李世民下死手,清空朝堂,不然立李恪為太子,只會是一時起意,難以持久。奪儲失敗,李恪的生命會提前結束,李治的皇帝之路會曲折但一定會走到終點。


月亮之上有愛


如果立李恪為太子,並登基為皇帝的話,還有武則天什麼事呢?那李治和武則天生的孩子們還會出現嗎?唐朝會存在多久,不曉得,至少武則天當不了皇帝(當然也不排除是別的女人當皇帝),李隆基及其後代也不會存在,哈哈😄這才是真正的改變了歷史!

而且李恪比起李承乾、李泰、李治這三個長孫皇后所生的孩子,都要聰明許多,也比這些人更好!一旦登基才是新的血脈!


魯舍盾



如果李世民立李恪為太子。李世民死後,李恪即位,大唐王朝的命運會怎麼樣?

李恪即位後,絕大部分文臣武將皆反對。蟄伏的前隋遺孤支持李恪。群臣皆擁立長孫皇后所出的李治為太子。大唐爆發內戰。

可能性有三:

一是最好的結局。幾個月內戰就結束。大唐後來走向鼎盛。

二是內戰經歷十年才結束。大唐由盛轉衰。

三是長期內戰,無法分出勝負。國家分解。突厥大肆入侵。重現五胡亂華。炎黃子孫成為兩腳羊。

總之,李世民不立李恪為太子。而是立李治為太子。是明智的。唐高宗李治時期,是華夏政權疆域最廣,國力最強的時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