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了36年的皇帝,曾被太監扔進糞坑,登基後卻成了千古一帝

傻了36年的皇帝,曾被太監扔進糞坑,登基後卻成了千古一帝

他是扮豬食老虎的最成功的典型,他騙的全天下的人都相信他是傻子,包括他的侄兒唐敬宗和唐文宗。常常把他當我個笑話來取樂,當唐武宗病危,宦官馬元贄覺的自己需要一個傀儡,並在繼承者候選人中選擇了平常被他們嘲弄的傻子李忱,認為好欺負、好控制。就這樣李忱在裝瘋賣傻之中,被人當傻子推上了皇位,史稱:唐宣宗李忱

唐宣宗李忱,他原名是李怡,是唐憲宗的兒子,被封為光王,因為是宮女所生,一直不受待見,面對唐朝複雜的宮廷鬥爭,年輕的李忱選擇了裝瘋賣傻來躲避牽連(對於年輕的他來說,能夠活下去就很好了)。在皇室,大臣眼中儼然成了一個傻子,成為大家嘲笑、愚弄的對象,而李怡一傻就是36年。

傻了36年的皇帝,曾被太監扔進糞坑,登基後卻成了千古一帝

唐宣宗李忱

不過唐宣宗即位後的行為卻讓所有人大跌眼鏡,並沒有像他的擁護者所想的那樣成為他們的傀儡,他先是將宰相李德裕拿下,結束了長達幾十年的牛李黨爭,然後打擊宦官,對朝政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一度扭轉了唐朝衰敗的局面。

直到此時,所有人才明白,原來李忱是裝瘋賣傻幾十年,為的是躲過別人對他的敵意謀殺。等到一日翻身,他便大展宏圖。真的是應驗了那句話:“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

李忱勤於政事,孜孜求治,喜讀《貞觀政要》。他在位期間,整頓吏治,並限制皇親和宦官,將死於甘露之變中除鄭注、李訓之外的百官全部昭雪。對外關係上,擊敗吐蕃、收復河湟,安定塞北、平定安南。尤其是收復河湟,這是安史之亂後,唐對吐蕃的重大軍事勝利之一。

李忱在位時期是唐朝繼會昌中興以後又一段安定繁榮的時期,歷史上把這一時期稱之為“大中之治”。李忱性格明察沉斷,用法無私,從諫如流,重惜官賞,恭謹節儉,惠愛民物,所以直至唐亡,百姓仍思詠他,稱其為“小太宗”。李忱寫的一手好詩,《全唐詩》錄有其詩六首.

大中十三年(859年)八月,李忱因服長生藥中毒,於大明宮駕崩,享年五十歲,在位十三年。諡號聖武獻文孝皇帝,廟號宣宗,葬於貞陵。後加諡元聖至明成武獻文睿智章仁神聰懿道大孝皇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