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和张郃

《三国演义》是我们村庄的流行读物,村庄里凡是识字的人,不论老少,都看过这本书。

那些年里,村庄里没有电,当然也没有电视,每到夜晚,人们就自发聚集在一起,夏天聚集在打麦场,凉凉的夜风吹着,天上的星星闪着,一条繁星密布的银河横跨了整个天空,人们坐在星空下交谈着,谈论最多的,就是《三国演义》。冬天聚集在土地庙,点一堆篝火,火焰摇曳不定,照耀得土地爷的塑像忽明忽暗,远处,有不知名的野兽发出几声嚎叫,穿插进了人们的交谈中,人们交谈最多的,依然是《三国演义》。

关羽和张郃

村庄里的人熟悉《三国演义》中的人物,胜过熟悉自家的亲戚。就连村子里不识字的老太太,也会说这样的歇后语:曹操碰上蒋干——倒霉透顶;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刘备摔孩子——刁买人心……孩子犯了错,父亲边打边说:”我看你越来越像董卓了,翻了天了。“母亲在一边说:”司马昭那么坏,也没见他爹司马懿打过,你把娃打死算逑。“

上初一的那一年,我用交学费剩下的钱,买了一套《三国演义》,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定价2.3元,上下两本。因为这套书,我成了村庄里的风云人物,村子里的人排队向我借阅,有人为了先看,偷偷向我行贿,给我两个核桃,一个苹果。那时候的苹果很小,绿色的,叫小国光。红富士和秦冠那时候都还没有栽种。

因为我系统读完了《三国演义》,村庄里凡是系统讨论三国的时候,都少不了我。双方意见争执不下的时候,就说:”你问小三子去,你听小三子怎么说。“我在我们家族这一辈人中排行老三,村子里的人都叫我小三子。

我的话常常在村子里谈论《三国演义》的时候,起着一锤定音的作用,因为我能够随口说出这套书中上百个人物的名字,能够背诵每一章的目录。那时候的记忆力特别好,一大段文字,看两三遍就记住了。

关羽和张郃

但是,也有例外,有人把我的意见不当意见,把我的观点不当观点,比如德才叔。

德才叔解放前上过私塾,粗通文墨,能够大段背诵:”人之初,性本善……“还懂得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遇到有人给他说是非,他就说:”静坐常思自己过,闲谈莫论他人非。“遇到和人有了纠纷,他就说:”千里捎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只是不见秦始皇。“那时候的每个乡村都会有这样一两个人,他们被认为是乡村里的智者,地位比较高。

有天晚上,我们在打麦场聊三国,话题说到了三国时期哪个武将最厉害。同仓叔说是关羽,大家齐声附和。突然,远处麦秸垛下传来一个声音:”是张郃。“

大家循声望去,看到说这话的是德才叔。

同仓叔不屑一顾地说:”张郃算什么,张郃只是袁绍的第三员战将,他的前面还有颜良、文丑。颜良、文丑还都照样被关羽斩杀了。“

德才叔说:”非也非也,关羽武功并不在颜良之上。徐晃在颜良手下仅能走二十个回合,而徐晃后来击败了关羽,何来关羽武功高过颜良。“

关羽是同仓叔最崇拜的人,他听到有人诋毁关羽,一下子急了,他喊道:”你放屁。“

德才叔不紧不慢地说道:”君子以理服人,何为口出粗言?“

同仓叔用求助的眼光望着我,我点点头,说道:”徐晃确实击败过关羽。“

德才叔脸露喜色。

同仓叔不知道该怎么应对,他梗着脖子说道:”关羽明明是最厉害的,他就是最厉害的。“他又用求助的眼睛看着我。

我说:”徐晃打败关羽,那时候关羽手臂负伤,算不得数。关羽确实是三国时期最厉害的。“

村子里的人,基本上都受罗贯中的影响,凡是刘备这边的人,都认为是好人;凡是曹操那边的人,都认为会坏人。现在,德才叔说坏人里的张郃是最厉害的,大家都不答应,于是纷纷帮着同仓叔说话。

德才叔说:”关羽匹夫之勇耳,孔明初来,竟争风吃醋;马超初降,竟要去比拼。荆州如此险要之地,就丢与他人,致使兴复汉室大计毁于一旦。此人,何谈三国第一名将。“

同仓叔听到这样说,立即站起身来,怒道:”关羽就是三国第一名将,你想要怎样?“

德才叔也不甘示弱,回敬道:”你想要怎样?“

关羽和张郃

众人看到两人剑拔弩张,想要规劝,突然同仓叔一个虎跳,一拳打在了德才叔的胸脯上。德才叔踢了一脚,踢在同仓叔的肚子上。

两人还要继续扭打,众人赶上前分开了。

同仓叔喊道:”我今后再搭理你,就不是人。“

德才叔也喊道:”我今后再搭理你,也不是人。“

因为争执三国第一名将,两人变成冤家。此后,在村道上相遇,谁也不看谁一眼。

半年后,德才叔的娘去世了,要入土下葬。入土下葬的时候,要有八个人抬着木轿,从家里一直抬到坟茔前。

同仓叔报名抬轿。

村子里有人说同仓叔:”你和人家不言语,人家他娘死了,你干啥要去抬轿?“

同仓叔说:”我不看他的面,我看他娘的面。有一年我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他娘送给我两张玉米面饼子,救了我。人不能忘本。“

同仓叔和七个小伙把木轿抬到了坟茔前,按照 俗,孝子就要给抬木轿的人送来烟酒,以示感谢。在乡下,如果当家人死了没人抬轿,那被认为是最大的耻辱。

德才叔和同仓叔不言语,就让儿子把烟酒送过去,每人一包烟,每人一瓶酒。德才叔的儿子说:”不给同仓送了,他是你的仇人。“

德才叔打了儿子一个耳光:”放你娘的屁,那是咱家恩人,将你婆抬到地里者,皆为咱家恩人。“

一年后,同仓叔的老大要娶媳妇了。

娶媳妇那天,全村人都会行门户,有钱的给个一元两元,没钱的给个两毛五毛。到了晚上,新郎官带着新媳妇一家家请行了门户的人,行门户的人嘴上说不去了不去了,而两只脚已经下了炕,在地上找鞋穿。

乡下人难得有场热闹,娶媳妇坐席图的就是热闹。另外,那时候的人难得吃片肉,娶媳妇的席面肯定少不了肉。

德才叔行了五元钱的门户,但是他不去坐席。那时候的五元钱不得了,相当于现在的500元钱。

他不但不去,还不让娃去,他说:”你同仓叔家日子过得清苦,怎可去他家大吃大喝?“

同仓叔家的老大去了两趟,都没有叫来德才叔。回去给他爹一说,同仓叔就唆使他老婆来叫。他老婆来到同仓叔家,却发现门上挂着铁锁。

同仓叔对儿子说:”你德才叔是正人君子。“

关羽和张郃

但是,两人还是不说话。

转眼到了这年夏天,距离我们村七八里的和家楼村放电影。和家楼是个大村子,同仓叔家的女子嫁到了和家楼,和家楼村这晚要放电影。

那时候看一场电影实在不容易,所以远近亲戚都会通知到,看一场露天电影,就是一次亲戚团聚的盛会。同仓叔家的女子这天有事,走不开,就站在村口,对出村的人说:”看到我爹村子里的人,就稍话让我爹来看电影。“

那人在村外的道路上遇到德才叔,就把这句话捎过来:”稍话给你村的同仓,他女子叫他看电影。“

德才叔回到村子里,在村道上碰见同仓叔,就头别过一边说道:”你家女子邀你去看电影。“

同仓叔的头别过另一边,说道:”知道了,你也去吧,叫娃给你端凳子占座位。“

德才叔说:”好的,我就不去了,让娃娃们去。“

这天晚上,在和家楼村,同仓叔家一大家子和德才叔家的孩子坐成一排,兴高采烈地看完电影。电影散场后,同仓叔的女子家炸油糕招待亲家,德才叔家的孩子也吃了个肚儿圆。

两人关系都到了这种程度,就差一层窗户纸,生产队饲养员是个爽快人,他说他来捅破这层窗户纸。

夏天的这个晚上,人们又坐在了打麦场上,饲养员唆使同仓叔主动说话。同仓叔红着脸说:”德才哥,那会的事,都是我不对。“

德才叔说:”这不是谁对不对的问题,这是尊重历史的问题,我们要用唯物论的观点来看历史,三国第一名将就是张郃,此乃不二人选。

关羽和张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