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消失的门环与铺首


在我国古代建筑中,铺首与门环是过去大门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件,人们把衔着门环镶扣在大门底座上的物件称为铺首。

与现在的门把手作用大至相同,门环不仅有着极强的装饰作用,而且在关门时便于人们使门闭合,而开门时用门环敲打铺而发出清脆的声音,能起到现代门铃的作用,可谓是一物多用。

在古代,门环的制作、色彩、材料等都是有严格的等级规定,不是可以随意制作和使用的。如明史记载:"亲王府四城正门以丹漆金钉铜环;公王府大门绿油铜环;百官第中公侯门用金漆兽面锡环;一二品官门绿油兽面锡环;三至五品官门黑油锡环;六至九品官门黑油铁环……"

所以,我们在民间看到过去许多豪宅老门都是黑漆或无漆的铁制门环。

但用的相对较多的还是龙的儿子——椒图,传说因其性好闭,厌生人,故就把它置在门上用其来看家护院。

在山西晋中、晋南一带,有用狮、虎等动物头部及一些吉祥图案做铺首,这即有威严之势,又有避邪之说。当然也有说"兽"与"寿"音同,兽头配合如意纹则有"寿如人意"之意。

这种门环以圆形铁片一分为二,钉在两扇关合的门缝正中央,铁片上或镂空雕着或阴刻着各种吉祥图案和文字。

而有的人家会在门环下铺一花瓶,花瓶内插有牡丹,则象征平安富贵,而铺首则为莲子,象征着连生贵子或多子之意。

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门的建筑形式及材料都已发生改变,所以这种有个性的门环与铺首也会渐渐消失。

在这里提醒我们摄影爱好者,如有机会和条件,遇到这些不同形式的门环时,还是把它们拍下来,这是很有价值的。

非常漂亮的门环与门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