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研制,被誉为“亚洲第一炮”高达80吨的后座力

在陆地战场上有这样一个兵种对战局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这个兵种就是炮兵,而炮兵手里的武器就是各式各样的炮,比如说野战炮,高射炮,火箭炮等等,在影视剧中,经常可以看到意大利炮的镜头,一门炮就几乎决定了战场的走势,在中国历史上有一门自主研制的火炮巨大威力,超远射程被誉为“亚洲第一炮”它就是FGT-203毫米牵引火炮 。

中国研制,被誉为“亚洲第一炮”高达80吨的后座力

FGT-203毫米牵引火炮从1988年6月开始进行研制直到1991年底,FGT-203毫米牵引火炮研制告一段落,但是为后来研发155毫米火炮和大口径远程火箭炮系统,打下了经验基础。

中国研制,被誉为“亚洲第一炮”高达80吨的后座力

从1988年6月到1991年10月期间,203mm牵引炮系统分四个阶段总共进行了八轮靶场射击试验,实际射弹总计235发。1988年6月随着摸底炮一声炮响,中国在与国外联合研制中首开记录的响了203mm火炮的第一炮。在当时的环境下,中国研制的FGT-203毫米牵引火炮,无论是炮管口径,还是射程,以及进度,都是世界领先的,口径高达203毫米,最大射速每分钟二发,持续射速每分钟一发。该火炮使用101公斤重的炮弹,光后坐力就高达80多吨,威力十分的惊人。

中国研制,被誉为“亚洲第一炮”高达80吨的后座力

相比同期美国的M110系列中射程29.1公里以及俄罗斯的2S7射程47.5公里同类型火炮, FGT-203毫米牵引火炮最大射程在发射底凹弹高达40公里,发射底排弹更是达到了50公里,在当时,被世界赋予“亚洲第一炮”的称号。最后由于各种原因限制,203mm火炮的研发工作令人惋惜地在1991年底终止。

中国研制,被誉为“亚洲第一炮”高达80吨的后座力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现代战争环境的改变,火炮的发展更多的形成自行化、自动化、信息化,能随着战场的变化进行快速机动或者调整,能集侦察、识别、指挥、打击、评估后效融为一体,FGT-203毫米牵引火炮未能进入量产列装部队还是比较惋惜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