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發脾氣也許是想試探家長的“底線”在哪裡;媽媽千萬別大意

孩子發脾氣也許是想試探家長的“底線”在哪裡;媽媽千萬別大意

圖片源自圖蟲創意

昨天晚上和大寶一起興趣班結束回到家,已經差不多8點半了。我有些疲憊、有些累,就靜靜地坐在沙發上,想讓自己休息一會兒。

小寶聽到我們回來的動靜,從姥姥姥爺屋子裡一路飛奔出來,直接投入我的懷裡:“媽媽,媽媽你回來了!我可想你了!”小嘴巴甜甜的和我打著招呼,還不忘撅起小嘴親我一口。

小寶的可愛模樣,還真是讓我的疲倦感消失了一些。順手抱起他,讓他坐在我的腿上,忍不住親了又親。

姑娘也從自己房間裡出來,告訴我作業寫完了、英文會背了、詩詞打過卡了、古箏也彈過了……真是乖孩子一個啊!

既然如此,一大一小兩個孩子很自然的開始玩在一起,大寶也開始自覺地去寫作業。我靠在沙發上,一邊隨意的翻書,一邊感受著這一派歲月靜好的溫馨場景,真好!

孩子發脾氣也許是想試探家長的“底線”在哪裡;媽媽千萬別大意

圖片源自圖蟲創意

姑娘很會和小寶玩,又是過家家、又是奔跑追逐、又是藏貓貓……還用地墊做出一個“人工泥坑”,完全滿足這兩天看《小豬佩奇》上了癮的小寶天天嚷著要去“蹦泥坑”的需求。

滿屋都是他們兩個的笑聲,清脆喜悅,讓人跟著心生歡喜。

轉眼間,時間已經到了9點半,我對玩的正嗨的小寶和姑娘說,再玩10分鐘,就都要準備睡覺了。

姑娘點頭答應,開始收拾滿地的玩具。

小寶卻不幹了,眼淚汪汪的跑到我面前:“媽媽,我不想睡覺,不想睡覺啊!”

我抱起他:“不睡覺做什麼呢?”

“我要和姐姐玩!”小寶指著姑娘,“不要姐姐收玩具,我要和姐姐繼續玩玩具!”

我點點頭:“你還有10分鐘的時間和姐姐玩啊!去吧,幫姐姐一起把玩具送回自己的家裡休息,好不好?他們也要睡覺了!”

小寶把小腦袋搖的,可以讓我清晰的看見他小臉蛋上的肉肉都在震動:“我不,我就要和姐姐玩,我不去睡覺!也不讓玩具睡覺!也不讓姐姐睡覺!”隨之是越來越大的聲音和越來越紅的臉蛋——表示他生氣了!

孩子發脾氣也許是想試探家長的“底線”在哪裡;媽媽千萬別大意

圖片源自圖蟲創意

我看著依舊膩在我懷裡的他,稍微用力的抱了抱他,然後再揉揉他的小腦袋,輕聲但堅定地說:“我們明天再繼續玩吧,今天晚上已經好晚了。寶寶要睡覺覺,姐姐、哥哥也還要上學呢!”

“不!”小寶開始發出憤怒的“怒吼”:“我——就——要——和——姐姐——玩!”嚷得臉紅脖子粗。

我靜靜的看著他,沒有說話。

他繼續:“我——就——要——和——姐姐——玩!”

然後忽然從我懷裡跳下去,拉著姑娘的衣服;“姐姐不許收玩具!”

姑娘看看他,說:“姐姐好睏啊,要去睡覺了。你也睡覺吧,我們明天再玩!”

“不要、不要、不要!!!”小寶開始“撒潑”式往地上趴,邊趴邊嚷嚷:“氣死我了!氣死我了!我就要玩啊!就要玩啊!”

我好奇怪他這樣的做法從何而來,至少我和他在一起的所有時間,從沒有身邊人如此這般賣力“表演”過。

姥姥被小寶折騰出啦的動靜驚動了,也從屋子裡出來,看著小寶的架勢不由說:“我們小寶最乖了,今天公園裡的那個小哥哥這樣做,是不是他媽媽揍了他一頓?我們小寶才不要這樣呢!”

我頓時明白,這是“現學現賣”啊!

小寶卻因為姥姥出來,而更覺得有了“靠山”,嚷嚷的更厲害了:“我就要玩,不要睡覺!我都說過了,我——不——要——睡——覺!不——要——睡——覺!你們沒有聽到嗎?嗯?”

他最後的那一聲帶著聲調、帶著無盡譴責情感的“嗯”,本欲是表達自己的極其憤怒之情,卻成功的把我們都逗笑了!

但是我們的笑,卻讓他更加憤怒啦!伸手拽過姐姐剛剛放好的玩具,扔到了地上。然後氣哼哼、帶著挑釁的目光看著我。

孩子發脾氣也許是想試探家長的“底線”在哪裡;媽媽千萬別大意

圖片源自圖蟲創意

看著不足3歲的他,一瞬間從可愛小天使化身成為“小惡魔”的模樣,我雖然還沒有說話,但腦子中轉過千百種的想法。

我是應該“以暴制暴”,還是應該“以柔克剛”?我是應該給他繼續講道理,還是應該用其他方式“誘惑”他一下,亦或是簡單粗暴的把他抱到床上而直接解決問題?……

不管怎樣,我知道他的挑釁,不過是想激怒我看我會如何反應罷了,但我真的還沒有到被他惹怒的地步,而且理智告訴我應該和他“共情”一下的。

我伸手抱過氣哼哼的小寶,小寶立即警惕的看著我,肢體語言也展現出一種排斥的距離感。

我說:“媽媽知道你特別想和姐姐玩,是不是?”

他亮晶晶的眼睛看著我,身體略微放軟,點點頭。

“那我們和哥哥姐姐比賽刷牙,好不好?”我開始試圖轉化話題。

“不好!”小寶立即表示拒絕,小小的身體再次呈現出排斥狀,但聲音倒沒有再次提高。

“我們比賽完刷牙,還要比賽洗臉、洗腳丫呢!看誰的牙齒、腳丫和小臉蛋是又白又幹淨的!”一邊說一邊給站在一邊“看熱鬧”的大寶和姑娘使眼色。

他們兩個接受到我的信息,立即配合行動起來:“好啊好啊,我們比賽!”

哥哥姐姐的熱情打動了小寶,他們一起開開心心的去“比賽”了;矛盾順利化解。

孩子發脾氣也許是想試探家長的“底線”在哪裡;媽媽千萬別大意

圖片源自圖蟲創意

其實孩子偶爾發發脾氣,不過是在試探家長的“底線”在哪裡。

若是簡單的“以暴制暴”,倒是最容易解決問題。畢竟小孩子和大人“槓”上,總歸是小孩子最終會屈服於大人。

但是我們能夠“以暴制暴”多久呢?等到孩子越來越大,也會越來越不屈服於家長的“拳頭與嘶吼”所產生的“威力”,除卻“鬥爭重重”,矛盾也是越來越大罷了。另外,以暴制暴對於尚是年齡幼小的孩子來講,也會讓他內心深處恐懼感滋生,沒有安全感的孩子很難尋找到幸福感。

若是直接“屈服或滿足”於孩子的無理取鬧,也能夠解決當下的問題。畢竟孩子目標實現了,也就歡天喜地的安分了。

但是我們能夠“屈服或滿足”多久呢?當孩子的“胃口”越來越大,當他發現通過哭鬧、撒潑等一系列手段可以達成目標時,當我們因為現實的關係不能夠滿足孩子的需求時,所有的家庭問題、教育問題都會呈上水面,且無解。

面對幼小的孩子,最好的解決方法莫過於“共情”和“轉移”。

理解他的苦惱和想法,同情他的遭遇和現狀,積極幫助他想辦法(小一點的孩子)或鼓勵他自己努力想辦法(略大一些的孩子),最終達成“共贏”,也就是適當的轉移他的注意力;若是孩子的要求不合理,也要在堅定的拒絕時,不忘給他溫暖的懷抱。

孩子發脾氣也許是想試探家長的“底線”在哪裡;媽媽千萬別大意

圖片源自圖蟲創意

千萬不要以為孩子年齡尚小,什麼都不知道。

昨天晚上臨睡前,我和小寶的例行聊天中,小寶忽然問我:“媽媽,你剛才為什麼不生氣?”

“我為什麼要生氣?”我反問。

小寶蹙著眉頭,組織自己的語言:“我都那樣做了,你還不生氣?”

我知道他已經知錯了,故意問他:“哪樣做了?”

小寶喃喃的說:“我大吼大叫,還亂扔東西……”

我摟著他小小的身子,親了親他的額頭:“哦!那樣做當然不好啊!不過媽媽知道當時你很生氣。所以呢,媽媽可以理解你。但是更希望以後有這樣的事情發生,我家的小寶可以更好地控制情緒,動腦子解決問題,好不好?”

小寶似懂非懂的點點頭:“媽媽沒有吵我,我好開心!我以後不亂髮脾氣了!”

“真是好寶寶!做個好夢哦!”我再次輕輕刮刮他的小鼻子,關燈,“晚安我的寶貝!”

“晚安,媽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