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人要存多少存款,才能够安享晚年?

新大风歌


农村老人靠存款养老的真不多见,基本上都是为了儿女花光所有。

多少存款可以安度晚年?没啥标准,因人而异。中国农村老人还是靠子女养老,儿子为主,女儿为辅。儿女事业有成,生活无忧,父母可以没有一分钱照样安享晚年。日子过得好的子女都孝顺。中国人没有主观上不愿孝顺父母的,不孝都是生活所迫。子女日子过得紧巴巴的,父母哪里会有存款?如果有,就是家庭矛盾的根源,子女也不会孝顺,靠这个钱也安享不了晚年。

农村60-70的老人都是能自给自足的。田间劳动,日常生活没有问题。也闲不住,干点活心里舒坦。整天无所事事,老太爷式的被供着养老,对老人不一定是好事。老年生活的幸福不在于钱多少,心里快乐才是重要的。


农民马哥


我是农村的,我有三个姐,分别是66、60和57岁,大姐夫妻两个存了10万吧,他两个儿子,小儿子买房他们给了几万,大儿子做工程钱拿不到,也贴了几万,现在就剩下10万多了,夫妻两个还种2亩多地,养了很多家禽,她女儿现在每年给她几千块钱,我外甥女家境好些。二姐家也存了15、6万,夫妻两个前几年在外打工,今年我姐还要出来打工,我说要出门老俩口一起出去,还能有个照应,前些年我那个外甥赌钱输了不少,我姐帮还了10多万,现在好了不赌了。三姐家去年县城买的小产权房,全款50多万,今年她儿子别人给介绍了一个对象,估计5月1号要结婚了,估计还要欠下几万块钱。农村多少钱能养老,农村大多数人也就10几20万,好在二姐她们身体都还好,闲暇的时候还能打小工,吃的都是自己种的和养的鸡鸭鹅,农村的50后们也就那么多存款了,以前的钱都贴补给子女了,农村的农民不到不能动的时候是不会指望子女的。我们这代60后正在奋斗中,但大多数人压力山大,要为儿子买房买车娶媳妇,估计有存款的不多。至于养老问题,大多数人还没有来得及考虑。


默默无闻的猪


问:农村老人要存多少存款,才能够安享晚年?

某些农村老人在老了后并不想依靠儿女,一是怕儿女不孝顺,二是一辈子都在为儿女操劳,怕给儿女增加负担。


点击右上角红色按钮关注优质三农领域创作者【刺楸】,了解更多农村趣味知识。

所以,有的农村老人一直在存养老钱。在农村,有些60岁的农民还在继续种庄稼或外出打工,这也算是走一步算一步,真正满了60就退休的农民不算太多。那要存多少钱才能无忧无虑地安度晚年呢?


一、买了农村养老保险,在老了后就有一份保障

农村的养老保险一般分了不同的档次,经济条件不同的农民都有选择,但有一点要接受,买的档次和领到手的挂钩,买低档次的到了最后不要羡慕买高档次的养老金多,毕竟别人在之前真金白银地付出了更多。

刺楸认为,钱的购买力在变化,如果能力有限,不要存太多的钱,可以先按最高档次的农村养老保险来买,因为这也算是存钱的一种方式。

二、养老要存多少钱呢?

农民不像城镇的需要买菜吃,随便种点菜就能应付日常所需,而养点土鸡还可以卖点鸡蛋,勤劳一点的挖点城里人喜欢的野菜也能卖不少钱。

所以最基本的花销也就是油盐钱,如果养老金刚好可以抵扣日常生活用品的钱,则平时需要支出的就是村里的人情来往和偶尔看病买药的钱,按四百元计算,则每年差不多要花5000元。如果准备存好钱后就什么都不做了,按20年算也要存够10万元。


然而,到了30岁能有10万块存款的年轻人又会有多少呢?更何况农民呢?如果不出去打工,就算平均每年存5000元,也要存20够年,也就是从40岁开始就要存钱。20年时间很长,40岁时存100可能比59岁时存1000元还要恼火,且最开始存的钱经历了那么长时间而不花早就亏了。所以,最好的情况就是在四五年内存够10万块钱,而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三、存足够的钱跟不上变化

要靠自己存钱养老,除非有技术或者外出打工,才能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存够足够的钱,但即便按最初的预计存够了钱而坐吃山空,但钱的购买力一直在变化,最终也会与自己设想的安享晚年相差甚远。

以上就是刺楸对「农村老人要存多少存款,才能够安享晚年」的看法,如果觉得回答得不错就点个赞,并顺便关注一下吧,谢谢。

刺楸


农村老人存多少存款,才能安享晚年?

这个冋题是老人去银行存钱,所产生出来的利息来供老人安享晚年,需要存多少钱才能维持安享!那么本看农村老人的俭扑,吃喝拉撒,衣裳刮里,30元一天得900元吧,还有什么头疼发热,贺礼登輩的人情往来,总得备点,少点500元罢,这样合计下来每个月就是1400元了。请算一年就要一万六千八百元,按眼前农商银行存款一年存年利率百分之二点一计算,需要存足八十万才能有这样的收入水平,当然这还不保险,银行利息会下调,货币会贬值,本人认为这样算算可以,总还是去投交养老保险最稳妥。



天天行3


农民有存款吗?补贴孩子成家立业几乎就花的差不多了,有些还要出去借钱给孩子成家,毕竟父母都是希望孩子好,如果有也不会有很多吧,能有个10万存款的农民应该是孩子争气能挣钱,平时孩子孝顺往家里寄些钱贴补家用,要不就是两口子身体好在外面打工几十年,存了一些钱回家养老,在家当农民种田估计存不到这些钱养老,只要身体健健康康的开开心心的,活到老不受什么病痛的罪,不给后代添负担就是最幸福的晚年生活了,毕竟现在的医院去不起,辛辛苦苦工作几十年好不容易攒点钱,如果有个什么病痛就会竹篮打水一场空,有的甚至卖房卖车都不够治,健康的活着才最重要。





968草堂


农村老人要存多少存款?才能安享晚年。

1:农村老人已经没有存款了,原因是儿女成家,买房都用了,不仅有的没有存款,有的还债台高筑。

2:农村老人只要身体健康,就是最大的财富。

3:农村老人现在国家给60岁以上老人每个月发120多元养老金,菜 还有其它吃的都是自己种的。除了生活用品买!基本开资很少…

我个人认为农村老人现状都是没有很强的劳动能力,只能靠国家扶贫,和子女给予,有的自己地里还有收入,有的真的不能劳动在家养病。

很多农村老人问题,他们真的需要儿女陪伴和照顾,让自己活着快乐身体健康,这才是最大的养老存款…


平哥在农村


很多朋友们都看过赵本山,毕福剑,小沈阳,丫蛋的小品《不差钱》,而这个小品最经典的台词就是小沈阳说的:人最大的哀痛是什么?人没了,钱还在。而赵本山则说:人最最大的哀痛是什么,人活还活着,但钱没了。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农村有许多的退休工人,退休的公务员,退休的医生,退休的老教师,他们因为都有一份退休工资,因此,他们的晚年生活基本上都有保障,这部分人最大的开销还是晚年生病治病的费用。而作为绝大部分的农民老人,他们辛辛苦苦一辈子,先是要养育自己的的多个子女(3一8人),还要照顾自己的父母,等到自己的子女都长大成人,都有自己事业的时候,这辈人都老了,他们基本上都没有存款,更没有退休工资。他们唯一的生活来源就是政府给的每个月一百多元的养老金,还有就是子女给的一部分生活费。他们只是靠这部分最少的资金维持生活,如果不生病的话,他们还能维持生活,如果生病的话,他们极容易陷入贫困,所以说政府应加大对这部分群体的扶特力度。


苗克华


农村这个时代的老人,估计将成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悲惨的群体了。旧的赡养制度崩溃,新的养老制度还不健全。

说其悲惨,当然不是全部,但是还是有一定的根据的。

他们年轻的时候,旧的制度还很强,他们赡养老人,教育孩子,辛苦劳作,交公粮纳税,一切都在奉献。自己吃只求饱,穿只求暖,除此不敢再有奢求。再然后,开始南下北上做苦力。因为没知识没文化,只能做最脏最苦的活,为城市建设添砖加瓦。只给自己攒了一身病,等老了,回到农村。

等回到农村,才发现,孩子们都已经在农村待不下去了,然后他们又开始了抚养下下一代,开始继续各种劳苦,把一辈子的积蓄无私的贡献给孩子们,让孩子们在城里买房,或者在家建房。

但他们自身,却与孩子们已经有了巨大的隔阂。时代已经把他们抛弃了,他们的内心世界,孩子们已经没有时间去倾听和关注,真有了身体上的毛病,病床前也没有了孝子。孝子也没有时间。我记得有一年网上有一个文章,说父亲病重,孩子请假回家,但父亲迟迟不闭眼,孩子的假期要到了。。。。

总之,很多时候,农村老人攒钱是个伪命题,因为攒钱再多,也不会很多,不会多到可以自己衣食无忧,病床前能请人照顾。还是得依靠孩子养老,以及国家制度。


徐长松32


这个没有定数的,我就说个我们这边情况吧,或者这种风气吧,因为我们这边都是可以领钱的,这个钱叫什么我忘了,叫农村医疗保障还是失地农村保险,还是社保,反正每个人只要办理过的,都有钱领的,一个月大概在1500还是1700,这个钱刚好可以去养老院,村附近有家养老院每个月的收费就是这个钱,相当于一分钱不用掏,所以村上有很多老人,就是准备自己烧不了饭,直接去养老院了,省的给子女添麻烦,现在普遍有这种想法,养老院里还有伴


我是朱蓝蓝


赡养老人一直都是我们作为子女应尽的义务,但一直也是饱受争议的话题。老人把我们抚养大,我们有责任和义务让他们安享晚年。

但我觉得,不管城里还是农村,老人应趁自己还有能力的时候,有点积蓄比较好。不要一心只为了子女,舍不得吃喝,只有自己健康了才是对子女最大的帮助,有时自己口袋有点钱,花着也方便。

至于要存多少才能安享晚年,这真的无法确定,毕竟人与人的生活方式有很多不同,消费水平也就不一样,但在农村,只要咱不得大病,不必说非要存多少款,农村的物价还不算太高,生活开资也小。

作为老人,趁闲暇时间在农村小院打理种植一些蔬菜水果,养些个鸡鸭,咱吃土地蛋,吃自己种植的果蔬,有时能自给自足也是一种成就感,这样既锻炼身体,又有机蔬菜,多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