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里面的种植情况。为什么不惜破坏农田都要种植水果?

农人莫小道


为什么会在农田里种上果树?

目前许多地方的农村出现在农田里种植果树这种现象,究其原因是粮价不行,农民觉得种粮不划算,所以才有了在农田里种水果的现象。



我不知道其他地方这种情况多不多,不过在农田里种果树这种情况在我们村也有。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结合我们村的情况我谈一下自己的见解。

我个人认为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粮价低,种田收入不划算

我们广西其实一年可以种两季水稻,但是目前大多数人只种晚稻了。原本我们今年不想种夏季稻的可是因为前段时间下雨太久,觉得可能没法种花生,因此大家才很不情愿的种了这一季夏季水稻。



农田不种粮食种水果,我认为根本原因是粮价太低了,没法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一亩地就算亩产1000斤左右的粮食,而粮价就1.5元左右,光种植水稻的成本就有500-600元了。

其中,化肥少说一亩地也要100多元,洒农药少说也要洒两三次估计也要100元左右,请人犁田耕地也要100左右,收割时也要100左右,还有种子、秧盘、除草等各种支出。



这些都没有算自己的人工成本,而一亩地种粮食纯收入都没有500元,如果算上人工成本几乎就不挣钱了。现在在农村帮别人打农工,如摘果每天都有120元左右,四天左右的人工成本就相当于一亩田的收入!这样的投入与产出怎么叫农民坚持粮食生产?

2.种水果收入比种粮食效益好,收入高

前几年水果的价格很高,五六年前广西种橘子一斤橘子可以卖到七八块钱,甚至有说能卖到十几块!即使是这两年水果的价格回落,即便两三块钱的价格都比粮食价格高,而且水果的产量也比较高,整体收益比种粮高许多。



3.种水果比种粮食省事

种粮食其实很麻烦,有许多要操心的事。从育秧、犁田、种植、浇灌,到除草除虫、施肥撒药,再到收割与晾晒。种粮食有许多繁琐的事项要操心,光晾晒粮食,每年夏天看天气收收晒晒就让人不厌其烦了。而种植水果,只要有一定的管理技术,相对来说省心不少,而且效益好。

4.国家并不禁止农田种水果,地方也默许农民可以种植经济效益更好的作物

在农田种水果并不违反相关规定,而且地方也是默许的,只要不改变农业生产土地的性质,种植经济效益好的水果是可以的。

5.农村劳动力转移,种粮食需要劳动力越来越少

现在农村主要的劳动力是50、60、70年代的老农民,年轻人都不愿从事农业生产,而选择种粮的人很少了。而在农田里种粮其实需要壮劳力,老农民渐渐年迈,快要干不动了自然不想再种粮了。



因此,农田种上果树是农村缺乏劳动力的另一种表现方式。

要么丟荒,要么种其他的,农田不种粮食这是现实的逼迫,也有一些是无奈。

欢迎关注与评论,阿恺三农纪实关注三农问题,记录三农生活与人物故事


阿恺三农纪实


一方面是粮食作物收益没有果树收益高,还有就是粮食作物比较单一,像我老家这块只有玉米跟小麦,种这些农作物的话每年一亩地大概只能收益1000元左右,有的时候天旱浇不上水的话还可能造成不收益的情况,与其这样还不如外出打工,再有就是小麦跟玉米种植太麻烦,从播种到收割这一年时间有很大一部分时间都需要在地里工作,整个过程很繁琐,包括翻地,播种,浇水(一年一般需要浇7-9次水),施肥(一年一般需要5-8次),除草(每年也需要3-5次),除虫(这个有季节性一般都是提前预防),收割(现在还好都是机器收割,以前都是靠人工来收太累了)。而且呢干这些工作的时候都是在天气炎热的时候,这个时候有的朋友可能要说了,那么种果树这些工作都不需要做吗?肯定是要做的,但是果树的收益高呀!果树可以根据季节种多种品种,哪个季节都会有收益,再有就是果树林里边都会有很大的空地,我们还可以利用这些空地再种植一些其他的东西,做到一举多得,但是这个时候呢就要多施肥了,要不然就会造成营养不良,影响它们的正常生长,最后一点就是果树结果以后可以零售,像玉米跟小麦收割以后必须成批量的卖掉,有时候还想等价高了再卖,这样就需要储存起来,这中间还会造成损耗





金海在农村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在我这里农村很多都是退耕还林了,你想想种一年的稻谷到头来,耽误了时间,还不如出去打工两个月工资都可以买一年的米了,有过一段时间砂糖橘很火爆,个个都种砂糖橘,因为这个收入比耕田优势大,我们老百姓很现实的,不过少数农民还是耕田,现在都有收割机直接来收割了,没以前人工那么耗时费力了,我家现在还耕,不多,够他们二老吃。反正没事干。

个人意见,仅供参考,不喜勿喷,谢谢。





五柳家乡


一般永久性基本农田是受保护的,因此不能改变基本农田的使用性质,不能种植果树和挖鱼塘或者建房子,只能用来种植农作物,但是不在基本农田保护内的土地是允许种植果树的。

总体而言,在农田里种植经济农作物比种植果树更赚钱,而种植果树却比种植水稻赚钱,如今种地老龄化加剧,一些留在农村的老农民不再种植经济农作物,而土地也不愿意流转出去,因为他们不在乎流转的那点钱,也不在乎那点水稻钱,于是就用来种植各种果树给生活添加乐趣。

但是种植果树也是有讲究的,比如离家太远的地方不方便种植,容易被偷,如果村里民风好到可以种植,或者在一些灌溉不方便的农田种植水果,或者在靠近村子的一般农田上种植水果,一般而言不要在永久基本农田里种植水果,只在一般农田里种植水果,只要上面不是特别的严,是没问题的。

就拿我家而言,我家有两块地,其中一块是自留地,过去用来种红薯,用来种稻谷也可以,但是灌溉不方便,以及产量低,后来就种上了香椿树,都十多年了一点问题都没有,即便是用来申请建房子也是可以的。

还有一块耕地,因为地势较高导致灌溉不方便,过去村里穷的时候,用来种过稻谷,但是灌溉却需要提水,非常麻烦,最后专门用来种植青菜,如今更是在上面种植了几棵橘子树,同时又可以在里面种植青菜,而橘子树种上一两年就可以结果,又不影响蔬菜的生长,何乐而不为?

因此对于在农田里种植水果并没什么奇怪的,只要不在永久性的基本农田里种植水果就行,你觉得呢?


老梁话三农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嚷嚷皆为利往!农民在田地里种植水果主要也还是利益的驱使。\r

之所以要在庄稼地里、水稻田里种水果,那是因为种水果比种庄稼挣钱。现在的庄稼种植主要是靠全国的几个产量大省,他们的特点是土地集中,机械化程度高,大规模化种植的成本低,但是一些机械化程度低的地方就不一样了,基本上靠人力种植的地方,人工费非常贵,因为大多数劳动力都外出务工了。而种植水果的人工成本比种植庄稼低得多。\r

除了人工成本低之外,种植水果要比种植庄稼好打理。庄稼要年年种,而水果种一次以后打理就行了,而且一个人打理十亩水果地没什么问题,但是如果打理十亩庄稼了,那就会非常幸苦也不一定打理得过来。\r

虽说粮食的价格由国家调控,水果的价格由市场决定。我们经常看到粮食丰收不好销有国家兜底,水果丰收会出现滞销的现象,但是水果的高额利润让人们愿意去承担这种风险,毕竟这种风险的概率还不是太大,因为当下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对水果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多了。





三农联盟


您好,我也是一位农村的,我也不希望父母种很多稻子,希望他们搞其他种植!

首先来说,像我们这边重庆丘陵地带,田不是那些平原地带那么平,什么活都得靠人工!

种稻子,首先要花几十元买种子,还要弄田出来培育苗!田里有水还好,没水又要抽水又是一比花销!苗好了种的时候又要耕田,也是一比投入!没水的田要耕两次,还要抽水!后期如果太阳太大田里没有水还得抽水!

稻子成熟了,要自己去打,又费力有的还会又一比花销!

稻子弄回来要晒干!

现在价格新谷子1元多点点,你真正除去成本才赚多少,还没算人工!一年就种一季!其他时间基本上就是空着!

中水果这些收益也比种稻子强,收益高!



大渝乡村


主要问题是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人基本都进城务工去了,剩下的老人、有点劳动力的就种点满足自己家庭用口粮,剩余的田看着可惜了,就种点果树。关健种植稻谷时间集中,特别累,请人又不划算,而种果树时间比较充足没那么累,管理得好效益也还可以。上星期骑行在路途中看见两位七十左右夫妻在管理果树,我问他们为什么要种果树,说是年龄大了打工没人要就回家种果树,这样养活自己又不增加小孩的负担。

其实农村荒田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能种上果树也是增加社会财富,比荒田就好多了。


宇宇漫游


我村250亩地,别人都给人承包种水稻了,800元一亩,我自己10亩地我硬拿回来我自己搞,混养也好,以后混养好了,我全部我来承包,现在村基本没有人种地了,如果我10亩,只种水稻,收入有1万元吗?有什么用呢?所以现在的人都种果树的原因!不是破坏,是逼于无奈!基本农田,是害了农民!


东沙渔夫888


种地赔本,种些经济林木养家糊口还是有希望的。




浑源老飞


众所周知,种粮成本太高没有收益,并且当今的农业已经面临瘫痪而不可收拾,有谁再去种粮呢?!农业转型种植果树也是一件好事,省工省力省成本,何乐而不为呢。但必须与市场相接才行,超市水果仍是几元一斤而果农几毛一斤都无法卖出去,这个问题必须解决才是,切不可一时冲动而行之,否则其后果无法挽回。望三思而后行,供参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