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潭:紅了草莓 甜了日子

繁華似錦春意濃,最是四月草莓紅。連日來,臨潭縣洮濱鎮朱旗村前來觀光采摘的人絡繹不絕,生態採摘遊已然成為朱旗鎮村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徑。

臨潭:紅了草莓 甜了日子

洮濱鎮朱旗村位於洮濱鎮西部,平均海拔2645米,全村轄4個村民小組,現有人口179戶738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00戶419人,建檔立卡時貧困發生率為56.78%,是臨潭縣貧困面積廣,貧困發生率較高的地區之一。

窮則變,變則通。洮濱鎮朱旗村從地理優勢及構建“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的產業發展格局作為“突破口”,以農村“三變”改革為抓手,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實現了扶貧由“輸血”向“造血”轉變。為了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在州發改委的幫扶下,朱旗村村委會通過土地流轉等方式,提出了“黨支部+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經村委會商定後將建設資金80%投入到村級集體經濟當中,預計年底按效益6%-8%進行分紅。剩餘20%進行貧困戶量化入股,預計每戶分紅在1.1萬元左右。

臨潭:紅了草莓 甜了日子

臨潭:紅了草莓 甜了日子

採摘園一角

臨潭:紅了草莓 甜了日子

如今這座投入560萬元資金修建起來的自動恆溫、恆溼,自動噴淋、排風,自動施肥、全電子智能控制、無土栽培的新型現代農業的蔬菜採摘大棚已投入使用,而大棚主打得草莓、聖女果、奶油生菜、紫油菜等5類反季品種已全部上市,朱旗村扶貧成果迎來了第一個“春天”。

臨潭:紅了草莓 甜了日子

朱旗村黨支部書記常士傑:在州發改委的大力幫扶下,我們以新型產業發展為突破口,新建現代農業產業園,結合三變改革和生態文明小康村建設,整合資源,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團結帶領廣大群眾脫貧致富。

臨潭:紅了草莓 甜了日子

洮濱鎮黨委副書記閆小勇:壯大集體經濟,才能營造良好的脫貧環境,從而帶動村中貧困戶,走上脫貧之路。通過打造扶貧產業基地、扶貧車間健全產業扶貧利益聯結機制,分類施策讓貧困人口如期實現脫貧。

採摘園的建立不僅鼓起了群眾的腰包、壯大了村級集體經濟,還帶動了現代農業觀光旅遊,解決了本村剩餘勞動力,真正實現了一舉多得。

家住洮濱鎮朱旗村的寇林生一直就在這個大棚打工,她家有五口人,丈夫在外打工,常年不在家,兩個孩子都在上學,她還要照顧年邁的老婆婆。在這裡打工,她忙的時候可以回家,閒了再過來,既掙了錢,又照顧了家裡。

臨潭:紅了草莓 甜了日子

“自三月份採摘園的草莓成熟後,每天都有人來園區採摘草莓,村裡就讓我在農閒時過來幫忙,我一天就在園區拔拔草,吊個西紅柿,給草莓澆澆水,一月下來也有三千多元的收入,孩子們還小我在家門口就能掙到錢實在是太好了”採摘園的管護工寇大姐說起現在的工作臉上露出了甜美的笑容。

臨潭:紅了草莓 甜了日子

草莓紅了,日子甜了。如今沐浴在黨的和煦春風裡的朱旗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街頭巷尾村民們喜談著增收的喜悅,生態農業觀光園內,購買草莓、聖女果的人們沐著果香,一邊採摘,一邊品嚐,陶醉在現代生態農業和鄉村觀光旅遊的香甜愜意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