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酒店向二三线城市布局发力

这些年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大举推进,各大国际奢华酒店品牌都加速了中国二三线城市的布局,雅高酒店集团也并不例外。

然而,各大品牌在二三线城市疯狂跑马圈地,直接导致二三线城市奢华酒店入住率和市场价格的不断走低。据罗兰贝格综合研究所给出的数据显示,目前高端酒店平均出租率除一线城市能够维持65%以上并稳定增长外,其余层级城市的高端酒店出租率普遍低于60%。

高端酒店向二三线城市布局发力

近日,洲际酒店宣布在大中华区开业酒店规模突破400家,该公司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周卓瓴(Jolyon Bulley)透露,今后将瞄准二三线城市机会,结合特许经营等模式,在二三四线城市重点发展中端酒店。

此前,希尔顿、万豪等国际酒店集团也在不断尝试向二三线,甚至四线城市下沉。可以说,向非一线城市发展,已成为国际酒店集团拓展中国市场的选择和趋势。业内人士分析指出,洲际等国际酒店集团在一线城市的市场布局已基本成型,二三线城市客源机会更多,但对酒店下沉后的定位也会提出更细化的要求。洲际本土化尝试,深化特许经营模式“我们坚持对华长期承诺,并加速在华增长。大中华区已经成为洲际酒店集团的全球第二大市场。”周卓瓴表示。

高端酒店向二三线城市布局发力

根据洲际方面提供的数据显示,从2017年至今,洲际酒店在大中华区有100家酒店开业,总量达到400家。为保持中国市场的增长态势,洲际酒店不断向中国市场开放特许经营品牌。洲际方面坦言,特许经营模式是为了在委托管理模式之外,为中国业主提供更加灵活的经营选择。

二三线城市房价相对稳定,增值空间较大,对应地,国际酒店品牌在二三线城市寻求贷款也更加容易,这使得外资五星级酒店集中进军非一线城市。但在国际酒店品牌纷纷宣布下沉市场后,也面临三线城市是否真的需要如此多高星级酒店,以及五星级酒店项目是否会沦为资本工具等此类现实问题。

高端酒店向二三线城市布局发力

据华美酒店顾问机构首席知识官赵焕焱分析,全国主要旅游城市高星酒店静态回收期为:三亚7.75年、上海11.22年、兰州15.97年、福州18.42年以及厦门20年。作为非一线城市,三亚、兰州等均排名靠前。西部是洲际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包括成都、重庆、兰州、贵阳、桂林等。“在‘一带一路’倡议及国家发展文化旅游一系列政策驱动下,西部各省市加速城市化进程和交通配套持续升级改善,经济、商贸和高新技术产业得到发展,推动了西部地区的休闲和商务旅游发展”,周卓瓴说。

高端酒店向二三线城市布局发力

据了解,此次洲际在三四线城市下沉,以发展中端酒店为主。“未来我们增长引擎是中端酒店品牌。”周卓翎表示,“我们旗下的智选假日酒店在中国是增长最迅猛的一个品牌,现在这个品牌一共有117家已开业酒店,还有近200家正在筹建中。所以说,在中端酒店品牌市场,我们是非常成功的。假日酒店与智选假日酒店在中国都有非常高的知名度,这将有利于洲际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

酒店产权网联合创始人冯少辉则认为,国际酒店集团向三四线城市的发展,更多的原因为,一二线城市缺乏对国际酒店量化发展的增量市场,对国际酒店来说,三、四线城市更多的机会在于房地产公司对品牌的需求。轻资产中端扩展趋势,与本土酒店短兵相接在以中端酒店为主向三四线城市扩张的潮流中,不得不提及与华住互相持股的雅高酒店集团。在牵手华住之后,雅高将宜必思品牌交予华住托管。数据显示,在华住的运营下,宜必思实现了快速增长。

高端酒店向二三线城市布局发力

截至2018年年底,宜必思国内酒店数量突破150家。此外,另一家国际酒店巨头凯悦则选择与首旅如家合作,成立合资公司,开发酒店存量市场,同样瞄准中高端市场。

截止到2018年第三季度末,锦江股份旗下中端酒店2193家,占比30.49%,比第一季度提升4.13个百分点;首旅酒店旗下中高端酒店610家,占比15.8%,比上年同期增长4.9个百分点;华住集团,中高端房间占比36%,比上年同期提升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