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門之變”後17年,唐朝又發生同樣一起政變,怪誰呢?

公元626年,唐朝都城長安發生了一起開朝以來最為血腥的政變,太子李建成、皇子李元吉先後被李世民及手下尉遲恭殺死,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玄武門”之變,這起震驚朝野的政變結果只有一個,那就是李世民成為儲君,掃平接班路上的“攔路虎”,對突如其來的政變,開國皇帝李淵並沒有顯示出驚訝,反而兩個月後,主動把皇位讓給兒子,自己去後宮當太上皇享清福去了。

“玄武門之變”後17年,唐朝又發生同樣一起政變,怪誰呢?

無論《舊唐書》還是《新唐書》及其他正史怎麼描述這場政變的合理性、正確性,但後人還是在史料中能找到這場政變的蛛絲馬跡,這是一場圍繞皇權而發生兄弟之爭,什麼親情?親兄弟在皇位面前只有一條路“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俗話說“勝者王”,從古至今後人對於玄武門之變李世民的所作所為抱有理解態度,因為李世民是一個明君。如果李世民是一個昏君,那歷史又如何評價這起政變呢?

“玄武門之變”後17年,唐朝又發生同樣一起政變,怪誰呢?

“玄武門之變”17年後,貞觀十七年,同樣是唐朝都城長安,又發生了同樣一起政變,但政變的地點並不在玄武門,但與玄武門政變十分相似。但並不是皇子殺太子,而是太子要殺皇子,結果沒有殺成,丟失了儲君位。此政變就是太子李承乾暗殺弟弟李泰之事,他最後決定起兵逼宮,但遭到失敗。這場政變歷史上並沒有任何名稱,其實就是第二場“玄武門之變”,政變後三位大臣被殺,李承乾雖然保住性命,但流放一年後而死。唐朝初年不到二十年內接連發生兩起同樣政變,不得不令人深思。“玄武門之變”兄弟互殘,那為什麼17年後,會發生類似的事件呢,到底怪誰呢?

“玄武門之變”後17年,唐朝又發生同樣一起政變,怪誰呢?

怪太子?

政變者都是主角,暫且不說“玄武門之變”的原因,那麼李承乾身為太子,在太子之位上穩穩當當的等待接班,完全有可能,但李承乾等得不耐煩了,他太著急了,這是他的性格所致。李承乾出生時,李淵很高興,給這個孫取名承乾,寓意:“承繼皇業,總領乾坤”。八歲時就被李世民立為太子,可見從小李承乾就被賦予接班任務。

“玄武門之變”後17年,唐朝又發生同樣一起政變,怪誰呢?

李承乾當太子時並不是一無是處之人,632年,李承乾到岐州,就留下13歲的李承乾留守監國,可見李承乾從小就具備李世民所要求的能力。634年,李承乾念及“皇帝為寡人造寺,廣召名德”。635年,爺爺李淵病逝後,李世民又讓李承乾監國,史書評價他“頗識大體、頗能聽斷”。

但李承乾從小因為有腿疾,走路不同常人,但並不礙事。不過這個毛病,讓李承乾總感到與常人不一樣,這必然給他心理上帶來一種扭曲的不平等。隨著兩個健全的弟弟越來越大,李承乾後來又患上足疾,走路更顯不方便,這種生理上變化帶來的心理變化也越來越強烈。於是李承乾做了一系列讓李世民反感的事。

“玄武門之變”後17年,唐朝又發生同樣一起政變,怪誰呢?

李承乾得到一名能歌善舞的伶人稱心,這種不恥之事,李世民當然不同意,不久李世民殺了稱心,讓李承乾傷心不已。李承乾引突厥人入宮,後來偷偷與突厥人交往,被大臣上報,引起李世民不滿。

特別是李泰完成了《括地誌》後,李世民非常高興,不斷給李泰增加俸祿,更讓李承乾懷恨在心,不久便產生暗殺弟弟的念頭,後來暗殺不成功。對於老師及其他大臣在李世民那裡“打小報告”之事,李承乾也沒有正確看待,居然還想把老師張玄素殺死。這些惡劣的事件累積後,李世民越來越厭煩李承乾,但李世民還沒有換儲之心,是李承乾著急了,他居然又想出一個惡劣招法,想起兵逼李世民讓位,李世民怎麼會讓兒子成功呢?因此,唐朝初年的2.0版本的“玄武門”變的關鍵因素還是與當事人李承乾關係大。

“玄武門之變”後17年,唐朝又發生同樣一起政變,怪誰呢?

怪皇子?

李承乾下面還有兩個弟弟李泰、李治,都是長孫皇后所生。李泰只比李承乾小一歲,史書上記載李泰“才華橫溢,寵冠諸王”,李世民對李泰的確喜歡的不得了。在李世民的寵愛之下,李泰享受到了莫大待遇與地位。

李世民對李泰溺愛最終讓李泰產生了錯覺,他不僅沒有體會到哥哥的苦衷,而且一味高調,認為李世民不喜歡李承乾,將來皇位可能就會自己的。其實李泰這種自我感覺良好,恰恰害了他也害了李承乾,因為既使李承乾當不了太子,李泰也當不了。但李泰卻看不清其中的門道。

“玄武門之變”後17年,唐朝又發生同樣一起政變,怪誰呢?

就在哥哥李承乾被廢為庶民後,李泰認為當太子機會來了,想謀立儲位時,被李世民看出其心計,果斷打壓。

從李泰的變化看,實際上李泰的種種表現,也是逼李承乾著急謀反的一個因素。

怪大臣?

李承乾從當太子到其被廢的幾年中,李世民手下那些大臣做的不地道。從李承乾的老師張玄素說吧,張玄素希望李承乾好是發自內心,但他方法不對,他“無時無刻不諫”,只要李承乾做錯了事,就向李世民報告。

“玄武門之變”後17年,唐朝又發生同樣一起政變,怪誰呢?

李世民為了培養好李承乾可以說下了很大功夫,“搜訪賢德,以輔儲宮”于志寧、李百藥、杜正倫、孔穎達、張玄素、房玄齡、魏徵等人先後當過李承乾輔臣,而且劉洎、岑文本、馬周還經常去東宮,給與李承乾講道理。但這些賢臣並不一定是好老師,特別是于志寧、孔穎達、張玄素等人發現李承乾的錯誤,並不是想辦法糾正,而三人相互比著上奏,而且說李承乾錯誤,一個比一個狠,用語越來越嚴厲,這就起到了相反的作用。

比如李承乾引突厥人進宮,于志寧看到後不是勸阻講道理,而是直接上報李世民。這種做法就有些不妥,使李承乾與李世民之間矛盾越來越多,李承乾能不反感他?

“玄武門之變”後17年,唐朝又發生同樣一起政變,怪誰呢?

怪皇帝?

李世民其實在李承乾沒政變之前,並沒有換儲想法,只是對李承乾做的事情不滿。既然孩子做錯了事,除了壓制外,李世民更應該做的是“”,但李世民沒有引導成功,卻成了大臣們藉機表現自己的舞臺。

因為李世民著力想把李承乾培養成一個合格的皇帝,因此他派去的大臣,學識能力都很厲害,但李世民卻沒想到,再厲害的大臣並不一定是一個好老師。而像張玄素、于志寧等大臣們也看出李世民的對兒子李承乾恨鐵不成鋼的心態,因此他們就揪住李承乾的一些錯誤,頻頻向李世民報告,在李世民面前表現出一種他們為太子傾心竭力去培養的姿態,但無論李世民還是大臣們都沒有找到培養李承乾的好方法。

“玄武門之變”後17年,唐朝又發生同樣一起政變,怪誰呢?

李安儼曾給李民上表稱:“皇太子及諸王,陛下處置,未為得所。太子國之本也,伏願深思遠慮,以安天下之情。”李世民則說:“我知道你說的意思,我兒子承乾雖然有腿疾,可依然是嫡長子,我怎麼能捨充嫡子而立庶子呢?”李世民認識上是明確的,做法上卻並非正確。可以說李世民“培儲”之路並不成功。

李世民既然定了儲君,就要相信李承乾,不應該再寵愛李泰。因為皇儲位置很重要,歷史王朝之亂來自皇儲例子較多,只要皇儲之位鬆動,王朝就會出現內亂。李世民當然也深有感觸,作為皇帝,必須要確保皇儲之位穩固,任何人包括親兄弟都要尊重皇儲。而李世民恰恰太喜歡李泰了,既給李承乾造成假象,也害了李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