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城有多少年曆史?

寒鯤



user314067064471


這是寒鯤【城市歷史年數】系列的第11篇回答,往期已回答城市依次有:太原、九江、武漢、南寧、福州、海口、大同、臨汾、陽泉。本系列回答從歷史地理視角出發,探究各個中國城市的“文明起始”、“城建起始”、“區劃始置”與“今名始用”,試圖從多個角度為您理清繁雜的地名流變,揭示一個更加立體多元的城市歷史年數。這次寒鯤就對位於晉西南的“運城”展開一番解析。

文明起始:從西侯度到夏墟

位於運城地區的西侯度遺址是中國境內最早的用火痕跡發現地,距今約有180萬年,燧人氏鑽木取火的傳說似乎可以說是發生在運城境內。在其後的遠古歷史進程中,運城地區始終處於日後孕育了華夏文明的核心區域(中原、晉南、關中)之中,也是傳說中夏王朝的核心區域之一:傳說中大舜的都城在運城境內的“蒲坂”,大禹的都城在運城境內的“安邑”(疑是運城市夏縣的東下馮遺址),以至於到了周朝初年,運城地區曾被稱為“夏墟”,運城的夏縣便因此而得名。

城建起始:從魏都安邑到漢郡河東

公元前562年,晉卿魏氏家主魏絳(魏莊子)將本城從魏城(芮城縣)遷往安邑(夏縣禹王城遺址),在此年前後,魏氏應當對安邑有所營建,而且規模應屬不小,而且這座城池先後成為戰國前期的魏國都城與秦漢魏晉時期的河東郡治,連續使用時間接近千年,遠比東下馮遺址的夏禹安邑城使用時間更加長遠,所以公元前562年應當可以算作運城核心區的城建起始年,也就是說,運城核心地區作為地區都會進行城市建設的歷史有2018+562=2580年。

區劃起始:秦郡河東

郡縣制起源於戰國時期,戰國七雄為了各自的戰略需要而在戰略要地設置郡縣,從而替代周式封邑,提高統治效率。魏國在遷都大梁以後,是否在安邑設置郡縣已不可考,有史可依的運城地區區劃史,只能把運城地區郡縣制的推行上限放在魏國割讓安邑的第二年:公元前285年,秦國設置河東郡,郡治安邑。所以,運城地區明確設置郡縣的歷史有285+2018=2303年。

今名始用:運城得名

在歷史時期之中,除了北朝隋唐時期曾以永濟地區的蒲州城為核心以外,運城地區的核心一直在鹽池的東北、北、西南移動,並且分別以安邑(今夏縣)、鹽邑(今鹽湖區)、解州(今解州鎮)作為不同歷史時期的區域核心,今天的運城市主城區:鹽湖區,一直以鹽監、鹽邑、鹽運司的行政機構名稱出現在歷史地圖冊之中,可見運城鹽湖在古代歷史中自古以來的鹽運重地地位。


運城的得名便是來自官鹽採運機構的俗稱,宋元時期在全國各地鹽場設有鹽運使,明清則設置了巡鹽御史,它們的在地辦事機構往往被簡稱為“運司”,運城之得名便是在“運司”的基礎上演變過來的,逐漸成為民間對於運司所在城池的稱呼,所以運城之名可以上溯到北宋時期,應當約有1000年的歷史。


寒鯤


運城地處黃河流域的中游,而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五千年的古國文明從這兒發源,自有歷史記載的舜帝和大禹就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繁衍生息。更不用說考古界發現的西侯渡遺址和㕉河遺址。因此運城的悠久歷史至少五千年,是中華民族歷史的一部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