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承東說2019年華為手機研發費用400億元,會不會太高?

黑土217712201


謝謝您的問題。餘承東的手機研發400億元,我認為是很難劃定的,而且強調研發費用意義不大。

華為技術投入的邏輯。第一,華為的技術研發不是手機投多少、筆記本投多少,不是按照終端產品投入的。第二,華為在技術投入上要先分領域,比如約20%-30%要投入到基礎研究領域(數學、物理、材料、化學等),剩餘的才投入到前沿技術領域。第三,在前沿技術領域,也要按照技術方向(5G通信、硬件終端等)落實到具體研發項目上,具體研發項目才會落到部門,比如餘承東的華為消費者業務部門。有些是消費者業務獨有的、有些是多部門交叉的、有些是配套服務消費者業務,有些是與智能手機獨有的、有些是智能手機相關的,比如麒麟芯片與智能手機相關,卻屬於海思實驗室,光芯片一年至少要上百億元的費用。比如通信標準與智能手機相關,研發費用可能就需要餘承東消費者業務共同承擔。但是,研發費用不能硬往手機上算。


華為消費者業務研發不算高。第一,餘承東代表的是消費者業務,他說的手機研發費用400億元,實際是消費者業務的整體投入。第二,餘承東的消費者業務分為硬件、內容和服務兩大部分,硬件主要是以智能手機、平板、PC、手錶、穿戴設備等,智能手機無疑是流量的主入口,其他是次級入口。背後的物聯網硬件設備還包括安防、照明、家電等。針對的是汽車、家庭、辦公、運動等消費場景,所以華為會研發芯片、聯合車企造汽車、造智能大屏電視等。這裡面的技術是應用於多產品、多場景的,不能只算智能手機一項。第三,據說,任正非要求華為研發投入佔收入的10%。按照這個標準,華為消費者業務2018年收入3489億元,投入研發400億元,也僅僅是剛及格。所以,任正非強調消費者業務研發費用與佔比不能低,要在6%以上,越多越好。

片面強調投入沒有意義。華為的高研發投入說明了對技術創新的重視,但是不能給科技、互聯網行業帶來誤導,高投入研發就是負責任的企業,雷軍也提醒過,不能以研發投入論英雄。第一,技術創新要給消費者帶來價值,比如華為與徠卡合作,使P30 Pro拍照性能大幅提升。第二,研發費用要講究投入產出比,這是效能問題。任正非強調的技術投入多和雷軍技術投入未必會有回報,都是正確的,千萬不能走極端,找準方向、量力而行,做技術研發才是最重要的。比較華為、小米的技術研發說實話並沒有太大意義,因為領域、技術方向、准入門檻都不同。
歡迎關注,批評指正。


追科技的風箏


餘承東說話一般都會有一定水分,400億元的研發費用在手機行業裡確實是相當高,即使其它所有國產手機廠商加起來也比不上這個研發費用,應該承認,華為擁有自身的基帶技術和麒麟芯片技術,此外還在GPU turbo、徠卡攝像頭和NPU上進行了研發深造,華為的研發費用應該是比其它國產手機廠商高不少,但是達到400億元可能不單純是手機研發的費用。

都知道華為每年都會花費大量資金研發麒麟系列芯片,麒麟980僅僅是7nm工藝流片就花費了大約數億美元,如果算上長期研發人員的工資和測試封裝成本,僅僅是麒麟980需要的研發費用每年可能就達100億元人民幣,而麒麟處理器並不都是在手機上使用,華為平板等一系列設備都會使用麒麟處理器,這樣麒麟處理器的研發費用就被分攤了,但是如果把麒麟處理器總的研發費用只算進手機裡就會高很多。

華為這幾年在攝像頭上的投入可謂不低,從雙攝到三攝,再到P30的四攝,強大的拍照能力已經成為華為手機的一個標誌,在手機創新逐漸乏力的今天,能保證每一代手機在拍照上都有重大突破是很難的,這裡面需要巨大的研發經費,比如和徠卡合作調校攝像頭,和索尼聯合開發傳感器並獨佔,這裡面華為一年花費幾十億元也不是難事。

對於華為這樣的技術密集型企業,一年投入400億元研發費並不過分,因為只有大力投入才能在行業上佔據領先地位,一旦佔據制高點就能像三星和蘋果那樣賺取大量的利潤,餘承東所說的400億元手機研發費裡面可能有很多華為其它業務部門共有的費用,但即使是這樣也是相當高的費用了,我們希望華為能高效利用鉅額研發費,並不斷的在新產品上有所體現。


嘟嘟聊數碼


400億當然過高了,按照雷軍的說法的話,400億的研發,雷軍40億就能給搞定,何必要亂花錢?

戰略兵法上古代有一句名言叫做,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對於目前華為來說,在戰略方向上的目標肯定和小米有極大的不同。



其實如果要對比研發費用的話,我們去手機市場銷量前三的廠商來做一個對比,無論是三星還是華為還是蘋果,那麼在研發費用上基本都接近或超過1000億元人民幣的研發費用,蘋果可能在去年比較少,只有970多億人民幣左右。

同樣我們可以看出,三家研發費用都接近1000億元人民幣,帶來的銷量也是比較可觀的,三星在去年全球的銷量超過了3.14億部,而蘋果則有2.25億部,華為也首次突破了2億部,達到了2.08億部。



如果僅看銷量的話,國內其他手機品牌也做的不錯,比如OPPO vivo以及小米都超過了1億部的銷量。問題在於排名前3的手機品牌在旗艦手機上的銷量可是非常可觀的。比如,三星在旗艦系列的銷量已經超過了幾千萬部,華為系列目前來看的話,p系列以及mate系列的銷量也已經突破了2000萬部,那麼蘋果當然是不用多說,全系都是所謂的旗艦系列,即便是以前的產品,在利潤方面也非常充足。



所以由此可以推出一個結論,研發越高可能手機的銷量會隨之越高,這不屬於絕對聯繫,但卻是一個線性的聯繫。相反我們看小米在高端產品的突破是有多麼困難,即便到了今年仍然無法擺脫性價比。

研發費用的多少,其實看企業的高度包括企業涉及領域的廣度。對比來看的話,華為目前要做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在此前手機業務可能還算華為的一個副業,但目前來看的話,華為手機業務對於華為整體營收貢獻已經大大增強。



大量的研發費用就可以保持華為在這一領域裡的持續競爭力。比如目前華為要在拍照方面持續努力,除此之外還要在芯片方面繼續突破,加上自己的操作系統以及一系列關於電池包括充電的黑科技,都需要持續的研發資金。

我個人是覺得這幾百億花的值。


互聯網的放大鏡


1、餘承東說的這些研發經費包含消費者業務,消費者業務包含多個業務,不只是手機,還有電腦(筆記本)、平板。華為的消費者業務收入已經是3500億元人民幣,今年銷售收入估計4500億元。就算400億元,與收入佔比不到10%,在整個華為集團業務中是偏低的。按照華為的投入強度強度計算,2018年,華為集團銷售收入是7212億元,研發投入是1015億元,佔比是14%。就在剛剛過去的華為給消費者業務授權會議上,任正非特意提到的一點是不允許消費者業務研發經費降低,一定要保持起碼6%以上。所以,看到沒有,任正非,以及華為的高層是認為研發經費是越多越好的。

2、華為的財報是經過了畢馬威審計,數據是可靠的。餘承東基於2018年的數據並根據Q1的情況預估,他是有根據的。

3、需要澄清一點,有的一說華為1015億研發又不是手機用這麼多,說什麼手機是很少的,那手機科技只能說這樣的人不懂通信,當然,也不清楚華為的組織架構。很多人不知道的一點是:華為的其他研發很多都是替消費者業務做的工作,或者共用,其實,這些應該算進消費者業務,手機科技並不清楚餘承東說的研發經費是否包含了這部分業務,而這部分研發經費其實非常大。比如我們所熟悉的麒麟芯片,這個研發在華為並不屬於消費者業務,而是屬於2012實驗室的海思,單這一塊,一年就是上百億元的研發經費投入(流片一次都幾千萬美元,所以,現在麒麟芯片才用著世界最先進的芯片工藝);比如各種通信標準的研發,這個是通信的基礎,手機就是以這些通信標準為基礎,這肯定要算一部分研發經費到消費者業務頭上。還是2015年的數據,華為授權給蘋果769項基礎通信專利,顯然,這些專利的研發經費投入應該算一部分給手機。比如榮耀magic手機,其實是2012實驗室研發的。比如這次P30系列發佈會上所公佈的革命性技術進步方舟編譯器,這個應該也是2012實驗室的;以及多個業務都要用的一些圖像處理技術等等;顯然,這些都應該算成是手機的研發經費。餘承東說,華為的手機研發費用遠遠超過其它國產手機廠家研發經費之和,就是這樣來的。所以,以後不要再說什麼華為手機研發費用少的無知的話,一定要知道華為的整個手機用到的基礎通信技術和多業務共用技術的研發都要算一部分給手機。順便說一下:華為方舟編譯器是由編譯器大牛周志德負責(網上看到的):

4、華為以創新驅動:餘承東說華為是靠創新獲取發展,讓消費者因為創新而認可華為產品。餘承東說:份額不是我們追求的目標,我們不太在意份額,我們主要看中口碑。華為的增長不是通過廣告來的,我們市場增量的核心其實就是消費者口碑,這也是持續增長髮展的來源。良好口碑很大的原因,是因為研發技術創新持續的投入,技術創新的領先帶來消費者的價值。

5、華為的創新要很多研發經費,和燒錢差不多:你比如當今最好的攝像頭傳感器,如IMX600,以及P30Pro用的最新的RYYB傳感器,這些都是和sony專門研發的,所以,你會看到華為手機的拍照效果大幅度提升。而且,這些攝像頭傳感器是華為獨家使用的。正因為這些鉅額投入所產生的創新,所以,網上才說,現在也就華為的發佈會可以看到“臥槽”的驚喜的東西。餘承東提到:我們的手機相機拍照片和拍影片,這種能力會越來越靠近專業設備能力。我們先把卡片相機取代了,後面把專業相機的能力取代,然後再把專業的攝影機的能力取代,這是一個必然的趨勢。這樣的研發肯定是需要巨大的研發經費的。

6、華為手機口碑,除了創新帶來的價值,還有就是因為質量好。華為手機質量好、信號好、續航長,這是公認的。但你知道這是怎麼出來的嗎?首先得有很強大的研發設備。比如最近曝光的的榮耀8X品質視頻,榮耀技術總裁老熊說:榮耀8X在170天銷量過1000萬部靠的創新和品質,提到其中一個點是榮耀獨有的:

獨家技術可模擬全球240家運營商網絡

以通信業務起家的華為,在相關技術領域已深耕30年,地位全球首屈一指。而榮耀整合了華為強大的通信能力,給榮耀8X帶來了優質的信號表現。在西安研究所裡這種獨家能力得到了充分體現,研發人員在這裡可以模擬全球2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運營商網絡環境,以測試手機在不同網絡環境下的使用情況,保障手機的通信品質。熊軍民表示這項能力是華為獨家的,這同那些沒有網絡基礎的終端公司相比,具有很大優勢。

因為只有華為才有最全的基站,華為獨有的基站設備供榮耀8X做一些異常網絡調測,讓手機和網絡做到適配,提高手機信號接入能力。榮耀8X還會做一些穩定性測試,會在打電話,上網等業務,包括7X24小時甚至14X24小時的測試,讓用戶在使用手機的情況的保持信號的穩定。同時,還會有400多個,可以模擬上千種網絡信號,通過射頻線傳到測試的屏蔽箱,模擬複雜場景,如高鐵、地下室、城市中心等進行相應測試。

另外,在榮耀8X發佈會上,榮耀總裁趙明提到單是測試的手機就是幾萬部,這幾萬部成本就是幾千萬元。

7、華為的創新給消費者帶來福利,海量的榮耀用戶也可以享受到先進技術,這就是華為對消費者的貢獻:榮耀20i,榮耀8X,榮耀20等等。

比如即將在4.17日發佈的榮耀20i,前置3200萬攝像頭,這就是和P30是一樣,華為將技術下放到榮耀。比如榮耀8X,採用了下巴很小的先進技術。比如榮耀V20的TOF,讓消費者只花3000元就可以得到和P30Pro類似的體驗。榮耀magic的40瓦快充,3D結構光,以及曝光的榮耀20手機,一看就是多鏡頭,等等。這些先進的創新,都是華為帶給消費者的,消費者只需要花很少的錢就可以享受到。榮耀20i已經在華為商城、京東、天貓等電商平臺,線下榮耀體驗店渠道100元訂金抵150元,這就是實惠:

所以,綜上所述,餘承東說的2019年研發經費400億元對於“不懂研發”的華為來說一點都不高,當然,對於有的“研發效率”高的公司來說,可能是高了點,還不如發股票得利潤。華為2018年利潤都才500多億元,研發就投入了1015億,確實高了點,假設研發少投一半,利潤一下就有了。


手機科技


此前餘承東在採訪中剛剛說道“華為手機的研發費用大概在一年40億美元到50億美元之間,遠遠超過了其他國產手機廠商的總和”。然而,最近餘承東再暴金句:2019年華為手機研發費用400億元。



那麼問題來了:400億,高還是不高?

介紹一組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數據,在過去的十年,華為每年堅持將10%以上的銷售收入投入研發,近十年華為累計研發投入4850億,這個費用是小米公司當下市值的兩倍。按照餘承東帶領的華為消費者業務在整個華為的佔比推算,華為手機業務的研發費用幾乎可以確定超過了500億元,這是國內任何一個企業都望塵莫及的數字。


我個人認為,400億的研發費用對於華為來講不高。我們都知道,對於一個企業來講,即使投入了超高的研發費用也未必能得到與之匹配的回報。400億對於想要繼續引導產品走向、維持現有市場地位的華為來講並不高。如果我們只將眼界限制在中國以內,400億是毫無疑問的天價數字。可放眼全球,華為想要成為絕對的NO.1,華為還需要投入更大的研發成本,既要保持在拍照上的絕對優勢,也要將華為手機的其他軟硬件水平提高。

如果不出意外,華為明年的研發投入還會提高,我相信400億不會是華為手機業務研發投入的頂點。同樣,我們在這裡也希望國內的其他手機廠商能夠投入更多的費用到研發中來,在購機時給我們以更多選擇的機會、讓我們享受差異化體驗更豐富有趣的產品。

不知您認為華為400億研發投入是否太高呢?歡迎在評論區留下您的看法。感謝你您的閱讀。


機錨


給你科普一下,近現代科學重大發現很少是研究團隊發現的,如牛頓、愛因斯坦等,更沒有每年用40~50億的費用,所以雷布斯每年的研發費白花了,省省吧,給小股民或者高管們多發點福利!再或者多購點原件,多生產點產品,少逗點猴!反正按照你的理論也研發不出什麼東西,是吧。

對了,按照你的理論,200多名天文學家、8組天文望遠鏡、花了2年多的時間去搞一個黑洞,也太浪費了,完全也應該讓一個小公司稍微研究一下就可以了!

呵呵!

呵呵!


勇歌155634962


感謝邀請:我是科技數碼隨時答,很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

餘承東說2019年華為手機研發費用400億元,會不會太高?

最近雷軍的一句研發費用並不是越高越好,讓我們對於在研發方面一向投入比較大的華為表示更加崇敬,我們認同雷軍的研發效率的問題,但是最重要的還是要從研發成果來看了,因為小米走的是性價比路線,依靠的是供應商的能力,所以投入相對比較少,雷軍確實可以說出這樣的話,但是華為不同的是,研發的東西是針對供應鏈的東西,所以相對體量要更大。

華為和三星和蘋果:

如果說手機界的三大巨頭,以及銷量全球排名前三名的三個手機品牌,我想很多人想到的就是這三個,為什麼他們手機的價格高,人們會願意去選擇和認可,這和研發其實完全是離不開的,正式因為研發的投入和創新,所以手機定價很高,銷量也自然不錯。

而這樣來看的話,華為投入研發的400億,確實讓華為在全球的手機市場站穩了腳跟,因為我們看到了不管是華為還是三星,以及蘋果,都有屬於自己不同的東西,這是其他廠商做不到的,比如蘋果的處理器和系統,而三星的屏幕和內存,以及設計,而華為的拍照和處理器,等等,正是因為有了更多的研發才有了今天的華為,蘋果和三星。所以相對於蘋果和三星來說,華為的研發費用還是相對很低的,要想超越其他兩者後期還要追加,而華為也曾經說過,每年堅持10%左右的銷售額來投入到研發中。

總結:研發費用的到底高好,還是低一點比較好,也是相對而言的,華為針對的產業鏈的研發,像處理器,以及成立的圖像研發部門,等等手機方面的一些創新等等,因為華為知道只有研發出來真正核心的東西才能成為佼佼者,不被別人牽著鼻子走,而小米的性價比路線,讓他無暇顧及或者是無法想象這麼深遠的事情,所以眼光是有限的,也正是因為這樣雷軍的說法也相對的狹隘,這是因為小米雖然有研發,但是我們只能叫做很科技,沒有真正的研發出來屬於自己的東西或者是像蘋果,三星,華為這樣自己有,別人沒有的產品。


回答完畢

歡迎留言發表不同的看法和想法:

科技數碼隨時答


這要看怎麼計算,手機現在作為最重要的智能終端,承載的功能越來越多,覆蓋專業領域也會越來越廣,當然這其中有些技術是可以與其他設備共用。並且按照任總和華為的策略,提前一代甚至兩代產品技術的預研投入應該也是很大的。當然,也不排除有一定宣傳誇大成分,但這不能否定華為在研發上的大額投入。雷總所謂的研發費用不能太高,我覺得從某種意義上代表了小米的侷限,小米手機有重要技術比較令人印象深刻嗎?除了強調性價比,好像沒什麼可說的了。


老曹不老啊


單純看數字,這個金額很高了,但相對華為的研發目標來說,應該也不算太高吧。

手機芯片這不才剛追近高通,外面還有三星蘋果,這場戰鬥還沒分出勝負呢,必須加大投入繼續剛正面嘛。

基帶芯片也還要繼續升級,而且考慮到5G真正的商業化場景究竟是什麼樣子,現在誰也不敢肯定,在形勢逐步明朗的過程中,跟進研發必須保持足夠的力度,才能抓住這波浪潮。

目前大家都關注5G的技術,當技術模式穩定之後,新的符合5G場景的App應用、手機與物理環境的匹配及互動、基於5G支持的創新商業形態,這部分軟的研發才正式拉開帷幕。

所以保持大力度的研發投入力度,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完全沒問題而且相當有必要。


煙雲丶逸


海軍頭頭餘大嘴說的話有幾個相信?手機90%都是外國貨,連玩具鏡頭組也是外國貨,手機北斗芯片華為沒有研製,仍然買國外的Gp芯片。手機海軍運動科學研究費花了不是吧?

應該是通信花了不少錢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