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投界顶级投资大咖送您45条退出经验!

投资的意义是什么?什么是好的退出?优秀的投后管理和退出会带来怎样的效应?工作的意义是什么?

关于这些问题,倪正东、陈玮、吴彬、吴世春等创投界顶级投资大咖,结合多年的创投经验,分享了他们的认知与体会。他们的答案看似简单,却把最深刻的道理讲得清晰、透彻。

我们整理了45条关于投后退出的精华,希望你能在紧凑的阅读中学习深度探寻投资的意义。

哪怕只有其中一条能够让你受用或者引发你的思考,这便是此文对你的意义。

创投界顶级投资大咖送您45条退出经验!


创投界顶级投资大咖送您45条退出经验!


倪正东

清科集团创始人、董事长 沙丘学院创始院长


创投界顶级投资大咖送您45条退出经验!


倪正东

:退出就像打德扑,最后30分钟非常重要,往往是最后三把牌改变了行业格局。


创投界顶级投资大咖送您45条退出经验!


倪正东:退出甚至比投资更重要。你不能只看上市公司的情况,什么时候退出也是非常重要的。

创投界顶级投资大咖送您45条退出经验!


创投界顶级投资大咖送您45条退出经验!


陈玮

东方富海董事长、创始合伙人


创投界顶级投资大咖送您45条退出经验!


陈玮:我们专业基金团队一般有10—15人,每个专业基金的投资人一般会研究两个行业,而且每个季度或者每半年要跟团队做分享。你所研究的行业有什么新趋势,谁是最头部的,中国和美国分别怎么样,你都要非常清楚。这样,我们就把每个人都逼到了某个领域去做深入的研究。

创投界顶级投资大咖送您45条退出经验!


陈玮:投资人对早期项目可能会操心比较多。我们天使基金每个月都会去拜访被投企业,为他们做贴身服务;对于成长期的项目就是规范服务,要有未来的退出安排,尽可能让它少犯错误,不要留下硬伤;对于成熟期的项目,我们要想办法建一个生态体系。比如他的客户,人力资源上下游这些东西,看看在我们的平台上能否帮他解决。

创投界顶级投资大咖送您45条退出经验!


陈玮:凡是身处行业龙头,每年以超过50%的速度增长,管理团队优秀,以IPO退出的企业,就作为A类企业;在细分市场是龙头地位,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管理团队还不错的,退出比较明确的——可能是并购或IPO,就按B类企业对待;行业和管理团队一般,成长不稳定,退出方式也不明确的,我们会放到C类;行业一塌糊涂,企业严重亏损,管理团队流失,退出无望的项目,就是D类项目。

创投界顶级投资大咖送您45条退出经验!


陈玮:现在中国很多GP都采用“5+2”制度。七年的时间,我们能保证整个投资出去又退出吗?我不知道,LP也不知道。一般情况下,基金的投资期三年就结束了,后面都是退出期,但是在中国退出有太多的不确定性。我们只能控制投资,控制不了退出。

创投界顶级投资大咖送您45条退出经验!


陈玮:在中国,总体来说退出并不是很顺畅,而且相比IPO或者并购退出的难度,更难的是你不确定什么时候能退出。因为IPO和并购退出主要是基于中国资本市场,如果资本市场不好,无论哪种退出方式都会非常难。

创投界顶级投资大咖送您45条退出经验!


创投界顶级投资大咖送您45条退出经验!


陈文正

前海母基金执行合伙人、

前海方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裁


创投界顶级投资大咖送您45条退出经验!


陈文正:对于退出,我觉得A股还是主战场。A股门槛提高了,不到8000万不能上,但是在中国这种市场环境下,中小企业的发展一定会越来越得到国家的重视,所以我觉得A股的IPO政策会发生变化。

创投界顶级投资大咖送您45条退出经验!


陈文正:原来很多并购基金,通过和上市公司合作,来为上市公司未来的发展服务。现在国内开始出现一种专业化的管理人,就是通过投资来控股一家公司,然后改善这家公司,实现价值提升,再来寻求投资退出。

创投界顶级投资大咖送您45条退出经验!


创投界顶级投资大咖送您45条退出经验!


胡雪峰

高特佳投资集团主管合伙人


创投界顶级投资大咖送您45条退出经验!


胡雪峰:投资灰度,就是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其实有很多管理问题是没法界定的,比如,你管还是我管?管还是不管?怎么管合适?这都是灰度问题,这就要靠对企业的高度责任感去补台补漏。

创投界顶级投资大咖送您45条退出经验!


胡雪峰:如果投的是一个价值每年都在快速增长的项目,为什么要退?退出后,还能找到这种项目吗?找不着。你账上是放着资产好,还是守着现金好?肯定是手握股权,手握资产更好。

创投界顶级投资大咖送您45条退出经验!


胡雪峰:首选是IPO,但这是小概率事件;主选是并购,只要前面布局了很多,手上的牌多,那退出选择空间就会非常大;次选是回购,我们在所有的合同条款里都会签回购退出;还有技术设计,比如选择退股或者退LP份额。

创投界顶级投资大咖送您45条退出经验!


创投界顶级投资大咖送您45条退出经验!


吴世春

梅花创投创始合伙人


创投界顶级投资大咖送您45条退出经验!


吴世春:我觉得投资逻辑跟投后管理是一脉相承的,你有什么样的投资逻辑,你就会用什么样的投后管理去服务他们。

创投界顶级投资大咖送您45条退出经验!


吴世春:投后管理没有一个特别科学、合理性的方法论,就是靠着燃烧自己,把大家聚在一起,用心去帮助创业者。

创投界顶级投资大咖送您45条退出经验!


吴世春:我们要真诚地去帮助创业者成长,而不是去管理他们。管是管不了的,你老想着去管他们的财务,去管他们的方向,这是没有用的,我还没见过哪个项目特别是中早期项目,靠管理能把创业者从错误的方向上拉回来。

创投界顶级投资大咖送您45条退出经验!


创投界顶级投资大咖送您45条退出经验!


李浩

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联席CEO


创投界顶级投资大咖送您45条退出经验!


李浩:第一,当你没有办法帮助企业再成长的时候;第二,当企业需要你退出的时候。

创投界顶级投资大咖送您45条退出经验!


李浩:你即使把股权退出了,创始人还希望你能留在董事会继续发挥作用,他有好事的时候,比如他看到一个新的投资机会,他不落下你,因为他觉得应该这样做。

创投界顶级投资大咖送您45条退出经验!


创投界顶级投资大咖送您45条退出经验!


曹国熊

普华集团董事长


创投界顶级投资大咖送您45条退出经验!


曹国熊:每个人都是有一个管理半径的,你能够管理的最核心的几个人,最后也只能够覆盖这几个赛道。所以,我们一定要有取舍,知道边界感,有所为有所不为。机会非常多,有些机会我们注定要失去,就让它失去好了,你把属于你的机会给抓住就可以了。

创投界顶级投资大咖送您45条退出经验!


曹国熊:因为你永远找不到最高的点,可能你对这个创始人非常有信心,但他可能会做一些错误的决策,或者整个风口的时机已经过去了,没有机会了。

创投界顶级投资大咖送您45条退出经验!


曹国熊:退出方式包括IPO、借壳、并购、回购、清算、股权转让这几种。

创投界顶级投资大咖送您45条退出经验!


曹国熊:IPO是少数但很重要的退出途径,目前最主流的退出还是在国内、香港和美国。另外,IPO退出按照数量算其实也是不科学的,应该是要按退出金额算。因为在A股退出的时候,它的议价空间实在太大了。

创投界顶级投资大咖送您45条退出经验!


曹国熊:借壳是背着包袱在走,要有承受能力。一般来说,在借壳过程中会有两个团队,并且这两个团队是背靠背的,互相不知道,其实就是AB方案。可能这个团队在做IPO,但另外一个团队是在走借壳这条路,因为各种谈判的过程中变数非常大。

创投界顶级投资大咖送您45条退出经验!


曹国熊:现在上市公司有很多并购方式,比如直接并购,或者设立子公司专门去做产业并购,或者跟其他的投资机构一起设立并购基金和产业基金等。在国外,并购成功的案例比比皆是。而在国内,非常成功的并购案例还不多。

创投界顶级投资大咖送您45条退出经验!


曹国熊:股权转让就是在各个过程之中卖老股,有卖的好的,但也有很多遗憾的,恰到好处的退出点并不好找。

创投界顶级投资大咖送您45条退出经验!


曹国熊:回购退出是不得已也是机会。通常所谓的回购,如果早期的话其实是创业失败之后又换到一个新的公司,然后把前面这家公司的股权移一部分到新的公司,表示大家彼此的一个联系和感情,很少有人能够掏出真金白银真正把它回购过来。这里面有一个很大的机会就是,原来你有20%的股权,到新的公司以后给你留10%,然后你再投一点钱,又变成20%左右的股权。

创投界顶级投资大咖送您45条退出经验!


曹国熊:清算是投资失败的退出方式,一般拿不回来任何的钱,无非是给一个公司画一个句号。如果你投资做得久了,到了公司做差的阶段,我自己心里就已经把它归零了。

创投界顶级投资大咖送您45条退出经验!


曹国熊:退出时点是一个很难把握的点,可能我需要很多的失败之后,才能够总结出来哪个时点是最佳的,我现在能够做的就是,尽力把公司推到一个它自己能够hold住的最佳状态。

创投界顶级投资大咖送您45条退出经验!


创投界顶级投资大咖送您45条退出经验!


许小林

华盖资本创始人、董事长


创投界顶级投资大咖送您45条退出经验!


许小林:中国私募股权历经多年的发展,在募资和投资方面,现在已经达到了大学水平。但是在投后管理和退出方面的研究和积累,现在可能还处在初中水平甚至小学水平。而投后管理和退出,才是真正关系到基金投资回报的重要环节。

会投的是徒弟,会退的才是师傅。一个基金可能三年以内就可以完成投资,但是投后管理和退出可能需要七年到十年的周期,只有基金到期的时候,你才真正能评价这个基金的好坏。在这一点上除了靠时间积累,没有什么捷径可走。

我认为投资在“募、投、管、退”这四个环节里面超不过20%,真正赚钱的都是靠你投后和你选的退出时机,而不完全是靠你所谓的眼光。那些所谓靠眼光赚钱的投资人和创始人,都是在背后做了大量的工作,你花多大的力气,就产生多大的收益。

创投界顶级投资大咖送您45条退出经验!


许小林:有些机构并不提供真实的退出数据。还有一些机构,它的基金周期没有到完全退出的时候,所以它只能被迫用已经IPO的项目数据,这是一个非常片面的退出。

比如一个基金投了30个项目,只有五个项目IPO,这五个项目里面只有三个项目正好在统计的那一年里,那这三个项目就决定了机构那一年在IPO退出上的权重,但是它实际上没法代表基金的完整业绩。

基金最完整的业绩是什么?比如基金有10亿规模,历经五年或者七年的周期,等到完整的基金退出以后,整体基金的现金回报。

创投界顶级投资大咖送您45条退出经验!


创投界顶级投资大咖送您45条退出经验!


晏小平

晨晖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


创投界顶级投资大咖送您45条退出经验!


晏小平: 对于一个基金而言,短期基金是五到七年,长期基金大概在十年甚至二十年。在这样漫长的基金周期中,投资人只有通过有效的管理、服务、增值、赋能,才有可能实现最终的有效退出。

创投界顶级投资大咖送您45条退出经验!


晏小平:无论是美元基金还是人民币基金,市场最主流的高回报方式都是IPO。不过,IPO的优劣势也非常明显,优势就是高回报,有较好的流通性;劣势就是像过独木桥,门槛很高、审核很严、周期很长等等。

创投界顶级投资大咖送您45条退出经验!


晏小平:这几年,并购退出已经变成了一种非常主流的方式,上市公司对并购的需求是越来越强烈,而且市场机制对并购政策的倾斜也越来越好。在退市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导致很多有买壳、卖壳或者保壳需求的A股上市公司,主要靠资产重组来推动企业发展。

创投界顶级投资大咖送您45条退出经验!


晏小平:第一是隔轮退,比如我投资了A轮,接下来的一轮我会继续跟,然后再下一轮的时候,我要考虑退出,也许退一半也许少退一点;第二是产业投资人去收购。在这一点上,BAT是很活跃的。比如阿里巴巴全资收购饿了么,就是典型的产业投资人去做收购。现在这类退出机会越来越多了。

创投界顶级投资大咖送您45条退出经验!


晏小平:回购是最后的安全垫,唯一的不确定性就是,公司如果出现比较大的风险,没有了回购能力,即使有回购条款,也很难保证你的收益。

关于清算,按照公司破产清算的规则,对于剩余资产,首先是债务人优先分配,而真正的股东能拿回的钱已经是微乎其微了。

创投界顶级投资大咖送您45条退出经验!


晏小平:作为基金管理人,从IPO利益最大化来说,只要企业符合预期,尽量往IPO的方向走。但是一旦有不达预期的情况,我们要尽可能的止损,最终选择相对多赢的局面。

创投界顶级投资大咖送您45条退出经验!


晏小平:对于中后期的投资,在投资之前,应该把退出作为一种策略上的考虑。但是对于早期投资,投资人看到的是一个更宏大的目标和愿景,所以至少从策略上不会过早的去考虑退出。

创投界顶级投资大咖送您45条退出经验!


晏小平:经济周期与产业周期、政策监管和法律法规、证券市场活跃程度以及私募股权基金存续期。作为管理人,一定要把项目分门别类去管理,不能寄希望于所有的项目都能够IPO或者并购,尽量要抓住一些比较早的退出机会。

创投界顶级投资大咖送您45条退出经验!


晏小平:很多基金对于投后管理都是“二八原则”,即80%的精力帮助头部企业做服务、支撑,帮助他们发展得更好。而对于相对较弱的企业,也许存在行业的周期问题,我们需要给他一点时间,多反省、多想一些办法,投资人在关键点上给予一定的支撑就好。

创投界顶级投资大咖送您45条退出经验!


晏小平:当你去谈的时候,整个基金的组合最好是基本过了投资期,或者说投资的项目基本要过半以上,这样才能看清楚这个基金未来的收益项目的表现。如果这个基金才投了两三个项目,建议这种基金你要少介入,这跟你去参与一个新的基金是一样的。

创投界顶级投资大咖送您45条退出经验!


晏小平:为什么二级市场的投资很难做好?其实跟人性很有关的,人性是很难博弈的。二级市场的股票稍微涨一点,你就会抛,稍微跌一点你就要斩仓,这样是很难挣到钱的。

但是对于一级市场来说,会被动的让你去规避人性的一些问题,你是被动的做长线投资,你只要选到好的GP,好的基金产品,投进去以后更多的是等待,基金退出一个项目就分你一个项目的回报,如果基金清盘就会把钱分给你。当然换一个角度考虑,这也是保护你的一个办法。

创投界顶级投资大咖送您45条退出经验!


晏小平:因为退出包含了投资人对时机的判断,对行业周期冷暖的认知,对公司运营发展阶段的了解,对公司融资节奏的把握,对LP负责任的态度等等。有些项目的退出,不一定是创始人的利益最大化,却应该是所有利益相关者的综合利益最大化。

创投界顶级投资大咖送您45条退出经验!


创投界顶级投资大咖送您45条退出经验!


白文涛

分享投资创始人


创投界顶级投资大咖送您45条退出经验!


白文涛:做一个好的投资人,投好很重要,退好更重要。关于退出,不一定非得等到企业IPO才退,可能在中间的过程中,你觉得对LP的回报差不多了,企业也成长到一定程度了,那你就可以通过并购或者是溢价转让等方式退出。如果等到上市,我们可能会挣得更多倍数,但是时间周期更长,资本的IRR回报未必会更好。

创投界顶级投资大咖送您45条退出经验!


创投界顶级投资大咖送您45条退出经验!


李朝应

汉坤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创投界顶级投资大咖送您45条退出经验!


李朝应:财务投资人很少去排斥新的投资人,但是战略投资人通常是会排斥的。战略投资人很少要求你一定要三到四年就上市,是否上市对他来说没那么重要,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上市公司。但是财务投资人就会非常焦虑,你一定要三年四年就能上市,一定要有一个回购条款,这样才能确保自己的投资未来能够退出并获得一定的回报。

创投界顶级投资大咖送您45条退出经验!


李朝应第一种是IPO退出,这应该是大家最期待的,因为IPO之后,公司的股票就进入了公开市场的流动性;

第二种是并购。现在有很多的项目都是通过并购退出的,尤其是已经上市的公司介入到一些项目里面直接并购,它就可以给到大笔套现的资金,也可以给到大笔的股份;

第三种是转让退出。转让退出和并购退出是不一样的,并购退出基本上是公司整体出售,而且往往是卖了一个比较好的价格,而转让退出是指你自己转让退出了;

第四种是回购。回购退出往往是迫不得已的退出方式,基本上就是兜底了,因为这个时候基本上是IPO没着落,并购找不到,转让没人要,只好让大股东或者整个公司来买了。

创投界顶级投资大咖送您45条退出经验!


李朝应:我们有多种退出方式,但是究竟选哪一种,很多时候不是小股投资的投资人能决定的,往往是综合了各种力量和因素,形成的一个最终的商业判断。有时候你投的公司特别好,年年都在涨,你肯定是不希望通过并购或者是转让退出的,你是希望它IPO的。但有时候公司发展得不怎么样了,你就想赶紧找个接盘侠,无论是并购还是转让,就是想把它尽快退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