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悼之前,你總該知道巴黎聖母院到底厲害在哪

哀悼之前,你總該知道巴黎聖母院到底厲害在哪 | 蘇黃米


哀悼之前,你總該知道巴黎聖母院到底厲害在哪 | 蘇黃米

大都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

哀悼之前,你總該知道巴黎聖母院到底厲害在哪 | 蘇黃米


哀悼之前,你總該知道巴黎聖母院到底厲害在哪 | 蘇黃米

據外媒報道,北京時間4月16日凌晨1點,法國當地時間15日晚六點半左右,法國巴黎聖母院發生火災。根據社交網站上網友拍攝的視頻顯示,當時塔尖就可見明火燃燒,煙霧迅速籠罩了聖母院整個頂部。明火燃燒起來約兩個小時後,整個屋頂都陷入火海,塔尖已經完全燒燬,東面屋頂也已經燒塌。

哀悼之前,你總該知道巴黎聖母院到底厲害在哪 | 蘇黃米


哀悼之前,你總該知道巴黎聖母院到底厲害在哪 | 蘇黃米

祈禱

不過最新消息顯示,巴黎聖母院的完整結構被保存下來了。那麼,這座有著古老歷史大教堂,是怎麼建造起來的呢?

巴黎聖母院,落於巴黎城區,巴黎的城區,始於西岱。西岱島,位於流經巴黎市中心的法國第二大河——塞納河中,事實上,最初巴黎的城區,就是從西岱島開始的。隨著歷史變遷,西岱島開始漸漸顯得擁擠,城市的雛形漸漸形成,並向塞納兩岸漸漸擴張,巴黎這座城市也在不斷地壯大發展。但時至今日,西岱島作為巴黎司法、宗教和治安的中心仍被譽為“巴黎的頭腦、心臟和骨髓”。

哀悼之前,你總該知道巴黎聖母院到底厲害在哪 | 蘇黃米

1163 年,路易七世與當時的紅衣主教決定建一座最大的聖母院。

這座聖母院的選址很有講究:

6世紀時,這裡是一座羅馬式教堂,而這座教堂有12塊基石取自原先羅馬神殿的遺址。也有說法認為大教堂是在墨洛溫王朝的希爾德貝爾特一世(528年) 時,以已經存在的教堂為基礎進一步改建而成的。

4世紀時,這裡是一座用來祭拜聖史蒂芬的基督教教堂——聖特埃努教堂。而根據地底下挖掘出來的一些文物,這個地點被作為宗教用途的歷史,可以回溯到羅馬的提庇留大帝時代,在西堤島的東半部上可能建有一座用來祭祀羅馬與高盧神的神殿。

再往前追溯的話,還能說到凱撒。大約公元前 50 年,凱撒率大軍侵入北部高盧,巴黎西族人在島上修築了堡壘與之抗衡。小島經歷激戰,最終失守,可是島上的巴黎西族人(Parisii)殊死抵抗的精神讓凱撒感到極為震撼,事後,凱撒把巴黎西族人的名字寫進《高盧戰記》,漸漸地“巴黎”成了這座城市的名字。

巴黎西人是塞納河流域以漁獵為生的部落,至今巴黎人仍以銀色的帆船為市徽,法國國徽上的漁民諺語“能使它顛簸,不能使他沉沒”,這都與巴黎市的發展史有密切的關係。“這是一座/長久喧囂的城市/它勾勒出/其灰色的前額/纖纖的屋簷/百千排管/眾多鐘樓鳴響/這就是巴黎。”

再說回到聖母院動工的1163年,從那時起歷時近兩百年,七八代工匠的努力,到了1345年,巴黎聖母院終於最後建成。聖母院共分大殿、鐘塔和尖塔三大部分,其中主殿長130米,寬40米,高35米,可容納 13000 多人做禮拜。殿堂頂上有法國的28 尊歷代君王石雕像,屋頂的三扇大窗戶上彩色玻璃鑲成一幅幅色彩鮮豔的宗教畫,五彩繽紛,壯觀而奪目。

哀悼之前,你總該知道巴黎聖母院到底厲害在哪 | 蘇黃米


哀悼之前,你總該知道巴黎聖母院到底厲害在哪 | 蘇黃米

子睿Ray 攝

雨果在《巴黎聖母院》中寫道:“這座可敬的歷史性建築的每一個側面,每一塊石頭,都不僅僅是我國曆史的一頁,而且是科學史和藝術史的一頁。”它不僅能“寫出了人類的世界通史”,而且是一部“規模宏大的石頭製造的交響詩”。(鏈接騷客文藝)

巴黎聖母院是哥特式建築的典範,哥特,本是蹂躪羅馬的日耳曼民族之一,哥特式建築的特點就是高而尖,有一種向上飛昇的感覺,比巴黎聖母院更典型的是德國的科隆大教堂,雖不及現代的摩天樓之高,卻像一簇怒放的春花,拼命從地上抽發出來,肆意向天空生長。

哀悼之前,你總該知道巴黎聖母院到底厲害在哪 | 蘇黃米

科隆大教堂

哥特教堂是秩序與自由的統一。“像一株崇高壯觀、濃密廣覆的上帝之樹,拔地而起,千枝紛呈,萬梢湧現,樹葉多如海中之沙,向著四面八方的國土宣告它的主人—上帝的榮耀”。雨果說:“哥特式大教堂的不規則顯得樸實自然,透出一種令人驚歎的秩序在現代建築中,我們十分拙劣地應用了希臘的或現代的建築藝術, 現代建築只呈現出一種規則的無序。”在建築風格上,哥特式建築講究結構上的非對稱性以及雕刻方面的怪誕離奇,而這些要素恰恰與古典建築風格中所推崇的對稱均衡、比例適中、清晰簡潔等原則相背離。

巴黎聖母院作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沒有鐘樓雙塔的哥特式建築,以其完美的對稱感而聞名,教堂特殊的平頂雙塔結構保留至今。教堂西側的主立面共分三層,立柱將整個正立面分為 9 塊勻稱和諧的矩形,這些矩形部分的水平豎直比例接近黃金分割值,呈現出哥特式建築中為數不多的唯美與和諧,偉岸高大的外形與高聳的鐘塔渾然一體,可謂雄偉與壯觀。教堂底層有三個門洞並列,中間略大,兩側稍小,成核桃形,這三扇門上面的浮雕各有不同,有著各自的名字和含義。

哀悼之前,你總該知道巴黎聖母院到底厲害在哪 | 蘇黃米

巴黎聖母院三座門,馬利亞門、末日審判門和聖安妮門

正面看左、右分別為“聖母之門”“聖安娜之門”,各自描繪了聖母受難復活、被聖者和天使圍繞的情形以及聖安娜(St. Anne)的故事及大主教許裡(Bishop Sully)為路易七世(Louis Ⅶ)於 12 世紀興建聖母院受洗的情形,中間那扇門最為著名,被稱為“最後審判之門”,描述了耶穌在天庭“最後審判”“世界末日”耶穌宣判每個人命運的場景得到生動地展現。三扇拱門上方為一字排列著舊約時期28 位君王的雕像——眾王廊(Galerie des Rois),長廊上層中間是彩色玻璃窗,一個個為人所熟知的聖經故事繪於其上。彩色玻璃兩側為兩個巨大的石質中欞窗子。第三層,一排雕花拱形石欄杆整齊排列。

哀悼之前,你總該知道巴黎聖母院到底厲害在哪 | 蘇黃米

末日審判門上的浮雕

頂樓左右兩側各有一座塔樓,值得一提的是這兩座塔樓並沒有塔尖,《巴黎聖母院》中伽西莫多所敲打的那口大鐘就懸掛在其中的一座塔樓裡。整個建築的主體部分並沒有出離哥特式建築的獨有特徵,俯瞰下去平面呈十字形即中軸較長,兩翼較短。中庭上方矗立著一座尖塔,有 90 米之高,塔的頂部依然是十字架,據說在十字架底端的圓球內封存著耶穌受刑時所用的十字架及其冠冕。巴黎聖母院遵循著哥特建築對自由精神的無限追求,“把自己提高到越出單純的目的而顯現出它本身的無限。這種對有限的超越和簡單而堅定的氣象就形成哥特建築的惟一的特徵”。

教堂內部,無數的垂直線條引人仰望,數十米高的拱頂在幽暗的光線下隱隱約約,閃閃爍爍,加上宗教的遐想,似乎上面就是天堂。於是,教堂就成了“與上帝對話”的地方。主殿翼部的兩端都有玫瑰花狀的大圓窗,上面滿是13世紀時製作的富麗堂皇的彩繪玻璃書。北邊圓柱上是造於14世紀“巴黎聖母”像。

哀悼之前,你總該知道巴黎聖母院到底厲害在哪 | 蘇黃米

玫瑰花窗


哀悼之前,你總該知道巴黎聖母院到底厲害在哪 | 蘇黃米

聖女貞德雕像

巴黎聖母院內部

巴黎聖母院是歐洲建築史上的一個重要節點,在它之前,歐洲的教堂大多注重突出窄小的空間以及厚實、沉重的石拱牆壁這樣往往給人以笨重之感,並且建築內部陰暗而壓抑,待巴黎聖母院建成,便樹立了哥特式建築的高直藍本,歐洲的很多教堂逐漸改變原有建築思路,崇尚輕巧的拱頂和敞亮的空間。可以說,巴黎聖母院為後世的許多教堂的建築設計確立了新的藍本。

哀悼之前,你總該知道巴黎聖母院到底厲害在哪 | 蘇黃米

巴黎聖母院正面

巴黎聖母院幾度罹難,幾度榮光。17世紀它經歷了幾次改建和翻新,18 世紀它被“白色”化以顯其聖潔;1771年的一次修葺,竟為擴大門庭而把許多精美的石雕剷掉;18世紀末的法國大革命時期,教堂的大部分財寶都被破壞或者掠奪,革命的巴黎人砸毀了28 尊3米多高的歷代帝王像,唯一的大鐘倖免沒有被熔燬,此時聖母院已是千瘡百孔了。之後教堂改為理性聖殿,後來又變成藏酒倉庫,直到1804年拿破崙執政時,才將其還為宗教之用。1793 年,教堂大廳淪為倉庫。

哀悼之前,你總該知道巴黎聖母院到底厲害在哪 | 蘇黃米

19世紀末的巴黎聖母院

1831年《巴黎聖母院》出版後,引起很大的迴響,許多人都希望修建當時殘舊不堪的聖母院,並且發起募捐計劃。修復計劃於1844年開始,由歷史學家兼建築師奧萊主持,重現了聖母院久違的光彩。在1845年,拉素斯和杜克負責全面整修教堂,工程持續了23年,修繕了尖頂和聖器堂,後來才重新開放。

巴黎聖母院是歷史的見證。1422 年,亨利六世在巴黎聖母院加冕;1453 年,英法“百年戰爭”結束,巴黎軍民曾在這裡歌舞歡慶;1804 年,拿破崙·波拿巴在這裡加冕(這一場景當年就被畫家大衛畫成大型油畫《加冕圖》,此畫至今仍存盧浮宮,是其中的經典收藏);1811 年,拿破崙一世的太子勒庫隆在這裡接受洗禮;1944 年 8 月26 日,戴高樂將軍與巴黎軍民在這裡舉行了反法西斯勝利的解放彌撒,其場面空前熱烈;1962 年,聖母院奠基 800 週年,法國舉國慶祝,戴高樂總統和全體國會議員在這裡參加了隆重的紀念儀式。

哀悼之前,你總該知道巴黎聖母院到底厲害在哪 | 蘇黃米

1804年12月2日,拿破崙自己拿起皇冠戴到頭上,然後再為跪在地上的約瑟芬加冕為皇后

巴黎聖母院一次次經歷血與火的歷史的洗禮。如今,熊熊火焰之下,人們不約而同唱起聖歌,流下淚水。巴黎聖母院儼然是巴黎人民心中不朽的精神符號。不管在歷史長河中表現出多麼動盪、駁雜,充滿著數不勝數的靈與肉、宗教與世俗、貴族與亂民、革命與反革命、保守與激進、高貴與卑賤、殖民與被殖民、藝術與粗鄙、時尚與傳統的矛盾、衝突、混雜與糾結,巴黎聖母院都是最聖潔的精神家園。

哀悼之前,你總該知道巴黎聖母院到底厲害在哪 | 蘇黃米

建築,用材料規劃著人的空間與活動軌跡。“建築能否成為家園,取決於住在其中的居住者的夢想。這個夢想和其他的夢想一樣,會隨著房子中老舊、暗淡、髒亂和無序的角落而獲得滋養。就像我們看到的,有些建築會隨著歲月而更加美麗,有些牆壁會越來越有肌理。同理,我們還可以看到一個本來不是家的建築的變化軌跡,即一個夢想的建造過程。第一批住進這些新的普通建築(在現代化和西方化的熱情中被建構,彷彿一切從頭開始般被建造)的人,用他們的夢想,把建築變成一個家園。關於這些夢想,建築師無法追尋軌跡也找不到證據。”

巴黎聖母院,不是居住場所,但它是神聖的精神家園。數百年來,它已超越本身的宗教信仰,被人們構建成為不朽的文化符號。大火燒去的是外部,留下了建築的框架,也留下了文化的基因。

哀悼之前,你總該知道巴黎聖母院到底厲害在哪 | 蘇黃米

哀悼之前,你總該知道巴黎聖母院到底厲害在哪 | 蘇黃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