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平台与农产品供应链网络集成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成绩,企业越来越难以孤立于价值链之外,而是逐渐演变为各自供应链上的节点,供应链管理更加追求一体化,并且会对物资供应流通决策起到决定性影响。相关学者研究表示,农产品供应链要向网络信息技术靠拢,并慢慢形成电子商务平台,从而实现资源共享,同时利用网络技术在供应链中发挥连接作用,帮助成员建立全新的利益平台。

[关键词]电子商务平台;农产品;供应链;网络集成

电子商务平台与农产品供应链网络集成

0引言

农产品供应链是指从农产品的收购、运输、加工、销售全过程的链条。农产品供应链管理则是控制、协调与计划整个链条上的物流、资金、信息等活动。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意义是为了将客户需要的农产品在恰当的时间、保质保量地送到客户手中,并最大程度降低成本。农产品供应链集成就是将此供应链上的所有企业以及节点间的业务当作整体,进而建立一个完整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并协调、控制决策流、信息流以及物流,集中管理企业内外部供应链,最终实现全局最优的状态。

1传统农产品供应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1供应链模式单一

农产品供应链的基础就是农产品本身,以其为核心进行经营,把控信息、物理以及资金,保证农产品供应在使用者与生产者间的平衡,进而满足双方共同的利益。这个过程囊括了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再进入社会流通的全过程。传统农产品供应链通常的做法是由生产者直接将农产品带至市场,并通过经销商等售卖农产品,通过批发销售或是零售等方式卖给客户,并由客户决定是使用农产品还是将其进行再次销售。一般来说,此种供应链模式十分单一,其中也存在一定缺陷,具体表现如下:参与农产品买卖的人员较多,而且没有全部覆盖信息,信息化程度还有待提升,农产品生产者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此外,在农产品供应链中,由于运输距离较远,或是农产品时效性较强等原因,导致农产品价值逐渐降低,给农产品生产者以及购买者造成不小的经济损失。

1.2农产品企业风险较大

在我国,农产品的来源主要通过分散农户供给,而且分散的农户规模组织存在一定局限性,如发展仍不完善、缺少系统的组织架构以及带头人等,因此,只能将分散农户供给应用到生产或是销售分离时期。同时,由于这些分散的农户不了解市场信息,更没有掌握市场的实时动态信息,导致其不能进行恰当生产,进而导致企业存在一定的风险。此外,合作化模式还比较滞后,供给销售的渠道并不健全,造成信息覆盖程度不高,存在比较严重的信息失真情况。不仅如此,由于农产品供应链中的供销是一次性销售,因此,在此环境中,销售与购买双方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一次利益上,导致农产品的安全性与质量性得不到保障,特别是在农产品传递与记录的各个环节中,不能全面监测安全、质量等信息记录,进一步增加了农产品企业的经营风险。

电子商务平台与农产品供应链网络集成

2农产品供应链向电子商务模式转化的过程

2.1供应链一体化

根据农业链竞争中心以及国际食品、世界银行等机构的研究显示,集成式供应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解决世界范围内农产品供大于求、需求变化速度快、环保监督日益严格形势下出现的各种经营问题。同时,专业学者通过农产品供应链提出了较为完整的解决方案,并建立起较为系统的框架结构以及较为科学的结构模型。整体而言,从供应链目前的发展形势来说,供应链一体化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供应链一体化也必将出现价值集成商:第一,通过价值集成商能够使分销商在供应链中获得更好的发展前景;第二,通过价值集成商能够使经销商以及小型零售商获得理想的发展状态,与之相对应的物流商会使经销商统一发展;第三,分销商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作用力,并实现物流供给;第四,不同的零售商之间会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采购体系,并逐步形成一体化管理进程;第五,在此过程中,会逐步形成专有品牌,并对供应链一体化发展提供必要帮助。

2.2纵向价值集成

农产品企业价值集成商逐步成为农产品供应链上的领导者与核心组织,并利用合作与集成两方面组织、领导农产品供应链。集成指在供应链中,主导者通过对纵向价值进行集成,将供应链上的其他环节逐步纳入业务范围中,进而提升产品价值的过程额;合作指在供应链中,主导者通过优化、调整供应链流程,打破传统的企业边界,利用合作的方法进一步提升供应链的整体效率,进而使供应链能够发挥更多的价值。因此,农产品企业在未来将在供应链上出现领导者,并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价值网模式,形成零售商、分销商、生产商的无边界形式。三者利用供应链本身的设计价值、物流价值以及营销价值等实现集成,并获得纵向价值集成方面的成功,使生产商利用合作的方式能够获得零售商的终端价值,分销商与零售商能够利用自有品牌,获得纵向价值集成方面的成功。

2.3物流、信息、资金交互增值链

农产品供应链不能单纯理解为生产商与消费者间交互的简单连接,农产品供应链更能在二者间或是三方中实现物流、信息、资金情况的增值链。对于供应链整体来说,其中的各个节点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整合与调整,并保证供应链上的企业实现经济最大化,基于此,信息流在农产品供应链上扮演了重要角色,是最基础的组成部分。此外,物流信息传递技术以及网络技术在农产品供应链上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利用信息处理技术以及电子商务平台能够有效连接供应链上的客户、零售节点、供销商、群众等,这样不但使各个节点得到有效连接,还能在交易农产品的全过程中实现全面监测与追踪物流信息,从而更好地管理与控制农产品的整体供给过程,实现资源共享。

电子商务平台与农产品供应链网络集成

3网络集成电子商务平台的作用

根据相关学者的研究,在农产品供应链上,集成式电子商务平台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并且具有以下几点优势。第一,集成式电子商务平台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与共享信息资源,在资源共享的整个过程中对商品进行管理与监督,协调供应链模式,从而减少在交易过程中出现的风险以及交易中出现的额外费用等,提高信息处理水平。第二,集成式电子商务平台根据信息得到市场中的实时变化情况,能够使企业全面掌握市场中的需求点,并以此为基础,使农户制订针对性的生产计划,进而提升农户的整体经济效益。第三,集成式电子商务平台能够减少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进一步压缩农产品的生产周期,从而提升交易效率,提升农产品的价值性与保质期,同时能够降低物流成本。第三,集成式电子商务平台中的第三方物流配送中心能够实现农产品供应链的配送功能,使农产品整体流动过程更加有序、协调、高效,从而获得最优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不仅如此,农产品供应链的整体流程是以消费者需求为核心实现管理协调的,农产品企业通过数据挖掘技术以及仓库数据等智能技术,进一步提升营销效果,优化服务流程,开发客户知识,提升工作效率,使客户的忠诚度与满意度得到大幅增长。

4网络集成电子商务平台的模式

电子商务平台一般是通过两种机制实现农产品增值,该机制分别是匹配与聚集。聚集机制可将所有交易者整合到一个虚拟平台上,并对其提供统一的服务,使交易成本降到最低;匹配机制则是集合买卖双方,实现实时、动态的价格谈判,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形成统一的价格。匹配与聚集存在以下几个特点:交易者存在分散现象;消费者对自动定价机制不熟悉;购买过程依照合约进行;交易量大于交易成本;能够通过第三方实现物流;价格与需求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匹配与聚集两种机制的电子商务平台上,随着订单农业的不断发展,农产品物流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从而提高了农产品流通率,并对建立系统的农产品物流体系有积极的影响。

5结语

农产品供应链未来必然会朝着电子商务网络集成化与信息技术的方向发展,通过利用全新的流通形式,能够为客户、农户、相关企业、供销商等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并在供给效率以及节约成本上发挥更好的效果。此外,农产品供应链网络集成化能够促进新模式快速发展,能够形成线上与线下市场共存,能够连接两个市场。因此,为了保证资源信息实现共享,并得到更好的利用,需要对其进行整合,连接供应链上的企业,实现企业经济最大化。

主要参考文献

[1]陈志祥.电子化供应链研究的国际动态与评述[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6(3).

[2]林勇,马士华.集成化供应链管理[J].工业工程与管理,2016(5).

[3]易法敏.网上农产品流通交易平台的构建[J].电子商务研究,2016(2).

[4]王宁,黄立平.基于信息网络的农产品物流供应链管理模式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5(3).

[5]沈祖志,马林.基于供应链的农产品产销策略联盟构建分析[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

[6]易法敏.电子商务平台与农产品供应链的网络集成[J].财贸研究,2006(6).

[7]易法敏,夏炯.基于电子商务平台的农产品供应链集成研究[J].经济问题,2007(1).

[8]孙涛.网络集成式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10.

[9]王勇,邓旭东.农产品供应链信息系统集成管理——“菜联网”工程的实践[J].中国流通经济,2014(1).

[10]黄宁.基于电子商务的新疆农产品供应链集成模式研究[D].石河子:石河子大学,2015

点击链接更多

电子商务平台与农产品供应链网络集成

派可数据一站式企业级BI可视化分析应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