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歲的他說:“天門像我這年紀的人應該不多了吧……”

身穿白色襯衫

手拄檀香木柺杖

眼睛炯炯有神

腰不彎,背不駝

臉上洋溢著自信的笑容

這就是馬灣鎮鄢巷村八組103歲村民鄢技術

103歲的他說:“天門像我這年紀的人應該不多了吧……”

鄢技術生於中華民國1915年7月24日,育有四兒四女,最大的80多歲,最小的孩子和孫子同年同月同日生,現在已有56歲。

103歲的他說:“天門像我這年紀的人應該不多了吧……”

鄢技術見到記者前來採訪,他主動搭上了腔:“天門像我這年紀的人應該不多了吧。”當記者肯定的點點頭時,他居然為自己豎起了大拇指。

103歲的他說:“天門像我這年紀的人應該不多了吧……”

“100歲之前,政府每個月都會給老人提供一定的養老金。100歲之後,政府每年額外會給他老人家提供2000元的長壽生活補貼。”鄢技術56歲的孫兒鄢井林向記者介紹。

103歲的他說:“天門像我這年紀的人應該不多了吧……”

“作為百歲老人,我親歷了中國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光輝歷程,能活在這樣的太平盛世我感到非常幸運。”鄢技術幸福地說。

“我的二兒子鄢仲普曾任竹溪縣縣長,小女兒鄢軍平是竹溪縣公安局民警。”提到孩子們的作為,鄢技術一臉自豪。

103歲的他說:“天門像我這年紀的人應該不多了吧……”

“我們家現在是五代同堂,逢年過節大家都會聚在一起,特別熱鬧。”站在一旁的孫兒媳郭女士笑得好燦爛。“在我們的心裡,我爺爺就是我們的開心果。俗話說家有一老,如同一寶,他老人家就是我們家裡的活寶。”孫兒鄢井林接過話茬。

103歲的他說:“天門像我這年紀的人應該不多了吧……”

鄢技術說:“雖然我現在年紀大了,但我的腦袋是很清醒的。孩子們的悉心照顧,讓我的老年生活過得十分的滿足和幸福。他們從沒有把我當做拖累,給我做飯、洗衣、端茶、遞水,從不抱怨,還經常變著法子逗我開心,我感到非常的欣慰。”

103歲的他說:“天門像我這年紀的人應該不多了吧……”

“他最喜歡看書和讀報,有時練習書法。”孫兒媳郭女士指著桌上放著的報紙說道。“在我二十多歲的時候,就看完了《詩經》、《禮記》、《春秋》等多部著作,讀書也是我一直以來的愛好,它不僅能給予我豐富的知識,還可以讓我瞭解很多新的情況,讓我每天的生活都過得很富足。”鄢技術滔滔不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