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盜墓賊可以趕在考古人員前面發現古墓?

悅食書


盜墓賊如果不能趕在考古人員之前發現古墓,那真是沒有天理了嗎,人家才是中國傳統文化繼承者,好不好?!因為如果情況相反,他們早就滅絕了。

有幾個原因保證了盜墓賊要大概率地要比考古人員更早發現古墓:

第一,在中國,盜墓的歷史比考古的歷史悠久。

已知最著名的盜發是太康二年汲郡人不準的盜墓事件,好傢伙把春秋時期魏襄王的墓給挖了,弄了幾車的竹簡,於是有了《竹書紀年》!到了三國時期,那就不用說了,摸金校尉,那可是專職幹這個的啊。而考古在中國呢,從斯坦因在新疆、甘肅等地的活動、日本人在東北的考察都算進去也就一百多年的歷史。不是說薑是老的辣嗎?肯定有它的道理。盜墓是有傳承的,所以很多職業盜墓者都有絕招。

第二,盜墓的理論核心是中國傳統文化。

考古的核心理論其實是西方的,就算本土化了,那也是當代的理論,對於什麼金石學、風水學、還真有隔閡。但問題是古代的墓葬就按那套並不科學的理論搞出來的,所以在這方面要求“科學”就最不科學了,因此盜墓者在這方面又有優勢了。

第三,盜墓是團隊作業。

現代盜墓者都是團隊化、職業化作業,分工非常細,而且從探查直到分贓、銷售都有專門的人,但是考古工作者就不可能這麼專業了,他們受制於機構、體制的制約,不靈活。

第四,盜墓是主動行為。

不像考古,現在原則上是被動發掘、保護性發掘,所以哪怕他們懷疑哪些地方可能是大墓,只要它是安全的,一般也不會去動它。要是沒錢的話,連探查一下的可能性都沒有了。但是盜墓賊要是聞到了味道,不主動去挖才怪。

第五,盜墓者財大氣粗。

因為有錢,所以設備精良。考古隊有的,他們更好,考古隊沒有的,他們也有。這就跟賭博一樣,有錢的人最後總能贏。他們可以到處探測,反正只要找到一個,就賺了,但是國家隊不行,多數沒這個條件。

這麼理由,夠了吧?不夠加關注吧(蘭臺揮麈),以後有機會再細說啊。再不濟就留言,24小時回覆。


蘭臺揮麈


考古界有句話叫“十墓九空”,意思是考古隊還沒到,盜墓賊就先下手了。很多被夷為平地的古墓也都是由盜墓賊先發現的,考古人員就不行,這是為什麼呢?難道盜墓賊的技術比考古人員更厲害嗎?

這句話要是讓考古學家聽到,非得抑制不住體內的洪荒之力出來吐槽一波:

你知道要成為一名專業的考古人員有多不容易嗎!高學歷和多實踐都是最低標準,實際工作起來也不是盜個墓這麼簡單!

因為考古是為了復原歷史,研究對象不限於墓,還有寺廟,溝渠,道路,房子等各種遺蹟。

而且考古界奉行“少挖多保護”的原則,所以就算髮現了墓地也不會立刻挖。只有墓被盜墓賊破壞了才會修復!所以才給人一種,總是跟著盜墓賊屁股後面跑的錯覺。

此外,墓在打開後要細心挖掘,研究,定性,歸檔,所以每挖出一個墓都要研究許久!

總的來說耗時長,限制多,困難多,考古人員也很少,全國都只有1萬人。

然而在中國,卻有10萬盜墓大軍,而且門檻極低。受對當地風俗、地形熟悉程度的影響,所以很多墓都是由當地人發現的,因此一個當地的農民稍稍動一下邪念,拿起鋤頭就是一個盜墓賊。

盜墓賊工作起來也非常簡單粗暴,找到墓,進去,再盜出來就齊活了。他們圖的是財,根本不會考慮保護文物。而考古則是為了保護,所以很多被夷為平地的墓都是由盜墓賊先發現,古學人員再給這些盜墓賊擦屁股。

總的來說,是考古學家們責任大、任務重、分工不同,真要是集齊全國的考古人員,用上遙感、聲吶、地磁技術等亮瞎盜墓賊眼的高科技,浩浩蕩蕩去挖墓,也就沒盜墓賊和洛陽鏟什麼事兒了。



找靚機科普君


為什麼盜墓賊可以在考古人員前面發現古墓?

高手在民間。也許這話說得有些偏執,但民間確實不缺牛人。比如洛陽鏟,探墓最有較的工具,就是盜墓賊發明的。下面我就來系統的分析這個問題。


1:盜墓賊也是民間考古隊。他們有嚴密的組織,有師傳的盜墓秘笈。有許多理論技巧絕不亞於正規考古人員。對於各種墓室結構構造瞭如指掌。要破解什麼,要從何處著手,一切從容。

2:船小調頭快。民間盜墓賊,只是個小組織,只要頭兒發話,分工行動,協調作業,事半功倍,速戰速決。


3:有專業的古墓定位風水師。盜墓組織裡,一定會有一個歷害的風水師。如果沒有風水師,尋找古墓形如大海撈針。古墓定點便是風水師的拿手戲。比如名不見經傳的本人,就可以把墓穴定點到一個很小的範圍。這樣,功較倍增,基本上是手到擎來。

4:為自身利益,具有積極性。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盜墓賊都是為了自身利益出發,都有十分的積極性,沒有批示和流程,沒有定點的工作時間,直奔目標而不辭勞累,吃得苦,扮得蠻!



5:沒有保護意識。執行者都是一群粗漢子。他們只有金錢誘惑,沒有研究意識。所以,大多是盜墓賊拿寶貝做交易,考古隊撿碎片做研究。


珅哥談風水


我們都知道,十墓九空,說的就是考古工作人員去發掘的古墓,一般都會被盜墓賊“提前光顧”過,運氣好點的,還能找到些文物,運氣不好的,就啥也看不到了…

(盜洞)

其實盜墓賊自古以來都有,官盜民盜都不少,他們能輕易地根據地理位置和風水,準確判定出墓葬的位置,進而找到大幕,而且一找一個準,大家可能就會質疑,

為什麼盜墓賊總是比考古人員搶先一步?

是因為考古工作者專業素質不行嗎?

當然不是!

其實真正的原因有三點:

首先是盜墓賊的數量,有資料顯示,中國的考古工作者有1萬左右,而盜墓賊確有10玩多人,而且多是當地人盜當地墓,他們對周圍的地理環境和風水人情都很熟悉,盜起墓來順手得多…

其次是,考古人員一般是不會去主動尋找古墓的,他們更多的是有人上報後進行搶救性發掘,他們的目的是保護,不是發掘。

最後是因為,盜墓賊的目的是錢財,只要是能進入墓葬,拿到隨葬品,隨便找個地方,找個工具,破開古墓,進去拿到東西就行,而考古人員的目的是保護文物,如何進入古墓,用什麼方式進入,從哪裡進入都是要經過研究的,這自然就比盜墓賊慢多了。


奇聞快遞員


因為在建國初期,郭沫若挖掘定陵的慘痛教訓,國家明文規定,禁止主動發掘包括皇陵在內的古墓。


由於我國目前考古技術的不成熟,特別是文物保護工作目前還未完善,一旦主動去發掘、開啟陵寢,其中的文物務必會遭受毀滅性的打擊,因此,目前我國的態度非常明確,不主動發掘。


比如我們知道的海昏侯墓等著名王侯墓,都是屬於搶救性發掘,因為已經發現盜掘的痕跡,處於對古墓的保護,必須進行發掘了。雖然不主動發掘,但是我國目前對已發現的陵寢已經進行保護,如秦始皇陵,目前已經勘測出其規模,相信不久的將來,隨和技術的發展和完善,有更多更好的考古發現。


linux每日談


大家都知道,現在很多古墓在考古發掘之前,都是有了盜洞或者是已經是被盜一空以後才開始發掘,很多朋友都會問為什麼?為什麼不趕在古墓被盜之前開始發掘?這個問題跟我們國家的考古政策有關。

我國現在的考古政策是:“不主動發掘任何未被髮掘,或者是未被盜掘的陵墓。”這個政策的產生不得不說到一個人。這個人就是郭沫若,有人說他考古系統的的罪人,也是國內知名的“教育家”、“文學家”“考古學家”。至於哪個實至名歸,大家自己評判。

最初,郭沫若想要開發武則天的乾陵,但是國內那時候還沒有開發帝王陵墓的經驗,所以,一直是處在猶豫不決的階段。為了能夠成功的開發乾陵,郭沫若一直主張開發定陵來進一步熟悉和提升陵墓的發掘經驗,1956年5月,郭沫若正式開始挖掘定陵。挖掘工作非常順利,考古人員很快找到了陵墓的入口,墓中有各種古玩這字畫、奇珍異寶、綾羅綢緞。由於當時考古技術落後,當空氣進入這個封閉近300年的空間後,字畫綢緞內的文物迅速腐化,其他文化也有相當大的損失。萬曆皇帝和兩位皇后的國寶級的金絲楠木棺材居然被考古人員當垃圾扔了。後來陵墓遭到破壞,皇帝三人屍骨無存。

這件事後不久,郭沫若又上書國家文物局,要求開發武則天的乾陵,但是一直被國家文物局壓了下來,但是郭沫若一而再再而三的請求,最終惹怒了周總理,周總理批示:“嚴禁發掘未被盜掘,未被破壞的帝王陵寢;不主動發掘古代大型陵寢。”這個批示也成為我國考古界的定海神針,沿用至今。

所以,現在我們看到的考古發掘,都是在發現被盜後,或者被破壞後才不得不開始的。我想這對於古代的帝王陵寢和陵寢裡的文物是一個最好的保護!畢竟我們現在還無法完成對陵寢裡文物的抗氧化工作。大家有不同意見歡迎吐槽!多謝大家支持關注!!


周巠力木公


這個要說起來還歸功於大文豪郭沫若,郭沫若不僅僅是個文學家,同時他還是一個非常熱愛歷史的考古學家,郭沫若經常聽人家說某某人的墓裡可能有啥寶貝,他就開始打那個墓的主意,後來他開始打帝王墓的主意,他想挖開武則天墓看看裡面是否真的有《蘭亭序》真跡,同時他還想打開朱元璋墓以及秦始皇墓。

這幾位可都是中國歷史上非常重要的幾位帝王,想打開他們的墓可是很難的,盜墓這個行當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了,古代帝王也怕被盜墓,所以他們修墓的時候都會有很多反盜墓措施,不說這個,退一萬步說,考古學家們完好無損的打開帝王墓,如何有效的保存裡面的東西呢?更何況這幾位帝王,不用想都知道墓裡面寶貝無數。

郭沫若決定退而求其次,他找了一幫考古學家,制定了計劃,請求挖掘萬曆之墓,最終他們的請求被同意,於是乎開始浩浩蕩蕩的挖掘萬曆之墓,萬曆的墓被挖開之後,好東西無數,很多絲綢就好比剛做出來一樣,全都是無價之寶,考古人員還沒高興一分鐘,這些東西全部灰飛煙滅,造成了考古史上最大的一次悲劇。

因為這件事,國家命令從此之後不準挖掘帝王墓,隨著歷史的發展,後來演變成了不準主動去挖掘古墓,只能搶救性挖掘古墓,也就是說只有接到報案,說某個墓被損壞,或者是某個墓被盜墓賊洗劫,考古學家才可以去保護性的挖掘,考古學家不會主動去挖古墓。

盜墓賊不一樣,他們就是專門找墓挖墓,考古人員速度當然沒他們快,所以經常都是前腳盜墓賊盜空,後腳考古人員來收拾爛攤子,畢竟古墓那麼多,考古人員不可能清楚每一個墓的具體位置在哪。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 喜歡歷史的讀者們不妨關注歷史雜貨鋪,如果有不對的地方歡迎指出,請多包涵。


歷史雜貨鋪


從實際情況來看,未必是考古人員沒發現這些古墓,只是因為受限於國家法律不得挖掘未被破壞古墓的規則,不能開挖保護完整的古墓。而盜墓者則完全沒有這個限制,只要被他們找到了就會開挖了。

由於古墓往往具有風水的原因。挖掘古墓跟刨人祖墳一個意思,這些古墓往往是某些氏族家族的風水寶地,一旦挖掘了之後會導致發生很多非人為不可控問題。比如,以皇陵定陵來舉例,定陵是明朝皇帝的墳墓,曾在無神論學者郭沫若的主持下開挖了,結果在當時就遭遇了很多非人力可控事件,甚至驚動了周總理。於是便給各地政府下達了,未被破壞的陵墓不得挖掘。也是為了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當然,部分說文物因為保護不利導致被破壞也是很大一部分原因。

但是作為盜墓者則沒有這些限制。他們才不管這些風水古墓破壞掉是否會對人產生影響。只要能換到錢,他們掉腦袋的事都做了。


優己


為何盜墓賊能先人一步來光顧前人的墓穴,這其中是有著綜合原因所在的,且來看看在下的見解:

摸金校尉

盜墓一事,古往今來幾乎就沒有斷絕過。這其中古代就有所謂摸金校尉,也有私盜,還有監守自盜等等。既然這門職業有這麼久的歷史,那麼一定就有其專門的傳承所在(包括墓穴大概地址和尋找墓穴的方法)。所以憑藉著這麼多年的傳承經驗,就多多少少知道一些墓穴所在,所以他們只需要去實地驗證一下就知是不是真的即可。

不主動發掘

畢竟考古和盜墓是不一樣的,盜墓可以不顧對墓穴文物的破壞,考古不行。這就是不去動帝王陵的原因之一,畢竟之前吃過虧了。

再加上我們是一個崇敬祖先的民族,所以對先人的最好做法是不去打擾。所以官方主動行為考古一般都是遺址遺蹟之類的,對於那些貴族墓大部分都是被迫發掘的比較多。


這樣下來一個主動的去找和一個被動的去保護相比,在除了這些已經探明並且受保護的帝王貴族墓等等之外,那些未探明的古代大墓當然就是這些盜墓賊的日思夜想的地方。加上其隱秘的傳承,他們先人一步的去尋找,當然就會趕在考古人員之前發現了。


淡看天上月


這是一個有著很奇怪價值指向的題目,言外之意是考古學家不如盜墓者。

同樣的問題,為什麼詐騙犯來錢比我們這些老老實實幹活的人來錢快?為什麼賭博的總比警察能更精準的找到地下賭場?為什麼黑客總比安全人員早發現漏洞?


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魔道一開始總是比正道的辦法多,計謀到,鬼點子多,邪路子多。盜墓賊為了發財,為了個人私利,可以用盡一切辦法去找古墓。


第一,他們可能會形成一個龐大的地下信息交流網絡

這個網絡中,可能有著專門走街串巷的文物販子,有流氓惡棍,有黑社會,有農民,有風水先生,有公務人員,總之三教九流都可能存在,有的人翻山越嶺踩穴,有的人留心各種鄉村市井信息,有的人提供線索,有的人出錢僱傭,有的人實施盜掘,有的則負責銷贓。厲害的盜墓賊為了建設這個網絡,會設計好利益的分配機制,會形成相互依存的關係。在強大的利益的誘惑和驅動之下,這個網絡無時無刻不在運轉,因而能夠更多的發現古墓,並且實施盜墓。


而考古工作人員,所有的考古都是要遵循一點的程序,走一定的流程,要進行,精確地,系統地,詳實地的紀錄,要一步步各個部門各個單位各個地方政府合理合規合法的來。這個流程走下來,就是陽關大道,哪裡有盜墓行業裡360度無死角來的徹底,來的立體,來的高效?

第二、擁有不擇手段的專業盜墓技術

現實中的盜墓賊可沒有摸金校尉的那麼許多什麼所謂的規矩,他們就是怎麼安全,怎麼盜墓方便怎麼來,怎麼獲取更多有價值的文物,賣更多的錢怎麼來,怎麼獲得利益最大化怎麼來,所以對於挖墳掘墓的技術,什麼風水啊,洛陽鏟啊,怎麼好用怎麼來。而在挖掘時也無需考慮其會產生多大的破壞,會造成多大的歷史文化的損失,更不會考慮到什麼考古的倫理。


而反觀考古所有的工作都是為了保護,為了研究,不到萬不得已的情況下一般不會主動去挖掘古墓。更多的時候都是因為工程建設等原因意外發現,而開始考古挖掘。在挖掘過程中更是一寸一寸的,細緻入微的工作,不放過任何一點線索,儘可能的不造成對文物的一絲一毫的損害,根本不可能去像盜墓一樣肆意的毫無底線的搶奪,這個根本的目的性是完全不同的。


所以,千萬不要將考古和盜墓賊盜墓等同起來,這樣是對考古工作人員的侮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