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石彈唱人的傳承路——記離石區彈唱保護協會會長劉志強

他是“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離石彈唱”的代表性傳承人,他是信義鎮歸化村大型農耕文化實景劇《溝樑上的土疙瘩》、離石高家溝抗戰題材實景劇《烽火呂梁之高家寨抗日風雲》的承辦人,他就是離石區彈唱保護協會會長劉志強。


離石彈唱人的傳承路——記離石區彈唱保護協會會長劉志強


圖為表演現場 王燕華 攝

離石彈唱人的傳承路——記離石區彈唱保護協會會長劉志強

劉志強從事離石彈唱已有三十多年。他說:“傳承弘揚離石彈唱是我的心願。16歲拜師學藝,從開始學離石後套秧歌起步,認真練習唱腔和搖扇技藝,刻苦鑽研彈唱演藝。17歲時活躍於各大節日的街頭巷尾。18歲就‘出師’了。”從上世紀80年代起,劉志強憑藉著熟練掌握離石彈唱獨特的四大景、八小景、七十二個鬧五更,九彎十八調等主要曲調遊走於各個演出團。1987年榮獲呂梁地區小戲調演曲目二等獎、演員一等獎;1989年參加了呂梁公路分局引黃工程慰問團。到了上世紀90年代初,隨著改革開放進一步深入,他外出考察了北京、太原、溫州等地後敏銳地意識到,把離石彈唱作為呂梁地方曲藝發揚光大是自己這一代彈唱藝人的責任和使命。於是,回到家鄉的他繼續在自己熱愛的彈唱事業上下功夫。劉志強一邊積極參加了各種演出活動,一邊不斷地總結自己的表演經驗與技巧。1995年,他上過呂梁電視臺“山鄉新曲”欄目;1995年又參加了計劃生育下基層活動展演;1998年榮獲離石縣文化館主辦的首屆彈唱調演一等獎。2010年、2011年連續二年獲離石區委宣傳部“優秀文藝工作者”稱號。2015年5月,編寫的彈唱小曲《看花燈》參加了全國十七屆群星獎呂梁賽區的選撥,同年,被省文化廳非遺處評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彈唱省級傳承人。策劃拍攝的彈唱微電影《風波》《飛越呂梁》《大美離石》《鐵手腕》等作品。2018年8月,在山西晉城參加了由山西省文化廳舉辦的“首屆山西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曲藝專場。2018年10月,參加了呂梁首屆名優特功能食品展及農民豐收節離石區推介專場演出。

離石彈唱人的傳承路——記離石區彈唱保護協會會長劉志強


離石彈唱人的傳承路——記離石區彈唱保護協會會長劉志強


圖為表演現場 王燕華 攝

多年來,他以“不忘初心,服務群眾文化”為目標,除了主動參與文藝宣傳表演,還廣泛挖掘和培養了許多優秀文藝人才。並深入發動文藝愛好者,先後成立了呂梁市離石區彈唱保護協會、離石區彈唱藝術團、呂梁市黃河古韻彈唱藝術有限公司、呂梁市本土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多個文體活動組織,充分發揮了文化陣地和文體隊伍的作用。不斷創新形式,經常性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文體活動,推動著離石文藝工作的繁榮向前發展。

在事業不斷髮展的同時,劉志強還傾注心血培養後繼新人。平時,他總是對學員們說:“要用自己的角度去觀察世界,去發現和感受美,化平凡為神奇,為每一句唱詞和每一個動作中都注入濃郁的藝術感染力和強大的生命力,並且把它蘊含著的藝術美最大限度地呈現在世人的眼前”。

“奉獻不言苦,追求無止境”。作為一名基層文藝工作者,劉志強用他學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的精神,在實現自我價值的同時,贏得了上級領導的肯定和廣大群眾的好評。(王燕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