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人民医院将新建两栋大楼,床位今年有望增至1018张!

重磅人民医院将新建两栋大楼,床位今年有望增至1018张!

不出增城,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安全、高效、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是不少增城街坊翘首以盼的事情。近日,记者从区人民医院了解到,今年该院将全力开展“创三甲”工作,力争在2018年建设成为符合现代化标准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并争取打造成为广东省构建医疗卫生高地行动计划建设的30所高水平医院之一。

重磅人民医院将新建两栋大楼,床位今年有望增至1018张!

区人民医院院长郭正辉表示,围绕“创三甲”的主题,该院将针对实际情况,分阶段推行,逐步提高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服务能力,让增城街坊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省级高水平医疗服务,进一步缓解“看病难”等问题。

将陆续新建急诊医技大楼和内科住院大楼

重磅人民医院将新建两栋大楼,床位今年有望增至1018张!

随着增城经济发展和常住人口增多,群众对医疗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了解,自2008年区人民医院由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接管以来,经过8年的发展,其医疗水平和医疗业务快速提高。

    与2008年相比,2015年医院总诊疗人次由约46万人次增长至105万人次,增长率为127.9%;

    出院人数由1.3万人次增长至3.1万人次,增长率为139.5%;

    手术人数由4000多人次增长至1.8万人次,增长率为301.5%。

与此同时,目前该院也面临着医疗床位紧缺的情况。在2009年启用新住院大楼(即博济楼)时,预计病床数为660张,但随着住院人数的增长,大部分病区急需增加临时病床以满足病患住院需要,到2015年下半年开放病床数增加至739张,而如今每天住院人数基本维持在730—760人,多个科室床位数处于超饱和状态,患者就医“一床难求”的情况时有发生,其中内科和产科床位最为紧张。

为缓解病床紧张和发展空间不足的局面,区委、区政府拟将增城区卫生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增城卫校”)地块划拨给区人民医院使用。增城卫校占地面积4269平方米建筑面积11661平方米该院将投资2500万元在原建筑基础上进行装修改造,改造完成后主要用于行政后勤办公、科研教学及一些临床业务科室的过渡性用房,检验科、病理科、透析科、体检中心、DSA及心脏监护病区、康复科门诊及住院部、五官科住院部、肿瘤科等科室将会搬至增城卫校,届时医院床位数将从现在的739张增加至1018张。建设项目于今年下半年启动,力争在12月投入使用

该院将会陆续新建两栋医用大楼,现崇德楼(即博济楼前旧建筑)将拆除,建设新门急诊医技大楼,地上6层,地下2层,建筑面积达31460平方米,该项目将于今年下半年启动,预计2019年下半年完成;总建筑面积为30000平方米,含地上17层、地下2层的内科住院大楼建设也将于2019年7月启动,预计2022年上半年完成。到2022年,该院床位数可达到1500张。

打造手机医院为患者提供更便捷人性化服务

重磅人民医院将新建两栋大楼,床位今年有望增至1018张!

“看病难,排长队”,相信不少街坊都曾经历过,看病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候诊排队上,甚至只看个小病也需耗上一整天的时间。

据了解,区人民医院手机医院项目将在近期内启动,自助挂号和自助缴费服务也已提上日程,将陆续推出。该项目将分三步走:

1

第一期计划在今年实施患者端;

2

第二期计划在2017年实施医护端;

3

第三期计划在2018—2020年完善全部功能。

为配合手机医院项目的开展,方便患者、医务人员及时接收信息,今年内该院将完成建设全院区免费WIFI覆盖项目。

此外,随着患者及车流量日益增多,加上医院用地原本就较紧张,停车难的矛盾越发突出。郭正辉告诉记者,针对该问题,院方采取以下两种措施:

该院一方面要求医院职工的车辆停放在宿舍区,将住院部的225个小车位、360个摩托车位让给患者及其家属停放,且宿舍区的156个小车位、250个摩托车位一并向患者及其家属开放。

另一方面,要求保安员做好宣传工作,当住院部停满车后,保安员在做好解释后,

指引患者及其家属将车停放在宿舍区或增江街的停车位

为进一步缓解停车难的问题,郭正辉表示,该院计划在规划建设的新门急诊医技大楼下建设一个2层大型地下停车场,建好后可新增1200个车位,预计在2—3年内建成,争取2019年底前投入使用。同时,希望相关部门能加强疏导医院周边交通或建设一些社会停车场。

力争打造3个省级重点专科和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

重磅人民医院将新建两栋大楼,床位今年有望增至1018张!

为进一步提高医院医疗技术水平,借“创三甲”之机,区人民医院提出重点开展“531”工程,即建设完善胸痛诊疗中心、心脏监护中心、脑血管病中心、恶性肿瘤诊治中心、急救创伤中心5大品牌中心;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以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急救创伤为特色的区域医疗中心,争取打造3个高水平省级临床重点专科;以唐万春急危重症实验室落户增城为契机,力争打造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

郭正辉解释,“531”工程的核心是“3”,重点发展这3个学科主要是考虑到增城地区群众的就医需求特点。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快,心脑血管发病率将会越来越高,病人群体将有所增大;同时,恶性肿瘤发病率也将进一步增加,且我区尚未有完善标准的肿瘤科,区人民医院去年8月新设立的肿瘤内科也仅是初建雏形,许多规范化治疗手段尚未得到开展;至于急救创伤,主要是应对交通意外高发的情况。

郭正辉说:

“建成上述3个医疗中心,不仅可解决当地居民就医的需求,还可同时带动其它学科群的发展,达到全面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的目的,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