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註銷網貸賬戶會影響徵信?警惕這種新型詐騙套路!

一種新的詐騙套路,又來了。

近日,晉江公安發佈緊急預警,提醒消費者警惕一種“註銷網貸賬戶”類型的詐騙套路。

據瞭解,僅一週內,晉江市內發生了六起詐騙案,被騙金額達到六十多萬。

伴隨著社會信用建設的不斷完善,越多越多的消費者,意識到了個人徵信的重要性。

然而,也有不法分子利用這種心理,伺機鑽空子,大發橫財。

警方提醒,任何自稱某平臺客服的來電,都需要提高警惕,如果提及“註銷網貸賬戶”,並且要求提前繳款的,都屬於詐騙,消費者要提高警惕,切莫中招。


不註銷網貸賬戶會影響徵信?警惕這種新型詐騙套路!



01

新型詐騙套路


據警方公佈,受害人曾某,在網絡上辦理業務時,被冒充“愛又米”平臺客服的騙子主動聯繫。

對方告訴曾某,如果辦理了網貸賬戶,長期沒有註銷的話,會影響到個人徵信,如果想辦理的話,自己這邊可以代註銷賬戶。

因為擔心個人徵信受到影響,曾某決定註銷自己的網貸賬戶。按照對方要求,需要先貸款,賬號內有流水後,才能進行操作。

於是,曾某先行繳款66800元,卻沒想到錢轉過去後,再無音訊。

實際上,以“註銷網貸賬戶”為幌子進行詐騙的案例,並不少見。

此前,有媒體報道,某大學生遭遇電信詐騙,對方同樣是冒充某公司客服,以“註銷網貸賬戶”的理由,三小時內被騙走五萬五。

該大學生受訪時表示,其實從頭到尾,自己都很警惕,也一直在思考對方是不是騙子,但是當看到對方提供自己的貸款截圖,以及個人徵信報告會受到影響時,還是忍不住慌了。

根據警方分析,詐騙團伙根據不法途徑獲取消費者的貸款信息,冒充客服,通過“影響個人徵信”的理由進行恐嚇,即使消費者警惕心很高,也難免被騙。

02

個人徵信


個人徵信,是指個人過去各種信用行為的記錄,主要儲存在人民銀行徵信系統中。

其中,包括個人借債還錢、合同履行、遵紀守法等信息。

如今,伴隨著社會信用建設的不斷完善,個人徵信在日常生活中的影響也越來越大。

貸款、就業、出行等等,都會受到個人徵信的影響。

查詢個人徵信報告,線上可通過“中國人民銀行徵信中心”官方進行查詢,線下可攜帶本人身份證到中國人民銀行的網店查詢。

那麼,不註銷網貸賬戶,是否會影響到個人徵信呢?

其實,如果沒有逾期行為,不會影響個人徵信。

但是,如果網貸賬戶的個人信息遭到洩露,被不法分子從中套利,個人信用則有可能遭到損失。

如果想註銷網貸賬戶的,首先需要知道所註冊的平臺能否進行賬戶註銷,如果可以的話,則按照註銷條款進行操作。

如果平臺無法自行註銷,則可以解綁個人銀行卡和手機號,這樣,就能很大程度防止個人信息遭到洩露。

但是,即使註銷了網貸賬戶,按照商務部門規定,用戶個人的交易數據依然會進行保存。

03

結語


近期P2P行業風雨飄搖,投資人的信心也連帶著受到影響,產生註銷賬戶,銷戶上岸的想法,也屬正常。

但是,行業的波動,也讓詐騙團伙看到了可乘之機。

對此,觀察君提醒廣大用戶,任何操作都應該按照官方規定,切莫輕信第三方途徑,對於涉及到轉賬交易的,一定要謹慎對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