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发烧了,除了退烧药,还有哪些可以快速退烧的方法?

铁树妈妈


发烧,也叫发热,这是临床上很常见的一种症状。尤其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由于其体温调节并没有完全成熟,所以极易容易变成高热。发热本身并不是一种疾病,它是由疾病引起的一种症状。一般认为当口腔温度高于37.5 ℃,或一日之间体温相差1 ℃以上,即为发烧。发烧也是孩子最常见的病症之一,对于孩子的感冒发烧,很多爸爸妈妈们直接就往医院急诊科送,都是担心烧坏脑,烧出其他的病症。

一般情况下,儿童发烧多由感冒引起的,通常情况下,儿童感冒在3天左右就可以退烧,如果发烧时间超过3天以上,就应该前去医院进一步检查是否存在其他的引起发烧的病因。

如果发烧低于38.5度的,可以给孩子服用一些具有退热作用的中成药并积极做好物理降温。发烧高于38.5度,可以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或者布洛芬,并在这个基础上采取物理降温的措施。

但是,采用物理降温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当孩子刚开始发烧,处于“体温上升期”。家长尽量不用冷毛巾给孩子敷,这是因为冷毛巾湿敷会导致体表汗腺收缩,影响孩子出汗,从而会影响退烧,并且湿冷的毛巾对于处于高温期的孩子并不是一个很好的体验。此时,选择用温热的毛巾给孩子擦擦脖子、腋窝、腿窝这些大血管分布的区域,可以进一步帮助高烧的孩子退热。

除此之外,还可以选择一些中医的降温措施。

中医降温主要有辨证处方和采用中成药、贴敷、针刺、推拿、中药浴等。对于感冒早期,中医辨证后早期干预可以很好的起到缓解症状,缩短病程的作用。采用某些中药贴敷、针刺、推拿等措施,配合物理降温的方法,同样也能够帮助孩子尽早降温,防止反复发热。此外,中药浴在某些地区也使用的挺多,中药浴是用中药洗浴(或擦浴)患儿全身或局部,发挥物理降温作用,又起到解肌退热功效的方法,对于小儿外感发热等具有一定的疗效,且无任何副作用。对于3个月以下的婴幼儿,体温不高时,不建议使用退烧药,因为孩子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较大,只要能保证孩子卧床休息 ,多饮水,减少穿衣、盖被,或加物理降温等措施,体温在这时候都能自行下降。当3个月以上的孩子体温超过38. 5℃并出现明显不适时,均可采用药物治疗。发热较严重时,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可联合应用,效果会更好。

这里提醒一下:孩子发烧时,千万不要过度使用退烧药,使用退烧药一定要注意用量和频率,避免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的肝肾毒性以及胃肠道毒性。并且谨记,低于38.5度的发烧不选择使用退烧药,同时如果孩子不存在发热的情况,只存在鼻塞、流涕等情况,千万不要选择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退烧药成分的复方制剂。存在鼻塞、流涕可以选择西替利嗪或者氯雷他定等抗过敏药物治疗,以缓解症状。


小叨健康汇


我们家孩子五岁了,屋尘满严重过敏,所以经常引起扁桃体炎或者支气管炎,每次扁桃体炎都会高烧到40.3度,支气管炎就是低烧咳嗽。孩子发高烧时,我们试过各种网上介绍的降温办法,效果都很差,在中医院学的理疗按摩效果也差,这里介绍一下我们从中医院学习到的降温方法吧,1,发烧升温期间给孩子热水泡脚泡手,边泡边搓揉,孩子会寒战,需要加衣服保暖。这个方法我家孩子有作用,但效果差。2,扁桃体炎发烧双耳尖放血,我家放血也没降温,但中医上有这种推荐。我不建议自己在家里放血,第一我们家在医院医生扎针放血了没效果,在家非专业人士估计更不行。3,孩子发烧搓揉手臂小腿,孩子会比较舒服,感觉也没啥降温效果,但理论上可以加快身体散热。4,孩子发烧可以用湿毛巾敷在额头上,一会换一个比较凉一点的,我家是用孩子的洗脸毛巾,折叠起来,一会翻一面,比较吸热,孩子喜欢敷毛巾,不愿意贴退热贴。5.医院有一种冰带,可以戴在额头上,效果好,就是太凉,孩子有时不配合。其实不管那种降温,主要是控制住了孩子的病情,温度就自己降下来了,病情没控制住,退烧了也会马上再烧起来。


帆玮爸爸


我宝一周。刚经历了高烧不退住院一周回家。之前两个月左右也有一次发烧经历。

通常小婴儿2月内发烧是不建议给药的,但如果突然高热不退,持续在38.5甚至更高的,还是立即送医,听取专业医生建议。不要自己在家瞎琢磨,把娃拖出问题来。

当时我娃俩月多几天发烧了,没到38.5。徘徊在38.2左右,正好是秋天,估计晚上受了凉有点小鼻涕。因为宝宝小,也可以判断是受凉引起发热,所以拼命给喂母乳,宝宝一醒就塞奶让她嘬巴。母乳是最好的免疫力!特别是四个月内的。虽然受凉引起的,但是没有给她穿穿穿捂捂捂,反而减少裹着,我家三个月内还是比较少喝水的,就是纯母乳。这样喂了两天半,彻底退烧,鼻涕也没了。当时手足口爆发严重,医院儿科急诊啥的都很可怕,交叉感染也很吓人,庆幸没有急吼吼送医。就靠纯母乳喂好了!

这次宝宝周岁后咳嗽了几天,有吃药但没好全乎。突然上周六晚开始发烧,当时晚上十点多测了38.5了,我给她脱掉小衣服,只穿尿不湿,用温热的清水擦拭脖子,耳后和背,给她按摩额前一圈。但是一路往上,39.5了,于是我们凌晨两点多挂了急诊。开了退热药。

吃药好一点,周日中午开始又一路烧到39.6。给她吃药的同时,揉手心无名指上带一条线,揉搓小脚丫。继续温水擦拭散热,贴了退热贴(据说仅仅是个心理作用,半毛钱鸟用没有,亲测觉得这话不假,除了贴娃脑门上告诉别人嘿,我发烧了,无卵用),背部捏脊。有一点效果(但应该还是退烧药的效果!)

半夜疯狂烧,一点汗没有,小宝已经显得没精神(下午退热后又玩得挺好),我照顾了一夜不停擦身体,按耳后额前。。。早上五点多39.9,急匆匆挂急诊。

反复高烧不退。孩子没有精神了,周日下午住院治疗。挂水,拍片,确诊支气管肺炎。住院第三天出幼儿急疹,开始退热。这次是幼儿急疹+支气管肺炎两个一起来势汹汹。。。吓到了,不然我还能坚持着不给住院。

今天疹子退差不多,也好两天没发烧,咳嗽尚还有些,但肺部已经无痰,出院了。

宝妈们在宝宝发烧时候一定要先沉得住气。不要一烧立刻想着去医院住院啥的。38.5下都不要给药,甚至懂一点宝宝医疗的39°再给药。如果连续高热不退,且并非感冒等引起立即送医。孩子去了医院还是罪受得更多,其实现在医院也很良心。一般宝宝发烧没超过三天都不会建议住院治疗或挂水。会先建议吃药。

以上我说的那些退热方法都可以尝试。希望对有需要的宝妈管用。


罗院长的小院子


半个月之前我小儿子因为喉咙发炎而发烧,刚刚开始只是低烧,摸着额头比平时热,早上不会,一到傍晚就会,温度计一测37.6,持续了3天,他精神挺好的,照吃照睡就没有管他。

第四天温度就到了38度,精神也还好,一个晚上都是都是38度多点,不爱喝水就一个晚上一直喝奶喝了4 5次,平常是睡前喝一次早上5-6点喝一次。

第5天早上就一直哭闹不肯睡,而且要一直抱着,温度38.7,就带着他去了医院,天气又比较热,到医院时都39度了,开了点药,医生说回家要先洗了个温水澡再吃药,洗完澡之后身上就不会那么烫了,然后就吃药,退烧药是氨酚黄那敏颗粒(有效退烧成分就是对乙酰氨基酚),还有一些其他的中成药的冲剂。几个小时之后温度就降下来了,当晚也没有再烧起来。

如果宝宝精神状况好,不哭闹不嗜睡,发烧是能有效对抗病毒细菌的,能提高抵抗力,不需要特殊处理,只要给宝宝多喝温开水就好。

但是如果宝宝一直哭闹,身体不适,即使温度没有超过38.5也需要去医院。

非病毒细菌引起的发烧,小儿推拿能有效退烧。

大部分发烧还是需要口服退烧药的。

物理降温对于发烧降温也是很重要的,因为有的发烧不是口服退烧药就有用的,比如手足口病。

去年我侄女手足口病持续发高烧7天,吃药挂瓶都不管用,我嫂子在医院就是不停地用温水擦身帮助降温。


育儿涂老师


小儿推拿李波:宝宝发热,家长可以试试退热经验要穴——天河水!

天河水”定位:天河水,最早出现在明代杨继洲所著《针灸大成·小儿按摩经》中,是根据其治疗作用命名的。其定位在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至肘横纹成一直线。操作:(一) 清天河水:以左手持患儿手,使掌心向上,食指在下伸直,托患儿前臂,再以右手食、中二指指面,自腕横纹起成直线推至肘横纹。次数:100-200次

作用:本穴性微凉,能清热解表,清热而不伤阴。

主治:一切热证,内热,潮热,外感发热,烦躁不安,口渴,弄舌,惊风,痰喘,咳嗽等。

(二) 打马过天河:先以运内劳宫法运之,然后屈患儿四指向上,以左手握住,再以食、中二指顶端自内关、间使,循天河水向上一起一落打至洪池为一次。次数:打十至二十次。作用:退热,活经络,通关节。临床应用:

(一)清天河水性微凉,能清热解表,用于感冒、发热、头痛、恶风、汗出、咽痛等症状,常与四大手法合用。

(二)清天河水较平和,清热而不伤阴分,善清心经热、阴虚发热等,用于五心烦热、烦躁不安、惊风、口燥咽干、口舌生疮、弄舌、重舌等症,可单用或与清心经、清肝经等配合使用。

(三) 孙重三先生认为本穴清热作用平和,善清表热、潮热,多用于体温在39℃以下者。

(四)打马过天河刺激性偏强,一般用于高热者。

小儿推拿李波2019.4.16


小儿推拿李波


孩子发烧只是一种症状。我们要找到原因对症治疗才行。因为我家孩子也属于抵抗力低下的孩子,稍微不注意就容易感冒,所以家里常备体温计,感觉孩子有点发热,就量一下。一般37度左右,如果宝宝精神状态很好,食欲好,没有其他的不适,我一般采取物理降温,贴退热贴或者用温水给他擦身体,然后让孩子多喝水,每隔一小时量一下体温,只要不升高,一般问题不大。



当我们发现孩子体温超过38度,家长就应该注意了,要给孩子脱衣服散热,然后找就近的医院带孩子去医院看看。一般医生会要求查血象来化验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医生会根据实际情况来治疗。针对高热38.5以上,可以口服美林红药水来退热,还有一种是塞肛门来退热,然后继续观察体温变化。最安全的方法还是去医院就诊,遵医嘱治疗。


遇到宝宝发热尤其是高热,请家长朋友一定不要拖延时间,真的会耽误病情,孩子小,病情发展快。我家邻居小孩当时就是发热,没去医院去的小诊所看的,结果耽误病情,差点连命就搭上了,重症监护室住了半个月,最终确诊为脑炎。最后建议每位家长朋友,当你家孩子体温超过38度请及时去医院就诊,以确保安全及时恢复正常体温。


茜茜谈育儿


孩子感冒发烧是很常见的现象,所以宝爸宝妈们在家里坐会简单的处理宝宝发烧的情况,可以省去不少去医院的繁琐。

宝宝发烧本质是体内的免疫系统在外来物质的侵略下被启动了,说白了就是抵抗外来侵略,在互相你争我斗的厮杀过程中就会出现发热现象,所以发热只要体温不是过高的话,可以不用特别处理。

那什么样的体温需要干预呢?

发热分低热:37.3-38℃。中度热:38.0-39℃。高热:39.0-41℃。超高热>41℃。

一般是体温>38.5℃的时候才主张退热,低于这个体温是不用退热或者其他干预的。

当体温超过38.5℃的时候,可以吃一些口服的退热药,或者使用退热栓,退热贴都可以。当然有些宝妈们总觉得体热药怕对宝宝身体有影响,所以问有没有除了退烧药之外其他的可以退热的方法,下面就介绍几种在家可以退热的方法:

1,温水澡,发热时候可以给宝宝洗一个温水澡,水温不要太高也不要太低,温水就行,给宝宝身上泡一泡,搽一搽,也可以起到一定的降温作用。

2,湿毛巾或者冰块,用湿毛巾或者包好的冰块在额头,颈脖子,腋窝,腹股沟等处冷敷一下。

3,酒精擦浴,用酒精棉球在腋窝,脖子,腹股沟等处进行檫浴。

4,空调房或者电风扇,可以把宝宝放在空调房,把空调温度调低,也可以使用电风扇加强空气对流。

5,把宝宝衣服松开,加强散热和体表的对流。另外多给宝宝补充水分。

这些方法都可以在家里进行,如果体温过高,建议还是及时去医院求医问诊。



疼痛诊疗刘医生


发烧不是疾病,而是一种症状,用退烧药主要目的不在于降体温,而是让孩子感觉舒服。身体的许多免疫反应只有通过发烧才会被启动,这对婴儿以后的健康成长尤为重要,很多家长在宝宝第一次发烧的时候就特别紧张,其实这是一个好现象,说明宝宝开始第一次启动免疫系统了。研究显示,幼儿期发烧可以预防过敏(1岁之前没发过烧的长大后更容易过敏),癌症风险也随之降低,特别是出过麻疹、德国麻疹及水痘以后。发烧是身体对抗疾病,也是奠定健康基础的高效反应。在发烧时,立即以药物退烧或服用抗生素可以说是帮倒忙,反而阻断了生命体本身在发烧时所启动的防御机制。因此只有在身体自己无法对抗病菌并产生不良症状时,才需要采用药物。而且对于常见的病毒引起的发烧而言,抗生素并没有用。另外发烧也不会烧坏脑,这是一种误解,烧坏脑子的真正原因是脑炎,发烧是脑炎的一个症状。

理论上38.5以上建议用退烧药,其实发烧时候只要宝宝吃好睡好精神好,没有其它疾病症状,也没有不舒服,就不需要管,发烧原因很多,有些小朋友打完疫苗会发烧、长牙的时候会发烧、穿太多捂热了也会发烧,这些发烧都不需要担心。真正需要担心的是下面几种情况,需要立即就医:

1. 三个月内婴儿发热;

2. 发热持续超过5天;

3. 发热体温>40°;

4. 儿童精神状况明显恶化,呕吐或腹泻、没有食欲不爱玩耍没有精神有尿不湿少于三块或者 8-12小时没有大便有脱水症状;

5. 注射疫苗后体温>39°且持续超过24小时;

6. 出现从来没有出现过的特殊症状;


家庭护理注意事项:

1、发烧时别“捂”孩子,这样会阻止身体散热,并可导致体温上升。确保孩子的卧室温度适中。

2、禁止使用酒精或冰袋/冷水澡(会导致冷战,反而让体温上升),其实最新指南也不再推荐使用物理降温,物理降温的确有助于体温下降,但会增大孩子的不适感,会让其他身体部位感到不畅。比方说给孩子枕冰枕、贴冰毛巾,不仅不能降温,甚至会引起孩子寒颤,所以物理降温已经被逐渐淘汰了。

3、提供大量的液体以免脱水,因为发烧让小朋友比平时容易丢失液体。白开水是不错的选择。如果孩子有呕吐或腹泻,请咨询医生是否需要补充儿童专用的电解质饮料。


儿科医生鲍秀兰


孩子发烧了,目前相对安全的只有退热药物,且只有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没有第三种药物,也没有别的方法比这更安全,如果有那就是耍流氓。



什么时候服用退热药

1 、体温≥38.5℃ 时可以考虑口服。

2 .因发热出现不舒适和情绪低落。

3.≥2月龄。

实际上并没有具体标准超过多少度就服用退热药的, 主要根据发热时的状态判断:烦躁不安、十分不适,可考虑服用 ,38度5只是一个参考值。

怎么选择退热药物

剂型应该选择为儿童剂型,一般选择儿童混悬液,也有肛栓型(注意栓剂虽然是直肠给药,但与灌肠完全不是一个概念,不推荐灌肠退热)

对乙酰氨基酚:对于2月以上的孩子可以选择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每次每公斤体重10-15毫克,若反复发烧,应不小于四小时喂一次,每天不超过四次。

布洛芬:大于六个月的孩子,可以选择口服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为每公斤体重5到10毫克,同样为最少间隔四小时喂一次,对乙酰氨基酚仍旧为每次每公斤体重10到15毫克。

这两种药相对比较安全,一天口服四次以内,每次不超量,连续几天都不会导致儿童中毒。

特别提醒注意事项

1.儿童不应该用阿司匹林类或激素药退热。

2.睡眠时热高,不建议喊醒服药。睡眠才能让孩子很好的休息,适当的休息加充足的营养才能使疾病快速恢复 。

3.不要限制孩子的饮食,平时吃什么就可以吃什么。我很尊敬中医,但是中医有很多观念不赞成,比如把众多疾病原因归于“积食”。正如第二条所说,孩子生病了(如发热)会使能量消耗增加,也需要更多的能量来参与免疫作用,只有保证充足的营养才是对孩子有利的,而且孩子自己知道吃的饱不饱。

4.退热药不会降低热性惊厥的复发风险

5.如果服用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3-4小时后,温度仍较高,且儿童不适无明显改善,过去推荐交换服用 ,现在已不推荐,很多研究发现交换使用药物并没有给孩子带来多大的益处。

6.孩子生病很正常,一年之内有五六次感冒也可以接受,对于孩子生病,要有一个合理的心态去对待,不要过分着急。避免盲目的过度的用药,比如不给给孩子用药物灌肠给孩子退热,普通感冒避免盲目输液,或盲目使用抗生素等“消炎药”

“物理降温” 可不可行?

过去普遍推荐物理降温,但是最新的16年《中国0-5岁儿童不明原因发热诊断和处理若干问题循证指南》不太推荐物理降温,理由是大量的证据发现物理降温并不能让婴儿舒适。

但是当高温无法控制,个人还是推荐物理降温。体温大于41°C时即开始产生不良效应 过热服用退热药无用, 需物理降温 。

物理降温要用温水,用温水擦浴,皮肤可以留一点点小水珠,利用蒸发来散热,而不要使用酒精或者冰水。

1,年龄小于三个月的婴儿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必须到医院就诊

2. 患消化道疾病,不易吸收药物,昏迷或呕吐不能服药

3..病情比较严重,即使退热后精神仍然不好、拒食等。如果孩子只是发烧的时候,精神不好,退了之后吃睡都正常,精神也可以那么不用太担心。

以下 没有必要输液

1 普通感冒发热没必要输液

2 轻、中度脱水没必要输液

3 没有必要使用无证据显示获益但却存在严重风险的中成药输液。

附两张循证指南的截图:




我是儿科医生孔凯,擅长儿科各种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儿童喂养、儿童生长发育等问题,欢迎大家与我交流讨论,谢谢大家的关注跟支持。


儿科医生孔凯


宝宝生病,用药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当你不能确定是否该给宝宝吃药和该给多少剂量时,一定要问医生。当你觉得宝宝病情严重,请第一时间去医院就医。

宝宝发热是很常见的。而且大部分发热都是病毒性的,其实无需去医院,完全可以自愈。发热时关键是看宝宝的表现,比如是否哭闹,有没有食欲不佳,睡眠如何等等,如果宝宝吃喝、睡觉都照常,醒着的时候精神也很好,那么即使烧到39度以上也不需要过于担心;相反,即使宝宝只烧到38.5度,但显得精神不佳、不愿吃奶,总是昏昏沉沉的,这就需要引起重视,应该马上就医。记住,应对发热的关键不是如何退烧,而是不影响宝宝正常的生活作息。宝宝的精神状态是判断病情的重要指标。

正确的物理降温指的是:

1、开空调,减少衣物。升高环境温度,减少衣物,促进身体散热。同时,多喝水,喝奶,从而多出汗多拉多排,达到降温退热的效果。

2、温水洗澡

洗澡可以帮助散热,如果宝宝在发热期间,精神状态还可以,可以给宝宝洗澡,水温调节在30~37度,注意不要给宝宝洗热水澡。

3、泡脚

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不适。将盆里倒入三分之二水,水温在40度左右,以宝宝能适应为标准,泡脚时妈妈抚搓宝宝的小脚丫,既能血管扩张,又能缓解症状。

4、生姜红糖水

大部分宝宝是着凉感冒引起的发热,可以用生姜红糖煮水驱寒,如果在红糖水里加上一些葱白,效果会更好。煮开后去掉姜、葱,给孩子喝,能驱寒,发汗,退热效果不错。

你家孩子都是怎么退烧的呢?

<strong><strong>


分享到:


相關文章: